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逆境管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电子媒介时代现代文学经典传播过程回顾
(一)“十七年”时期
在这十七年间,大陆文艺工作者们根据现代文学经典改编了不少电影,其中著名的有《祝福》、《林家铺子》、《家》等作品,虽然总数量上只有10部,但质量却比较高,此外港台电影人士也拍摄了许多经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影片,如《家》、《春》、《秋》、《雷雨》、《日出》、《憩园》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现代文学经典“触电”主要是通过电影这一方式,而由于年代久远和当时媒体环境所限,我们对它的受众接受效果不得而知。
(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自改革开放后,文艺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借着1981年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一契机,影视界开始了“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热潮”,鲁迅的三部作品《阿Q正传》、《伤逝》和《药》都被搬上了大荧幕。再到1986年这短短6年间,就有14部现代文学经典被改编成电影,并且所改编的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名著和著名作家的代表之作。从1987到2000年间,虽然现代文学作品改编风潮不如之前强盛,但也有近10部作品以电影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除此之外,电视界也后来居上,1985年,北京电视台拍摄的《四世同堂》的播出在当时轰动了全中国,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肯定。此后从1987到2001年间,根据中国现代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共有38部,其中根据现代文学经典名著改编而成的长篇电视剧不断涌现,在观众中造成了较大的反响。其中,最具有典型性是1990年上海电视台播出的《围城》,其播出引发了万人空巷的场面,将钱钟书这一处于边缘的文学作品带到了焦点中心,确立了其经典地位。从这一阶段现代文学经典“触电”的过程可以看出,电影依旧是经典传播的主要选择,但多少有一种曲高和寡之感,反而是电视剧这一大众传播形式,带着众多的现代文学经典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三)新世纪以来
相较于前两个阶段电影的繁荣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传统的现代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影片几乎寥寥无几,即使是在电影技术飞速发展、单部影片不断创造“票房神话”的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由现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片也只有几部,且多为从通俗作家如张恨水、张爱玲的作品改编而来,主流的现代文学经典已很难觅得其影像化的踪迹。而电视剧方面也不尽如人意,除了2001年的《我这一辈子》、2008年的《子夜》和2009年的《四世同堂》,观众们也很难看到传统现代经典作家的作品走上荧幕,只剩下“二张”的作品能在电视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如果从纵向比较上来看,可以说到了新世纪,现代文学经典改编潮流正在逐渐变冷,已不复出现之前的繁荣局面。
二、现代文学经典传播“遇冷”原因
传统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互动正在逐渐变冷这已成为事实,这让人不得不反思,如今电子媒介的发展如此之快,受众范围如此之广,但为何不能在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是主客观因素共同合力作用的结果。
(一)作品本身:经典特质不容挑战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于一个思想多元、文化繁荣的时期,许多作品本身带有较为浓厚的思想启蒙性质,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作品,更是具有强烈的经典特质。
1.是否忠实于原著
在传统文学史对现代作家所排定的顺序中,“鲁、郭、茅、巴、老、曹”占据了前六位,其中除了郭沫若的作品因体裁等方面的原因不适宜改编为影视作品外,其它几位作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被转换为了影视作品,而人们在评价被改编的作品是否成功时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影视作品是否忠实于文学原著。以鲁迅的作品为例,鲁迅自己曾说过“《阿Q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几种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搬上荧幕以后,大约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颇也无聊,不如不做也。”在他看来,《阿Q正传》并不适宜改编,甚至担心阿Q走上荧幕之后只剩下滑稽可笑。但到了1981年,这一部作品还是由陈白尘编剧,将其搬上了电影荧幕,所幸的是,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基本上忠实于原著,又有所创新,并保持了严肃而深沉的风格,因而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肯定。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部作品《药》,由于原著只有五千多字,因而改编的影片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适当的添加和发展,但观众对这种丰富和发展并不认可,相反认为这些情节的添加反而失去了原作的风格。现代文学作家的经典作品一般影响都很大,正如“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观众们心中也有着自己对于人物形象的预设,如果影片中的形象不符合这一预设,那影片很有可能失败。当然,在当下的影视环境里,是否忠于原著已不再是惟一标准,甚至有时改编反其道而行之,进行彻底颠覆,因而能否忠实于原著、是否有必要忠实于原著都是当下现代文学经典改编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这对于很多有志于经典改编的导演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经典影片难以超越
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历过了“名著改编热”,许多作品已有了电影或电视的视觉呈现,大部分改编相对来说都较为成功,如影片《阿Q正传》、《伤逝》、《祝福》、《早春二月》、《家》、《雷雨》、《林家铺子》,电视剧《四世同堂》、《围城》、《南行记》等,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艺术质量上、还是思想深度上都较为接近小说原作,也普遍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在中国的电影史上或电视剧上也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因而,如果现在要对某一现代文学经典进行视觉转换,挑战的不仅仅是文学原著本身,也需要挑战之前的影视作品,这对如今的影视创作者来说,不仅仅是对其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其勇气的考验。
