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文学经典及其影响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
西方文学流入中国文学界,因此,大量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作品也相应出现在中国文学界,这充分说明了后现代主义确实对中国文学产生了莫大影响,也将中国文学流派划分成具有明显后现代文学思潮的几个流派。80年代末期。中国文学界刮起了评论后现代文学思潮的文学风,但是,后现代文学也并非只是带来了正面影响,它对中国文学界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后现代文学对中国产生的正面影响
首先,后现代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后现代文学的创作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打破了我国文学创作的思维定势。后现代文学使得我国专家学者开始着手考虑如何构建国际文学关系的标准。包括中国文学界在失去了创作中心和准则以后,与全世界的人民处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全球文学界的态势形成多元化发展,但是多元化发展又集合成一个流派。这些发展实现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平的文化交流。第二点,现代文学主义提倡“自我为中心”,而后现代文学主义主张以“语言为中心”,后现代文学摘掉了现代文学的虚假的面具。后现代文学的“语言为中心”主要强调的是语言的本身的含义,要增强语言的能指性,淡化语言的所指性。在中国众多后作品中,如《宿命》《边缘》等均符合后现代文学作品的思想特征。这些文学作品受到了后现代文学思潮的严重影响,其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学完全颠覆,无时不刻体现反传统的叛逆思潮。第三点,随着后现代文学的潜移默化,中国文学逐渐趋向于大众化。一些更为新颖、构词更加大胆的语言出现在了人们生活中,因为后现代文学的没有理想就是一切创作的最高境界很大程度上使中国文学作家的作品趋于平凡化,作家群体开始消散,在其作品中人们看不到追捧和拥戴,正所谓后现代文学“零度”创作的象征。同时,中国文学界也开始出现多种风格的文学风格,比如新状态小说、新都市小说、新写实小说等。
2、后现代文学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
任何影响都不是绝对的正面影响,因为突如起来的后现代文学思潮,让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出现了一些极端主义现象的产生。首先,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家为达到一种纯客观写作角度,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遏制,完全强调客观写作手法,这些就造成了中国原本存在的文学形态,使众多流派作家变得盲目跟风,失去了传统中国文学的韵味和特色;其次,后现代的特色即消散一切凝聚物质,化整为零。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主流文学失去了文学深度,使文学的整体形态趋于散乱不规、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最终导致文学变得肤浅单薄。对此,中国应理性对待,进行客观批判和学习。
二、后现代文学对中国的影响的原因
后现代文学思想是在中国的之后产生的,当时的中国思想刚刚开始改革,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应而来。后现代文学思潮虽然较晚进入中国,但是却在短期内对中国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后现代文学对当时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原因。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禁锢了多年,在大革命之后,瞬间得到了一种释放,中国国人急需得到一种新的思想来充实自己的追求。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让中国看到了与自身不同的世界文化,于是在文学上中国也开始探索打破闭关传统的文学道路。西方后现代的世界影响决定了当时中国的后现代文学现象的产生。强烈冲击的后现代主义使得中国各方面发展都突飞猛进。中国文学则在这些方面里面影响最深刻,这些少不了西方后现代文学的潜移默化。一场之后,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大大拉近,后现代文学作品使得我国传统文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后现代文学的严重影响,中国文学作品流派开始模糊,没有了传统化的定义,将精英文学作品开始平凡化,这些现在都说明了中国文学正在进入后现代主义阶段。
三、结语
后现代文学是当今世界一直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学发展思潮,这种文学思潮的出现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后现代文学,无论是学者还是文学家,无论在国外还是在中国,我们都应该抱着客观、平和、切合实际的态度加以评判。当然,本文所说后现代文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也正是现代文学界所需要重视研究的,中国若要在世界文化思潮中保持前进,客观看待世界所有文学发展形态,才能保证中国文学事业的顺利进行。
作者:苏娉 单位:香港大学
(二)
一、鲁迅文学作品的经典性
