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文学课程多维能力拓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独立学院课程教改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高等教育倡导应用型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多维能力拓展”教改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为例,以提高文本细读、作品热点与行业现象评析、经典作品诵读评、作品批评与写作能力为目标,推出“文本细读”“我最喜爱的名篇”“经典诵读”“热点透视”“文体写作”等5类能力拓展项目载体,逐步改变教师为中心、理论知识灌输的静态教学,加快构建应用能力导向、师生自主-合作学习结合、课内与课外衔接的动态教改模式,探求新形势下人文类课程教改的新路径。
关键词:
独立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多维能力拓展
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注重应用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成为近年教改研究的热点之一,各高校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推出改革措施,在注重基础性、知识性的同时,追求应用性、创新性,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由素质提高型向技能培养型转变,将课程导向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1]。由于特定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背景,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改革的呼声渐高,在京、沪及浙、苏、赣、晋、吉等地院校取得积极性进展,如有的研究者所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不同于重点院校、一二类院校,文学史课程“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目前,绍兴市及浙江省内其他独立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正在起步。自2000年学院新立以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一直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一门传统的文学类专业课程,主要面向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新生,开课时间为第一学年01、02学期,采用教材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较长时间沿用了母体的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教学内容具有兴趣,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程教学模式的针对性、科学性不强,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仍以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记忆为主,缺少一套富有科学性、实践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接受、知识结构存在距离。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制约了学生听、说、读、写、感、评等能力的发掘和培养。因此,改进和优化“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模式,增强应用性、创新性、互动性,是本课程教学建设的迫切之需,也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行业实践技能的当务之急,有助于完善教学模式,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力。
一、课程教改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办学定位和灵活的办学体制,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绍兴市等省内外独立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课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师资图书等均具特殊性,教材内容知识性和理论性较强,教学课时相对紧张,学生在年龄性格、成长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独特代际特征;同时,独立学院教学师资偏少,理论性研究成果比较薄弱。与普通本科高校教改相比,独立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难以继续走理论知识教学、研究性教学的传统路子,更适于在专业技能和社会从业能力培养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效果与教育质量。课程本研究有利于独立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错位发展,不能停留于普通高校“会学习、会思考、会表达”[3]的目标,而要寻求课程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契合点,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路径,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独立学院文学课程的应用型能力培养需注重“广博的文学见识、良好的文化视野、扎实的写作能力”[2],而非文学研究能力。从生源角度看,现在大学生属于90后群体,富有朝气、思维活跃、参与性强,这一群体具有独特的成长背景和代际特征,深受科技电子产品和网络文化的影响,他们完成高中学习,尚处于大学学习生活的起始阶段,对中国文学的阅读多属于选段式和截面式,形象思维较强,而理论思维正待发育,并与重点高校生源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传统的“一言堂”“提问”的方式对于他们缺乏吸引力,要注重探求一些具有感召力的独特模式,要打破陈旧的说教方式,体现活泼多样、个性化的风格,同时要浅显易懂,契合学生的接受水平。本课程教学主要面向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学生,开课时间为第一学年的第1学期,主要采取作品讲解,适当插入一些讨论、提问等环节。以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教学内容具有一定兴趣,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是,通过课堂教学、作业、学评教、学生考试成绩和能力表现等方面,本课程的教学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他们对作品缺乏直观的了解,对于文学作品、现象较为生疏,而且,学生较大程度上存在依赖教师、依赖教材的倾向,相当数量的同学不能够积极主动地细读文学原著,因而往往把作家、作品相互混淆、张冠李戴,显示出基本功不扎实、专业学习兴趣不强。二是学生未能较好地掌握作品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他们对作品的阅读浅尝辄止,存在对教材生搬硬套的现象,缺少自己的感悟、思考、判断。另外,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较为粗浅,往往停留于读后感的层面,善于“漫谈”“随感”“印象”,而不能对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解读、分析。三是学生专业能力不高。大多学生以上课、考试为目标,专业意识、实践意识不够明确,缺乏专业能力的认识和锻炼,在参与实践项目、发表文章等课外实践方面成果较少,未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综观以上问题,可以从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就业影响等方面探求其因。不容回避的是,课程教学模式的针对性、科学性不强,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传统的专业课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过于注重人文素养的陶冶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仍以传统的个人阅读、以师生“提问—回答”为主,缺少一套富有科学性、实践性、互动性的方式方法,与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接受、知识结构存在距离。[4]这一症结,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制约了学生的能力,使其听、说、读、写、感、评等能力得不到挖掘和培养。
