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协同育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宿区育人也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楼相对分散、设施陈旧不全等硬件条件限制,更加需要通过加强管理、服务等软件进行弥补。传统的宿舍管理方式多是重管理、轻服务,忽视了对学生的多样性现实需求的关注。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着管与被管的对立情绪,违章用电、寝室卫生等问题稍微一放松就会故态复萌。另一方面,随着后勤社会化,宿舍管理被划分为许多零散的小块,而这些零散的小块又分别对应着保卫处、后勤处和学生处等不同的责任部门,使得宿舍管理的责任分散,容易在工作中出现沟通不畅、各自为政,甚至推诿扯皮现象。
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为更加真实了解学生宿区需求,掌握准确、详实的数据资料,提高宿区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学校各部门的宿区协同育人功能,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个别访谈和集体讨论等方式,分别从育人队伍建设、跨部门协作、育人形式与途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宿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一、上海理工大学宿区队伍建设和内涵建设特点分析
(一)宿区队伍建设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753份,在学历层次方面,本科生有1488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54%;研究生有1265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45%。在男女生性别比方面,男生有1326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48.17%;女生有1427人,占有效问卷总数的51.83%。考虑到各校区间宿区管理手段的差异性与学生需求的多样化问题,分别在军工路334号校区、516校区、1100号校区,以及复兴路校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如果发现身边同学情绪有异常,您会选择优先与谁沟通?”选择最多的是和本人沟通,占42.1%。接下来依次是与室友沟通,占28.37%;与辅导员沟通,占17.54%;跟谁都不沟通,占5.23%;与班级心理委员沟通,占3.34%;选择其他的占1.34%;与专业老师沟通,占0.87%。这说明宿区协同育人队伍还不够成熟,宿区后勤管理队伍、专业课老师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待提高。问卷中“您认为宿区活动室需要哪些人或队伍管理吗?”其中选择宿管阿姨管理模式的占50.45%;成立宿管会统筹安排的占47.33%。学生除了接受以上传统的宿区管理模式外,令人欣喜的是,有40.65%的学生希望成立有偿的学生管理团队,即公开招聘楼层长、楼长等学生管理人员,加入学校宿区管理队伍中。这充分说明学生对宿区协同育人队伍的形成和完善充满期待,这提醒我们宿区管理方法应摒弃原有固化思路,从“老师围堵”向“学生主动参与”方向转变,将管理队伍构成逐渐多元化,强调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形成教师指导、学生管理、人人自觉的新局面。
(二)宿区文化内涵建设分析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宿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要做到文化建设与宿区管理相结合。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公寓的人性化理念较为缺乏。近年来,学校陆续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学生公寓,南校区六公寓被杨浦区评为“优质结构工程奖”。但是,其余的学生公寓,尤其是北校区大量被上海市列为优秀历史建筑的学生宿舍,大多在基本设施方面不符合标准化要求。虽然后勤管理部门加大了宿区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学校宿舍硬件有了普遍的提高,基本设施逐步完善,但也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学生对生活环境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校学分制、选课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班级概念逐步弱化,而学生公寓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互联网社交方式盛行的时代,以年级、专业、班级为主要教育阵地的团学活动逐渐失去往日感召力,学生们面对面交流逐渐演变为线上交流,出现“网上段子手网下陌生人”的局面。据问卷统计,除睡觉时间外,上海理工大学有超过60%的学生在校时间是在学生公寓中度过的。作为青年学生互相影响的载体,学生公寓在高校育人责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分析,寝室也变成学生内心情绪倾诉、潜在心理危机预警、人际关系状况等极为重要的疏导途径和预警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交能力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学校要充分利用宿舍平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受到感化。宿区协同育人在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协同方式、认清当前问题的基础上,可以朝着提出的“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目标前进。宿区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生活和社交活动区域所在,宿区协同育人的实现有助于对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理想人格的塑造、优良学风的建设和价值取向、行为定势的形成。