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二十四节气的饮食文化特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物种从生到长的规律,同时与饮食文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安徽节气饮食文化饱含了养生保健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同时也是提高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了解二十四节气理论下的安徽饮食特征,能更好地振兴和传承传统饮食文化。
关键词:饮食文化;养生保健;文脉传承;
俗语云:“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民生温饱一向都是大事。但是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今天,大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层次越来越高。对于饮食方面,如何吃得好、吃得精,吃得有文化,逐渐引发大家的思考,人们甚至开始对饮食文化追根溯源。在这种背景下,不同的饮食习俗中包含了不同的典故传说、文脉趣事,表现出来不同的生活方式等,体现出很强的文化特征和地地域特征。从安徽的地域饮食特色上感受历史气息,在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生活习惯的关联中找寻契合点,对于提升百姓的民俗认知度,弘扬二十四节气的饮食文化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同时这种研究还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把文化与饮食融为一体,真正地让人们“吃出文化”“吃出自信”。
一、二十四节气与饮食文化的内在关联
我国有关节气的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尧典》已出现“二分二至”的节气划分[1]。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篇》中也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2]。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篇》中对二十四节气名称有了完整的划分与记载,并且沿用至今。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个节气名称;表示农事和其他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名称[3]。概括说来,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中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长期农业耕作过程中“感时应物”,根据太阳周年活动所形成的关于时令、气候相关知识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际上,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事活动,它还是一个介绍物种生长过程的一种理论——春生、夏长、秋实、冬藏。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了一整套饮食规律:春天吃芽,夏天吃茎,秋天吃果(实),冬天吃根[4]。根据这种食物生长规律,人们的生活也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有了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及后期的养生保健理论。由此可见,节气规律不仅与物种生长规律相和,而且也与人们的饮食习俗相关,认清这一点,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和将来饮食文化的创新发展非常重要。
二、安徽节气饮食文化的养生保健意识
安徽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有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支撑。境内风景优美,山水相依,各个区域特色鲜明。同时安徽文化纷杂,境内有徽派文化、庐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等文化分支。这些文化体现在饮食上形成徽菜特色,流传之地甚广,同时也兼具养生智慧。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提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宜养‘生’气。夏三月,此为蕃秀,宜养‘长’气。秋三月,此谓容平,宜养‘收’气。冬三月,此谓闭藏,应养‘藏’气。”诸多理论显示,节气与养生紧密相联,饮食与季节上相宜的现象,在安徽人的美食里用各种独特的菜色呈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一)养生须食时令食物——雨水前后食春芽
春天“雨水”前后,安徽人有吃春芽的习俗。《黄帝内经》中强调要“食岁谷”,即吃时令食物,在安徽食用的春芽最为著名的就是春笋。白居易诗云:“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黄梅戏中有一出名为《打猪草》的传统折子戏,戏中曾提及春笋,说明食笋历史悠久,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在安徽地方菜系中春笋素来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徽州古城东面的问政山所产最为有名。有“两香问政山笋”“问政山笋”等菜色。这些菜品色泽明丽,味道清新,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雨水前后除了食春笋,还有香椿、蒜苗、豆苗等,在当地人的餐桌上也很常见。
(二)养生须食降燥食物——惊蛰时节食梨
惊蛰时节,天气越发暖和,气候干燥。冬眠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开始外出活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开始春耕,肝阳之气开始燥动,这时人们从养生的角度上来说,饮食宜清温平淡,多食降燥食物,强身健体抵御病菌的侵袭。比如安徽有不少地区在惊蛰时要食梨,就是这个道理。根据环巢湖地区的民谣所记载:“春雷动,春雷响,春雷下来农人忙;早晨春雷忙播种,中午春雷忙插秧,晚上春雷把米藏。”农耕开始,农民祈盼有个好收成,据说吃梨也取自“离”的谐音,指庄稼远离病虫害,有个好年成。
(三)养生须食补气食物——冬至时节食老母鸡汤
冬至,亦称冬节、交冬。冬宜“藏”气,这个时候最应该保暖,进补,适当补充营养。在安徽各地,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喝老母鸡汤的习惯,用来补血养气。另外,在安徽的一些县市,如合肥、六安、萧县、杨山、滩溪等地冬至有吃狗肉的习俗。鉴于狗肉性温,有温肾助阳、补中益气的功效,所以在冬至这一天食狗肉,用来补充人体所需热量,既御寒又进补。
三、安徽节气饮食习俗的文脉传承意识
