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文化探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探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校园文化探析(3篇)

第一篇:大学生素质需求校园文化活动供给构建

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本文调研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动机、方式、喜好,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素质需求与校园文化活动供给匹配模型,从高校培养理念、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素质测试、需求分析、活动供给、参与提升等维度构建。

关键词:

校园文化;素质需求;供给匹配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变化作用于校园的中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提高高校声誉、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意义。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表达,对于提升学生素养、丰富学习生活等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定义、要素

1.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定义。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1]

2.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要素。校园文化活动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校园文化活动主体是指校园文化活动的直接继承者、建设者及创造者,包括学校领导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职工队伍;校园文化活动客体及活动对象,包括在校师生,一般大部分参与对象为学生。(2)校园文化活动的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环境以及文化历史环境三种。其中自然环境是指校园附设的各种教学、科研以及生活等机构的领地;人际关系环境则是由校园文化活动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而校园文化历史环境是指高校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主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3)校园文化活动的手段和途径。校园文化活动手段是活动的材料和设备、活动表达的语言和情感。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是指校园文化主体与其所采用的手段在特定环境下的有机结合,通常包含:宣传教育、知识讲座、辩论赛、讲演赛、读书报告会、社会调查等方面。

二、当前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需求分析

本文根据校园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对231位同学进行问卷调研,共回收问卷214份,有效问卷197份。

1.客体的活动动机及积极性。从调研来看,青年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动机较为丰富且有意义,选择丰富课余生活、提升自身素质、开阔视野的各占44%、17%、21%。55%的学生认为大学四年应该参加10-30场活动比较恰当,32%的学生认为应该参加30-50场活动;参加活动次数较多的集中在大一年级,有71%的同学选择。针对于每个年级的发展需求不同,81%、67%的人认为大一年级更喜欢参加文艺演出、专业相关的活动,54%、45%的人认为大二年级更喜欢参加专业相关、社会实践类型的活动,48%、39%的人认为大三年级更喜欢参加就业实习、科技创新类活动,80%、36%的人认为大四年级更喜欢参加就业实习和科技创新类活动。

2.对活动环境的需求。一是学生对活动时间的需求,39%的学生选择在新学期两三周后参加活动、45%选择在考试周结束的时候,在刚开学、快到考试周的时候参与积极性很低;节假日放假前对举办活动并没受很大影响,只有33%的人选择不留在学校里;调查显示,68%学生愿意在晚上参与活动,54%的学生选择在周六参加活动,29的学生选择周五,而选择周日的低至10%。二是对场地的需求,5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有基本配套设备就行;8%学生选择要宽敞、干净;25%希望离生活区和教学区较近、不隐蔽的。

3.对活动方法途径的需求。一是活动的吸引力,活动品牌知名度、大牛嘉宾、对未来发展有帮助各占32%、32%、33%;而33%、32%认为活动主办方组织混乱、时间安排不合理是降低他们对活动喜爱度的重要原因。二是活动形式,50%喜欢文艺演出,16%喜欢竞技比赛,22%喜欢社会实践,而只有12%的喜欢学术讲座。三是活动信息获得的途径,58%的同学通过微信、25%的同学通过宿舍楼海报获得。

三、大学生素质需求与校园文化活动供给匹配模型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本文根据文献阅读和访谈,从大学生素质能力测试作为起点,构建模型。第一步:明确当代大学生素质要求。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克里兰博士从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性、动机五个层面构建了该模型。蒋佳通过调研论证,得出了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主要包括政治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26个指标进行评价。高校可根据自身战略发展和培养理念,形成特定的能力素质模型。[3]第二步:需求测试,发现短板。学生可根据能力素质模型进行测试,发现能力中的不足,并寻求合适的活动类型以补其短板,本文随机采访了30位学生骨干,根据活动类型与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选择,得出以下结论:政治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能力短板,建议参加思想理论型、社会实践型活动;身体健康、心理品质、承受挫折能力、自信心等,建议参加文化娱乐型、体育竞技型;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知识和修养等,建议参加学术科技型、文化娱乐型;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团队合作、发散性思维、组织领导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主动性、灵活性等,建议参加社团等学生组织工作;实践能力、贡献精神、创业精神等,建议参加社会实践型、学术科技型;收集信息能力、创造力、冲击风险能力、集中性思维、应变能力等,建议参加学术科技型、体育竞技性。第三步:校园文化活动需求分析。根据校园文化活动要素,可从客体的动机需求(第二步中的短板)、类型需求(需要什么类型的活动)、方法和路径需求(从组织、宣传、内容等角度)、环境需求(时间和地点)全方位了解该学生的需求偏好。第四步:活动供给。根据学生需求的分析,学校一方面积极组织策划符合学生需求的活动类型和内容,另一方面,通过一定平台定点将活动信息进行精准化推送。第五步:实现素质提升。经过活动供给和有益的锻炼,青年学生能逐步大学生素质要求,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四、启示及结语

