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新时代对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铁新时代对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铁新时代对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影响

摘要:研究高铁新时代对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影响,不仅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总结特色饮食文化宣传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提出关于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发展的策略做好准备工作,还是为了更加有效地继承、弘扬民族民间传统特色饮食文化,并赋予其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使其与时俱进,永葆活力,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高铁新时代;关系;宣传;饮食文化

一、高铁新时代

高铁作为一种“大运量、高速度、公交化”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有其高效、安全、舒适、方便、正点运行等特点,而且具有节省用地、能耗低、无污染等性能,并对沿线地区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青睐。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的开通标志着甘肃省跨入了“高铁新时代”。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这座西北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将借助高铁的东风,走上飞速发展之路。在最新规划的“八纵八横”的高铁线路中,兰州占据了4条高铁通道。通过历史演变分析,兰州城市发展在交通方式变革的影响下经历了中心集聚、轴向扩张、内部填充以及连片发展的过程,未来兰州将会迎来高铁新时代的发展高潮,这必将对兰州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高铁新时代与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关系

(一)高铁新时代对兰州城市格局的影响

1.有效拓展了城市空间的结构及职能

兰州高铁的建成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先导性的作用,能够有效引导城市空间向指状方向发育。特别是在“廊道效应”的影响下,有助于改变城市单中心扩张的结构,形成相对均衡的轴线定向拓展态势。

2.拓展辐射范围,区域整体综合实力增强

通过高铁的“挤出效应”和“聚集效应”实现了兰州旅游的快速增长,迎来了兰州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黄金期,“大西北大兰州”综合交通枢纽网络体系得以建设等。高铁新时代进一步带动了兰州的城市圈,如兰州的半小时经济圈、1小时经济圈……高铁建设拓展了兰州的经济圈和辐射范围,区域整体综合实力明显得以增强。

(二)城市格局与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关系

1.城市格局的变化对特色饮食文化的宣传提出了新要求

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城市的格局、印象、体验和情感的感悟,恰好为我们掌握这个城市的格局与特色饮食文化宣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切入点。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进行怎么样的特色饮食文化宣传提出了新要求。

2.城市格局的变化开拓了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各种功能

城市格局的变化对城市所属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对外公共关系都提出了诸多的要求且暴露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以特色饮食文化宣传为例,寻求解决方案应以教化、导向、激励、凝聚、约束、调适、维系、辐射等功能为必然选择。

3.特色饮食文化的宣传是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和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手段

由于文化宣传具备跨越时间性、跨越空间性、宣传对象广泛性、宣传形式多样性、宣传信息独特情感性等诸多优点,一个城市的特色餐饮文化宣传效果的好坏,就是检验人们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体验和情感的感受好坏。4.特色饮食文化的宣传是城市发展聚集人气的重要方式将优秀的饮食文化资源集中起来,可以活跃区域餐饮市场、聚集人气和创造无限商机。推动了该城市餐饮市场的发展规模,提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和品牌形象。

三、高铁新时代对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影响

(一)高铁新时代扩展了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空间

高铁新时代助推了兰州新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多个国家级战略平台的建设以及强化了招商引资,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必将释放出更大的带动和聚合效应,为兰州特色饮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遇。高铁新时代扩展了兰州城市产业效应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延伸和扩散,将原本相对独立的有限城市空间扩展开来,突破了兰州和其它行政区域的划分界限,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的特色优势,实现区域内部的优势互补,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高铁新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现如今高铁新时代实现了早晨在兰州吃牛肉面,傍晚就可以在乌鲁木齐吃哈密瓜和烤羊肉串的愿望。高铁新时代打破了时空的阻隔,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为说走就走的一场“文化旅行”。

(二)高铁新时代提升了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效果

高铁新时代的到来,拉近了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速普及了合理营养膳食的知识,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千年饮食文化,不但推广了各地的风味美食,而且提升了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效果。兰州城市发展充分利用兰新等高铁开通带来的“高铁效应”,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大力发展高铁站点商圈,重点发展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这些发展措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城市的文化底蕴,起到拓展素质教育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高铁新时代全面加速提升了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效果且升华了宣传的内涵。为了很好地迎合高铁新时展的需求,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要进行精准定位和创新性宣传策略研究。在原有基础之上对宣传的效果和内涵进行提升,可以更好地为整个甘肃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转型升级换增长动力提供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三)高铁新时代开拓了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路径

