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增添了校园文化建设活力。新媒体的交互传播和无限制参与,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促进主体精神的勃发。新媒体为师生的思想交流与碰撞提供了新载体,为社会参与提供了新媒介,为抒发个性提供了新手段,广大师生的创作热情和才能被大大激发。新媒体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科技气息,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和开展水平,有助于广大师生科技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新媒体的开放性与便捷性,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高校间的文化交流和借鉴,扩大了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促进了文化的跨国界、跨地域、跨群体交流。
2、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得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取学科前沿知识和广博的课外知识,甚至可以在未知的领域为长者引路,进行“文化反哺”,这大大消解了教育者是知识权威占有者和文化传递者的身份高位。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多元化和接受主体性,大大冲击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促进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逐步形成。
3、冲击着校园主流文化安全。新媒体使大学校园处于各异质文化交织态势,固有伦理价值和文化传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蚀和社会腐朽信息涌入,冲击着大学校园主流文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和行为失范。西方国家凭借其信息技术优势,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对大学生加强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各种黄色、暴力、迷信等网络垃圾俯拾皆是,造成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和色情浏览,更有网络黑客、网络剽窃等不法举动,校园失范文化影响着校园进步文化的形成。
4、增加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管理难度。在新媒体构建的虚拟空间里,年龄、性别、身份都被掩盖,基于“熟人社会”的传统道德效力因为“没人认识我”,丧失了约束力,极易造成主体道德意识的弱化乃至丧失。尤其是鉴别力和自控力较差的大学生,当他们沉溺于虚拟世界,就可能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安全焦虑、人格障碍等,造成道德评价相对化、社会责任意识弱化和行为规范失衡,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继承
1、坚持先进方向,统领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先导,必然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科研,还是在管理服务中,都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四有”人才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建设反映时代特征、符合基本国情、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面临多重文化思潮的冲击,必须把握本民族文化发展方向、路径和命脉。因而要继续加强“两课”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要继续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扬革命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大力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免疫力;要锲而不舍地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减弱落后腐朽文化的破坏力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力。
2、注重校风建设,培育大学精神。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特性的标志,是大学历久弥新的动力和源泉,是大学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表征。雅斯贝尔斯将“生命的精神交往”定位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很有见地的。校风作为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学校个性特征的行为道德风尚,对大学人具有规范引导和凝聚作用,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培育手段。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要大力营造“崇尚科学、追求进步、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风气,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对大学未来进行展望与构想,形成办学理念和特色,提炼大学精神。要继续举办校庆纪念活动,建好校史陈列室,写好校史,提倡师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要坚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激发师生员工强烈的求知欲和谦逊作风;要继续创设鼓励创新的学校环境,提倡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3、设计文化情境,营造文化氛围。环境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环境由人创造又反过来造就人,因而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有力载体。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环境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加重文化砝码。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物质环境中的文化含量,大楼建设要布局合理、讲究文化品位,要有彰显校园厚重积淀与儒雅风度的大树,要加强具有历史内涵和文化韵味的景点建设,如雕塑、碑文、纪念馆等;另一方面,要尤其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大师风采,发挥其精神引领和文化塑造功能,要加强校报、校刊、广播、闭路电视、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建设,充分发挥舆论宣传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开展文化活动,塑造文化品性。师生员工日常的言行举止和第二课堂活动构成了高校中最能直接感受到的具体的活的文化形态,是校园中最亮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丰富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能力、获得精神享受,又有利于营造主题突出、品位高雅、气氛浓厚、特色鲜明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新媒体环境下,仍需大力加强以下几种活动建设:一是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术科技活动,如举办技能比赛、科技报告和科技成果展览等;二是以文化熏陶、艺术感染和身心锻炼为主的文艺体育活动,如开展文化艺术节、体育竞技等;三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企业实习和暑期调研等。
