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校现代文学教课的革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师校现代文学教课的革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过去“中国现代文学”的讲授,注重的是知识点的讲授。教学内容涵括文学运动、文学社团、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方面,内容众多。就拿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来说,除去序和前言,三个十年共29章。要像以往梳理文学史、讲解文学现象、分析作家作品那样面面俱到,在淡化专业性、压缩基础课的今天是根本不可能的。由此,我们团队在课程内容上调整:淡化文学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注重培养学生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96教学课时的分配就是文学运动与文学流派12课时,文学社团4课时,重点作家作品鲁迅6课时、郭沫若6课时、茅盾4课时、巴金4课时、老舍4课时、张爱玲4课时、赵树理4课时、李?人3课时、曹禺3课时、沈从文3课时、艾青3课时、穆旦3课时、张恨水3课时,其他还有十多位作家作品还有20课时,总共占用了86课时,学生作业以及课堂讲评10课时。这样,尽管课时压缩了,但是内容比较集中统一,重点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其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互动感受,培养创新能力。

1.文本细读

无论是了解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还是强化文学感受和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作品,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文本细读,这已经成为众多同仁的共识。“在当下盛行新方法和新观念而忽视文本细读的学术背景下,细读文本对于以追寻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课时压缩的现实,如何有效地进行文本细读呢?笔者及其同仁做了这样一些尝试: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有时会犯些知识点、内容前后不统一、矛盾之类的错误。即便是在教材中关于作品的评述中,也有出现错误的。于是课前阅读布置作业就是给作品挑毛病。比如:《边城》中的翠翠究竟多少岁?《雷雨》中的周萍应该多少岁?《凤凰涅?》中有个知识点错误,是什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关于《命命鸟》的说法准确吗?这些问题,有的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不仔细阅读《边城》,不能发现作者前后叙述的矛盾;不仔细分析,就不能确定《雷雨》中周萍真正的年龄应该是31岁而不是作品中的28岁;而在学生怎么都找不出《凤凰涅?》中的错误的时候,指出序中的《孔演图》其实应该是《演孔图》;只有阅读了《命命鸟》后才知道教材中把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搞混了。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文学作品,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要求就是“用事实说话”———必须引用作品中的原文来佐证。

比如《雷雨》中通过提问“周朴园究竟爱不爱鲁侍萍”来引入周朴园的形象分析。学生往往受到中学教学影响,认定周朴园虚伪的性格特征,简单地以“不爱”作答,举证就是他见到鲁侍萍后想用支票来打发鲁侍萍。笔者首先驳斥虚伪性的论证之一:30年坚持“虚伪”地记着初恋情人的生活习性、摆放着初恋情人的照片,这样的“虚伪”成为习惯后也就真实了;然后尝试从流行歌曲《小芳》入手,让学生理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如果两个各有婚姻的人为了自己的私情而拆散各自的家庭走到一起,那才是没有责任心的人;最后结论周朴园爱的是心目中那个永恒的18岁的鲁侍萍,30年后的鲁侍萍于他只是曾经。要求学生下去找原著来看,尤其是序幕部分,这是理解作品意蕴必不可少的。鼓励学生选择作品编排话剧、音乐剧,在小学期还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学生分组自选文学作品来编排话剧,兴趣非常浓厚。在选择作品环节就保证了量的阅读,改编剧本的环节就保证了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的反复推敲,表演的时候从台词到结构的形式研究,等等,这一方面提高了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将多媒体手段引进现代文学教学的课堂,使博大精深的内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一,建设网络资源库。要改变学生专业兴趣不浓,不愿意投入时间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现状,我们开发了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将多媒体手段引入了教学的课堂。现代文学的很多名著大多都改编成了影视剧作品,在我们建设的“中国现代文作品选读”的网页中,除了上传文学作品的电子文档外,还上传了大量的名著改变的影视剧作品,学生兴趣非常浓厚,《阿Q正传》《家》《子夜》《边城》《南行记》和《雷雨》等影视剧作品点击量非常高。为了督促学生阅读,布置学生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第二,搭建网络互动平台。教与学是双向的。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上设置了网络互动平台。教师的课前预习作业、课后作业都是以主题帖的形式,学生可以跟帖也可以递交作业、发送邮件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能够随时、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流。教学更加开放、自助,学习可以更加主动、积极。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加凸显了。

第三,改变课程评价方式,探索有利于考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办法。根据人文学科重在陶冶熏染,重在创意运用,重在知识积累的特点,改革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考试评价方式,变一次性的考试为长期的考查,其具体的做法为: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课堂成绩+课外成绩+考试成绩。课堂成绩30分,其中课堂听讲、讨论10分,课堂笔记10分,考勤10分;课外成绩30分,其中课前准备10分,课外作业10分,课程学习报告或实践项目10分。考试成绩40分。这样的考察方式改变了原来“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的模式。强化了学生“信息整合、辩证思维、创意策划”三大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在学期开始为学生开出一份本学期的必读书目。在授课过程中讲到某位作家的某部作品时,让学生叙述作品的故事梗概,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给出相应的分数,记入平时成绩。课外作业和实践考察报告都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情景教学这些形式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了其创新性能力。在小学期的教学实践环节,带学生走进作家的故乡,提前给学生布置考察任务,让学生完成相应的考察报告或小论文(论文中要有相应的作家作品),小论文的成绩也记入年终的成绩考核中。

3.结语

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高了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水平,锻炼了学生运用于普及推广的应用能力。虽然课时减少了,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增加了,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可以从文本到影视剧做多样化的了解;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纵深学习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从在三四年级的专业选修课中,选修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的人数远远超过其他课程人数,在历年的研究生报考中,报考现当代文学的学生人数也遥遥领先。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成果获得了校内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经验被全面推广;2013年,“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又作为教学成果报批省级教学成果奖。

作者:付金艳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