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视域下饮食文化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化融合视域下饮食文化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文化融合视域下饮食文化研究

摘要: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的文化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一直都在相互吸收,共同成长。比如在饮食文化这一领域,中国人民自古是“民以食为天”,而在日本文化里则是“衣服一代,家居二代,饮食三代”,足以见得饮食文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饮食文化也是同中有异,存在着风格上的不同魅力。

关键词:中日饮食文化;文化融合;差异

中华上下五千年,尤其在饮食文化这一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视野宽广,深层次全面,全方位角度,孕育着独特品味,博大精深的文化区域。中华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独具中国民族风格的饮食审美风尚,而这种悄然不断的变化更是对周围的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日本的饮食文化。从唐代开始,就有日本的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学习和借鉴中国的饮食文化。像中国和日本是一种特别奇特的关系,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同类感在牵引着双方。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差异巨大化,在东方世界里,再也没有其他国家能像中国文化影响着日本文化一样,中国文化就像“母亲”一样,反而日本文化更像是“儿子”,不过日本的文化虽然源于中国文化,但是早在几千年前,日本就将从中国得来的文化,和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并形成了蕴藏着大和民族精神的日本文化,类比于饮食文化也是如此。中国的烹饪注重品味情趣,就像中国的文人墨客一样,喜爱风雅,要求内敛有品位。比如对于这道菜的样式命名,品味的用具方式,进食的节奏感,中间是否要穿插一些娱乐活动,都是十分讲究的。然而日本的地面狭窄,资源匮乏,但是人口密度又很大,秉着节约资源,因地制宜的要求,他们烹饪的饭菜点心讲究素雅精致,贴近自然生活的同时,用以点缀出一种清新文艺氛围。

1烹饪方法异曲同工

中国的饮食文化最是重视“色、香、味”的结合,属于美味型佳肴菜系,由于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地域特色,又形成了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别具一格的八大菜系。然而日本料理更加注重“新、奇、鲜”的统一,属于营养型佳肴菜系。对于中国菜的做法,讲究“烧、炒、爆、煮、炸、蒸、煎”等二十多种的烹制方法,这些不仅是日本料理无法企及的,也是世界饮食文化所望尘莫及的。日本的料理手法仅仅只有煮、烧、烤炸等几种有限的处理手段。日本民众普遍喜爱清淡有营养的口味,常常把生食或者是食物放入水中煮,所以在日本饮食文化里有着一项非常与众不同的特色,我们俗称是“水煮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会有些单调乏味,但是这种不加任何调味料的做法,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长寿,还助于人们休养生息,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其实这种做法和日本的水源充足,木材比较丰富息息相关。在中国的烹饪文化里,尤其最是讲究火候,需要根据原料性质的不同来把控火力的大小,以求食物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另外它的做工非常精致,尤其是在食物的雕琢上,讲究样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状态,达到最真实的“灵与肉”的合二为一,种类繁多到常常令世人惊叹不已。而在日本,也有与之共通的地方,也非常注重食物的精致感,但是在日本饮食文化里,更加注重营养健康,经常采用适当的烹饪方法来调节身体的健康状况,也时常调整家庭菜谱,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对于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来讲,除了重视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之外,也开始注重养生问题,对于食物的配料会有机地选择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处理,尽量地做到除繁从简,秉承着一切“做减法”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自然有机的生活状态。

2餐具文化共融之处

中国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国家,它所特有的五千年悠久文化所造就出来的人类文明代表:筷子、碗、盘子。餐桌礼仪十分讲究,在每餐开始之前,筷子、碗和盘子必须提前放在用餐者的面前,整整齐齐摆在头等的位置,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是一样的;不过存在差异的地方是:在中国一般除了筷子以外,还有汤匙;但是在日本文化里,除了在吃西餐的时候,喝汤需要用到汤匙,其他场合大多数只使用筷子。不同于西方世界的饮食文化,西方人不会使用筷子,他们觉得非常难。但是在东方世界里,大部分国家都会使用筷子,在饮食餐具文化这一方面,共通性很大。虽然都是筷子,但是中国和日本的筷子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日本筷子的形状多为圆形,而且大部分是金属材质,筷子的头部分是尖尖的,其实究其原因,当然是离不开日本海域文化,日本得天独厚的靠海位置,这里海鲜比较多,为了防止食物滑落,常常用筷子穿刺儿逐渐演变形成的。然而中国的筷子常常以木质或者是竹质的,用起来质感比较好,而且拿着很轻盈,还不容易脱落,而且比较健康卫生。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使用筷子的数量大约是每两个月左右更换一次,然而中国却是两三年才更换一次。但是随着百姓们对卫生问题的关注,现在的使用时间缩短为一年左右。而且在日本文化里,用餐文化亦是十分讲究,他们往往会根据菜的种类选用不同的器皿,而且还会在料理食物的周围添加一些花草作为装饰,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气氛。日本是一个传统且文风严谨的国家,这点尤其体现在日本的饮食文化里,日本人在用餐结束之后,筷子需要规规矩矩地放在碗的旁边,不可随意摆放,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不仅在吃饭之前,来一次充满仪式感的感恩开始,还会在结束的时候,同对面的人鞠躬道谢,“谢谢招待”等之类的行为才可以。这种行为不仅体现在公开场合,公司同事之间聚餐,就连生活的家庭里,也是要这般,日本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必须礼貌有加,这种对待食物感恩,处处谦和规矩的态度确实很值得中国人学习。