5、规范文化行为,凸显人本理念。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是科学民主高效管理的有效保证,是师生行为举止的参照标的。因此,不仅要制定规章制度,更要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作用,这就需要在制度的制定、执行和落实上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动员师生广泛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以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其次在文化行为的设计上,要维护师生的合法利益和学校整体利益,要经过全校师生反复讨论一致认同后,方能出台;再次要对各规章制度进行定期梳理、及时修订、汇编成册并积极宣传;最后在制度执行中,要做到不偏私,一视同仁。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
1、坚持观念创新,树立新理念。新媒体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要适应并充分运用这种变化,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首先,增强主动占领意识,把握新媒体阵地的主动权。新媒体带来各类异质文化信息充斥网络,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因而要牢牢把握网络主动权,以饱满的热情去抢占网络阵地,利用新媒体传输主流价值观、加强教育引导、密切师生联系。其次,坚持主导性与多元性的有效统一。新媒体为大学生带来了多元文化选择,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主流价值观是根本,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和动摇的。因此,要倡导在多元追求中坚守主流价值,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多样化追求和个性化发展。第三,根据新媒体传播特点,树立平等互助、疏导结合的教育理念。新媒体促进了平等文化发展,大学生主体意识愈发彰显。教育管理者要树立紧密结合新媒体规律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去身处高位的眼光而代之以双方平等观念,要树立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意识,树立个性化教学理念。
2、充分利用新媒体特点和优势,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一是打造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要最大化教育效果,既要注意把握先进性,做好典型宣传、热点透视和舆论引导工作,更要增强校园网站吸引力。网站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师生网络文化需求;要资源丰富,信息多样;要更新快捷,运行便捷;要设置议题,引发思考讨论并给出指引。二是打造高速的互动交流和传播渠道。教育者要充分运用QQ、飞信、手机等即时通讯工具加强师生沟通,并通过经营网络空间和撰写文章等手段,以自身学术品格、人格魅力和高尚作风感召引领大学生。鼓励并引导建立涵盖学校、学院、年级到班集体的微博,创建诸如党团组织网站、社团网站、QQ群、飞信群等,构建一体化的信息传播体系。利用新媒体工具做好品牌活动的宣传、导向和传播作用。在校园内建立导航体系来进行路径指引、展现校园风貌、分享学校建设成果,传递大学精神和理念。利用所长,有力推动新旧媒体的深度整合,将网络传播的时效性、海量性、互动性与校报、刊物、广播传播的权威性、深度性相结合。三是注意开发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教学软件和数据库。新媒体环境下,教育管理者要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创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数据库,紧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步伐。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精心设计和完善学习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的有效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建立涵盖国内外名师公开课、名人演讲、纪录片以及最新热门电影电视剧等的校园视频网络体系;加强图书馆数据库开发,开发手机与图书馆的对接体系。四是开展新媒体文化活动。新媒体时代,以新媒体为依托,将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将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营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独特个性魅力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可开展诸如网络文化节、程序设计大赛、微视频创作大赛、感恩短信征集、网络辩论赛等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对新媒体文化的审美力、鉴别力与防御力,又能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加强了“虚拟”与“现实”的连结,实现网上和网下教育有机结合,增强了教育效果。
3、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管理与引导,净化高校的网络环境。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力量。高校网络舆情作为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对于掌握突发事件动向、预警群体性事件发展、维护高校舆论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因而要重视对网络舆情的监管。首先,要建立防火墙,提高对信息流的防范过滤功能,阻截不文明信息在高校的传播;其次,发挥网络管理中心的管理监督职能,对屡次散播反动信息、进行非法网络活动的终端使用者提出警告并进行教育引导;再次,教育管理者要借助网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关注焦点,对网络敏感信息汇总并预判其发展趋势,要及时微博信息,对各种不良观点加以阐释,对各种不良情绪加以疏导,做好高校舆情的澄清和引导工作;最后,要设置“意见领袖”,选拨思想素质高、网络技术好的人员来担任,建立起一批“粉丝群”,发挥集群效应。
4、大力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人的文化构建能力。首先,构建一支在党委领导下,由校宣传部、网络中心、政工干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理论水平高、技术精湛的网络监管队伍,其职责在于密切关注新媒体信息动向,科学地收集、分析与评定信息,把握教育最佳时机,抢占新媒体斗争制高点。其次,要提升大学管理者的文化管理能力。新媒体使得大学校园的物质生态环境、舆论环境、教学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大学校园文化的活力,管理者须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激活创新机制,提升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再次,提升教师的新媒体驾驭能力。教育者要熟悉新媒体,针对其传播规律开展教学管理工作;需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以写博客、空间和评论等方式熏陶感化学生;要能做好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工作,净化新媒体空间;要学会用网络上受欢迎的语言、交流方式和热点话题同学生交流讨论;要不断更新与拓展知识,保持知识体系的鲜活性和生命力。最后,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道德自律能力。新媒体环境下,低俗文化传播、信息解码失准以及过度媒介依赖,要求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媒介使用习惯。首先,借助开设课程、举行讲座、开办演示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批判性看待新媒体。其次,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新媒体运用与体验中,通过组建社团、组织媒体参观、媒体见习等方式提升其辨识能力。第三,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网络警惕和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优良网德。
作者:陈义红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