二、教改理念转变和能力拓展载体的构建
独立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模式,既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而且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课程的内容体系来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模式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强化应用能力为导向,以作家、作品、社团、流派为重心,尤其是要以作品为主线索,体现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中的魅力,教给学生阅读作品的方法、技巧、途径。这越来越成为各高校以及独立学院的共识,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提出了“‘淡化‘史’的线索”[5]的新见,主张更加突出文学作品与现象的内容,长春大学光华学院等独立学院要求“教师用主要精力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作品、定期开展读书报告”[6]。教学改革思路研究方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面向汉语言文学13、14级新生开设,注重分析学生年级、年龄、心理等特点,以应用能力为根本,把静态的文学作品阅读,转化为动态的作品接受,探索多维能力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二是增强学习参与、创新意识。通过独立学习、分组合作的形式,改变学习的被动性、单一性,激发阅读感悟、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丰富学习途径和形式,形成较高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教学内容方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作了“三个调整”,一是调整标准,吸收学科前沿研究与教改新成果,淡化概念化理论分析凸显具有时代和人文内涵、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作家作品,突出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人的地位,加强鲁迅、郁达夫、丰子恺等浙籍作家与地域文化的教学,重塑学生的文学视野和审美趣味。二是调整重点,淡化文学史知识教学,侧重作家作品教学。三是调整教学目标,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着重锻炼学生的作品细读、随笔写作、文化时评、作品诵读等实践技能。在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静态文学作品教学方式。目前,全国独立学院各出良策、各显特色,如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学生登台讲课”与“我最喜欢的作品”演讲会等参与式教学法[7]、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课题式教学、南昌大学科技学院提倡的学生参与授课及专题研讨等“互动模式”[8]、南华大学文法学院“论文式”[9]文学鉴赏教学、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10]。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于2014-2015年4个学期推出和试行5类教学改革创新载体,提高专业综合技能。能够在熟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促进文学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切实提高文本阅读、作品记诵、文学作品现象分析、文体写作等多维能力,并形成书面、视频等形式的学习成果。具体如下。“文本细读”“我最喜欢的名篇”:文本阅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体系的重要支点,“研读经典文本能力是文科生基本考核指标”[11]。本课程引导学生熟悉原作、激发自主与合作阅读兴趣。为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增加作品阅读量和熟悉度。在了解作家作品背景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入地阅读一批现代经典,熟悉和记诵名篇、名段、名句,不仅拓宽阅读面,而且能够直接感受作品的文学和文化蕴涵,提高文学素养。开展“文本细读”3次(14级173人);为增强经典研读、合作学习与参与意识,通过自主-分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汉语言文学13-14级8个班、开展6次合作学习(茅盾、老舍等作家的3部长篇作品),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合作意识、经典研读意识。“经典诵读”:以兴趣小组、寝室等为单位,开展诗歌、散文名篇诵读,提高学生对经典诗作的诵读、感受与评析能力。“经典诵读”交流活动2次(14级173人、15级125人)。“热点透视”“文体写作”:结合热点问题,练习热点批评、讨论交流以及书评、时评、随笔等文体,“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写作实践能力”[12]。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热点透视”与时评写作2次(14/15级298人)。以兴趣小组、寝室等为基本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专题讨论、作品记诵、文本合作阅读等形式增强参与性,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的成效与改进思路
通过4个学期的教改实践,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改取得积极进展,加快构建以提高应用能力为导向、自主-合作相结合的动态教学模式。从“教”的层面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深入转变,更深入领会应用型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的内涵,通过开展2014-2015年4个学期的教改,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背景、导向、方法有了新认识,提高了教改组织、实施、研究能力,逐步探索出以多维能力导向,形成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合作、课堂内外衔接的动态教学模式。从“学”的层面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教改活动,并以积极态度参与。为了解独立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状况,详细掌握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本研究面向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汉语言文学2013、2014级学生、8个教学班开展了专项调查,共发放问卷332份(13级159人、14级173人),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其中,13级回收问卷144份(男生23人、女生121人),14级回收问卷156份(男生27人、女生129人)。