一是学校应从教育理念和目标出发,凝练学生素质要求,明确标准。二是建立一个需求测试和精准化活动供给的平台,该平台可完成学生能力被测、活动供给、能力提升的过程。三是加强活动引导,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的精准化活动供给并不是完全根据学生的意愿,学校各组织单位应加强引导,尤其是思想理论类、学术报告类,并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需求。

作者:任立娣 任帅 张雨晴 单位: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16号.

[2]汪子为等著.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蒋佳.胜任素质开发与大学生素质教育[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第二篇: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摘要:

大学校园文化主要包含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四个维度,四个维度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辩证统一。文章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践行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善于继承、利用与发扬大学的文化精髓与优良传统,从中汲取彰显责任担当的文化气质与历史底蕴;另一方面,要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培育与实践契机,并将其贯穿于校园文化四个层次的建设始终。

关键词:

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内容体系构建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201635109)、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基金项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路径探索”(项目编号SZYB2016015)的研究成果。

大学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优秀人才、追求学术创新与卓越的最高殿堂,其所蕴含的校园文化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社会责任感、实现高校“育人”本真的崇高使命。因此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凝聚师生共识、引领社会风尚的主要途径,而且能够且理应成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平台。从宏观上来讲,大学校园文化是依据一所高校所特有的发展理念、办学特色、传统习俗、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所淬炼出的精神特质与价值共识;从微观上来讲,大学校园文化主要包含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四个维度,四个维度之间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统一。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践行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善于继承、利用与发扬大学的文化精髓与优良传统,从中汲取彰显责任担当的文化气质与历史底蕴;另一方面,要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培育与实践契机,并将其贯穿于校园文化四个维度的建设始终。

一、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引领

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包含其所秉承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历史习俗等精神凝结,同时也蕴含着那些师生高度共识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发展愿景。因此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最大程度赢得师生的认同。

1.将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契合。一国意识形态工作,简言之是要使主流价值观念能够深入、凝聚人心,并形成最大范围共识。正如政治学家迈克尔•G•罗斯金所言,“意识形态实际是一种信念,即事物能够比现在更好,当信念变得更加实用、更为现实,意识形态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凝合剂”[1](P104)。一方面,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信仰和道德风尚,并内化为其思想与行动上的内在自觉,进而激发现实中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表述是对个体社会责任的精神引领和内在要求;而反过来个体如果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勇于奉献担当,亦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行为上的贯彻落实。通过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社会责任的教育与引导,使大学生受到润物无声的精神强化,并外化为行动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情怀,更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2.将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校风校训校歌相融合。校风校训校歌集中反映一所大学的核心价值、精神风貌、人文气息与共同愿景,承载着为高校师生所高度认同的精神文化精髓。校风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积淀过程中形成的道德风气与行为风尚,是学校精神与灵魂之所在,应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学校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教师的教风建设和学生的学风建设,使社会责任感最终能够内化为师生的高度共识与行为自觉。校训是师生共同遵循的治校理念与道德准则,体现高校师生的精神风貌与气质。通过校训将社会责任以高度凝练、富有感召的字面形式体现出来并结合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学校主要场所、文化产品、重要活动中予以反复强化,将对师生精神行为产生良好的鼓励与导向作用。校歌则是能够体现学校成长历程、发展愿景和师生心声的一系列音符组合。古希腊人常将各种美德都归之于音乐,认为音乐有一种感召心灵的神奇威力。在校歌歌词中融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感的内容,配以激昂向上、催人奋进的音乐曲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精神正强化。