总之,宿区协同育人建设是高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高校各级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多方宿区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公寓楼内情况,力求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处理,同时还要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研究高校宿区建设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才能更加科学地促进高校宿区建设更健康、更稳步发展,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高度关注与学生的互动,征集、消化、落实、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将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公寓工作层面的“供给侧改革”。
二、宿区协调育人的途径与举措方案
(一)宿区协同育人的队伍建设
1.宿区协同育人队伍的构成
2.宿区协同育人队伍各自职责(职责、分工协作)
(1)专兼职驻楼辅导员
现有的“三同”辅导员制度存在着责任不清、待遇较低和奖惩缺失等问题。应将“三同”辅导员转变为驻楼辅导员。驻楼辅导员是学生生活园区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与学生同吃、同住、同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工作更贴近学生、满足学生,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驻楼辅导员由学生工作部直接领导,设立驻楼工作办公室,全面协调、组织驻楼各项工作的开展。对于专兼职驻楼辅导员都要加强培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危机处理的能力。考虑到实际情况,可要求新进校的辅导员必须担任至少两年驻楼辅导员,同时在研究生中招募兼职驻楼辅导员辅助,确保一幢楼至少配备1名驻楼辅导员,1名兼职驻楼辅导员。作为驻楼辅导员,应承担以下基本职责。第一,了解学生,指导学生。深入学生寝室,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健康,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情况,为学生提供切实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第二,调查研究,做好沟通。加强调查研究,搜集和反映学生对学校工作以及后勤服务的意见与建议,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同解决。第三,安全稳定,协调管理。协同后保处、物业做好对宿舍的安全稳定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稳定的苗头,遇园区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赴现场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第四,拓展阵地,注重功效。抓好园区宣传、教育、活动阵地建设,依托各楼栋学生活动室,依靠学生骨干队伍,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根据以上职责,驻楼辅导员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做好分管楼栋宿舍学生情况摸底、工作调研、信息备档工作。二是走访学生宿舍,督查宿舍安全隐患、学生纪律作风、寝室内务卫生情况,并做好情况登记。三是协助二级学院辅导员深入学生之中,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关注各类特殊情况学生在社区的思想生活状况,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和心理指导。四是对宿舍楼的突发事件首处、转介和上报。
(2)楼栋管理员
第一,负责学生宿舍值班、安全防范工作,对非本楼居住者进出本楼需检查证件,登记在册。第二,按学校规定按时开关大门,密切注意进出人员情况。对携带物品进出宿舍楼者要进行检查,办理登记,发现疑点立即报告。未经批准不得搬运各类家具等物品进出宿舍楼。第三,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值班时不准无故离开工作岗位。有事必须挂牌指出方向。
(3)安全巡查员
安全巡检员由保卫部门组织和派出,协同后勤、学工部门定期对宿舍楼内及寝室内人员进出、各项设施、安全隐患、违章用电进行排查,及时处置。此外安全巡查员应定期对学生展开知识宣讲,帮助学生养成合理用电、安全生活的意识。其具体职责包括政情巡查、治安防范、监督指导、风险排摸、安全教育、突发事件处理。
(4)各学院辅导员
辅导员应每周至少走访一次宿舍,做好走访记录,记录表由当值楼栋管理员签字确认。辅导员需与楼栋管理员和驻楼辅导员保持定期联系,对学生在宿区的情况进行沟通,有针对性地找学生谈话并做记录。研究生辅导员须同时对接学生和导师,形成信息反馈机制,从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业状况着手,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
(5)学生骨干队伍
学生是宿区生活的主体,也应成为宿区管理主体的一部分。以往宿区学生多是被管理、被检查、被督促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主观诉求及主体地位。宿区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依靠以下几支学生骨干队伍:寝室长、楼层长、学生自律委员会以及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寝室长由各寝室成员推举产生,负责寝室日常卫生、作息、内部关系协调、对上联系等。楼层长分为楼长、层长两部分,分别负责整幢楼、每个楼层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学生自律委员会由学生自主报名、群体推荐、面试等环节产生,根据《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宿舍管理条例》的授权,负责日常的卫生和违章用电的检查,同时还负责楼宇间协调、文明寝室建设评比、宿区活动开展、学生活动室建设管理等工作。
(二)宿区育人的跨部门协同
