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基本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结构要素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校园规章制度、校园精神、校园价值取向等。高校校园文化各要素之间通过自身及其相互间的“扬弃”过程,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构成了高校校园特有的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则是以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形式承载和传播高校校园文化的媒介和工具,“是指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形式和建设校园文化的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载体承担实现校园文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功能,具有系统性、多元性、独特性、创新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其基本内容包括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规则制度与组织建设、教育活动与学术文化活动、文体活动、网络阵地建设等方面。
(二)“中国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载体是校园文化表征的重要形式,加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有利于坚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和校园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其次,加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是弘扬大学精神的必然要求。“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学必须体现大学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塑造大学精神,需要正确的政治理想的引领,而“中国梦”正是引领大学精神和大学价值的正确理想和追求。在“中国梦”的引领下,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最后,加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是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除了加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集中表现在校园文化所体现出来的良好的政治氛围。大学是一个国家思想和精神的前沿阵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体现社会主义特色的校园氛围,才能培养出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具有“中国梦”情怀的接班人。
二、“中国梦”与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梦”、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与中国软实力
软实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Softpower)是一种同式化(Co-optive)的实力,“同式化实力的获得是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或者是确立某种程度上能体现别国意愿的政治导向的能力”。可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梦”是中国精神的百年凝聚,体现了国家、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载体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文化组织与民族的、国家的、世界的文化组织,本质上具有同构和同存的关系。”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也是构成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必然要体现“中国梦”的要求,以“中国梦”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和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二)“中国梦”是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指南和方向
首先,“中国梦”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梦”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高校校园文化载体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只有在“中国梦”的引领下,高校校园文化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才能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正能量。因而,“中国梦”能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中国梦”是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梦”具有导向规范功能,其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并成为高校制定制度、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思想基础。多元化的现实,使追求的目标各种各样,但背后总有某种终极的东西发生着作用,它规定着所有目的或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同时又是所有目的或目标的最后指向和最高追求,这就是所谓的终极价值目标。“中国梦”就是中国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是鼓舞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梦”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和规范功能,是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思想基础。最后,“中国梦”是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充分释放正能量的重要保障。“中国梦”具有凝聚和激励功能,有利于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而高校校园文化的这种吸引力和向心力最终通过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得以充分释放和展示。“中国梦”通过对理想的展望和对大学生历史使命的教育来充分发挥和展示大学生的才智和积极性,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个人梦”而努力学习。“中国梦”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软实力,能够凝聚中国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之复兴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和历史情怀。
(三)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是“中国梦”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手段
2013年3月,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并进一步指出,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基于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播和展示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载体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并体现“中国梦”的政治理想和终极政治价值。因此,必须将“中国梦”融于高校校园文化之中,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要体现“中国梦”精神,就必须坚持中国道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政治方向。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精神和信仰,“中国梦”作为中国精神的百年凝聚,也是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伟大理想和信仰。因此,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体现“中国梦”精神,就是要在高校文化中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中国梦”的重要体现,应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把当代大学生凝聚在“中国梦”的旗帜与号召之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奋斗。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当代大学生手中,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必须有利于凝聚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力量,体现大学文化的凝聚力。
三、“中国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模式和路径
(一)目标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指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教育部思政司出台的《关于2006年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社团、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等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的开拓与建设,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上述文件精神不仅指出了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形式,而且明确强调保证高校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这为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二)实现方式
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主要包括校园设备设施、规划布局、人文景观、自然环境、文艺体育活动、学术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及校庆活动、学术规范和行为准则、信息网络载体、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载体等多个方面。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应充分融入“中国梦”元素,体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国梦”精神。具体而言,从政府主体看,政府应为以“中国梦”为引领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提供物质支持和物质保障。以“中国梦”为引领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要取得显著的成效,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政府是高校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应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从学校主体看,高校应将“中国梦”元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并以“中国梦”为价值内核塑造大学精神。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中国梦”是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内核的凝结,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融入“中国梦”元素,有利于塑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面向未来的积极振奋的大学精神。从教师主体看,教师在从事教学和学术实践活动中,自觉将“中国梦”融入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积极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生主体看,大学生是高校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和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应在学习活动和文体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弘扬“中国梦”,以“中国梦”引领自身的人生发展和价值追求。
(三)主要路径
概括而言,以“中国梦”引领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主要实现路径包括:
一是物质文化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的规划布局、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以及校园文化的各种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物质文化平台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蕴涵和体现了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以“中国梦”引领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之一,就是将“中国梦”的元素融入到高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软硬件设施上,在大学校园里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二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校园文化包括高校的校史、校歌、校徽等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素质,是一所高校文化实力的重要体现。将“中国梦”的精神元素融入到校史、校歌、校徽、校训和校庆活动之中,使得传统校园文化能够更好地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坚持和体现大学的学术理想和政治理想两者之间的高度契合,更好地体现和弘扬“中国梦”的主旋律。
三是校园制度文化载体建设。校园制度文化载体是指高校的组织形式和存在于高校中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各种组织规范以及学生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等观念体系的总和,具体包括学校章程、学校一般管理制度和校属各单位和各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高校制度文化载体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谋划,并做到从实际出发,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高校文化的规范性和原则性特征。制度是由人设计的,但既成的制度又能够塑造人,因而在高校制度文化载体建设中体现“中国梦”的精神元素,必然能够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
四是加强教育活动与学术文化活动。高校教育活动和学术文化活动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中国梦”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和学术文化活动是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教育和学术活动要体现“中国梦”的政治理念。
五是开展文体活动。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包括物质文化载体和精神文化载体两个层面,文体活动是高校精神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伦理教育两个方面,文体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通过文体活动能够体现“中国梦”的精神内容。
六是网络阵地建设。互联网成为当代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也是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发挥网络阵地的重要作用。坚持网络阵地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凝魂聚气,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陈爱民 单位:广西梧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