1.高铁新时代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开拓了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路径

通过不断分析高铁新时代对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影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才能探索出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路径,进而推动兰州特色饮食文化的转型升级发展,最终拉动兰州的经济增长。有利于推进甘肃省“文化强省”战略,丰富文化产业理论体系;有利于塑造甘肃省的文化形象,将兰州特色饮食文化传播到高铁沿线各地,甚至传播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提供了传承和创新发展新路径。

2.高铁新时代加快了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节奏与步伐

大众所熟知的地域文化、传统元素、时尚文化元素等在当今特色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高铁新时代的到来不仅带动了高铁沿线各地的各种文化、元素等的汇集和融合,而且有助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国家及各级政府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把文化产业称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其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小、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特点,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这是因为高铁新时代不仅汇集和融合了文化元素,而且加快了文化宣传的节奏与步伐,更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无论是从区位优势,还是从历史、文化方面上来分析,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完全有条件融入到高铁新时代的建设当中

甘肃属于农业大省,历史文化悠久,长期孕育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借助高铁新时代的“东风”,有利于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让甘肃的优势产业走出去,并引进国内外的优势产业和外资。研究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策略,就是为剖析其随着高铁新时代建设的推进,对特色饮食从生产、加工、品牌、包装、宣传媒介等方面有何改变。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和理性地认识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品牌化的建设,宣传策略的提升,以及为探索兰州特色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路径。

(四)高铁新时代推动了特色饮食文化宣传媒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1.传统的特色饮食文化宣传媒介和形式较单一陈旧

早期的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媒介和形式主要有店铺、招牌、霓虹灯广告、餐具、品质、餐厅、室内环境等,相对先进的特色餐饮文化宣传方式主要是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宣传,整体上缺乏对传播内容的整合规划,没有对特色餐饮文化的宣传形成系统、全面的传播策略及传播体系。以兰州牛肉面为例,其虽然在全国各地开有店铺,但作为兰州特色饮食,在特色饮食文化的内容、形式和宣传媒介等方面缺乏丰富性。尤其是宣传媒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强,主要依靠多开几家分店,多在当地电视台或广播里露个脸,并不能营造出一定的声势和较强的影响力,整体缺乏现代气息,没有利用先进的宣传媒介和形式很难将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到其它地区。此外,早期的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内容过多地重视特色饮食的商业性,轻视了特色饮食的文化性、娱乐性,即宣传弥漫着浓烈的“商业”气息,缺乏特色饮食的文化宣传和购物带来的愉快感受,远离了对现代文化理念的追求,更远离了时代文化的生活,其宣传影响的范围十分有限。

2.高铁新时代特色饮食文化宣传媒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和高铁新时代的到来,利用单一陈旧的文化宣传媒介对兰州特色饮食文化进行宣传显然已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需要多样化的一些媒介可供选择与组合,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文化内容进行媒介选择。从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杂志和电子媒体的电视、电影、广播、电话等,向新媒体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数字报刊杂志、数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短信等多样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总之,研究高铁新时代对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的影响,不仅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总结特色饮食文化宣传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还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提出关于兰州特色饮食文化宣传发展的策略做好准备工作。其不但丰富了传统文化,而且也对人们的思想情趣、品德才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对宣传策略的深入研究,力争使传播方式及渠道符合大众对媒介的接触和接受习惯。特色饮食文化的不断宣传是为了有效地继承、弘扬民族传统特色饮食文化,并赋予其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使其特色饮食文化与时俱进,永葆活力,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郭俊奇,罗春晓.丝路高铁新时代———徐兰高铁宝鸡至兰州段建成通车[J].铁道知识,2017,(6).

[2]谭园玲.湖湘饮食文化及其传播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3.

作者:孙随太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