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相互关系

1.两者在很多地方存在同质性

“同质性”是指两种以上的事物具有相同的属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之间就存在着许多“同质性”,[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任务的同质性。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的具体表现,而高校思想引领工作是以引导青年学生了解、感悟、掌握这种文化精神为目标的。由此看来,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引领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力图能够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2)工作对象的同质性。“以人为本”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之一,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时务必做到“以青年学生为根本”。高校要围绕教育工作者如何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开展思想引领工作。因此,二者的工作核心都针对于“人”,工作主旨皆在于“人心”,二者在工作对象方面具有同质性。(3)引导效果的同质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所采取的方式方法虽然存在差异性,但是因为其目标与对象一致,导致其最终的引导效果是相同的,即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其全面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二者在引导效果上存在同质性。(4)研究领域的同质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引领工作的研究领域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中思想引领工作是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而校园文化则是研究如何将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形成广大师生都能够接受认同的具有高校自身特点的共同思想观念。

2.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由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二者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以共同促进高校育人的实现。一方面,校园文化因素对思想引领工作起到制约和引导作用。高校思想引领工作不可能游离于校园文化环境之外,独立开展。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思想引领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途径,高校思想引领工作必须立足于现有的高校校园文化,吸收接纳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现有文化进行整合、创新,把握时代特征,从而完善自身,以更好地姿态教育青年学生。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会大文化的冲击下,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才能使得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也只有合理运用二者的互动关系,高校才能最终达到双赢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现实问题

1.新媒体时代对“互动关系”的冲击自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以来,信息化就一直伴随着大学校园的成长过程,致力于信息化校园建设已然成为美国高校的重要任务。虽然我国高校信息化起步较晚,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包括网络在内的新媒体,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丰富青年学生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开阔其眼界,发散其思维。但是也正因为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使得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庞杂的信息,从而致使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冲击和影响,产生了一些负面反应。因此,该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实现二者的互动关系便成为课题研究的重点。

2.思想观念未能适应互动趋势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趋势已十分明朗,然而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仍未重视这一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也因此无法深入。学术界对于二者关系的探讨从未停歇,但因其视角较为狭窄,从而导致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因为缺乏对二者互动关系的认识,不能将二者严格区分或者无法有意识地利用二者的互动关系将二者结合。此外,虽然中央针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下发了诸多文件,但是由于未能认识到二者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互动关系,导致无法科学开展高校建设活动。由此可见,在思想观念上不受重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局面。[3]

3.机制体制掣肘互动运行当前由于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关系的认识不足,高校还未能普遍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机制,诸多体制还存在较大程度的缺失,存在缺乏动力机制、互动的运行机制不完备及保障措施不足等问题。[4]此外,在高校建设中缺乏针对两方面的协调管理机构。因此,高校必须优化机构职能,清晰工作定位及职责分工,同时整合出一支工作团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良性互动的共建意识,实现教育资源优势配置的最大化,不断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

4.实践操作缺乏有效手段在实践操作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还存在着缺乏统筹协调性、保障性投入不足、无法及时有效评估等问题。部分高校由于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二者良性互动的操作设计不够成熟,诸多措施仍然单体化,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而在物质保障方面,其经费、工作队伍建设等问题还不能满足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发展的需要。另外,二者的互动效果因缺乏评估平台,而不能得到及时、客观的评价和信息反馈,导致无法取得有效的育人效果。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现途径

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现提供了机遇,当然也存在诸多挑战。为此,针对二者互动的现有问题,笔者提出了“两点一线式”模型,为有效落实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现提供了参考。“两点一线式”模型是基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标,创新提出以原则、机制为两个重点,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贯穿始终,两点一线式的互动实践能够实现效果最大化,使高校培养全面型人才成为可能。

