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中校园文化的渗透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校园文化的渗透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管理工作中校园文化的渗透路径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巨大的校园教育力量,是制约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文化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能够体现一所院校的精神面貌,是院校发展与办学的特色体现,其对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优化学生人格具有深远的作用。将校园文化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下能够全方位的发展。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校园文化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校园文化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渗透路径

关键词:渗透路径;校园文化;学生管理

一、校园文化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社会变得纷繁复杂,一些消极腐败的观念与现象不断的冲击学生的思想观念,给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虽然我国有关部门采取许多的措施,但要想在短期解决这样的现状问题是不可能的。然而,学校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样也是育人之地,其肩负着教育学生成为“四有”新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学校将正确的校园文化融入到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以正确思想观念抵制社会中消极、负面的文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其二,由于学生的心理、生理都尚未成熟,模仿能力较强、可塑性强,但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将正确的校园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避免误入歧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从而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感染下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校园文化在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校园文化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渗透路径

(一)构建舆论文化,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集体活动是一个熔炉,能够将生铁练就成钢,也是一个大染缸,给未成年学生造就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思想与行为会受到集体舆论的引导与制约,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舆论文化的构建,以正确的校园舆论来引导学生,通过晨会、班会、校会的形式将校园文化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法治、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书籍与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再者,学校还应该加强学生爱校教育,培养学生对母校的热爱意识,学校教师应该积极向学生讲述校园文化、校园历史,使学生能够敬畏学校文化,形成爱校的思想意识,构建校园展览室,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观赏,领会校园文化的深意,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能够对学校具有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因此,通过学校舆论的正确引导与加强学生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的开展。

(二)构建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遵循“四有”新人的教育核心理念,运用校园文化构建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在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构建中,应该发挥民主权益,经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形成权威性的管理制度,其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其一,是细,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内容应该具体明确,应用性强;其二,是严,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应该纪律严明,罚赏分明;其三,是全,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应该是全面的,在管理中应该具有针对性,应该每一件事都能够处理得当。为了能够使广大师生了解与知晓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可将规则管理制度编排成册,并采取考试、比赛的形式进行督促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清晰明白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罚赏政策,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全学生的人格形成,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再者,为了确保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有效开展,学校可以运用信息科技技术将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宣传,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机制,宣传一些正能量的校园文化信息,来感染与熏陶学生,使学生能够具有分辨是非能力,对事物具有自身的见解,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想有效的开展,除了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教育,还应该充分的挖掘校园文化内容,重视舆论文化的构建与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健全,从而使学生能够具有健全的人格。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作用并不是快速体现的,但却是最稳固的教学基础,其是循序渐进的,要确信,构建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一定要渗透校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娅静.谈校园文化建设对非艺术类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管理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3(04):105+177.

[2]许述敏.浅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倾向及其规范管理——兼及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04):124-126.

作者:姚玥明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