3中日美酒成就友谊

自古皆是英雄配美人,美酒配佳肴。不仅是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所谓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欢就是这个道理。可见酒文化在人类饮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请客吃饭的时候,除了准备丰富的佳肴之外,美酒佳酿更是必不可少,酒文化是增进人类友谊最快的一种方法,浪漫且有效。虽然中国人常说喝酒伤身,不醉不归除了必要时候,还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行为。但是适当的饮酒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还能消除一天的疲惫感,疏通筋骨,古有谚语常讲道:好酒,但切不可贪杯。尤其是在中国的诗歌文化上,古今人物都喜欢借酒消愁,众多千古传颂的诗篇里,家国大事常常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不提还有:诗酒不分家的传统。中通的酒文化品类十分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白酒、黄酒、啤酒、果酒、料酒等等,单单就酒而言就有不下300多种,其中以白酒最为有名。在日本文化里更是视酒为朋友,尤其是在晚上,公司同事们在下班回家之前,都要和同事或是挚友们小酌一杯。如果直接回家的话,也要在家里喝上一杯,而且不喝好像就不舒服一般,只有喝了,心里才会痛快舒坦。其实日本人的酒文化和中国酒文化很相似,中国人都喜欢边吃边喝,一边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心理上的感官享受,还要一边品味着美酒,麻醉着自己的神经大脑,得到暂时的身心愉悦和放松。但是日本人常常不胜酒力,一次喝的量不多,但是喝的频率非常高,每周有三四天的加班时间,结束之后也要结伴喝到深夜里,常常是一边饮酒一边高歌,这时候日本人内心深处隐藏的豪放不羁个性特点就会被放大,从而流露出浓厚的大和民族色彩。而且日本的酒类也不少,但是大致分为:清酒、烧酒、啤酒。其中清酒最为出名,而且分为甜和辣两种口味,从等级上来讲,更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等三种层次。度数普遍都不高,大概都是在15度以下。其中非常有名的便是:大关酒、菊正宗、富久娘。在中国酒文化里,酒的作用更加体现在生意交易场合里,饮酒通常被当做一种手段和工具,利用它来拉进生意伙伴之间的关系,从而达成利益目的。但是在日本酒文化,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地。工作绝不能和饮酒牵扯在一起,不光在工作时间里禁止饮酒,而且一般情况里,日本人喝酒时也不会谈及工作问题,即便有时候为了公司利益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也不会像中国人一样目的明确且行为决然,日本人喝的则是比较拘谨和严肃。不同于中国人在酒桌上谈生意,日本人即便有时候喝多了,酒后的狂言失态言止,日本人并不会真正地放在心上,因为对于酒精中毒作用下的言行举止,是不算数的,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毕竟日本的严谨和公允是出了名的严肃。但是中国人却是截然相反,喝酒就是工作,现如今世风日下,不喝酒就谈不好生意的行为不仅与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真心不值得提倡。

4相似的饭局社交礼仪

不管是在中国文化里,还是在日本文化里,“饭局”都承载着认识交流的社交功能。对于公司的职员来说,一般的公司聚餐“饭局”是无法推脱的,这种饭局多是在周末或是一周工作的结束时候,办公室的同事们一起下饭馆吃一顿,不仅是惯例,偶尔也是公司的高官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饭局”的重点从来都不在“饭”字上,而是“局”这一象征着官方性质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增进上下级之间的友善沟通,而且对于培养同僚之间的同事情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它已经成为了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一方面,中国和日本基本是一致的。对待“饭局”,中日两国都视为一种社交礼仪。然而不同的地方是,中国人很习惯一边吃饭喝酒,一边谈生意事情;但是日本人则是更多地把培养同事之间的感情作为首要目的,然后一边欣赏美食美酒,一边聊天,吃饱绝不是最终的目的。

5结语

中日的饮食文化存在差异,也有共通性,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你会发现,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反而正在逐渐地呈现出一种文化共融的状态。“吃”不仅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更多的时候把“吃”看做了一种艺术追求,人类不再是仅仅追味觉上的刺激,而且更加地求注重人情发展,追求感官上的享受恤品质追求。对于中日饮食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应该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相互交流,然后不断互助改进提升。希望中国多多学习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严谨性和健康特色。

参考文献

[1]常彦利.试论中日饮食文化的区别及原因[J].青年文学家,2018.22-24

[2]周鸿承.中日饮食文化研究历程回顾与历史检视[J].美食研究,2018.6-7

[3]方海燕.从饮食看日本文化的特征—以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中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8.42-43

[4]李直.中日饮食文化比较[J].商业文化月刊,2018.18-19

作者:林银花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