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构建探讨(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校园文化构建探讨(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校园文化构建探讨(5篇)

第一篇:试论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基本特征;问题;构建;路径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品质、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经受严峻考验。大学校园文化将把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他人。作者根据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在国外大学校园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有效构建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问题。

大学,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它孕育着人类社会最具有潜能的人力资源,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源泉。大学不是建立起来的,而是发展起来的。正如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支撑起大学蓬勃发展的乃是蕴含哲理的大学精神的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可谓大学之灵魂。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校园文化有些浮躁、急功近利,对大学的价值追求缺失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下的校园文化构建。

一、概念的界定

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文化就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1]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指的是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还包括中小学校园文化和职高性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在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校园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2]大学校园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3]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特殊的形态文化。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范畴,又包括学校的精神范畴。换言之,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学人精神的综合体现。[4]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其核心是大学精神,是大学人所追求的价值观。这种价值理念投射在校园的各个层面,从而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延,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具体表现为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活动场馆、学生餐厅、校园道路等建筑景观”。[5]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基础设施,以其独有的校园风格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方式,它们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现代化的图书馆应该拥有种类俱全的书籍,而且拥有丰富的中英文文献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校园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追求,以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6]它们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3.校园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为保障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7]大学所特有的校训和校纪校规等,它们对学校健康稳步发展起着规范化作用。

4.校园行为文化是“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之外的、由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各种形式的活动”。[8]如校园的“文化艺术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软实力,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大学校长非常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甚至将其提升到全球战略地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规范性和导向性。

规范性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特有要求。一方面,大学要规范地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例如图书馆的机房和实验室的器材规范使用等宏观层面,还是从食堂的菜价管理、校园路的命名和校纪校规制定方面等微观层面,校园文化都要讲究明确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首先,校园文化蕴涵着宝贵、质朴和人文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指引着高校师生,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校训是大学精神和学生风貌的集中体现,如北京大学校训是“爱国、民主、科学、创新”,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有形的意识形态文化,它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为之奋斗的精神源泉。其次,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织部分,而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倡导者大多都是来自学校,来自于那些追求学识和思想活跃的学者和专家。这些学者和专家们提出的一些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超前性,他们承担着创新大学校园文化的责任,并引领社会文化向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2.教育性和学术性。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无不透射出它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的花草树木、优美的环境教育着师生要热爱自然、关爱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教育着学生做事要遵纪守法,学习要尊重学术科学性和严谨性。校园的校训、校徽、校歌、校史乃至学校的校庆活动,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都在教育着学生要热爱母校,以母校为荣,努力学习,磨炼意志,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实现远大理想,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大学是学术探究的发源地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经常展开校内学术研讨和师生学术报告;此外,大学之间会加强学术交流,举办各类讲座。这一切都使得校园文化永远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为学生营造出学术研究的氛围,提高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

3.实践性和服务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之一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学校传播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理论无不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指导意义,进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了更深远的内涵。无论是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此外,学校将专家们研究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企业联合投入生产,产生经济效益,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和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它的实践性与服务性特点。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略其精神文化的发展。

当今,一些大学普遍追求高校物质条件的改善。在招生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某些高校扩建校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却无形增加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负担,造成对部分原有教育资源的损失与浪费,此外,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却没有带来精神文化的发展。大学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需要人才,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大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提升大学生的学识和修养。

2.大学缺少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文化氛围。

首先,大学设置课程的标准缺少规范化,课程受市场的限制,大学课程偏理轻文,造成大学生缺少追求人文科学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有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9]其次,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国外著名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剑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哈佛大学注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和注重人文。

3.网络文化冲击大学校园文化,影响其健康发展。

网络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夹杂着很多不良内容。大学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并日趋严重。网络文化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10]大学生易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正确吸收其精华部分,影响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五、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路径

1.提升办学的核心价值理念。

办学的核心与宗旨是育人,培养人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大学,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通识教育的前提下,对大学生的道德和人格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规范和塑造。大学重在育人,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社会。