1.明确活动原则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要实现良性互动,就必须明确活动原则,在思想上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拓展设计操作方案,并最终获得理想的育人效果。(1)方向性原则。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中,只有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才不会偏离理想的轨道,浪费高校教育资源,影响最终的育人效果。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要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作为思想指导,以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从而有意识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中,实施品牌战略,树立独树一帜的大学精神,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参与性原则。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工作要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就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主导作用和青年学生及其群团组织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在实践互动的过程中,重视并坚持参与性原则,努力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自觉性意识,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以及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到互动实践中去。(3)整体性原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因其存在同质性,二者在诸多方面紧密相连。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认识到二者的互动关系后,应树立整体性观念,将其作为一个互动系统去实施、统筹。(4)动态性原则。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动态性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二者互动的走向,把握其动态规律。

2.完善三项机制

机制完善主要是指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通过必要的工作方式,将二者“合二为一”,最终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发挥出应有的育人效果。

(1)动力机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能够推动整个过程实现的“发动机”,而这个“发动机”需要围绕三个方面来驱动。一是利益驱动机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过程中,若缺少一定的利益驱动,在二者互动的实践初期则很难进行自觉性建设,高校教育工作者将缺乏应有的热情。因此,为推动人们形成自觉的互动意识,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热情,应给予其一定的物质、精神激励。另外,高校应在资金方面大力支持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及思想引领工作的校园活动的开展,鼓励建设具有校园文化建设及思想引领工作双向职能的工作团队,同时,针对在二者互动实践方面具有创新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二是政策驱动机制。由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思想引领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一系列强制性手段进行“刺激”来推动过程顺利进行,虽然国家在已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两份中央重要文献中存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思想”,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颁布各项政策来促进二者互动的开展。三是心理驱动机制。心理推动往往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隐形力量。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中的心理推动需要学校方面保持持久的热情、完整系统的操作规划设计以及必要的惩戒措施。为此,在实践中需重视心理推动的作用,通过各种心理推动手段,并将其致力于工作职能中,从而培养二者互动的自觉意识,不断整合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两方面的资源。

(2)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影响和制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良性互动的内在运行原理和运行方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因其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互动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只有掌握二者互动关系的运行原理和运行方式,才能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入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摒弃其单一、枯燥的问题,要善于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从这两方面来说,即实现了“高校思想引领工作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的思想引领工作”,然而,只实现这两方面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联系二者的互动关系,将二者统一协调,实现有机融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存在同质性,因此,要通过建立二者的统一协调机制来作为整个互动实践的运行机制,可以将二者产生“合力”,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相统一、协调,达到教育功能的最有效性。可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相融合的机制,能够使校园文化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同时使思想引领工作更加有效,最终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3)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即为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而提供的物质或精神需要的机制。高校在思想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前提下,给予其必要的经费支持是保持其正常运行的基础。有了物质基础,再根据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安排,合理整合资源,优化组织结构,清晰工作分工,才能为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提供保障。当然,在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全面的监督保障。不仅仅是通过新媒体设立的评估体系,更需要一系列的、长久的、明确的配套政策,对二者互动实践的情况进行考察,不断落实操作方案,及时把握新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研究解决,同时,针对这些新情况开展有关二者互动的课题研究,为实践落实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有效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顺利开展。

3.引进新媒体技术

在“两点一线式”模型中两个重点提出的基础上,高校应着重以新媒体技术为创新手段,最终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新媒体的出现,意味着能够传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内容的媒介出现了变革,这将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效果,因此,高校在明确活动原则的同时,应切实把握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时代契机,引进新媒体这一互动载体,体现出其明显的优势,进而增强互动的实际效果。在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中,应改变传统的互动模式,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在构建评估体系时引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从而及时了解二者在互动实践中的不合理性、产生的新情况以及青年学生的精神需要,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更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内容。网络等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与传统方式相比,网络因其自身特点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些不良信息会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同时,需要组建一支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管理团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青年学生合理运用新媒体,发挥其特长,展现其独特的优势,增进青年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升青年学生的全面素养。

作者:刘 鑫 赵 晶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