近段时间关于鲁迅的《风筝》退出中学语文教材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褒贬不一,其实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他的作品早已融化于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并不会因某篇文章退出教课书而降低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优秀作品被编入教材只是一种读者阅读的媒介和平台,毕竟能够入选教科书的作品数量是有限的,不能以此来衡量作品的经典性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作品中脍炙人口的语言、思想和文学体裁的选择是从中国社会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影响到现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成为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至于某些文章退出中学语文教材是因为其文章的深刻性超出了中学生的接受视野,随着教科书编纂工作自由度的增加,他们在教材的编选中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也不会影响鲁迅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真正的经典作品不是僵死和呆板的,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典要能够经常显示其创造性和常新性,只有持续不断地被解释、接受、传播,其内在的潜力才能得以开发,鲁迅的作品成为经典也体现出了这种常新性和不断的被阐释,随着文学原型成为衡量一部作品经典化的一个标准,加速了鲁迅的一些作品经典化的进程,比如《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就是一个超越时空范围、凝结着人类某些共同的心理情感体验和集体无意识的特殊形象,寄托着愚弱国民精神劣根性的原型。
在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种难以割舍的阿Q情结,这一文学原型在文学史上不断穿越时代,出现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在身份和地位上虽然与阿Q大相径庭,但其精神实质却有着浓浓的阿Q韵味,他的卑怯自私、毫无正义感和可悲又可笑的小知识分子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所具有的阿Q般沾沾自喜的心理被刻画的入木三分,使读者心中升起一种审丑的情感;老舍《赵子曰》中的赵子曰与阿Q一样是民族劣根性的象征,虽然这一形象生活的环境是北京城,是一个读大学的市井少爷,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阿Q”仍然没有脱胎换骨;巴金在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续写了灰色知识分子身上的阿Q性,特别是在新旧环境中左右为难,受尽煎熬的高家长孙觉新的形象,虽然与阿Q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其奴性心理与阿Q之间确有不少联系;当代作家刘震云在《一地鸡毛》和《单位》中所塑造的小林形象所折射的是当代社会的阿Q。由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当代知识分子“阔”起来的途径不尽相同,在单位里要遵守上行下效的规则,在权利的压迫下他的奴性意识得到激发,但是当他有机会坐到领导的位置,当自己身边有类似“小D”那样的弱者时,他便找到了做“主子”的感觉,始终摆出一副“前辈”和上级的姿态,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弱者时被欺负的感觉。历史已经跨越了一个世纪,但生活在当代社会的小林,他的生活目标和精神追求与阿Q是如此相似,小林正是当代社会中“阿Q”们的典型代表。通过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不同时期的作家对“阿Q”这一原型的再塑造,足以显现出鲁迅那“超人的视力”,使其作品具有了预见性和超越时代性,呈现出经典文本的本体特征,拥有独特的读解系统和阐释空间,以此来使经典的文学原型持续延传、反复出现。如《阿Q正传》这种真正的经典作品应该是超越时代的,表现的是本民族中最基本的性格和感情,并为后来作家的创作提供借鉴和营养。作品的受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作家的经典性问题,鲁迅的作品自从出版之后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都是不能低估的,不仅成为后来作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而且还受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关注,即使在的时期,现代的许多作家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但是鲁迅的地位及作品始终没有受到动摇,这些都奠定了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经典性”稳定的作家地位。
二、沈从文文学作品的经典性
在当今这个开放的社会体系中,文学经典化的因素已经不像古代那样单纯,但是作品内部所具有的艺术魅力这一因素是不变的,也是衡量文学经典的基本要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读者的关注已经从作品的外部向作品本身的审美性转变,作品与当时政治的关系及背景不再是读者关注的重点。“艺术品被看成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符号结构。”读者对作品关注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作家的经典化,比如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作品在的年代曾经遭到一定程度的批判,影响到其经典化的进程,但是在当代社会他的作品因其浓厚的审美气息又重新得到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如果从文学的政治意识形态框架内分析,并没有多少意义,然而一旦我们的阐释框架回归到文学本体,便凸显出丰富的审美价值。文学经典除了具有一般的经典特质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其文学性要比历史和哲学表现的更加突出,更富有心灵的感动,凸显出其审美的内容,所以文学经典更强调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来反映社会和塑造人物形象,这些特征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得到彰显。