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经典诞生与传承发展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文学经典诞生与传承发展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现代文学经典诞生与传承发展探究

摘要:作为文学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在发展中凸显的原创性和历史渗透性特征,使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都有着较大的释放空间。在文学经典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了解其文化价值,以及诞生的过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流传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为此,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进行阐述,并积极探索文学经典诞生过程,提出传承发展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经典;传承发展

一、引言

我国文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对经典文学不断阐述的过程。我国现代文学历程萌芽、曲折发展、繁荣的过程,造就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学经典巨作,也推动着我国现代文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其成为经典化的存在。面对现代文学经典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应明确文学经典的诞生和形成过程,了解其延传的路径,为其在新时代下焕发新的活力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概述

(一)文学经典的含义

立足文化角度解释经典,其主要是指大众认可的优秀作品,能够在文学领域发挥其重要价值。而现代文学经典的含义,难以进行准确的概括。众多文学创作者认为经典是绝对的和永恒的,它无法被超越和取代。而部分学者认为经典是个人化创作的,它具有本体性的特性。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反映着对于文学经典的矛盾态度,表明经典处于不断的被阐释中。笔者认为文学经典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而应多角度分析、看待。从文学本体理论来解释经典,它的存在是鲜活的实体,其崇高不可被复制的特征,表明其本体的关系。而从开放的角度来看,文学经典是不断被认可的过程,它的存在诠释着生命的活力。正是这种理论凸显了作品在社会中表达力的无界限,强调了经典的不确定性,是不断被认可又被重新诠释的过程。

(二)文学经典的创作特点

文学经典作品最为显著的创作特征,就是发展的延续性和历史穿透性,它的存在和延传,使其有着巨大的释放空间,被人们反复地认知和研究,促使其经典化发展。首先,文学经典有着个体性的特征。文学作品的出现和流传,主要是文学创作者以自身独特的视角,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文字中表现个体的精神内涵和追求。他们在作品中讨论和提出一系列关于本性的问题,使个体思想和当下主流意识交融,带给人们持久的思考,在大众领域形成鲜明的文化艺术和传统。同时,对于经典内容的诠释,利于人们对作品内容的讨论。经典作品只有不断地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并实现长时间的传播,其自身的潜力才能得到激发,实现不同时代下的不断被解释和延传。其次,文学经典具有历史穿透性特征,文学经典的诞生,往往反映着当时年代背景下的文学发展情况,比如但丁所创作的作品,反映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风格。而鲁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也代表着中国新文学。这些经典作品的诞生诠释着当代社会背景和文化现实,而它们的流传,表明它们不仅在当时具有代表性,其历史的穿透力也使其成为特定时期的文学符号,反映着经典作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最后,文学经典具有超越性特征。文学经典作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作者自主意识和精神活动结合的产物。它的内容包含情感、价值、意识形态、表达手法等,所创造出的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又真实地反映着人的个性。正是作品内容与读者有着心灵的沟通,使之被广为传播,超越时代而成为经典。

(三)文学经典的文体意义

作为民族语言和符号,经典作品在文体价值上超越了个体意义。他们的流传使其民族精神气质浓厚,对于文学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学经典的特质主要体现在作品内容具有诠释社会文化的价值,经典作品大多诞生于社会转型时期,是对社会动荡不安的真实写照,也是文学作者面对社会变革的困苦时,所产生的所闻所感。这种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创作内容,有着两面性,一面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解释社会现象和背景的文体内容,另一面是利用经典的作品来推动社会和文化的创新。自文学经典诞生之时,它的文体价值和意义就凸显出来,在社会和文学领域的传播,改观着人们的思想和看待变化的观念。比如从19世纪维新变法开始,在长达20年的变革发展中,文学领域并未出现根源性的变化,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缺失。而发展到20世纪初,鲁迅《狂人日记》的出现,以及各类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作品的诞生,使文学格局发生一次次的变革。新的文学流派频繁诞生,各流派之间的和谐发展,也为文学领域带来更多的色彩。更多的知识分子加入到创作中,将个体经历和社会的变革记录下来,产生现代文学流派,使当代文学不再一味地倡导理论,而是更乐于反映真实生活。这种变化充分表明文学经典存在和传承的价值,是时代的标志,也是新旧文学变革的主要助推力。

三、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

在社会变革和动荡的时期,面对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的冲击,在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我国文化领域率先为自身发展创造出了新的知识体系。随之,现代文学经典也诞生了。虽然部分学者秉承着保守的观念,但他们也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认识到新文学的出现是中西文化的共同作用,其思想逐渐受到影响,表现为更加的多元和透明。新的文学形体出现影响着旧的价值体系,促进新的价值体系被人们关注和认同。比如蔡元培领导的新文学流派,他们为我国文学作品的创造提供更加多元的思想和资源,促进新的文学体系的形成,成为当代文学的代表。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批判性创作者,他们对部分西方文化的质疑,将中国传统文学体系从定位不明确的体系中发展出来,他们的出现也为文学经典的诞生贡献力量,也应被纳入到新的文学价值体系中。我国新思想和新文学体制的发展,是社会层面对于文学价值的认可,与文学世界和现代民族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文学经典的诠释,不再关乎文学创作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而是关联时代的进步。