1.宿区育人的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宿区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宿区育人工作的领导机构,并实施宿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相关工作的校领导组成;联席会议成员由党委(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保卫部(处)、后勤管理处及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列席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处),日常工作由学工部(处)会同后勤管理处、保卫部(处)负责处理。联席会议办公室督促并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有关事项。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党校办、学研工、后勤处、保卫部的联系与沟通,以便更好地对宿舍管理的问题进行对接,相互学习借鉴宿舍管理经验,共同研究探索新经验、新方法,建立一个全方面、多维度、立体化的宿区管理和服务模式。
2.具体协同方式
为了让联席会议制度在宿区落地生根,使协同育人有更好的抓手,每个宿区都应成立楼管(片区)团队。其职责是维护宿区正常管理秩序,加强宿区文明建设和安全保障。同时也是学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力量。团队成员由楼栋管理员、安全巡查员、驻楼专兼职辅导员、学生自律委员会、楼区学生干部代表组成。楼管(片区)团队须明确分工职责,定期召开会议。虽然成员来自不同的部门,但在共同执行联系会议工作安排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合作,形成团队意识,提高协同水平。在年终评优中,楼管(片区)团队以集体形式参与考评。
(三)楼管(片区)团队协同育人的内容与途径
1.安全整治
宿区安全包括防火、防盗、防推销、防诈骗、防疫情(五防)。对于违章用电的处罚在《学生手册》中已经有明确规定,目前的问题是执规不严。可按照“宣传-自查-检查-严惩”的流程在新学期开展宿区安全大清查活动。第一阶段为宣传自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哪些物品为违章用电,如果被查将会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让学生了解并自行清理。对于新生而言,入学教育时,学院需安排讲座,解读《学生手册》及寝室条例中的重点内容,请学生签署安全责任书留存归档。第二阶段为检查阶段,由保卫处牵头,联合学研工、后勤处共同检查,完善检查记录及拍照资料的归类整理,为避免侵权及法律纠纷,所有流程都要合规依法。对发现的违章用电情况严格按照校纪校规处理。第三个阶段为常态检查,将宿区自律委员会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的联合突击大检查相结合,违章用电惩处进入常态化。一旦发现使用违章电器,将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分。当然,学校也应完善设施,在每层楼固定地方摆放洗衣机,并设置开水间等,方便学生的生活,从而减少学生在寝室违章用电。建议每层楼在走廊上安装公用不插电大功率吹风机,并且男生每四间寝室配一面梳妆镜,女生每两间寝室配一面。
2.卫生创建
第一,面向全校征集《内务整理标准》,评选优秀范本,修改完善后统一,依此作为卫生及安全检查的依据。第二,以现行的宿区自律委员会卫生检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卫生检查制度。第三,扎实推进文明寝室评选活动,扩大文明寝室评选结果的宣传和影响。第四,在综合测评中体现寝室卫生的内容,卫生检查差(一学期内两次获得黄牌)的寝室成员可以通过集中进行公益劳动的方式进行教育。
3.文明创建
(1)完善宿区设施,方便学习生活
现有的空置寝室可设立为学生阅览室,添置一些书籍和座椅等,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加装监控设备,便于阅览室的管理,并将其功能扩大为通宵自习室,满足部分学生在熄灯之后的学习需求。便民方面,可以由学生处牵头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每个阅览室安排1-3名学生值班,提供面包、方便面等夜宵服务,减少学生购买外卖带来的卫生安全隐患。为了宿区文化建设的需要,目前部分有条件的宿舍楼设有专题活动室,但是据观察利用率不高,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非本楼学生不得进入。宿区文化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宿区不仅仅包括宿舍楼,还包括宿舍的周边地区。应设立几栋宿舍楼共用的活动室,这样可以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管理方面可以设勤工助学岗位,由学生来自行管理。
(2)注重宿区装饰,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在学生宿舍楼道设立宿舍文化长廊,由各院(系)制作相关专业内容的喷绘画,张贴在楼道中。每层学生宿舍的文化长廊还包括消防安全知识、生活常识、箴言警句等方面的喷绘画,时刻提醒学生关注时事动态与社会发展,起到“寓教于景”的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受到教育和激励。在宿舍楼一楼大厅内加装玻璃橱窗,展示该楼内学生的优秀作业,如工程制图、艺术类作品等,这既是对优秀学生的表彰鼓励,也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宿区还应注重“家文化”建设,打造温馨环境,增加学生的归属感,使宿区关系更加和谐。
4.活动开展
扎实推进文明寝室评选活动,扩大文明寝室评选结果的宣传和影响。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宿区活动,加强学生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打造具有上海理工大学特色的宿区文化。同时也使宿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考核激励制度
1.考核方式
自我考核:片区团队对年终工作进行总结,针对报告文案和当面报告情况进行打分。数据考核:所管理的寝室楼是否有违禁电器使用记录,是否有使用违禁电器导致跳闸记录,是否有情况未及时反馈导致突发状况处理不及时等,通过数据进行评分。学生考核:让所辖宿区学生对片区团队工作进行评价。
2.激励方式
片区团队评优:设立优秀(五星片区)、良好(四星片区)、合格(三星片区)。片区个人评优:设立最美阿姨、十佳楼长(寝室长)、暖心驻楼辅导员,以及“黑猫警长”等个人荣誉。
作者:袁贵彬 李景玉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