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校园文化教育研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文化影响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愈加突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才有了今天光彩夺目的辉煌。高校作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地,应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担,寻求文化建设新的突破。高校应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中,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举措。
关键词:
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观
当前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顺应时代潮流,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指明了新的方向。近年来,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这对于增强文化底蕴及文化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高校是为国储才的重要场所,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不仅关乎着整个社会的风气是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还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坚力量。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依靠两个帮手: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宣传、培育、践行等多方面具有指导性作用,学生能够理解学校在不断改善物态文化的同时,还在努力营造改革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并着力建设民主、公平的校园制度文化,[1]这样才能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学生只有真正的“内化与心,外化与形”才能让校园文化建设的更加富有内涵。
(一)契合大学精神,丰富精神文化
何谓精神?“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无傲骨”,用理想信念支撑起的身躯才是人应该拥有的精神,而用学术自由,注重人文情感、崇尚科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等构建起来的大学才是真正有内涵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传承百世依旧历久弥新。提到蔡元培先生就想到了他在北京大学担任校长时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这一全新的大学精神,这一耳目一新的口号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提到曾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就想到了他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大学者,非有大学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是大师们的兢兢业业所积淀、凝练而成的精神成为了人们所向往与追求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激励者人们通达人生、事业的新境界。
(二)发挥大学特色,增强物质文化支撑
在学生精神文化得以加强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物质文化支撑,在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时代,必要的物质支撑是对精神文化升华最好的激励。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是让学生能够保持愉悦心情,文化积淀、身心健康的前提与保障。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不断优化校园内部环境,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形象、宣传工作,充分显示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物质文化魅力。学校所拥有的自然环境、整体布局、硬件设施都是校园的物质文化,学校的建筑物、自然环境都是学校无声教育的力量所在,同时也是增加在校学生归属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源泉。高校可以通过广泛开展征集道路、湖泊、桥梁名称活动,校园景观宣讲活动,图书馆、校史馆参观讲解活动等提交学生对物质文化的参与度和理解力,不断增加校园物质文化的人文品味,充分发挥其无形育人作用。高校亦可因地制宜,在校园植树、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可以利用墙壁、走廊、橱窗、校联等媒介,精心设计、宣传文化教育载体,努力使校园每一角落成为“教育的潜在课堂”。[2]高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场所,在社会急剧转型、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只有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时代主题,才能让高校物质文化绽放出动人的光彩。
(三)挣脱传统枷锁,健全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的制订一定程度是对过去情况的总结。制度一经制定便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清规戒律”,很少有人去挑战其权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制度本身的时效性、指示性、实用性将会失去,这时候一昧的教条,师生都将会成为教育制度园囿下被动的工具。例如对照大学生《学生手册》,你有可能会发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学生手册》中找不到解决办法,而老师只能凭借既定的思维模式,在不突破以往惯例的情况下,自我甄别与判断。面对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高校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枷锁,以实现制度文化的创新。大学制度文化需要不断调整、变化和创新,变则通,通则久。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不断更新管理文化制度体系,让教育管理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强大的文化动力,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虽然校园制度文化是对师生的一种约束力,但是一成不变的制度文化缺乏活力,缺乏育人的感召力。因此,只有当制度的强制力变为了由内而散发的感召力,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才将会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而高校应继续完善各种制度创新,使学校管理更人性化、合理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探索
(一)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核心价值引领
中国的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拥有了灿烂辉煌的篇章。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涌现了诸多典型代表人物,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盛行,各个学派通过不断地求学、问道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继承与发扬着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秀民族特性代代相传,形成了支撑中华民族的脊梁。当历史的车轮迈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与马列主义经典理论的再次契合,形成了为中国人民所共同遵守并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概括和对本民族先贤传统价值观加以发掘、提炼、概括、总结的结果,[3]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主阵地,更应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占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高地,广泛开展道德宣传、文化交流、辩论比赛,慈善公益等活动,培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体会传统文化与主流价值观契合的巨大力量。
(二)发扬文化魅力,提升学生文化吸引
上文讲到了校园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精神、物质、制度,如果物质与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框架,那么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才是大学文化传承的命脉,校园文化的魅力亦源于此。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即便是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抗日年代,依旧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并培养了一大批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是什么让西南联大在短短的八年之内创造了如此之多的辉煌?答案是氛围,是一种优秀文化聚集后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当今高校建设亦是如此,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必须提高学生的荣誉感与自豪感,高校要能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接触平时难以企及亦或可望不敢求的专家、学者、名人、创业家等,让他们能够近距离交流,这是对他们精神升华的最好举措。名人报告、尖端科技人才讲座、主题文化巡演、风采大赛等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决定了是否能够打造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与鼓舞。