多数同学对课程改革和专业技能培养导向较为支持,希望进一步加强改变传统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授为内容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能力。有的同学对如何开展作品学习与讨论、掌握作品阅读方法、提高作品诵读评能力等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课程教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效提高了学生作品阅读、热点讨论与文体写作等核心能力。研究显示,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改变基础教学,推行“文本细读”“我最喜爱的名篇”“经典诵读”“热点透视”“文体写作”等能力拓展项目为载体,促进了文学知识转化为阅读、感悟、表达、写作等综合性应用技能。学生在作品阅读面和熟悉度、阅读方法、作品热点讨论交流、作品诵读等方面得到锻炼,进一步改变学生学习现代文学的被动性,提高学生作品阅读、问题讨论方面的参与面和积极性,更好地掌握了分析文学热点、文化现象的方法与技巧,强化创新意识,营造了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是“作品细读”成效最显。本研究内容力求精简,“注重对学生作品阅读能力”[13]培养,使学生系统而深入地阅读一批现代文学经典,较扎实地掌握、辨析、记诵一些名篇和名段,建立阅读数据库,拓宽阅读面,解决目前作品“零阅读”现象,提高文本细读能力。通过自主与小组合作形式的作品细读,学生的作品阅读量、熟悉度有了提升,“零阅读”现象进一步减少。读过5-10篇或以上文学原作的人数为252人,占到76%以上,阅读作品少于1篇的只有7人,比例减少到2%。而且,学生的受益面也有了提高,“最喜爱的名篇(名段)”1-5篇的共计178人,占总人数的60%,而“最喜爱的名篇(名段)”5篇及以上的共85人,占28%。二是合作阅读与学习稳步推进。对于开展的长篇作品合作学习,194人表示以此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熟悉了作品内容。142人表示在合作阅读与学习中提高了现场演示与口头交流、小组材料(文档/PPT/电子视频等)整合能力。三是“文体写作”效果有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有倾向性的写作文体。调查发现,学生擅长写作的文体中,读书笔记共126人,热点时评、书评、作品赏析的共191人。课程学习之后,有52人发表1篇及以上文体写作(随笔、书评、影评等),在校内外各类刊物公开发表,其中16人(13级)、19人(14级)发表作品在1-3篇或以上。学生参与设计或完成《绍兴书圣故里的文化传播现状研究》《莫言小说网评研究》《从电影〈萧红〉看现代作家传记电影改编》《平凡的世界青春色彩研究》等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四是经典作品诵读活动有序开展。在提高作品诵读能力方法方面,喜欢观摩名家诵读的有135人、参加诵读活动与比赛的有55人,参加小组诵读、录音与交流的有85人,自主配乐诵读的有40人,形成诗歌诵读音频、视频等。有1名学生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口语竞赛奖。研究表明,课程的教学改革仍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仍有少部分学生以考试为学习目标,专业意识、实践意识不够明确,缺乏专业能力的认识和锻炼的主动性,存在个别的“零阅读”现象。作品阅读与学习难点。由于年龄等原因,学生学习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与阅读作品具有历史距离和隔阂,63%的学生表示学习作品的难点是“缺少共鸣感”或不了解历史背景知识。48%的学生表示学习作品的难点在于缺少作品阅读方法与问题视角。经典诵读、文体写作方面,能力成果产出不够集成化,竞赛成果不够丰富。为此该研究需要在如下方面提出对策:一是丰富经典作品的展示与传播方式。丰富作品内容、背景的展示方式,提高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课程网站为载体,进一步推出“电子书架”、APP阅读等方式,拉近学生与时代、经典作品的距离。二是加强学生文学行业视野、问题意识与能力的训练。要充分利用当代中国以及绍兴市人文资源,收集国内外有关作品细读的成果资料与科学方法,更加系统地介绍“文本细读”、文化研究、文化地理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开阔的行业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性视角。三是汇总和孵化学生热点讨论与文体写作成果。在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润色、提高质量,推出学生文体写作成果汇编,形成较扎实的文体选择、写作视角、语言书写和展示交流能力。四是扩大课程文体写作、诵读能力成果。在今后教学改革中,积极组织参加院级或市级以上征文、诵读等专业能力竞赛,形成专业学习与能力竞赛成果。
作者:王传习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燕:应用型文科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6):131-132.
[2]薛梅.文学史课程改革思路探讨———以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史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2013(8):35+55.
[3]龙彦竹.“三会”“三有”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国现代文学》教改的探索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8(4):208-209.
[4]吴婉霞.关于高校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构思[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2):115-117.
[5]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5):19-21.
[6]吴凤玲.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4):155-156.
[7]朱璞.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培养模式新探———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2015(6):788-791+795.
[8]寇媛丽.《中国现当代文学》特色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以独立学院中文专业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12):427-432.
[9]马汉钦,罗玉成,李玉华.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171-173.
[10]彭三千,鲁经伦.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思考[J].青年时代,2015(6):95-100.
[11]尤西林.经典文本导读在大学人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3):71-75.
[12]赵中华.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探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2):205-209.
[13]楚娜.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现代文学史课程改革构想[J].文学与艺术,2009(1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