(二)媒介环境:引发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1.消费文化来袭
随着电子媒介的盛行和媒介全球化的来临,新世纪以来的媒介环境发生了迅猛的变化。网络使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得以真正实现,它在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在消弭着文化之间的差距,它将文字、声音、视频结合在一起的传播方式,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为丰富多彩。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则是将人们与信息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人感觉“世界尽在掌握”。媒介变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媒介文本表现形式的变化,也在于其所引发的媒介环境的变化。西方的消费主义意识也随着媒介全球化的步伐逐渐深入人心,当消费主义由物质消费渗透到文化领域时,人们的消费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在消费文化时代,大众媒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迈克•费瑟斯通指出:“媒体通过制造无穷无尽的、稍纵即逝的影响与时尚,来赋予影像以全新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品位,全面激发大众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消费欲望,并鼓励大众用充满文化意义的影响与时尚来显示自己的个性。”作为大众媒体的代表,电视和电影作品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也走上了一条与之前相悖的道路,并波及到文学作品的影像化呈现。
在新世纪消费文化泛滥的时代,影视作品大多以娱乐为导向,为博得收视率而用尽噱头,可以说这种娱乐风潮的风行正消解着民族文化精神内在的坚韧与厚重,也消解了人们对于纯文学的渴求和期待,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表示出他的担忧,“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恐怕艺术也不例外,这种担忧正在逐渐变为现实,当下大众审美趣味已经发生了转向,那些表现世俗情感纠葛的通俗小说比起主流文学更能满足人们的期待,因而,到了新世纪,我们能看到的由主流现代文学作品改编过来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反倒是根据现代通俗文学改编而来的作品火爆异常。
2.受众诉求变化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受众的收视倾向成为了影视制作者们创作的导向,在这个靠“收视率”说话的时代,受众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媒介环境下,受众的收视趣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1)对视觉奇观的追求
电子媒介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视觉化,这不同于印刷时代单一的视觉阅读模式,电子媒介将视觉、听觉、触觉等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感知奇观。视觉文化的传播让栩栩如生的影像直接面对人的眼睛,让人的身体和感觉通过“看”卷入其中,这不同于文学文本偏重于阅读和内心联想的机制,而是让受众的身体时时与荧幕上的影像同在。在许多注重于视觉刺激的好莱坞大片的培育下,越来越多的受众不再关注一部影视作品讲了什么,而是看中其形式,关注其是否有熟悉的明星,画面够不够宏大或精致,特效够不够震撼,有没有猎奇的体验或场景等。在这样一种生产机制的作用下,现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越来越显得步履维艰。
(2)消解崇高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步伐深入到各个领域,就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环境而言,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或者商品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距离正在消失,颠覆和反叛成为了主题。这种颠覆和反叛并不仅仅体现在当代文学的创作之中,也体现在现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从“消费经典”的浪潮,到“大话文艺”,再到风靡一时的“Q版”语文和如今的“恶搞”文化,许多的传统文学经典遭到了颠覆和戏弄,现代文学经典也不例外,这种颠覆不仅出现在文学领域,在影视剧领域也频频现身。但大众对这些具有强烈拼贴和反叛性质的作品呈现的是一种欢迎的态度,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和新鲜,而是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的时代,受众们需要一个释放压力、反叛现实、消解崇高的渠道,而影视剧则是这一渠道的最好选择。
(3)人文情怀的缺失
费瑟斯通认为:“在消费文化影像中,以及在独特的、直接产生广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与梦想、欲望都是大受欢迎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下的荧幕上,许多的文学经典被推到了消费主义的漩涡中,原本严肃的主题遭遇删减或扭曲,最终使其成为一道文化快餐。在这个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要慢下来去静心感悟一部文学作品的启蒙精神和人生意义,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制作者们完全摒除商业因素的干扰,精心雕琢出一部能保持深刻思想底蕴的影视作品,也是很大的挑战。我们看到的是社会人心愈加浮躁,商业模式大行其道,而人内心的坚守变得越来越虚弱,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也逐渐开始动摇。
总之,虽然许多现代文学经典还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我们也期待看到运用更新的技术创作出来的以其改编的影视作品,但不容忽视的是,当下的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已不同于现代文学发生与启蒙的时代,受众的审美趣味与收视诉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偏差,而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如果只是单纯地讲好一个大家已经熟悉的故事,或许他们可以做到,但如果要求传达出原作的思想主旨和文化底蕴,并能得到受众的认可与欢迎,却有一定的难度。因而从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有其现实的困境和桎梏因素,这也是其传播遇冷的主要原因,但对于现代文学来说,它的诞生和传播自始至终都与现代媒介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信在电子媒介时期,它也能找寻到一条与媒介的互动共生之道,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作者:黎妮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