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视阈中现代文学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应用型本科视阈中现代文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应用型本科视阈中现代文学论文

按人才培养的类型进行高校分类,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确认高校具体的类型归属,可以明晰自身的办学定位,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规定了基本路线图。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直作为一种“工程”进行安排实施,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实际上巨大的投入与产出之间是不成比例的,改革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在我看来,要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首先应该解决好高校人才培养类型与教学改革设计的适配性的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应当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由于应用型高校的独特性,它处在学术型与技能型高校的“夹层”之中,在实际中不是“就高”偏向学术型,就是“触底”类同于高职教学,在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缺乏应有的“定力”,而带来的教学组织设计以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更为突出。因此,应用型高校更需要找准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厘清人才培养类型与人才培养工作实施之间的逻辑关联中,夯实教学基础工作,优化教学改革的实施,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应用型高校从数量上看,它占了中国本科高校的大多数,从人才培养的数量看,它培养了大多数的本科人才,因此,基于应用型高校的定位,进一步深化这一类高校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其基本规律和组织方式,学生通常要按照不同的学科专业进行分科学习。所谓学科专业其要义是知识理论体系的组织,不同的学科专业其建构各有特异。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同一学科专业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具体存在。从总体上看,它既应当遵循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规律,满足学生对于本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的一般需求,同时它也需要注意它在不同类型高校的特殊需求,即要处理好专业学科的基本要求与高校类型的特殊要求之间的关系。关于基本要求,我们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章第十六条提出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的“学业标准”:“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对各类本科高校通用的要求。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类不同的高校其各自的特殊性如何表达和如何满足它的特殊性。就应用型高校而言,人才的“专业性应用型”是其培养的基本目标,因此不同于“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它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在系统性上只要求“必需”和“足够”,而更强化对能力培养的要求。这就是应用型高校不同于学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显著的特殊性。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应用型高校由学术型高校知识理论的一元教学,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双元教学,由学术型高校的从知识理论到创新,转变为从知识理论到应用,创新与应用,一词之异,彰显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价值取向和追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设计,适配的正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知行结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自身培养目标的关键之所在,它应当成为应用型高校的基本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应用型本科的视阈中,我们来探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问题。视阈的设置便于我们能在一个具体的议程中,建构一个理想的模式,由此观察话题存在的现实、问题,思考它优化的种种可能。应用型是我们言说这一话题的逻辑前提。在应用型本科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这组关系中,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中国现代文学这一课程自然应该指向总的目标,而这一课程的教学则关联着实现培养目标的传授内容、教学模式等,即包含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需的“教什么”和“如何教”两个部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和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支撑着这一专业的基本框架。一般地认为,这一课程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类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史程及其规律,理解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思潮和流派等文学史常识等;所以,以往教学只注重其中的知识要素的讲授,没有或很少注意挖掘这一课程中的能力因素的教学。当然,我们言说应用型本科中知识与能力双元教学,着眼的是这一类型高校教学的总体性要求,并不表示每一门课程都需要或都可以作双元并置的教学,如文学概论与基础写作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基础写作本身就应是一门实践性见长的课程,写作能力培养应当成为这一课程教学的“主元”,而文学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化程度强的课程,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应当是这一课程教学的“主元”。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能力培养。这里的关键是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实际的“有机”联系中,合理把握知识理论与能力教学的“度”。不同于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本科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多地考虑适应某些具体的职业或岗位群进行专业的具体设置。这一类型的高校较少设置通用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而更多地设置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等专业方向,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衍生出秘书学专业。由此可见,在这一类型的高校,通过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设置,从根本上确定了应用、实用成为学科专业基本的价值取向,由此也规约了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需要既重学理也重致用。在这样的背景中,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应当而且也有可能有所作为。但就现状而言,目前这种价值取向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中还悬置于一种形而上的理想,在整体上并没有付之于实际的行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作为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类课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因素并不可以唾手可得,在其中有机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教师已有的思维定势固化了教学行为。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依照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安排,目前采用的教材基本是由“211”大学、“985”大学教授主编的注重学术性、体系化,体量规模较大的教材,过重的学科化、体系化,与应用本科的“应用性”相背离,课程的价值依然停留于“为系统知识而组织”的层面。简单地搬用研究型大学的教材,不仅无法实施必要的应用教学,而且也使所谓知识体系教学浅表化。目前的现代(当代)文学史教材主要有两种制式,一种是现代与当代分离,分别编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另外一种是合体的教材,如北京大学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册,34章,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武汉大学陈国恩、樊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册,39章,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山东师范大学发、魏建的《现代中国文学通鉴(1900-2010)》(上中下三册,15章,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学黄修己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16章,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苏州大学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册,35章,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这些教材的大体量与应用型本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相对较少的课时形成了矛盾。以常熟理工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秘书学专业为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的中国现代文学,师范专业安排课时两学期每周3节,共96节,秘书学专业安排两学期每周2节,共64节。很显然,如果按照通常的学科化体系化教学,这些课时难以承载学术研究型教材的内容,就只能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过一遍而了事。二是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对于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其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应用型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学模式上的导入。但在应用型高校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中,比较多的还是教师的单边主义,以教师讲授为主,有的纯然讲读预制的PPT,缺少师生的教学互动,较少地安排学生作为另一个主体对于教学的参与。三是在学生学习评价上有一种唯知识化的倾向,考学生对于教材的熟悉、对任课教师所教内容的记忆,以单一的试卷形式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把本为意蕴情趣生动丰富的现代文学简化为毫无生趣的一堆知识。这不仅使学生无法从中获得可以应用的能力,而且也会使他们对抽空了具体的文学存在的知识心生厌倦。其结果必然会影响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价值实现。