2.完善大学办学体制。

(1)明确大学定位。

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大学,它们的定位有所不同。进入“985工程”名单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它们的定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某农林院校,其定位为“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明确的目标与定位,是建设特色大学,构建特色校外文化的前提。

(2)建立“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办学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的教育行政化趋势日趋凸显。大学教授兼任并忙于学校的行政工作,无暇顾及学术,造成一些“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现象。我认为,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并不矛盾。校长治校不是专制,同样需要民主治校。校长任命应由教授民主选举产生,受其监督。如果校长不能履行其职责,大学可以引荐“引咎辞职”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比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重要。同时,教授应潜心研究学术,淡泊名利,耐得住学术的寂寞与自由。

3.注重大学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1)坚持大学的科学精神。

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追求知识与真理。哈佛校徽镌刻拉丁语“veritas”,即“真理”。“让真理与你为友”,体现了德国教育家洪堡的思想。此外,科学精神的最重要方面是创新精神。周远清认为:“大学文化精神一方面要秉承传统,另一方面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反应时代精神。”[11]创新精神首先要有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大学应该给予教师和学生良好的环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某大学应聘中科院院士当班主任,这不是作秀,而是真正给学生营造潜心学习和研究科研的氛围。大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能够去做前人未想和未做的事情,文科生多学点理科知识,理科生多学点文科知识,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成为创新人才。

(2)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一般说来,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的灵魂。它以追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的。[12]大学精神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发展与价值理念。要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改变重理轻文的现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关切社会,健全人格。教育恰恰就是挖掘各种文化的人文意义的文化,从而以综合的或全方位的文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13]

4.培养大学生的服务社会精神。

大学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原来“象牙塔”的大学,日益与社会相联系。教育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大学教育资源取之于社会,应回馈于社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座右铭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并为所有国家的利益服务。”洪堡认为,国家与大学目标利益是一致的,因为寂寞与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及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大学要服务社会,适应市场。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不可分离的,而这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5.规范和美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首先,正确对待虚拟的网络世界。校园网络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和大学道德。要加强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明确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吸收其精华,摒弃糟粕。大学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其次,要创建良性的网络交流平台,构建平等的对话共同体。通过个人和校内微博,加强校长与教职工间、校长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彼此传达真诚的关爱、信任与尊重,达成共同体意识。“正是通过协商,共同体成员形成了共享的目标、信念系统和体现自己规范的集体故事。这些共享的经验建构起了一个集体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通过一次次互动不断继续得以更新”。[14]

六、结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民生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兴旺。大学任重而道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学人共同努力建设。大学人在秉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放眼全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协力构建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55-160.

[2]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

[3]刘敏,杨永青,安宁,刘广生.以大学精神为指引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n].科技创新导报,2010,(19):251.

[4]张亚梅.创新人才培养与高品位校园文化[j].松辽学刊,2001,(6):90.

[5]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150-159.

[6]袁贵仁.教育—哲学片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200-210.

[7]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使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81-384.

[8]刘德忠.论校园文化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3,(8):4-5.

[9]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61.

[10]刘佳.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及其现状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1,(6):90.

[11]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j].哲学研究,2004,(4):27-28.

[12]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

[13]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9):17.

[1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6.

第二篇:文学鉴赏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作为社会文化大花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承载着陶冶和影响青年学者的精神责任。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大学校园的文化大厦、形成指引青年学子不断前进的文化力量,是大学教育应该直接面对的重要话题。在校园文化的多维向度中,文学魅力带给大学生的感染和震撼,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文学作品,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文学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子的言行举止。可以说这些蕴藏着人文精神的艺术形式,长期以来激励和引导了无数士人的价值判断、文化取向和精神建构,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历久不衰的精神财富。而同时,这些延续下来的精神内质事实上仍然是构建当下大学校园先进文化的主体。探讨文学欣赏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是解决如何在民族文学的魅力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结与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的必然需求,也是当下构建和谐校园、倡导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文学欣赏态度与观念: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向

