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的关系

1.人才培养需要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科技创新是一种生存的资本,但它却脱离不了功利性考量的价值准则。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提升社会地位,高职院校往往优先追求科技创新,因而其人才培养的导向也往往更重视物化技能的创造和就业潜力的挖掘。但这种人才培养导向和普遍性的人才培养标准却缺乏高职院校特色和长远的竞争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创新,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科技活动和成果只能是没有灵魂的“工具”,偏离了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也就失去了可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2.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需要人才去传承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力量,必须依托一定的人和物来表现,通过人的思想、行为、语言等物化的外在的载体而变得具体和实在。

(1)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传递着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校内,综合素质、思想道德品质或在某专项技能方面有突出特质,能为学生群体起到示范、导向作用,体现高职院校精神的优秀学生;二是在校外,能在某一个领域对社会做出贡献,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优秀学生的身上总是综合了个人的优良品质和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每所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便是学校的文化烙印,它代表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当学生走向社会,其身上的文化烙印不会消失,其在校期间养成的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长远性,其群体效应使得校园文化在无形中被传承。

(2)高职学生的文化竞争力彰显着高职院校的文化层次。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往往通过培养的学生的表现来决定,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名片。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学生的共性,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总体判断是有技能缺文化,发展后劲不足。高职学生的文化竞争力普遍低于本科院校学生,使高职院校的地位和影响力长期落后于本科院校。因此,高职院校要提升文化层次,培养出能够诠释与传承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优秀人才,并且把文化理念和精神内涵外化到人才培养的育人载体中去,提升人才的文化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利、共生、共荣。要从深层次上使二者紧密融合,应使人产生文化的基因,将文化融入人的血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构成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将内生性的、抽象的文化基因赋予学生,需从根本上建构一种能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文化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可从内涵建设与外延建设两大方面去考量。内涵建设主要包括大学精神、教育理念和人的核心文化价值观等精神载体;外延建设主要包括教育者(人的载体)、外部环境(物的载体)与个性化文化育人机制(制度载体)三大载体。

1.挖掘高职校园文化内涵

(1)重塑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一个高职院校长期积淀、凝练,不断与时俱进和创新所形成的具有非凡活力、不竭动力和极强凝聚力的文化体系。在社会大文化背景下,每所高职院校都应该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因为每所高职院校都有其个性。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是决定一所高职院校最根本的东西。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厚重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文化脉络,并深深地烙印在一代代学生的心里。然而,高职院校虽然办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但缺乏文化的积淀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要真正树立标杆,打响品牌,需挖掘自身文化内涵,重塑大学精神。这需要一代代高职学生去践行,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去传承。

(2)使高职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和凝聚力量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文化人类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克利福德•格尔茨教授认为:“文化,这类模式的集大成者,不只是一个人存在的装饰品,而是——就其特性的主要基础而言——人存在的基本条件。”这充分说明人的社会存在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不只是抽象的符号,它已物化为人存在的一部分,文化与人紧紧联系在一起。高职文化建设的内涵来源于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往往来源于人的精神,并体现在人的身上,即体现为人的核心文化价值观的统一。建立高职院校的精神家园,挖掘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需从人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入手,发挥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使高职学生逐渐产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从而对所属文化产生归属感。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即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高职学生对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的核心在于,对高职院校文化内涵、教育理念、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在认识上形成统一性、实践中形成继承性,并使之对自己的思维、气质、个性的发展产生影响,最终对高职校园文化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自信感。需要指出的是,使高职学生产生文化自觉不是终极目标,而是要使高职学生通过文化自觉,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创造更新文化,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内生性和外延性发展。

2.丰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文化建设载体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文化建设载体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物所折射出来的独特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物的载体),人(教育者)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特征、行为模式(人的载体),个性化文化育人机制(制度载体)等。

(1)外部环境氛围凸显的文化核心理念是前提。文化建设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资料和外部资源的支撑。高职院校在物质资源方面十分重视,在环境建设、资源配备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性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容易导致外部载体缺乏文化活力和文化吸引力,从而产生“有物无神”的现象,使物质文化载体的功能效用降低。因此,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载体应发挥培育人才的功能。一是要发掘历史文化,塑造文化氛围,校史、校训、校歌都必须围绕高职校园文化。二是校园的规划与设计要凸显特色的文化核心理念,建筑、园林、花草树木都富有灵性,其合理的布局、意义的赋予都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化的内涵。三是围绕大学精神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实现出品牌、显文化、育优才的目标。

(2)教育者的文化素养是决定因素。“教育的载体不仅在物,更在于人,亦即教育者。教师是大学的标志和第一资源。”高职院校要培养有文化的人才,其关键因素是教育者首先要具备文化素养,或者说是具备人文素养。教育者不仅要拥有渊博的学识、专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有厚重的人文素养与人格魅力。高职院校的市场定位,使教育者越来越趋向工具性、功利性,不断丧失校园文化的印记,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无思想的“伪才”,这种“伪才”没有对高职教育的价值认同,且没有传承大学精神的意识。教育者作为文化建设的人的载体,一方面,教育者自身应从知识、能力、品德、责任等方面去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正如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言:“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从制度上提升教师质量,从专业素质、教学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考评,把教师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重视“名师梯队”建设,实施“以老带新”措施,打造一支协同创新的教师团队;在舆论宣传方面,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师生互动,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共学氛围,彰显师者的气质和风范,传递大学精神文化之内核,推动具有高职校园文化烙印之人才的产生。

(3)构建个性化文化育人机制是保障。个性化文化育人机制是指以特色明显的高职校园文化为核心,以人的载体为关键,以环境载体为辅助,把文化的核心内涵通过制度载体而外化,从而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为高职学生提供能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挖掘优势潜能的文化机制保障。目的是,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培育具有个性化特点、代表高职文化品牌形象的人才,从而彰显与传承高职构建个性化文化育人机制的特色校园文化精神。高职学生个性突出,但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个性化特点却不明显。目前,高职校园文化育人机制不健全,如人才培养过于工具化、批量化、单一化,文化形式数量多却略显思想性不足、文化内涵不深,因而构建个性化文化育人机制是丰富文化建设载体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个性化文化育人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个性化文化调研机制。核心文化是高职院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指标,当前高职学生个性鲜明、文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态势。高职院校必须深入调研每位学生的文化取向和思想动态,掌握和筛查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有的放矢地建立正确的文化培养机制。二是个性化文化培养机制。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发展高职学生个人兴趣专长、挖掘优势、树立核心文化价值观为宗旨,针对不同类型和群体的高职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流程和培养目标。三是文化育人效果评估机制。文化育人的有效性需要通过评估和检验,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估标准,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的文化素养、文化成果、文化影响力建立跟踪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四个维度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进行全面评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和归宿在于培育能传承文化、能为社会某领域做出贡献的人才,而其文化建设的内涵能否成功外化,关键还在于各项机制和载体能否顺利实施。高职院校应转变育人理念,将人才培养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从而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马娟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