(三)发挥学生主体,推进校园文化创新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力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并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以及精神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精神文化创新,关键在全校师生是否能充分彰显个性,发挥主观能动力,从而在整个校园中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对传统的、常规的校园文化进行命律转移,推动其传统校园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校园文化创新的主要形式与途径。高校校园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最激烈的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创新建设在坚持开放性的基础之上,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价值选择的教育,使他们学会将本民族的文化放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参考体系中进行横向的比较,既要坚持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特性,又要强化对外来文化优秀因素的借鉴和吸收。[4]教师和学生作为文化创新的两个主体,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备的奖评考核体系是留住人才的关键,留住了人才就留住了高校文化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其次,要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让学生在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中提升文化创新的灵感;最后,师生合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共同建设优质、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教学、管理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光辉的照耀下,各大高校均能“层林尽染”,每个层次的学校培养模式与方法不尽相同,但都保持同一目的———让学生成才。因此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怎样建设校园文化,怎样建设好校园文化值得高校教育者深思。
(一)搭建互动平台,把握思想动态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过去人们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收音机、报纸等媒介获得想要的信息,现在更加方便、实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免费无线热点技术让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了解最新信息,一个网站的推送消息可以瞬间让成千上万人知晓,新闻的受众面相比于十年前、二十年前扩大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此,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新媒体这一“先进武器”。新媒体对提高大家的知晓度、参与度有很大帮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学校应“接地气”地建设好微博、微信、官方网站等网络媒体平台,多些喜闻乐见、形象生动的消息,让学生在阅读后能有所获,能够由心底为学校“点赞”。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高校教育宗旨。
(二)加强文化管理,探索育人新法
明晰的办学理念,鲜明的组织文化和精神特质孕育了优质的大学文化,而优质的大学文化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管理能力。学校领导层要能够制定出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管理制度和教育理念,并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真正形成该大学应有的独特人文气质风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各种思潮的涌入,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意志不坚定、困顿迷茫的状态,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会让原本可以走向幸福的青年学生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各种不良文化思想也会影响师生们的价值取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更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之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在混沌中能够看清自我,认清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些精髓文化正是中华民族腾飞的精神砥柱。
(三)深入学生内部,分析学生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思维模式有所认识与理解,并引导学生探索其人生理想与目标。教师对待学生不仅要有教无类,而且还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教师应深入学生内部,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生活状况、行为习惯等制定不同的方案,增强对学生行为的可预见性,将一些可能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控制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深入学生内部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只有科学有效地分析学生需求,学生德、智、体才能均匀、健康发展。
作者:杨千里 单位:扬州大学青年发展研究所 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15(2).
[2]张志刚.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以福建省中小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
[3]黄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紧密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
[4]韩喜平,徐景一.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
第二篇:高校社团校园文化建设功能分析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社团能够进一步补充课堂教学,对高校积极向上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高校社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综合能力得到前面培养。通过对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更新换代更加频繁,近几年教育部门不断深化和落实教育改革,我国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飞跃。在现阶段的高校中,学生社团种类日益丰富,数量逐渐增多,同时也加强了跨校发展,以及社会联系,学生社团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学生社会对于高校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健康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大高校必须给予足够支持和重视。
一、高校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研究类的较少,娱乐类偏多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学生社团更加偏重于娱乐化,相对来讲,研究性质的社团较少。主要是一些具有研究性质的社团,科技型较强,理论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枯燥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无法在社团中放松,以此导致社团人数不足。而大部分学生主要选择具有娱乐性质的,例如武术社团、体育健身社团、音乐社团等等。
(二)社团成员的年级结构不平衡
在如今的高校社团中,社团成员年龄结构具有不平衡性质,根据高校学生社团的人员组成比例上分析,大多数的社团成员来自大一、大二的学生,而大三、大四学生数量较少。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大一大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社团活动,而大三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选择,影响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
(三)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社团中,通常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间接也影响到社团日常活动的开展和管理,致使社团中问题矛盾频发,不利于社团的日后发展。
(四)经费不足