读沈从文的作品读者的情绪一定是放松的,像在散步,又像在与老朋友聊天,从《边城》到《湘行散记》都充满着对美好人性的歌颂,在玲珑剔透牧歌式的文体中,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山水人物仿佛呼之欲出,作品中的那个湘西世界已经成为多少读者的向往,他的作品近些年不断的被今天的读者所阅读和喜欢,虽然沈从文的作品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在五四时期或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当中华民族在探索在寻找未来出路的年代,他的作品可能并不会吸引太多读者的眼球,但是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读者都倾向于阅读一些轻轻松松的文学书籍,而沈从文的作品总是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使读者的身心在阅读中得到享受,这种精神上的富足是超越物质上的享受。一部作品能否激起读者重读的欲望也成为评价其经典性的一杆标尺,那些不能让人重读的作品算不上是经典,而沈从文的作品在当代社会(无论是读者迫于研究的需要还是消遣的需要)不断的被重读。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在当代文学界很受读者的青睐,近几年在学习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中,把沈从文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研究方向的学生在增加,沈从文的故居凤凰县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那些读过沈从文作品的读者总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想亲自去感受一下是怎样的环境培养出沈从文这样的文学气息,所以其作品的经典性是能够经受住时间的经验,如果从作家作品受关注的程度来分析作家的经典性问题,沈从文可以称为现代文学中“经典性”不断增值的作家。
三、现代文学史上典型文学作品的经典性
“纵观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大都体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未曾有过的古与今、中与外文化思想的大融会与艺术审美品格大整合的特征,这些特征越持久越深刻,作品占的地位就越高。”现代文学史上能够称得上经典的作品除了鲁迅和沈从文的创作之外还有很多。比如矛盾心理分析的典型《蚀》三部曲;老舍充满京味语言特色的《四世同堂》;郭沫若《女神》体诗集;丁玲的内心自白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周作人的闲适体现代小品文和赵树理的新评书体小说等等,这些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原创性,无论是从选材、语言和结构都有经典化的因素影响着一代代的读者,表现的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性格特点和普通人性中的某些片段。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文学作品也要在这个熔炉里接受检验,只有那些优秀的作品才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随着历史的沉淀会更加凸显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的被当代和后世的读者与批评家反复阅读、重新阐释和评价,加速经典化的进程,而另一些经不起时间考验和各种因素干扰的作品就只能慢慢的远离经典的视野。在当代这个多元文化价值相互交织和碰撞的时代,影响现代优秀作品经典性的因素也在变化,但最基本的是作品内部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性,这是一切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属性,经典性的文学作品应该以其鲜明的审美性表现出与一般文学作品的区别,而判断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应该审视其是否具备了文学的审美属性,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标准。作家的经典性主要与其作品的关注程度息息相关,如果作家的作品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每个时代都很受社会的关注,这些作家就是“经典性”比较稳定的作家,因为不同时期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他们所关注的作品也会发生一定变化,这就影响到作家的经典化进程,比如在战争年代,读者可能不会去过多关注那些纯粹描写浪漫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但是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中,读者会更倾向于阅读那些审美性比较强,没有过多的政治意识形态参与的作品,而那些战争题材的作品由于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可能会遭到暂时的冷落。但是这种现象同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即使很经典的作品在某个时代如果没有引起读者和社会的关注,那么就会直接引起到作家的“经典性”流失。
四、结束语
文学的经典化主要是作家和作品的经典化,而现代文学的经典化也要面对这样的问题,作家和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谓作品的经典化就是那些经过历史的沉淀,具有经久不衰意义价值的作品,而作家的经典化与其作品受一定时期读者的关注程度息息相关。
作者:卢月风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