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障碍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新的网络环境的出现,新媒体技术正在不断刷新人们的传统认知,随着新媒体时代数字化、即时互动性、定制化个性服务等特点,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紧抓新媒体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的良好契机,正确认识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带来的冲击,依托新媒体,借助新媒体,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的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大学生;德育功能
德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大学精神最直接的表征。而校园文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的顺利推进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基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已不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主体,其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原本处于社会边缘的大学已经渐渐迈入社会的中心。其校园环境也愈发的被外界所影响。新媒体时代,社会环境愈加复杂多变。毫无疑问,新媒体时代同样会对大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形成其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渗透作用和引导作用。必须紧扣新媒体的时代特征,探索构建适应时展的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新路径。
一、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德育功能是指大学校园以其特有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文化氛围对校园内师生的共同作用,促使“大学人”在自身思想、道德、法律、行为、人格等方面产生积极变化,提高其道德修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故将“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校园内学生的德育功能归结如下:
(一)价值引导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端正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合格接班人。校园文化大多是教育者营造的氛围,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有意创设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在思想观念、道德法律、政治责任等方面积极发展。校园文化价值导向功能还体现在政治导向上,大学应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培养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二)约束规范功能
成熟的校园文化,伴随的是具有其自身特色的、系统完善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制度规范标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约束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从“硬约束”来看,学校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校园制度文化的具体化和规范化,规章制度通过明确规定,强调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对不良事件及影响进行批评和处理,对校内师生尤其是学生群体起到了很好地行为约束作用。从“软约束”来看,校园精神文化是由生活在其中的“大学人”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创建的人文环境,体现了校园内不同群体的共同价值理念和奋斗目标。大学生群体对由自身作用构建的精神文化氛围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觉调整与之相冲突的思想。
(三)美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有美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培养学生这些能力主要是通过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人文气息、教学设施、实践活动等形式来生动的影响和感染学生。校园环境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形态塑造着学生健康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审美情操。如优美的自然环境、撼人心灵的人文陈设,造型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工艺精湛的手工制品等都从不同方面对学生的审美进行了深刻的正面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面临的机遇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给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一)新媒体大大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内容和载体
大学发挥德育功能的传统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授课,而校园文化在发挥德育功能时也大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学生内化、新媒体技术可以将任何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归纳分析,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新媒体时代,先进前沿的技术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培植了全新的土壤,新媒体在校园文化的内涵史无前例的丰富与发拓展。在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过程中,新媒体为其建设提供了广泛的技术,并促进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形式的多样性,进而增强了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提升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渗透力。
(二)成熟的校园新媒体对思想政治宣传和舆论发挥着重要导向功能
传统教育理念中,发挥重要思想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的主体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及辅导员等专任教师,他们在进行此类宣传时大多以说教的形式或机械式的理论灌输,没有考虑到受教育主体的主观意愿,通常德育效果甚微或者说效果并不显著。而成熟的校园新媒体,有其稳定的读者和阅读量,其在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文案推送的内容与形式上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校园新媒体可以通过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加以推广,在形式上风格多变、内容新颖,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受众,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将主流思想传达给学生群体,简短的文字能够正面填充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起到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创新了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的方式和手段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是教书育人的殿堂,要想获取知识,取得人格的独立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老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当然,校园文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潜在影响也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积极作用。而在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不再局限于广告标语的宣传、校风校纪的三令五申,其手段和方式得到不断创新且更易被同学接受,比如说在学校官网上专设红色模块,举办辩论赛、在科学校园文化中以实践育人等。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下,在带给大学校园极大利好的同时,也给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校园知识边界消解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是相对独立的,更多的是偏居一隅,默默发挥教书育人的效能,相较于社会,校园更多的是“象牙塔”。而在新媒体时代,校园知识边界被消解,校园内部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更加自由,各类思想不断涌入校园,其中不乏一些消极思想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另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利用本国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对我国进行文化入侵,使得学生不明就里。此类思想的传入,不断侵蚀着学生的内心,激荡着学生的认知模式,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复杂多变,身处校园中的大学生在现实中迷失自己,堕入不良思想的深渊,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遭到削弱
校园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校园文化在发挥德育功能的影响时,是无声无形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人是处在各种生活必需的事情包围之中,特别是处在文化环境之中的”(2)对于校内学生来说,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反作用于学生,文化对其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在不断拓宽。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渲染将不是大学生接受德育的不二选择,在技术的推动下,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自主性更强、选择面更广、舒适度更高的德育新模式。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断被削弱。
四、新媒体时代构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的实践新路径
(一)内在保障体系构建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样,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在德育功能发挥过程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度耦合,高校必须构建强有力的内在保障体系,必须营造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必须强化“大学人”的新媒介素养。培养高尚严谨的校园精神文化可通过在学校官网开设又红又专板块加以引导,也可通过聘请名人专家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也可从校风、校纪上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主探知中,将校园文化传递的德育价值内化为自身品格素养。
(二)外在保障体系构建
首先,转变观念,确立适应新媒体的大学文化观。将科技、教育、思想等融会贯通,确立适应新媒体的大学文化观。这个观念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受教育群体,更体现在教育主体,教师是否能够转变思想,积极改变原有的认知模式,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对德育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对新媒体的掌控与运用。高校应组建网络监管与研发队伍,从源头上净化大学网络环境。高校必须组建严格的网络监管机制,严厉打击不法分子试图传播垃圾思想的不良企图。构建文明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最后,增加投入,构筑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基础和精神文化平台。从物质文化上改善校园文化整体环境。加强校园文化整体规划和建设,以浓厚的人文气息贯穿始终,发扬物质文化“以物育人”的作用。从行为层面上,高校应切实发扬实践育人的大德育观,通过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德育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充满思想碰撞的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必然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而大学校园,也在社会的发展下,从象牙塔中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新媒体时代,大学校园在发挥德育功能时有了更广泛的内容基础和更宽阔的载体与渠道,德育效果显著。然而,新媒体也给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必须准确把握负面影响的来源途径,紧扣时代主题,依托新媒体技术,构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大教育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使得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在新媒体时代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
[3]王继夏,何雨韩.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东南传播,2014,5.
[4]席琳,许玉镇.新媒体下网络政治发展及政府治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5]肖庆生.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2008,8.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大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张笑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