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下打造人文书香校园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园文化建设下打造人文书香校园,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校园文化建设下打造人文书香校园

内容摘要:小学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存在着建设主体支撑力量孱弱、环体建设走偏、介质能量交换不力等问题。为了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明校园,根据校园建设的人本性与育人性、规范性与系统性、实效性与思辨性特点的定位,提出了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优化策略,即夯实绿色校园的人本基点,推进制度规范的支撑,突出校园文化的问题导向以及整合协同育人资源。

关键词:小学;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策略

基于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生态文明校园成为了该项目建设的重点目标,而落实德育树人的重要载体即小学校园。而小学校园如何为建设生态文明校园的高效落实提供新思路呢?接下来我们展开重点探讨。

一.小学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的问题

国家政策号召生态文明建设,不少学校积极响应,校园育人环境受到生态文明理念的冲击,发生巨大变动,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建设主体力量较弱。更多的校园文明建设主体表现为群体组织形态,而不仅限于自然人,而本文的建设主体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相关的行政部门。学校的主干业务并非建设生态文明,但学校在进行校园规划建设时却没有基于对生态理念的考量上开展,导致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且组责权不明[1]。在个人层面上,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做科研与评职称的压力,更无心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即便有极少部分教师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关注,也因其相关知识不足以对其产生有效影响。而教师缺乏相关知识的关键原因在于,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往往由专职教务人员负责,其它学科教师主要接受的培训重点只限于教学素养和管理方法。因此出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力量孱弱的现象。

(二)校园文化滞后,环境建设走偏。近年来,环境建设得到了大量相关政策和扶助资金的支持,环境逐渐被认为是隐形的教育资源,其地位日渐提升。但校园文化建设仍处在滞后阶段,物质环境建设整体走偏,皆因经验不足。多数校园建设时间久远,其原有的校园基础设施布局大大影响了建设的进度,生态文明物质环境的建设目标一再被延期。资金充裕的部分学校将建设重点放在校园的硬件设施上,旨在增强其招生功能。而有些学校因将资金投入基础建设,使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进退两难的艰难境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得不到一定程度的进展。生态文明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本质上就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的展现,如校训、校风及教风、学风等[2]。但从我国目前的校园生态文明现状来看,人文环境建设受到的关注度不高。

(三)生态文明建设者构建不力,能量交换失衡。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力量的协调合作。且需要多方在各自负责的领域内提供能量,并与其它力量之间交换能量,实现能量守恒。如在这个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各渠道的交互合作被长期忽视,社会锻炼环境、校园生态环境和家庭熏陶环境不能实现连贯运转,从此闭环中走出来的所谓“生态人”实质上为“伪生态人”。这样的“伪生态人”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时,更是无法在其中立足,很难为社会提供高效价值。因此,欲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必须让相关的多方力量协同作战,紧密连接社会、学校与家庭。

二.小学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一)人本性和育人性。所有涉及到小学教学的管理者、教育者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人的主体性,在进行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以师生为主体。而小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生态性,提升小学生的参与度。让其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身于校园建设中来。而教师作为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关乎校园建设的成果。因此,要为教师提供和谐的生态制度环境,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其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校园建设中来,形成良性循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人创造环境,反之,环境同样反作用于人,二者相生相依。因此,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仍要回归到“人”这一主体上来。让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向好发展,要求各方力量密切关注环境育人,这一育人方式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从物化的设备建设转向“人化”的环境建设,不可仅仅关注物资投入,也应进行规模性的艺术渗透,提升其美育价值。

(二)实效性和思辨性。基于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实践性和实效性皆要重点加强。鉴于此,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要进行及时转变,由时效性转变为实效性。实效性即强调完成任务的质,而时效性注重完成任务的速度,强调时间效应[3]。基于实效性的目的性、可行性特点,要求建设者要及时根据评估结果对建设方法进行调整。如果实效性能切实体现在评估方案里,将大大提高生态文明在校园建设中的亲和力。思辨的原则是反思的判断力与经验的内化,即经受矛盾、解决矛盾、并反转超越的过程。基于我国新的发展方位,诞生了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这一重要课题。它将全方位育人作为目标,并为此构建多个环节为培育对象进行服务,最终在能达到自我校准目的的同时,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育目标。

三.小学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策略优化

(一)夯实绿色校园。不同类型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的建设核心展开的。因此,该核心理念强调安全环保、生态和谐。绿色校园重在创设友好的氛围,力在打造一个舒适且安全的成长环境。绿色校园也是资源节约和低碳环保两大理念的践行主体。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设施,要求建设者根据生态适宜度来科学合理的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规划。旨在改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及成长场所。

(二)突出校园文化。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时俱进,及时发现环境建设走偏的问题。更要注意避免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以此来开展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阅读是一项长期有效的文化活动项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加速其知识结构的形成,且后期对于学生的文化实力与精神底蕴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更是需要书香文化的熏染。而学校是一个联系着千家万户的特殊组织,实行“书香校园”建设在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的当代社会里意义非凡。“书香校园”即让学生与教师在一个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中进行广泛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且伴随人的终生,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书香校园”的建设目的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长期且密切地浸入阅读文化中,达到构建“书香校园”的目的。1.书香校园与阅读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不仅包含人文内涵这一方面,还包含物质基础。针对这个方面,“书香校园”建设实施过程中,势必要改进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等,旨在提升其人性化的服务水准。如及时更新其硬件基础设施,专门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提高藏书的质量等,在硬件上提高各项标准,支持阅读活动。积极的利用阅读文化辅助教学,是学校重视阅读活动的直接体现。由此而反映出学校自身发展的积极性,这是一种良好的状态。校园阅读理念的形成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灵活引导,既不提倡死读书,又不提倡走马观花式的阅读,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以及相关的阅读领域深入分析,人性化引导,从而带领学生完成高效的阅读。2.“书香校园”与经典阅读近百年来一直存在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而经典阅读在校园阅读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更是校园阅读活动构建工作中的主要形式。在现阶段,大力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需要学生大规模阅读经典。这一过程中,对于提高其个人修养和整体气质有重要作用。且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影响深远。因此,在“书香校园”的构建过程中,阅读经典显得尤为必要。3.构建“书香校园”的具体措施和形式由于阅读的形式的多样性,笔者结合并整理了各个学校的不同阅读形式和具体措施,总结出了推荐书目式、“阅读月”式、社团式、导读式、竞赛式五种阅读推广形式,下面详细介绍。推荐书目式即通过阅读专家或阅读协会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理解力及认知力合理挑选书目,如举办古诗文朗诵、演讲比赛等形式,可以设置相应的奖项对学生进行鼓励。4.“书香校园”与亲子阅读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阅读对一个人在收获知识、提升人格等多方面的影响深远且持久。对于小学生来讲,其心志尚未成熟,对世界的探索欲望却极其强烈。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具有重大意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亦是深远且长久的。首先,家长要明确阅读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素养的培养会产生哪些作用。家长要知道,孩子的表达力、想象力、审美力大多是基于高质量的阅读而建立起来的,在家庭中营造合适的阅读氛围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家长以身作则,做好阅读的表率,身体力行去引导孩子主动进行阅读。好的阅读对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的培养也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总之,虽然构建生态文明校园需要多方协调,但学校是学生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对如何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打造生态人文书香校园是可实施的最佳手段。让学生通过阅读建立起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同时加强自我认知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以后能够自我主导式地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作者:李世昌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白草塬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