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其中心怀天下的强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以及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追求是当下校园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日益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高校育人的方向和方式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校园文化作为成人成才的主要环境之一,日益体现出其价值。以健康高尚的态度去欣赏接纳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文化精髓,从而构建健康、理性、仁义的校园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是高校教育改革关注的重要任务。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欣赏是一个动态的消费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文学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功能,但要提高文学欣赏的质量,使之达到最佳审美与社会效果,欣赏主体除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和社会阅历等前提条件外,文学欣赏态度和观念则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因素。比如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对欣赏处境、心境的调整;欣赏主体对欣赏客体的选择和阅读期待都影响着文学欣赏的效果。文学欣赏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架构体例,并以此为依托,结合当下的社会历史要求,着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和独立人格观念,以构建校园精神家园。从文学欣赏的道德渗透情结,到文学的独立人格塑造魅力;从文学欣赏的审美功能,到文学的娱乐传播功能,都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强调责任、创新、审美、娱乐等功能的文学欣赏,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活动内容,又优化了育人环境,使校园既成为学生的求学场所,又是陶冶情操、获取能力的乐园。因此,健康高尚、与时俱进的文学欣赏观念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要求,可以说,文学欣赏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校园文化的性质和走向,并应成为引导校园文化构建的主流方向。

二.文学欣赏课程:校园文化构建的平台

文学欣赏课程是培养当下青年学子人文情操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探讨和实践文学欣赏系列课程的开设和组合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基础平台的建设。文学欣赏是通过对具体作品来体验和领悟文学美的互动过程。它通过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感受、体验、回味及融入等环节,扩大接受者的文学视野,提升接受者的生活品位,进而营造美的文化空间,促进接受者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互动式文学欣赏理论认为,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即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是接受者对作品意蕴的深入把握。实质上,是读者通过对作品的感悟,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发展过程。由此可知,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作为大学生的消费品,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对读者文化启蒙的价值。目前,我国个别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中的文学教育课程设置,在大部分情况下,处于一种危险的“被边缘化”状态,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大学人文教育目的来说是极其不利。从构建校园的先进文化出发,应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开设相关的文学系列选修课,形成文学教育的系列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西方文学、文学写作、文学名著选读、影视与文学欣赏等),并且要将这一系列课程的开设长期坚持下去。毕竟,通过文学欣赏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养,是一个逐渐展开的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学欣赏需要长期地、反复地启发熏陶,那些以“大学语文”等文学课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而收获的“人类精神文化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审美能力提高”等诸多巨大的文化精神收获,要远远大于某些具体的技能带给大学生的成长价值。由此可知,从文学系列课程的设置,到文学欣赏的熏陶;从文学教学主体的定位,到文学学习客体的自主性超越,均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得力措施,也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学欣赏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培养所起作用和所发生影响的不容忽视的主要渠道。

三.文学欣赏活动: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式

文学欣赏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呈现形式,实践各种形式的文学教育活动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进而构建高品位的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从文学社团、读书会、文学讲座,到校园小品赛、戏剧表演、征联比赛、各类征文等,以校园为起点,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使校园生活成为文学教育的坚实内容,使文学成为校园生活的工具和色彩,而它们又共同构成了校园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并进而为学生成长成熟提供坚实的土壤。文学社团等文学活动作为现代高校文化中的一种主要样式,这种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社会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精神沟通,学业上的开拓;其中包含的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丰富了教育的多元性。所以,以文学社团为核心的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简单的学生群体,而是越来越趋近校园文化中心,也不再是校园文化的附属品,而成为其建设的主力军。其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校园文化中凸现出来,越来越成为学生自我教育、适应竞争社会、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载体。

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非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教育,以构建既和谐又独特的校园文化。应该说,包括文学欣赏在内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让文学走进大学校园,使大学真正成为学生的书香乐园和精神家园。