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课程教学的基本逻辑,发现了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目前还不适配教学对象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应用型的定位,回到现代文学课程本身,研究改进教学的具体举措。

1.我们需要调整并重组现代文学的教学内容,释放知识教学的空间,为课程的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现在普遍采用的学术型教材,依据现代文学的知识谱系编写,从社会与文化背景,到思潮、流派、社团,按照文体序列,铺排作家作品,形成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文学史全景。我们可以对这一既成的模式作必要的解构,根据应用型本科的实际,建构“模块”化的集成式的教学内容。在模块的组织中,以重要作品为支点和核心,由此推介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及其特色,进而概述一个时段的文学史面貌,由点及面,多面立体,形成一个由个案到整体的文学史教学构架。这样的模块建制用具体作品切入文学史,由作家的独特建树支撑文学史的行进,使学生在感性的文本讲析中,理性地了解文学史建构与演进的基础性知识,这是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规律的。在这方面已有先行者。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突出的是对具体作品的把握和理解”。6在这部教材中,作品成为中心和主干,文学史的一般叙述被大幅度地压缩。如第一章《迎接新的时代到来》共四节,其中三节是关于具体作品的分析论述,包括《胜利者的政治抒情:<时间开始了>》、《寻找时代的切合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和《潜在写作的开端:<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等。我们可以仿照这部教材的做法,根据自己对于现代文学的理解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编制具有一定涵盖面的教学内容模块。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采用模块法重组教学内容后,教学的学科化、学术性会有所弱化。而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个性,应用型高校的应用性是其总体性价值取向,但不是取向的全部。事实上,学生向往进入学术型高校读研的也有一定的比例。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利用学科团队学术研究的优势,开设《新诗研究》、《现代戏剧研究》、《台港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散文研究》等专业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一方面部分地弥补了相关专业基础课某种学术性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满足部分学生对学术性、研究性的个性发展需求。

2.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可以适当导入“地方性”内容。

应用型高校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具有显著的地方性特征,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地等都以本地区为主。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4年常熟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报道:“本校2013届就业的毕业生中,有86.4%的人在江苏省就业。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苏州(51.5%)。”这种情况在应用型高校中是很有代表性的。根据这种特点,现代文学课程教学除了主要内容应保证具有基本的文学史价值外,还可以将本地区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作家及其创作情况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补充。这样可以增添教学的地方特点和校本特色。以苏州地区为例,叶圣陶、陆文夫、苏童、范小青等可以作为重点的地方性教学内容作深化,对叶弥、朱文颖、戴来、王一梅、杨守松、金曾豪、荆歌、小海等作家可作专题性讲授。适当引入地方文学资源,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也有意义。现在的毕业论文选题雷同是一大问题,很多学生不是选张爱玲就是选王安忆,甚至有一些学生抄袭他人论文。如果引导学生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地方性作家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选题,既可以避免选题的趋同,又可以显示出地方高校教学的特色。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即可获得学术研究的真实体验,又可以深入地了解地方的社会生态和历史文化,具有一举多得之功。

3.我们要改变原有只有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建构双主体的现代文学“学习共同体”。

有教育专家指出“:现代课程实施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技能是一种行为,学生个体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心理建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和技能完整有效地传送到学生的头脑中,因而教学的重心在于学生的学习。”据此,我们需要调整以往的教学主体设置,建构由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一个参与的主体。这样就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而且在主动的参与中获得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分类发展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高校可以组建不同性质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型大学则以学术为中心形成学术共同体,应用型高校则围绕专业学习和实践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专业学习共同体里,强调行为主体间共同学习新知识,共享实践经验。”基于应用型价值导向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以作品主导取代原有的知识系统,以作品作为核心的教学模块成为教学内容的基本组织方式。在这样背景中,学生对于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情况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模块教学的要求,对学生的作品阅读提出严格的规定。同时,对一些模块可组织“教学共同体”安排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模块的教学要求,预先布置学生阅读并进行备课;在教师的主持下,由学生授课并开展讨论;最后由教师评点补充。这样的设计充分注意到了基础知识理论类课程应用要素的挖掘,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都会有所帮助。此外,与地方文学资源引入相应,适当组织一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的活动,如邀请本地知名作家来校作创作讲座,并与学生互动交流;组织学生采访本地作家,写作访谈记等,还可寻访与作家创作有关的处所等等。适当拓展教学空间和内容,可使现代文学的教学更加多样丰富。

4.我们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切实改进对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

以试卷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等掌握仍然是需要的,但应降低比重,要增加对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等情况的考核。结合模块教学的开展,着重考核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规定学生完成足够数量的读书笔记,教师据此评分。这两块构成学生学习评价的基本部分。另外,根据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课堂讲读作品和采访本地作家等表现,给予加分。这样的考核评价会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作者:丁晓原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