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浅析文化生态双创与校园文化共建关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因归口不同部门实施中几无交集,但将两者置于文化生态视角下探析,发现时代催生其共生关系。创新创业教育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内涵新风向,促进传统校园文化生态系统重构;校园文化建设则能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隐性形式,以其导向、激励等多样功能带动后者的有效实施。厘清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关系,将有益于两者相融互促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态视角;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共生关系
近年来,国家间的科技战、贸易战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职毕业生越来越不仅是求职者,也不仅是一般高技能人才,而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者。因此,高职教育中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实践表明,仅依靠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创新创业课程的显性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力量单薄,收效不明显。整合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和隐性教育作用是可行的出路。为使整合效应最大化,有必要厘清文化生态视野下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进而为实施策略的探讨提供依据。
1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
“文化生态”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新进化论者J.斯图尔德(JulianSteward)于1955年提出,是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整体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切入去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和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其目的在于“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1]文化生态学说认为,每一种文化都自成一个生态系统,同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相似的运作原则。在文化生态的视域下,高职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由相互关联的各种文化建设理念、载体、内容等生态因子组成。高职校园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时代性。校园文化对时代变化的反应很灵敏,大学教师、青年大学生通常是冲击传统的生力军。时代需要的内容也就天然容易被他们关注并接纳进入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二是系统性。高职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不仅包括校园文化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而且包括校园文化所处的整个环境,是内生态和外生态的有机整合。校园文化建设不可能割裂内生态和外生态而只取其一。三是渗透性。有学者指出,文化生态的持久性和基础性特征使其作用大量地通过隐蔽途径渗入其他领域,对社会产生基础性的影响。[2]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形成后会发挥强大的隐性教育作用,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显性教育作用互为补充。四是可塑性。按照文化生态学说的观点,文化生态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则可按需培植、优化校园文化生态系统。
2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共生关系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园文化各生态因子竞争迭代的环境中蓬勃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形成共生系统。这一共生系统的理想状态是两个子系统相融互促,即创新创业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引入新的文化内涵,促进后者生态重构;而校园文化建设也以其润物无声的育人效应助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2.1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生态重构。
第一,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目标。从狭义角度看,创新创业型人才专门指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创办企业并实际运营良好的人才;从广义角度看,则泛指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人才,不一定要实际创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新时代中国赢取国际科技竞争的迫切需要。同时,为适应和贴近大学生就业观念及需求的变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应求变,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纳入其目标体系,促进传统的“灌输型”校园文化输出向激发自主创造潜力的“主体型”校园文化输出转变。推进高职教育大众化的更新更高要求,将培养具有事业心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内容。面对社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实,大学生日益追求实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须顺应这一变化和需求,及时拓展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进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中去,着力培育就业竞争必备的市场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感。
第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将接受职业教育当作一种改善未来生存状况的投资行为,而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由于不具备直接创造就业竞争价值的能力,长期以来无法引起学生的真正重视,使得校园文化宣传和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需要完成的“作业”和走走“过场”。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与提升就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素质能力方面缺乏针对性。为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紧紧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创业需求,在原有主题上大做创新创业教育文章,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第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除了缺乏针对性,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手段陈旧、理念局限等问题,在消除大学生的实际迷茫、增强信念信心等方面起不到实质的作用。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分段分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消减迷茫情绪并克服职业选择的消极等待思想,促使他们以积极、科学的态度参与就业竞争、选择职业方向。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活动,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实践价值的优势,以创新创业实践充当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在实践中训练、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2.2校园文化生态平衡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第一,校园文化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促进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首先,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可通过长期的价值取向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规章制度导向熏陶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创业观,培养社会义务感、社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其次,校园文化还具有激励功能,它来自学校顶层设计和制度设定,为实现既定目标,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给予师生信任、服务、帮助和奖惩,充分调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积极性。
第二,校园文化的信息收集和传播功能促进创新创业知识的习得。大学生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及综合性知识,主要通过显性课堂和隐性课堂习得。校园文化作为覆盖最广的核心隐性课堂,在物质设施层面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自习环境、丰富的图书报刊、多样的讲座、畅通的网络及充足的电子资源,成为学生课余获取信息知识和锻炼信息收集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实践锻炼机会层面,则通过举办各式技能竞赛、组织校内校外公益性服务、开展社团特色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提供磨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锻炼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尤其近年来省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越来越多,在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导下,创新创业比赛逐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主题,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训练,让他们体验创新创业的乐趣。
第三,校园文化的凝聚和辐射功能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经过提炼和积淀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精神性内容,为师生广泛认同的校园精神能强化认同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是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在凝聚功能的作用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将引领课程开发和校园活动,通过创设各种创新创业模拟实战课程和平台,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转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行动,行动的结果则指向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不同于专业能力的地方在于其综合性,以观察、对比、发现、专注、想象等智力因素为基础部分。因此,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与凝聚功能相对的,校园文化还有辐射功能,前者对内促进蓬勃发展,后者对外产生社会效应。在学校着力强化校园文化辐射功能的过程中,会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目标对教育硬软件进行改进升级,这在客观上必然自上而下地为大学生锻炼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校园文化的调适和约束功能促进创新创业品质的培育。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一般可分为团学组织及兴趣型社团两种,都具有明显的自发性,表现为兴趣导向,学生按兴趣分流到不同类型的社团,既受社团管理又出力建设社团。生态平衡的校园文化主要以社团、规章的形式对大学生实现约束。学生在主动或被动接受社团及规章约束的过程中,通过与各色人员互动磨合、演绎不同的角色分工进行调适。可以说,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学生社团应承担培育学生适应、独立、果敢、克制、坚韧、仔细、开放等创新创业品质的重要任务。学校可从理念、制度、经费等方面对学生社团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管理,有规划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社团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作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作用。第五,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近年来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都自觉与企业制度文化密切结合,努力打造校中企和企中校,使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成为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鼓励支持学生参与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基于公平、规范、科学等原则,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校园制度文化体系,倡导并保障学生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依法治校等工作,能促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提前感知优秀企业制度文化氛围,主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3结论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已成为高职教育不可忽视的趋势和职责,由此,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在新形势的催生下形成相融互促关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入有利于扭转高职校园文化生态失衡的局面,促进高职校园文化生态重构。当创业教育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观念、制度、行为甚至文化品牌时,校园文化又将反过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M].译:郭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2]熊春林.国内文化生态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10(3):154.
作者:麦金兰 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