现阶段的高校学生社团中,面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发展经费的不足。所有社团的成立、发展、以及运行,都不能缺少经费,如果没有足够经费的支持,社团的发展将会难以进行。现阶段的社团发展经费,很少由学校进行拨款。解决对策:面对种种困难,高校学生社团要想谋取自身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各大高校应当给予全面的扶持,增加经费的拨款,支持社团发展,鼓励成立社团,特别是具有研究性质的社团,同时帮助学生制定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以此提升社团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高校社团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条例,避免出现个人独断行为,公平公正,保证社团工作的顺利、合理开展。
二、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社团接触面广,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成立的,能够吸引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加入,同时能够独立开展社团活动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具有参与人数多、覆盖面广的特点。部分高校社团数量甚至接近100个,参与人数达到上万人,几乎全校学生都参与过社团活动。高校学生社团种类日趋丰富,主要有志愿服务类、体育健身类、文学类、学术研究类、艺术类、综合类、以及音乐舞蹈类等等,涉及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广泛,能够极大程度的扩展学生的课后生活,使校园文化生活更加充满乐趣,同时也陶冶了学生审美情趣,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高校学生社团能够增强师生凝聚力,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当前的高校学生社团,主要由教师与社团成团共同组成,共同进行社团的日常活动、自主管理、以及建设发展等内容;社团成员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需要积极配合理事会成员,以此保证社团活动能够顺利完成。因此,高校学生社团,间接中也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提升整体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建设校园文化的理解,进而为创建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贡献力量。
(三)高校学生社团可以在会员更替的同时传承校园文化
在现阶段的高校学生社团中更新换代较快,每年都会有新成员加入,社团中核心成员会同新成员进行沟通,传递社团精神,以此保证社会精神能够被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每个社团都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取向,以及共同的奋斗目标,都会对所有成员起到影响。社团成员能够在良好的社团环境中,逐渐完善自我,提升能力,为高校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四)高校学生社团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和谐的人机关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现阶段很多青少年往往由于家庭因素影响,逐渐养成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分担、分享、以及奉献精神,进而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所需,难以融入社会。而高校学生社团,很多具体工作都需要社团成员亲自动手完成,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同时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分享,如何聆听他人意见。此外,通过社团活动,能够进一步扩展成员的人际交往范围,通过与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交往、沟通、接触,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养成,最终促进校园文化关于人际交流方面的建设。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高校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因此各大高校更应当注重自身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特别是高校学生社会,能够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所以,高校应当给予学生社团足够的重视,以及大力的支持,充分发挥出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进而为建设良好文明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唐玉琴 单位:湖南株洲云龙示范区职教城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建处
第三篇:大学语文课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大学语文课程以其人文性、通识性等特性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影响和作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能力提升空间和实践平台的大学语文课程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内涵巩固、提升;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的正面影响又能促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提高。
关键词:
大学语文:校园文化;建设;影响
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使命,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强调知识的宽度和理论的深度。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在引导学生文化认同、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大学语文课程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着渐进融合、协同互促的有益影响。
一、大学语文课程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
1.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上看。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大学语文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外,面向文、理、工、商、农、医、法等各类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学语文课程以语言文学为授课内容,面向全口径、各专业学生,一般作为公共基础课或公共选修课。因其课程性质和受众特点,大学语文课程能够比较容易完成普泛式教育和引导,其内敛和外化的精神内核能够很快映射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2.从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性上看。
第一,人文性和审美性有机结合。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定位在语言文学,具体涵盖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写作、文学评论等方面,可谓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浓缩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旨在增加大学生语文知识储备,提高语文修养,进而启发思维、开阔人文视野、提升人文素养。精选的人文著述带来人文精神养成的同时也实现了强烈的审美评价,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都可得到提升,而大学语文的审美性又可以端正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第二,通识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无可比拟的通识性特点,既有知识的基础性,又有文化的综合性,是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拓宽学习视野的课程实现方式。我们知道,高校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的有效实现渠道,作为通识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在校园文化养成和引领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大学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又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得以锻炼,尤其是演讲口才、基础写作、阅读品鉴等方面能力。第三,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结合。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由古及今、注重文史哲的结合,既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将启蒙性、哲理性、典范性融汇一处。这里,学习选文原典是表层,领悟传统文化精神底蕴是内核。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容扩中外、兼收并蓄,汲取了多元的文学和文化思想,可以让出生在物质文明发达年代的青年学生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借以丰富学生的文化观、价值观。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安排还能有效交融传统性和时代性特点,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社会、人生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二、大学语文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协同影响