3.将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学校历史传承相结合。一所大学的历史无不蕴含其成长与进步过程中的艰辛和曲折,在大学的发展变迁中也孕育出许多为学校建设兢兢业业、锐意进取的模范师生。这些是一所高校历经岁月变迁却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和资源,也是高校师生勇于肩负历史责任与担当最为生动的体现,对于高校大学生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方面,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聆听校史讲解促进他们了解学校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以增强他们对母校和社会的责任感、归属感与认同感;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模范榜样作用,邀请那些为国家、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校友进校园,与大学生分享、交流他们的成长经验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自觉,将履行社会责任、肩负历史担当的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制度文化建设: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刚性约束

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2](P87)因此,这其中存在一种人与社会之间近似相互依存的辩证契约关系:即个体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社会条件,否则个体将失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与环境资源;同时个人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也必须向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以完成此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我们可将其视为一种带有约束性质的制度安排,而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制度性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它意味着高校必须将培育与践行大学生社会责任纳入校园制度文化范畴,并以一种“刚性”形式来规范大学生的具体行为。

1.大学章程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提供制度支撑。大学章程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障,是大学永恒价值的制度化体现。[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意义甚至关乎今后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从这点上来讲,将关于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文字条款写入大学章程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经笔者查阅,如复旦大学章程中的“学校始终秉持团结、服务与牺牲的精神,强调学校、师生的社会责任和国家使命”;吉林大学章程中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履行公共职能,推进教育国际化”等均将师生履行社会责任纳入章程之中。因此,未来大学章程的制定与修改,应当将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正式章程条款列入其中,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彰显一所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优秀人才、提供优质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所必须具备的公共精神和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

2.校规校纪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提供具体规范。高校校规校纪相比大学章程来讲,是范围更小、内容更细的“刚性”制度规范。校规校纪一般具有以下四种功能:一是习惯养成功能,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举止;二是正面强化功能:即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目标导向功能,是将大学生应当具有的政治立场、道德素养、责任担当作出清晰表达,以形成具体规范细则予以实施;四是负面惩戒功能:对于大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存在不良行为举止的现象进行相应惩罚与告诫。因此,校规校纪同样肩负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当代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具体职责。应将乐于奉献、关爱他人、团队精神、举止文明等责任理念转化为条例细则纳入校规校纪。

三、活动文化建设: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践平台

校园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开拓思路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凝聚集体共识,从而有效激发大学生潜在的集体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感。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应注重以下三种平台的搭建与完善。

1.党团活动文化平台。党团活动是高校各级党团组织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校园活动文化形式。其主要功能是使党建与思政教育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总体来讲,大学生自身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党团活动所特有的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得以培育和提升。从内容上来讲,当前高校党团活动要紧紧围绕系列讲话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展,其中许多内容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优秀素材,如强调合格党员所必须具备的“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针对广大青年所提出的“八个担当”总要求等,对于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具有极强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从形式上来讲,党团活动大都属于集体活动范畴,需要大学生们集体协作、共同参与到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协调沟通、评价反馈等每一个环节中来。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们会将实现活动目标所体现出的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结合起来并自觉产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奉献与责任情感。

2.社团活动文化平台。所谓“隐性课程”实质是统治阶级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群体。[4](P56)大学生社团正是一种典型且有效的“隐性课程”载体,由具备共同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的成员自发、自愿组成,因此大学生社团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无疑能够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优良平台。一方面,将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融入各类活动主题设计之中,通过公益爱心活动、青年志愿服务等形式彰显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团活动的凝聚力,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提升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结合起来,以激发他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在社团活动中既能够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成就感,也能够在社团活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找到个人价值与集体和社会价值的共通之处。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将深为集体与社会责任精神所浸染,行为上亦会形成相应的行动自觉。

3.寝室活动文化平台。寝室是大学生之间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沟通交流最为频繁的活动场所。应充分运用学生寝室这个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优质平台,通过组织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且富含集体正能量的寝室活动来有效提升大学生自身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例如,可以开展“文明寝室”“和谐寝室”评比挂牌活动等选树先进典型,定期组织寝室成员选择一些弘扬社会责任担当的经典著作或是畅销书籍来进行读书交流活动、集体活动,唤醒大学生内心对他人、对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达到个人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的高度融合。