第三篇:文学欣赏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内容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校园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精神力量,集中反映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构成学生富于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文学欣赏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和震撼了一代代青年学子,成为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样式,尤其是经典的民族文学欣赏指引着大学校园文化前进的方向。如何在民族文学的魅力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结与社会责任感,推动校园文化进而推动社会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是当下高校理应承载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文学;欣赏;大学校园文化;

作为社会文化大花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承载着陶冶和影响青年学者的精神责任。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大学校园的文化大厦、形成指引青年学子不断前进的文化力量,是大学教育应该直接面对的重要话题。在校园文化的多维向度中,文学魅力带给大学生的感染和震撼,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文学作品,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文学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子的言行举止。可以说这些蕴藏着人文精神的艺术形式,长期以来激励和引导了无数士人的价值判断、文化取向和精神建构,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历久不衰的精神财富。而同时,这些延续下来的精神内质事实上仍然是构建当下大学校园先进文化的主体。探讨文学欣赏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是解决如何在民族文学的魅力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结与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的必然需求,也是当下构建和谐校园、倡导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文学欣赏态度与观念: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向

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其中心怀天下的强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以及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追求是当下校园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日益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高校育人的方向和方式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校园文化作为成人成才的主要环境之一,日益体现出其价值。以健康高尚的态度去欣赏接纳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文化精髓,从而构建健康、理性、仁义的校园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是高校教育改革关注的重要任务。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欣赏是一个动态的消费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文学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功能,但要提高文学欣赏的质量,使之达到最佳审美与社会效果,欣赏主体除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和社会阅历等前提条件外,文学欣赏态度和观念则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因素。比如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对欣赏处境、心境的调整;欣赏主体对欣赏客体的选择和阅读期待都影响着文学欣赏的效果。

文学欣赏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架构体例,并以此为依托,结合当下的社会历史要求,着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和独立人格观念,以构建校园精神家园。从文学欣赏的道德渗透情结,到文学的独立人格塑造魅力;从文学欣赏的审美功能,到文学的娱乐传播功能,都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强调责任、创新、审美、娱乐等功能的文学欣赏,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活动内容,又优化了育人环境,使校园既成为学生的求学场所,又是陶冶情操、获取能力的乐园。因此,健康高尚、与时俱进的文学欣赏观念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要求,可以说,文学欣赏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校园文化的性质和走向,并应成为引导校园文化构建的主流方向。

二.文学欣赏课程:校园文化构建的平台

文学欣赏课程是培养当下青年学子人文情操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探讨和实践文学欣赏系列课程的开设和组合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基础平台的建设。

文学欣赏是通过对具体作品来体验和领悟文学美的互动过程。它通过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感受、体验、回味及融入等环节,扩大接受者的文学视野,提升接受者的生活品位,进而营造美的文化空间,促进接受者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互动式文学欣赏理论认为,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即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是接受者对作品意蕴的深入把握。实质上,是读者通过对作品的感悟,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发展过程。由此可知,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作为大学生的消费品,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对读者文化启蒙的价值。

目前,我国个别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中的文学教育课程设置,在大部分情况下,处于一种危险的“被边缘化”状态,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大学人文教育目的来说是极其不利。从构建校园的先进文化出发,应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开设相关的文学系列选修课,形成文学教育的系列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西方文学、文学写作、文学名著选读、影视与文学欣赏等),并且要将这一系列课程的开设长期坚持下去。毕竟,通过文学欣赏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养,是一个逐渐展开的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学欣赏需要长期地、反复地启发熏陶,那些以“大学语文”等文学课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而收获的“人类精神文化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审美能力提高”等诸多巨大的文化精神收获,要远远大于某些具体的技能带给大学生的成长价值。

由此可知,从文学系列课程的设置,到文学欣赏的熏陶;从文学教学主体的定位,到文学学习客体的自主性超越,均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得力措施,也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学欣赏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培养所起作用和所发生影响的不容忽视的主要渠道。