1.高校校园文化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顾问欧文•拉兹洛在《多种文化的星球》中表述,“文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人类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物。就像语言和宗教或法律和艺术一样,科学、技术和经济基本上是文化现象,由社会在它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影响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文化是人类为了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所有社会的和精神的、物质的和技术的价值的精华。”文化体系中包含多种亚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可谓是其中一种,它是高校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是物质建设、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校风学风以及文化设施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综合的产物,具有内容开放性、定位高雅性、品类多元性、内涵创新性、载体多样性的特点,其核心是校园精神或校园风气的养成和彰显。受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多种因素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青年学生是文化主体,以立德树人是主要导向,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是主要内容。
2.大学语文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向推动。
第一,体现内涵导向。虽然大学语文仅是一门课程,但是它的定位和特性使其可以在教学各个过程和环节中强化校园文化精神。以作为校园文化浓缩代表的校训、校风为例,我国各高校校训、校风多来源于古文典籍或传统文化思想,如清华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分别出自《周易》和《论语•子夏》。以笔者所在黑龙江工业学院为例,校风“励精图治,至善日新”出自《大学》,学风“见贤思齐,厚积薄发”出自《论语•里仁》和《杂说送张琥》。可见,学生在学学语文课程过程中,既能探寻到文史典籍的初始含义,更能结合校园文化精髓领悟出当下之思。大学语文课程一方面推动学生对经典典籍的理解,一方面可以指引校园文化内涵导向。第二,实现品质优化。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有着不断扬弃、凝练、积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门课程的广泛教育、一种精神的提炼锻造、一位教师的人格影响、一项长线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都可能起到推动校园文化品质优化的作用。例如,每位在校生都要参加的成功素质训练是黑龙江工业学院较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从大学语文课程中精选了《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作为每日“目标强化”和“分享感悟”两个训练环节的指导文章,“治国、齐家、修身”的理念进一步熔铸到学生的思想当中,也进一步影响了学校校园文化氛围。的确,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多弘扬真善美,推崇修身扬善、砥砺德行、练志怡情、敬业奋斗等精神,这对学生行为、思想的影响无疑是十分积极的,进而对构建高雅、上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驱动力。
3.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反向促进。
第一,重视课程建设。高校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态度,一种是看做为高中语文的延续,或者缩减学时将其边缘化;一种是充分肯定,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学时。可以说,无论是课程定位、教材选择、教学安排、教学方式皆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传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大学语文类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启迪和辐射作用。一些校园文化特色鲜明、载体文化建设得较好的高校往往愈加注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在确保普遍开课的基础上,教学准备、教学环节、教学质量和课程反馈皆有所进步。正所谓“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都要全局谋势造势。这里,校园文化成为了一种隐性的整合手段和教育方式,既提供了课程建设的理性指导,也体现了激励和反向促进作用。第二,提升学习效果。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方面的外延,其传承性和互动性使其可以广泛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时刻参与学生的成长。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常常可以提升学生学学语文的效果,例如:在笔者所在学校面向学生组织开展的“学风建设口号征集活动”“校园原创歌曲征集活动”“楼宇赋名活动”“诗歌创作大赛”“书香校园有我”“善小善为———文明养成活动”等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学生普遍运用到了大学语文课程所学知识,积极参与。同时,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为此在课堂上和老师请教探讨,和同学互动交流,如此,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效果有所提升。
三、基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下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路径
1.融合课堂教学改革。
第一,创新评价模式。大学语文课程传统考试方式比较单一,重知识轻运用,缺乏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该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如学生参与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作为部分平时成绩,既可以是独立参与,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笔试试卷中加入多元、开放、发散式的题目,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潜能。第二,注重写做赏鉴。大学语文课程应将知识点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内在能力,因此要启发思维,锻炼学生学写学做。例如,鼓励学生创作文学作品、模拟写作常用公文,尝试做各种创意案、参与校内外文化活动设计。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鉴,精选优秀篇目和内容,进行书面或口头的鉴赏评价。在学生中形成思考感悟、品味意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赏鉴评价、诉诸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引导学生的审美观点和积淀修为。这样,一改通常死记硬背、僵化理解的学习状态,创设一种别样的教学环境,以写做赏鉴为突破点将课程知识内容内化到学生的能力之中。
2.融合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第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实效的展现不能离开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各式样、类别的校园文化活动一定程度上凝聚着校园精神和文化主张。青年学生参与率极高的朗诵、辩论、风采大赛、话剧表演、征文等人文类活动都是较好的锻炼平台。一个现象值得注意,积极参与人文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理工科学生往往都是大学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我们建议教师在教授大学语文课程过程中,积极关注所在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项目和进程,适时、适度引导学生将二者相结合。第二,投入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其活动开展能对学生起到“近朱者赤”的互动影响和春风化雨般的渗透陶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社团不必一定是在学校注册、开展活动的传统式学生社团,还可以是授课教师在授课范围内组建的类似兴趣小组的小型社团。和大学语文课程密切相关的社团如文学社、戏剧表演社、新闻社、朗诵协会等一直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此类小组、社团活动中得到锻炼后往往能更好地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还能跳出课本范围,自主地向更精、更深学习。
作者:申长崴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闫慧霞.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实践[J].绥化学院学报,2015(3).
[2]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冯玉新.基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山东高等教育,2013(1).
[4]齐瑞星,华静,大学语文[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5]李国年,王颖.大学语文课程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2011(7).
[6]汤溶溶.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韩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我们的启示[D].扬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