安徽传统饮食的风味特点体现了安徽人兼容并收、大度雍容的处事哲学,美食的制作工艺、口味的选择、色泽的调配都体现着安徽人开拓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美食不但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还体现了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文化的传承性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约定俗成的生活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安徽,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代表性美食:包河藕粥、合肥下塘烧饼、三河米饺、淮水肥王鱼、阜阳枕头馍、八公山豆腐、淮南牛肉汤等。这些传统饮食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其中很多还包含着古老的故事或传说,传唱至今。
(一)“追忆祖先”寄相思:清明时节食“柳枝串烧饼”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历史悠久,相传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的故事。晋文公未作国君之前,受到迫害在外逃亡,缺衣少食,后来介子推割肉饲主不求回报。介子推死后,留书给晋文公:“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后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把他去世的这一天定为清明,把介子推死时依靠的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根据安徽旧俗,清明时节要扫洒庭除、追忆先人,进行祭祖、扫墓等活动。在这一天,在坟前供奉食物,焚烧纸钱,为坟墓培土,并折“清明柳”插在坟头,希望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衣食无忧、平安喜乐,同时自己也能“常清明”。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在表达人们对于逝去亲人的追思,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在安徽亳州等地有清明节吃“柳条串烧饼”的习俗,据说可以防止生病或食欲不振,寓意为拿着清明柳会使人神清目明。古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对这一节日的真实写照。
(二)“锲而不舍”巧发明:小寒时节食“毛豆腐”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之一。这个时节人们爱吃的食物首推毛豆腐。众所周知,豆腐发明地是安徽淮南。当时汉代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讲求“黄老之术”,期望研究长生不老药以获长生,在研制过程中,发明了豆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目前淮南每年还会举办“豆腐文化节”来传承和发扬豆腐文化。“毛豆腐”就是在豆腐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来的。“毛豆腐”是黄山市一带的传统名菜,做法是在豆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发酵,使豆腐表面生出白色茸毛。这种白色茸毛是发酵后由植物蛋白转化而来,形成多种氨基酸,这种物质有营养且烹饪后味道鲜美。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豆类食品本身富含丰富的营养,平时也应常吃。有民歌为证:“八公山,珍珠泉,做的豆腐嫩又鲜,吃了豆腐赛灵丹,不称神,也成仙!”[5]安徽的豆腐文化在全国广为传播,古老的技艺与现代的工匠精神都体现在其中。
(三)民俗农谚显传承:口口相传的乐趣
民俗谚语,是广大群众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口头流传的俚语。在安徽诸多关于节气和饮食的民俗谚语中,处处透露着民间智慧和生活哲学。最初关于节气的民俗农谚中,大多与农耕相关,比如安徽农谚里有“雨打二十五,后月无干土”“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6]和“清明竹笋出,谷雨笋出齐”[7]等。而关于饮食方面也非常的多,比如“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想要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等。这些民俗俚语和农谚,基本都是口口相传所流传下来的,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说,道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也易于背诵,这是古人的智慧及价值所在。在传播的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结合,生产与生活相呼应,可称得上是原汁原味、魅力无穷。比如“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8],指的是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时呈现的天文现象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从这一天之后,白天渐长,夜晚渐短。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把很复杂的道理讲得很明白,把这一天的饮食习俗及特色也交待得清清楚楚,很典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四、结语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由它发展而来的节气饮食文化能够在民间得到传承,无论是饮食民俗、民谚还是食品养生保健意识,归根结底是人们在节气规律中表现出来的贴近自然和敬畏自然的特性。另外,节气饮食的重视与发展也能很好地弘扬地域习俗和传统饮食文化,同时也为民众了解民俗饮食,提升文化素养及增强文化自信,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牟重行.人与自然的一门学问:二十四节气[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7.
[2]邱丙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4.
[3]白虹.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2.
[4]白玮.循着时令去生活——中华节气菜的理论来源以及和人体的内在关系[J].餐饮世界,2018(5):56.
[5]胡焕龙.编.文化淮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16.
[6]白虹.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22.
[7]《历书》编写组,编.新编实用万年历:1901—2100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28.
[8]刘林.二十四节的由来和含义[J].农村天地,2003(3):38.
作者:李迎辉 单位:淮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