三.文学欣赏活动: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式

文学欣赏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呈现形式,实践各种形式的文学教育活动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进而构建高品位的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从文学社团、读书会、文学讲座,到校园小品赛、戏剧表演、征联比赛、各类征文等,以校园为起点,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使校园生活成为文学教育的坚实内容,使文学成为校园生活的工具和色彩,而它们又共同构成了校园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并进而为学生成长成熟提供坚实的土壤。

文学社团等文学活动作为现代高校文化中的一种主要样式,这种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社会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精神沟通,学业上的开拓;其中包含的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丰富了教育的多元性。所以,以文学社团为核心的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简单的学生群体,而是越来越趋近校园文化中心,也不再是校园文化的附属品,而成为其建设的主力军。其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校园文化中凸现出来,越来越成为学生自我教育、适应竞争社会、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载体。

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非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教育,以构建既和谐又独特的校园文化。应该说,包括文学欣赏在内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让文学走进大学校园,使大学真正成为学生的书香乐园和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陈婉莹夏中义:《大学人文讲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4]吴廷玉:《大学生人文修养》,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第四篇: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研究

摘要: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沿阵地,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努力方向。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必须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构的体现,是完美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它们体现了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精神生活的皈依,凝练成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人格;创新;实践

一、完美人格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目的的。人格,指人的品格、风格,是由诸多活跃的心理倾向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说,它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综合。在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高等教育与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沿阵地,它的终极目标是“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未来建设者的培养、丰富多彩的个体的教育和自由完美的人格的塑造,而完美人格是真、善、美的价值归宿和知、悟、意、行的道德融合,它要求大学生要有健全人格的和谐性、高尚人品的示范性、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应不断追求人生目标的完善,当这种高尚的人品得以固化,就能持久稳定地体现在行为方式中,并变为个人优良的人格特质。

“完美人格”的培养与塑造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追求崇高理想。人格的高尚与否,就在于它的道德内涵中是否包含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社会的贡献及自我完善的能力。校园文化以较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财富,创造了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使师生们努力追求美好的社会理想,引导着教育者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坚定献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引导着学生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成为未来事业的建设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接班人。

2.发展完美个性。校园文化是以人文关怀的视角,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因此培养、发展主体完美的个性是校园文化的追求目的。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崇高的人生信仰、意志品质、道德情操和高扬的人文精神、坚实广博的科学技术知识同等重要,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不可替代。

3.优化育人环境。优秀和谐的育人环境不仅要求我们在物态环境建设上注重“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校园内设置的名人雕塑、建设的人文景点,都会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还要求我们重视人文环境即校园群体所持的价值体系、道德情感、思维模式、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等,更要求我们强化教师自身的“师范效用”,要求教师率先塑造自我,保持良好的人格形象,从言谈举止等多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能从师长的身上看到人格的光辉。学校可不定期地举办“名人名师讲坛”,请各路精英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制度能促进校园文化多方面协调,促成主导文化的完善,从整体上体现对学生管理科学化、人性化的要求,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和风格,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规范、有序、顺达、和谐。

二、创新能力是和谐校园文化的精髓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生命活动,是人类本性和本质力量的最高表现,而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恰恰是以促进人的生命化、文明化、现代化的教育为目的,以促进人的创造个性和个性发展为根本的,从这一点上说,培养、发展创新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理应追求的教育目的和人文理念。

如果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之一,那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则是建设和谐校园中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谐校园要保持自身一种特殊文明形态和文化群落的人文本性,就必须承担起以创新精神为关注焦点的使命,着力于三个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1.提高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长期文化实践逐渐积淀、升华而成的,文化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载体和基石,如果没有文化的底基,塑造和培养创新精神就如无源之水。从这层意义上考察,创新能力是主体对一定文化要义的切己体察和感悟,它需要受教育者持之以恒地学习,积极捕捉和把握文化要义。

2.激发创新动力。创新精神的培育非朝夕之事,大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体察涵泳”之功,即培养学生灵敏的感悟能力和体验能力。教育不在于使人获得僵化的、教条的知识,而应使人借助于提取已有的文化知识,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如此,才能使习得的知识变成鲜活的、有灵性的精神力量。

