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从目标定位入手寻找校园文化和企业
文化对接的接口对学校而言,就业就是目标;对企业而言,入职只是开始。对学生而言,就业是阶段性的目标,工作则是一辈子要努力做好的事情。所以阶段性的目标必须为一辈子的工作服务。比如说遵章守纪,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那么,就应该把它作为阶段性的目标来追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来完成。再比如说大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都是企业员工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那么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方面的养成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顶岗实习、集体活动等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把企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引入到学校中来,形成类似企业的职业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环境,比如“班级工厂”,加强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5S管理”全方位开展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二、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加强课程文化建设
1.用先进企业的物质文化指导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一种表层文化,以物质形态加以表现,是企业产品和物质设施的总和。从课程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借鉴先进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果,构建校本特色的课程物质文化。当前中职课程文化的物质环境与现代企业极不匹配。一是学做分离,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功能简单的教室中接受理论教学,而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二是办学经费不足,导致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不高,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很难在实训教学中看到摸到。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就像“盲人摸象”,什么都新鲜,却什么都不会,这样的毕业生,企业如何能满意。三是中职学校理论教师多于实习教师,不多的实习教师还往往能力不足,多数来自院校,缺少一线工作经历,没有实践经验,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用企业先进的物质文化成果来指导和加强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
(1)“共享”企业的物质资源。一方面,可以通过“共享”解决设备不足、不精、不新的基本问题;一方面,可以在企业的帮助和指导下,建设“车间”式实训中心,使基地或中心的建设趋同于企业的生产环境。
(2)“共享”企业的人才资源。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合作企业中选择、聘用符合任职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包括能工巧匠到学校从教,重点解决实习教师,尤其是一体化教师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能为教师提供一线实践的机会,通过顶岗学习,感性了解国家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及时掌握一线生产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专业理论和动手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
2.用先进企业的精神文化指导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用以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包括企业精神、经营哲学、道德和价值观念以及员工的精神风貌,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企业的精神文化,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校企合作要注重对企业精神文化的学习,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注重企业理念、集体精神和与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这其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所以,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练习必须在具体的职业活动和职业环境中获取。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学校教育可以完成其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但在实践经验,特别是工作态度、环境适应等方面,还是有不足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很难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因此,必须把先进的企业精神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特别是课程文化之中,通过工学结合解决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相分离的问题,营造能给人以影响和熏陶的职业环境和文化环境,让学生在具有鲜明企业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内化”出企业需要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3.用先进企业的制度文化指导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协调各方面关系、规范职工行为的各类规章制度。企业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规范干部职工行为,使之步调一致,运行有序,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得以形成的保证,其中,课程文化的制度形态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文件,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标准和其他的一些教学工作制度、学习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情景下的课程制度文化建设应该把学习和吸收先进企业制度文化的精髓作为前提。要通过制度保证我们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全面体现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利益诉求。在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上,要将企业因素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规划和考量,通过校中厂、厂中校建设将生产引入到学校中,将学习深入到工厂去,将企业文化精神渗透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之中。在学生管理上,积极汲取行业、企业的制度文化和管理经验,强化学生诚信、守纪、团结、敬业教育,在行为规范方面贴近企业的需求。
作者:胡恒庆 单位: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