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误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略析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误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略析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误区

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均为90后,随着时代的变化,相比较而言,他们的人生体验不够丰富,对于社会人生的使命意识,对于人道主义、个性解放、革命献身等严肃、崇高的现代文学主旋律词汇没有太多的理解,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网络时代的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化。即使阅读作品也大都是从网上挑选那些武侠、爱情类作品,从而对传统文学模式产生了陌生感甚至一种排斥心理。另一方面,现代文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受应试教育束缚,很多学生中学阶段读作品就少的可怜,跨进大学即学习现代文学课程便显得有些困难。在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非常重实用,他们更关注的是实际的物质和功利,为了今后的发展,他们更多注重的是考级拿证,相反专业学习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此外,据笔者调查,即使有些热爱文学的学生,也往往疲于应付排得满满的听课、作业、考试,只能满足于死记硬背教科书和笔记,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文学感受与想像能力。正是由于以上几个方面原因的综合作用,才导致了重“史”轻“文”的教学误区。笔者深切地感到,对这种倾向再也不能任之由之。

中国现代文学应该是一个无限丰富、无限生动的世界,既有纷繁竟呈的各种现象、社团、流派的历史发展,也有风格各异、风采独具的作家作品的大量涌现。所以,现代文学的教学应是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兼顾,某种意义上,在合理安排课时的情况下,要更加重视作品的分析、鉴赏。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该把对学生“文学感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也就是说,走出重“史”轻“文”的误区,需要着力解决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固有的学习思维和习惯,提升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分析能力。问题也正在于此,究竟如何引导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摆在每一个文学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在笔者看来,针对大一学生可塑性较强的特点,教师要从思想观念深处及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维与习惯,让学生知道大学阶段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要逐渐改变学生只会被动听课、死记硬背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

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消除对文学的偏见,唤起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挖掘文学的审美特质,着力阐释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还可结合专业发展让其明白文学并非“无用”,阐明文学对于提升学生今后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转变学生学习思维和习惯之后,下面一步就是教师的任务了,因为学生阅读得到的毕竟是初步的体验,还需教师站在理性层次上的分析、鉴赏。而教师注重作品的分析解读是走出重“史”轻“文”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讲,需要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宏阔的学术视野、较强的审美分析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增强文学修养,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使之消化吸收到教学中。

首先,在笔者看来,对于作品的分析解读,不可能每一部作品一一兼顾,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筛选经典作品。此处所指经典,并不是仅仅指像“鲁郭茅”等文学大师的作品,还指那些有着自己独特风格像张爱玲、沈从文、赵树理等作家以及郁达夫、萧红、丁玲、钱钟书等所谓有争议的“边缘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各有各独特的人生道路,作品也是独具风采。仔细品读这些作品,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艺术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对不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思考力度。

其次,注重作品的分析解读,要注意解读方法的选取。文本细读和专题比较是近年来我们常用的方法。文本细读,实际上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和交流。它强调的是“读者调动自己全部的内在.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及文本背后的情感进行仔细的品读,激发出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交流。”简单说就是要回到文本自身,真正深入文本去感受体会作品思想艺术及人物性格命运,而不能带着别人的观念或论点去套作品、套人物。还要抓住作品的关键之处、重要细节进行深入分析,追根溯源,多问几个“为什么”,把作品的思想艺术充分的显现出来。比较分析的方法也是深入解读作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将审美逻辑、感觉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将题材、内容、风格相近的作品进行比较都是比较分析的方法。比如同样关注国民劣根性批判,鲁迅、老舍、赵树理和当代文学中的高晓声,他们之间有什么继承关系,又有何不同之处?此处就可以作为一个小的专题比较。又如同样描写大家族的衰落,巴金的《家》受《红楼梦》影响较深,这是公认的,那么《家》和《红楼梦》在具体的描写上有什么异同之处?再如庐隐、冰心以及冯沅君等二十年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大大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也自然得到了深化。

再次,对作品的分析解读,要注意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述作家作品可能会有些枯燥,这时不妨穿插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作家人生情感体验甚至一些轶事,也就是还原作家的生存样态,从文学史生成的角度分析作家作品的里里外外及其相互关联的人与事,进而接近这些作家的心灵世界。一方面有助于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讲述鲁迅时着重谈一谈他童年经历和情感体验,讲一讲他的兄弟关系,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他伟大的人格、丰富复杂而又痛苦的灵魂,对于理解其很多作品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趣味性的讲述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而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最后,对作品的分析解读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还要求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变接受式学习为研究式学习。要切忌将一种结论作为“定论”直接灌输给学生,切忌在评价作家作品时简单的褒贬臧否。因为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每一个主体所获得的审美经验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师生一同分享相互的阅读经验,精心展开互动探讨,相互倾听,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自主阅读、探究学习,进而培养其问题意识,拓展思维空间。

以上是我们在近年来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但笔者想再次强调的是,走出重“史”轻“文”的教学误区,绝不意味着走向重“文”轻“史”的另一种倾向。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文”“史”兼顾,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既能获得文学史的知识,又能培养文学感悟、审美鉴赏能力,进而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坚实基础。当然,这一个过程不是几篇讨论文章就能解决的,需要广大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广大学子的热情配合。

作者:张伯存 孔庆林 单位:枣庄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