3.注重创新培养。首先是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过程。教学技术可以设计出严格的教学程序,使教学过程井井有条,而教学艺术则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心理要求,当两者有机结合,方能使教学达到一种艺术创造的审美境界。为实现这种教学创新,教师要做到:明确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善于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有强烈的教学热情;能娴熟地运用教学理论,掌握高超的教学技能,并以艺术家的创造态度来进行教学创造;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能生动体现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其次是活动创新。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可贵的校园实践过程。活动创新是在往昔实践基础上合乎规律的超越。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可以概括为三点:(1)大型活动精品化,开拓创新。在每一次活动中学校都应注意弘扬主旋律,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2)常规活动制度化,常抓常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深义,某种意义上也适合校园生活,常规文化活动年年搞,如何以传统方式吸引学生?创新就成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必然要求。(3)小型活动多样化,推陈出新。校园活动每年有大主题,每月有小主题,小主题也能创出新意,也能着意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实践精神是和谐校园文化的真谛

校园文化存在着主客体关系,主体是教师、学生,客体是校园文化形态,而实践是主客体的中介和统一,校园文化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实践创造了校园主体,是实践抒写了校园文化的昨天和今天。

“开展校园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实践化的过程”。青年大学生是最鲜活的生命本体和最生动的文化实体,是校园文化最热情的需求者和最积极的创造者,是最具竞争心理、挑战心态、开拓意识、批判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实践群落。在大学,和谐的校园文化最现实的生命力昭示和最生动的价值性展现就是大学生创设的校园文化实践的舞台,例如学生社团、艺术节、运动会等。在实践精神的感召下,校园文化洋溢着大学生们创造的个性,贯注了大学生们个性的创造,其间既体现了大学生个性倾向的政治、思想、道德和需要、动机、目标,又体现了个性活动的能力及相应的知识,还有个性行为方式的特征、性格、气质,这种创造个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大学生生命主体形象的设计和诠释,又是其知识文化底蕴和潜能素质的外化与彰显。

事实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实践,是大学生们的一种主动选择和满足需要的自我安排,体现了大学校园社会群体及文化环境对个人的认可、接纳和尊重,在这里,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和创造。校园文化究其本身,与其说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育人的环境,不如说是提供一个实践的环境,如果说“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那么,校园文化则是展示学生潜力、实力与能力的实践场所和现实舞台,是他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最优化选择。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校园文化中弥漫的实践精神,大大促进了学生主体的实践能动性,而其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动性构成了推动校园文化进程的真正动力,它使主体不断超越自我并使自我人格魅力变得绚烂多姿。可见,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实践力量,校园文化才能获得从精神效应到物质效应最完满的答卷,和谐校园的构建才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校园文化的实践性将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升华到从事最严谨的科学研究和最生动的艺术创造所需要的精神状态,这是一名祖国未来者的必经之路,它使大学生个性素质自由完满地激扬,并在求真的真诚、向善的热忱、务实的追求中达到一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

综观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实践精神,我们有这样几点启示:

1.重视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是对学生整体人格的塑造、知识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落实到有效实践活动的创新上,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务实作风、实践精神、探索精神而对实践能力的形成起着根本性的、基础性的作用。着眼于此的大学在对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学生教育中,通过专业知识教育、教育实习、创业素质赛、创业技能赛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理性意义,首先就在于对自然界、对社会发展中深刻的本质和规律保持好奇心,并努力去探索,以此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未来。

2.倡导务实精神。大学尤其要倡导学生愿做每件事、做好每件事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主要把握三点:(1)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2)通过各层面的活动以培养对社会工作、科学工作探索、求是的精神动力和在实践中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韧劲和毅力;(3)组织社会实践,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成立志愿者协会,倡导志愿者活动等。实践证明,把每件事落实到知行统一的个体实践活动中,必能提升个体的素质,个体实践活动内容越丰富、领域越广泛、越切近社会发展制高点,个体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个人素质越得到全面发展。

3.立足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完美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立足实践。今天大学的教育需要变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为实践的运用和个体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把实践作为内化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实践使创新能力具有表现力,没有“实践”中的学习,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对它们进行内化、加工、融会贯通就不会有任何创新之举。缘于此,必须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学会办事、学会共处,尊重多元、相互了解、平等互助;学会生存,增强自主性、判断力、个人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网,2005.2.23.

