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职前教师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教师队伍中不断出现道德问题,教师嘲讽辱骂体罚学生,遇到危险不顾学生的安全独自逃生,上课敷衍,热衷于有偿补课和家教等现象,对教师形象、教育声誉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产生的实质是教师师德的缺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的影响既要靠教师“言传”,更要靠“身教”,因为还没有形成独立辨别是非能力的学生是通过“模仿”教师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获得人生经验的,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是巨大的。教师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教师职业劳动是崇高而艰巨的。教师劳动最大的特点教师培养、塑造人,不仅要用自己的丰富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言语传授知识,而且是以自己的品格去“传授”品格,即以自己的良好德行和习惯去影响人,使之成为品格健康的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的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目前教师道德问题严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注重教师职前培养。教师职前培养指的就是在师范院校接受教育的师范生,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使命。作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对他们职前的师德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职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以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以及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为主,其目标为在师范生中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流教育价值的导向,灌输并陶冶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教师职业道德意识,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要求去培养未来教师队伍的教育素养。”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依赖于他们自身要提高素质的自觉性和进取心,努力学会为学生服务,提高创新能力,构建独立自尊和民主性的人格,促进内在知识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合作,才能够更好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此,教师的职前培养必须除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等外,还应重视职前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他们的师德培养,积极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二、从高师院校校园育人文化环境探究师范生师德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师失德现象的不断出现,固然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是教师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师德是最根本的原因,而教师师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与教师的职前教育即在师范教育期间师德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职前师德的培养是在高师院校期间进行的,高师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除了自身对师德的修为外,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育人环境,育人理念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高师院校没有形成新时期所需要的整体育人观,依然沿袭传统的片面的育人观念,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师范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了高师生的师德教育,这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今后将要在教育战线上承担重要责任的师范生是相当不利的。高师院校这样片面的育人观念是不科学的,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无法适合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师范生,在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师德。这样才能够担负起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高师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师德的培养时,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但是更要注重优化大学校园整体育人的文化环境。
三、建设有特色的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传授角色,也不再囿于“传道、受业、解惑”的层面。这就给今后从教的高师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想要做一个好教师,既需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更要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师德。高师院校在培养师范生人才时必须树立整体的育人观,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师德,师范生良好师德的养成特有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十分关键。建设特有的大学校园文化,教师所具有的现实的职业道德以及能否把这样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个性、能力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也与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气氛、制度有关。校园文化属于隐性师德培养课程。任何置身于特定教育环境的师范生,其道德品质、情感意志、价值观和行为活动等方面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令人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它会使置身于其中的师生兴奋和自豪,能激发他们崇高的情感和进取精神。在师范生的师德培养中,一定要注意校园育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创建良好的育人文化环境,树立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氛围。校园中传承已久的淳厚校风、富有时代气息的建筑群落、独具匠心的雕塑艺术,以及振奋人心的宣传标语等,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和财富。“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亚文化形态。”高师院校作为校园文化的特殊载体,不仅要按照普通高校规范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而且还要形成自己的个性文化,造就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意识和行为模式。在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师范性,以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为主旋律。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把着力点放在提高高校师范生师德认知水平、陶冶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坚定高校师范生的师德行为意向上。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应有自己的特色——师范性,积极营造师范院校物质文化环境、师范院校制度文化环境和师范院校精神文化环境。这是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这是教师职业的需要,也是社会文化对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一个社会最基础、最深厚、最持久、最普遍的决定性力量,也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动力,因此,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文化的选择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选择怎样的文化教育学生,将直接影响学生师德的形成。因此我们应撷取能使师范生树立并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文化,选择能使师范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文化,选择有利于健全体魄的文化,选择有利于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文化,从而使师范生达到能把启真、从善、求美三者和谐一致的境界。同时我们还要准确理解文化的本质和要义,注意传授蕴含在文化深层的、体现文化本质的文化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境界等的内容,注重培养师范生的人格境界和人文底蕴,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逐步形成高雅的格调,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的师德只有在健康、和谐、自由、合作的环境和气氛中才能产生并不断提升。在如何认识校园文化活动的问题上,我们还要明确,文娱活动与文化活动是有区别的。文化活动才是高层次的活动,文化活动带有更多的严肃性与启迪性。我们绝不能把文化建设等同于简单的娱乐活动。因为文化建设是深层的高雅的蕴含深邃的。大学校园,就是一个深广的文化知识的海洋,它容得下人类所有的文化成果,也创造着新的文化,能在前人的文化成果中择优吸取作为营养。学生在这海洋中就是水手,教师们就摆着舵向,绕过暗礁,迎对风浪,领学子们走进人类文化的圣地。因此,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充分利用这个有利的资源培养师范生的师德。
四、结语
当前社会物欲横流,利己主义泛滥,建设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育人文化对师范生就显得极为重要。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其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质量。因此,优化高师院校整体育人环境,对于加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为人师表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职业理想,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倩倩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