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历史意识逐渐走向自觉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具有浓厚的文学史属性,在传承与发展中,必须要坚持和遵循历史主义基本原则。在以往发展过程中,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为演绎某种特定概念或证明先验逻辑,往往会以通过牺牲历史真实性为代价。但伴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已逐渐减少,与以往相比,更注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历史真实性,注重返回历史现场、呈现历史原生态、回归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本体,这是学术界的共识。经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发展与传承现状的解析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历史意识已逐渐走向自觉,曾经被一味贬斥、不被接受的文学经典现象,如学衡派、自由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潮,以及带有官方色彩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等,发展至今,都因受现代都市文化色彩的渲染,如现代诗、新感觉派小说、象征诗等,而得到极大的包容,有效打破以往褊狭的评价局面,使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发展更加公正、更加坚定。通过解剖国家话语权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所产生的影响,可清晰地发现国家话语权并不能主导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也无法以自己的观点去阐述、去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者、研究者。相反是相关研究学者通过阐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发展史,来达到叙事、传承与弘扬的作用,注重通过传承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著作,来帮助现代人构建一种文学经典故事。所以,在国民教育的基础上,有关部门会非常推崇被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并热衷于利用该作品扩充国民教育内容体系,来帮助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达到一个有效传承、久远发展的作用。所以说,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已逐渐走向历史意识自觉。

(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多重文化视角

全面开展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在传承与发展中涵盖的外部文化关联与内涵等文化因子,因受多重文化视角的观照,致使其在发展与传承中得到颇为开阔且深刻的揭示,这是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进一步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物质文化方面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发展史,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存有稿费制度与文学经典发展关系的研究;从制度文化方面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发现存有30~40年代政治审查制度的研究,也包含了微观的政治文化心理与宏观的制度文化研究;从传媒文化视角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发展,发现存有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等与文学有关的出版社机构的研究;从地域方面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从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中发现,其中包括了吴越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上海城市文化以及东北黑土地文化等,都与文学经典有内在关联。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历史和哲学经典相比,更具文学性,更富有心灵的感动,审美内容也较为丰富,往往是强调从艺术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人”。步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真正进入了更为广阔的阐释与延传空间的关键时刻。虽然在这一阶段的政治思想与科学主义已逐渐形成统一体,为相同发展目标努力前进,但作家与理论家的创作与写作空间仍然很大。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家与理论家,所创作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都充分反映出社会的许多变化,甚至会借助这些变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进行延伸与丰富。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既与民族传统有关,又与民族现实有关。所以,受这些因素所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民族文化的特征与视角也逐渐显现,并逐渐涵盖了老舍与满族文化、沈从文与苗族、土家族文化等民族文化领域,充分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民族文化视角存在的内在关联性。

(三)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历程中,文学家通常会认为政治标准第一,文学标准第二,但实际上通常是政治标准完全取代艺术标准,无论是作家、作品、画家以及文学家、流派,还是社团、出版社等机构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只要政治标准不通过,那么这些文学作品便失去了考察、出版、延传的资格。即便是被纳入文学书叙述框架内的文学作家、作品、流派,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风格、艺术价值描绘也不过寥寥数笔,大多数将创作时间、创作精力花在政治倾向与题材意义的选择上。但与之相反的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不断发展,又经由现代文学研究的拨乱反正,不仅有效打破以往这一尴尬局面,还促使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研究得到重视,使大部分文学者在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著作时,通常会将大把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历史现场的回溯、原生态的呈现、文学经典的返璞归真、新批评、叙事学等方法的引进,有效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审美研究的深入展开。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研究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话剧、诗歌、散文等方面。其中,话剧方面的审美研究主要涵盖了潜台词、结构艺术、“动作”等方面;散文方面的审美研究,主要体现在语汇、语调、意象、意境等细致的解读上;诗歌方面的审美研究体现在音律、内在结构、节奏、语言等方面的审美分析。

(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得到重新确认与深入解读

新时期的到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在回到历史、返归文学的学术进程中,以往被遮蔽了的现代文学经典逐渐被人们发现,如徐志摩、戴望舒、梁实秋、钱钟书、张爱玲等都是过去评价不高的作家,但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却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尊重。即便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已逐渐隐入文物研究历史幕后的沈从文;也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不断崛起、不断发展中冲出重围,复出文坛并深受读者欢迎和追捧,在一些文学史中与老舍、巴金、茅盾一样被列为专章。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深入解读与重新确认,这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发展而言,是极其重大的突破,也是全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涉及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借助灵活的创作技巧与鲜活的创作思维,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人类精神生活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若想得到重新确认,只有将文学史作为关系本体,不脱离自身所谓经典得以确立的语境,才可达到预期发展目的。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下文学审美意识和精神文化的整合,各类文化思想的互动和配合,是文学经典被广泛流传,成为人们所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重新构建,以及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传承发展,是在当前开放环境中对文化进行再次思考的过程,通过对经典文学的方式和重构,得到利于现代文学发展的新的结论,使文学回归其本身,保持全新的生命活力,促使我国文学和文化源远流长。

作者:白永红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