[2]金耀基.世纪之交谈大学的理念.世界教育信息,2000,3.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1.

[4]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5]望新闻周刊编辑部.和谐社会若干问题解读.望新闻周刊,2005,9.

[6][美]詹姆斯・杜得斯达.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翟振明.价值理性的恢复.哲学研究,2002,5.

[8]席酉民.现代大学创新文化构建.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

[9]傅定涛.文化生态视野中大学师生关系新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0]丁亚金.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大学和谐文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

[11]王革.以和谐文化统领大学发展为培育创新文化提供支撑.江苏高教,2008,3.

第五篇:关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认为,高校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确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信息交流网络,为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理念;和谐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的辐射源。高雅活泼、健康向上的先进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环境,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磨练意志的作用。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又包括校容校貌、校园的建筑特色、校园的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

但是在现实中,校园文化缺失的问题日益显现。大学校园文化沉淀单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校园制度尚不完善、校园精神文化较为贫乏、缺少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问题困扰着教育管理者,同时也困扰着渴望浓郁文化氛围的莘莘学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难题也将渐渐地被解决。

一、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我们应改变以往重物质文化轻精神内涵的思维,在物质文化建设中植入文化内涵。为什么有的大学不愿拆除爬满青藤的老屋,为什么有的大学不愿放弃一个小小的雕塑?因为这些正是校园文化的标志,它们如春风春雨般熏陶着一代代的师生,润物无声。

尽管有的大学校园区有崭新优良的设施和设备,但是大学生真正向往的绝不是清一色单调的大楼,即使外表很华丽,设备很先进,那也只是一堆不会说话的石头。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会说话。”每幢楼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每条路、每个湖都有一个富有意义的名字,富有个性的建筑组合成一幅文化的画卷,这才是大学的校园。同时,校园可以修建一些有文化涵义的雕塑和建筑,让每一处都成为师生修身养性的场所。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制度

首先要逐渐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良好的制度是学校教学、生活正常有序的重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要有利于学生发扬个性、发挥特长。

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和教风。教师良好的师德和教风,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风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要在建立完善制度的同时健全组织。针对后勤管理、校园安全等学生关心的问题,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为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提供保障。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心智不断健全的特殊时段,我们要为其排忧解难、解疑释惑,要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与和谐校园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大学生的和谐成长来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

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它们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重要作用。

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活动,特别是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的讲座特别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要定期安排专家、学者和名人进行专题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围绕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以大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为焦点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等,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积极开展科技节、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有大学生特点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在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在进行写作、相关最新信息获取、发明创造时,需要教师的指点、启发。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实践证明,一个学识渊博、思维敏捷的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学应鼓励有作为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我们要以共同的理想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的建设。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要形成这样的思想共识: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坚持深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多和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赢得学生的信任。此外,我们要努力避免影响校园稳定事件的发生,对危机事件苗头要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职责,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术,而且要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中来,加深对大学生的了解,准确解读大学生心声,知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切实增强教学效果。

五、完善渠道,加强沟通,构建和谐的信息交流网络

我们要做到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有合理渠道予以上报,有专门的部门对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完善院系学生工作机制,设立校长信箱和校长接待日制度。校内媒体要做好信息公示,使广大学生能够及时知晓学校改革发展的情况。

和谐校园文化要靠身处校园内的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推动。大学的育人理念要体现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对他们的熏陶,同时又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和谐校园文化迈上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张之洞.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A].张文襄公全集[C].文海出版社,1966.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3]彭磊,徐锋.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