四、物质文化建设: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形载体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形式向师生、向社会传递着高校所秉承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相比以上三种校园文化建设形式,物质文化建设能够给予人们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感受。身处校园中的人们也易被校园物质文化传递出的价值观念所感染和影响。因此通过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向大学生传播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情怀,并深刻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无疑是一种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笔者认为,当前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分为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建设两大类。在校园建筑方面,一是要重点在大学生常用场所,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寝室等建筑中大量设置彰显社会责任的教育素材,例如知名校友或先进模范作为素材制作成历史墙、事迹展板、名人塑像,激励大学生励志向上、勇于担当。二是要加强校史馆、文化馆等具有专用教育功能的场所建设,大量收集展现各类先进人物砥砺前行、无私奉献的优质素材,结合国庆日、校庆日、党团日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在人文景观方面,要注重建设一些有利于大学生集体、团体活动的人文景观场所,应考虑这些场所建设的结构合理性、视觉柔美性和功能多元性。如可在校园内建造一些主题文化活动长廊,也可在校园花草景观中或溪流湖水边建造读书角、晨读亭,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与自然生态之美,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在自然生态中体会出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作者:侯锡铭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G•罗斯金.政治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史秋衡,李玲玲.大学章程的使命在于提高内生发展质量[J].教育研究,2014,(7).

[4]施良方.课程的理论:课程的基础、原则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分析

摘要

要想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情境和氛围,校园文化其本身具备德育气息,这和对学生的培养在内在上具有统一性。因此,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培育文化情境,提高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分析了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关键词

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

一、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1.凝聚作用

凝聚作用体现在校园精神上,其是教师和学生都认同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能够有效的将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因此,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特征,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建设校园精神,促进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除了校园精神建设之外,还需要注重建设校园精神,通过具体的物质使得精神具象化,如校歌、标志性建筑物、校徽等,将校园精神建设落实到实处,让师生能够看得到。

2.制约作用

校园文化中包括校纪、校风、校规等,规范每个师生的行为和思想,师生都会自觉地去遵守。制约分为有形制约和无形制约,有形的主要指管理制度,无形则是指校园舆论,因此高校应该认准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学生的培育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3.激励作用

优秀的校园文化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学校应该多关心师生,尊重教职员工和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且要多鼓励教师,建设良好教学环境,建设出适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在建设校园环境时,需要抓住物质环境建设和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实现有机统一。

4.引导作用

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带给师生强大的号召力,让他们能够自觉的实现奋斗目标,通过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可以让师生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接受到教育,实现对学生的培育目标。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应该注重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让师生都能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将教育内容融入到活动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规范,包括根本任务和价值取向,让教育内容渗透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而转化成意识,让师生能够自觉遵守。

二、发挥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教学、设施、科研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将物质赋予上文化内涵,就是校园文化物质基础。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创建整洁、优美、道德的校园环境。在景观和建筑设计上也要在讲究外观美的同时,注重内涵的体现,陶冶情操。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中应该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装饰教师和宿舍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

2.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建设精神文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将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作为主要内容,让师生充分参与到精神文化建设中,从校风、校歌等内容中挖掘、建设大学精神。将诚信教育和爱心教育渗透到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养成诚信、乐于助人、友善的良好品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大学精神,高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能够挖掘校园内一直存在的文化传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重要内容加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凝练大学精神。高校各专业、院系也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创建自己的班风。

3.注重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离不开制度规范,让学校能够规范、有序的运行,学校是固定的,学生是流动的,因此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依靠机制,建立健全的培育制度,如责任追究制度、奖惩制度等,让培育工作有序进行,并且能够进行不断的创新。这就需要制定出规范、公正、道德的制度,体现出道德性,可以提高制度的权威性,让师生能够认可,并且减少制度执行成本。另外,在执行制度时,需要发挥出管理育人的功能,制度要体现出伦理价值,要按照规定执行,避免出现违反道德性的情况出现,否则制度就会无法发挥出其规约功能。比如,在涉及到利益时,如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评优内容上,就需要规范的按照制度内容进行,体现出公开、公平和公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为学生起到正确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制度中要将学生的主人公地位显现出来,在制定制度时,也要多参考学生的意见,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同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出其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能够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蔡信强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

[2]詹玉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思潮[J].江汉大学学报,2011,(03).

基金项目:

河南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问题研究》(编号:HZYSZ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