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优秀文学作品进入思政课堂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西域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为新疆本地高校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对西域诗的阐释,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疆民族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西域诗进入思政课堂的方式要以诗歌为主体,重视诗、史结合,同时教师要有开阔的视角,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中正确解读诗歌意蕴,使思政内容在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关键词】西域诗;思政课;教学;新疆高校
地方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理想价值和道德修养内容,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教育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其导向、凝聚、教育与熏陶作用,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将优秀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正逐渐成为高校思政教学的“预流”。思政教育和诗歌都是对于精神世界的营造和构建,传统诗教观念与当今的思政教育有着与生俱来的关联。在西域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古代西域诗,是中国文学灿烂的珍宝。当今学界对于西域诗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对其思政教育功能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新疆高校,很少将西域诗这一地方文化精品资源融入思政课程。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缺失展开,提出在新疆地区要将思政课与西域诗歌相互融合,促进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构建,加深学生对新疆民族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西域诗的思政教育价值
“中华自古有西域,从西域诗歌中探求新疆精神的根源,可以清晰的看到新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支脉”。通过阅读历代优秀的西域诗作品,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西域诗思政教育的主要价值之一。汉代初年,中原人对西域的想象大抵源自于先秦典籍的零星记载及口耳相闻的传说。《尚书•禹贡》中有“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的记载,对于西界“流沙”的理解,是人们对西域自然地理景观的最初认识。张骞两次出使“凿空”西域开始,开启了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丝绸之路。至此,中原人们对西域的了解逐渐增多,西域也成为正史必备的篇目,并见诸于文学。特别是诗歌影响最为深远,早在太初四年(前101)汉武帝就有诗: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西极天马歌》)这首诗不仅仅是汉武帝对西域珍宝汗血马的赞美,更是借此寄托着祖国统一的雄心。汉武帝的理想终于在公元前60年实现,汉朝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开始对辽阔的西域实施有效管辖,唐代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西域,唐代岑参等诗人的西域诗作中,就真实记录了边塞战事以及祖国一统的历程。唐代以后历朝,西域诗成为一种新的诗歌题材,开始大量涌现,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具有独特的价值。从唐代的岑参到清代的纪昀、洪亮吉等留下的作品,准确记叙了二千多年来中原王朝经营西域以及士大夫往还西域、建设西域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深刻展示出西域与祖国的关系不断得到巩固,证明西域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地方。其次,西域诗所体现的西域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特质,这也构成西域诗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拉布拉什说:“一国的历史不可同国人居住的地域相脱离”。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差异明显。文化的多样性与广阔性,造就了不同的山川风物、自然地理、人情风俗,这一切都昭示着一方水土所滋养的地域特色。衍生出诸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无不体现着中国宏阔的大地山河、地理背景、自然条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在所有文化类型中,西域文化是极富有代表性的一极。这里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家国情怀,也有“绝域觅封侯”的建功豪情;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的浪漫,也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的寂寞;有“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奇崛,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瑰丽。多样的民族风俗,更是让这里大放异彩,正所谓“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岑参《奉陪封大夫宴》)“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轮台即事》)虽风俗不同,但文化在交融中达到和谐共生。如所周知,诗歌中的美育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必要途径,诗歌中的正能量也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自清代以来,许多西域文人都是贬谪文人,而他们面对贬谪,能够苦中作乐,消解贬谪之悲,这也值得处于逆境中的学生学习,道光时期贬谪新疆的清代诗人黄濬即云“老来无梦到西湖,却画天山雪猎图”(《雪夜小吟追次姜白石雪中六解韵寄今樵三地兼柬嵩峻亭山明府》其四)展现了超脱旷达之思。西域因严酷自然环境,广袤的地域,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却反而更加激发了作者内在的激情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的西域诗作,开朗壮阔,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思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二)“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再次,西域诗歌中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早在秦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奠定之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观念即已产生,历史上中原华夏政权的宗主地位受到挑战发生动摇、甚至被异族取代的现象并不鲜见,但华夏中心意识和大一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正统观念中,西域与中原内地须臾不可分离,西域与中国须臾不可分割。以西域的少数民族作家为例,在《剑桥中国文学史》在“金末至明初文学”章中列有“外族作家”介绍契丹族作家耶律楚材、雍古族作家马祖常的文学成就。元朝契丹宰相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过阿尔泰山时所作的《过金山和人韵》:“金山万壑斗声清,山气空濛弄晚晴。我爱长天汉家月,照人依旧一轮明”。表现出对自己汉文化的深厚感情,充满了对祖国的赤诚。马祖常亦深受汉族古典文化的熏染,他的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大量反映汉族人民的生活情状,对人民的生活困苦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直陈最高剥削者与统治者的罪恶行径,体现了儒家忧国忧民的仁爱精神。西域诗有丰富的家国情怀,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
以西域诗进入思政课堂,首先要以诗歌为主体。西域诗作为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和其他古典诗歌的教学一样,要注重诗词的诵读,要反复吟诵,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描述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美感,也可以结合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思政课程通过吸收古典诗词课程“以境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尽管要以诗歌为主体,但也要注意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主题,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不能漫无目的的进行诗歌赏析与品读,把思政课变成了语文课,在教学目标的设定环节,要根据诗歌特点,设定思政课教学目标,课堂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提高教学效率,掌握课堂重难点。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播放、创设问题等形式,恰当地设置课堂实践情境,联系当下实际,更好地将西域诗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境。如在讲解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就可以联系当前抗击疫情的“逆行者”的事迹。教师讲解之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教学软件中的学生演示功能、弹幕功能让学生畅快表达,尽情释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学习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做到诗、史结合。诗歌的解析要注重历史背景的阐述。中国古代诗歌向有诗史传统,许多诗歌本身就记录了西域重大历史事件。宋人许顗评价岑参云:“岑参诗亦自成一家,盖尝从封常清军,其记西域异事甚多,如《优钵罗花歌》《热海行》,古今传记所不载者也。”岑参作为第一位用诗歌的形式大量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杰出诗人,他对西域历史生活的真实描写,可补历史记载之不足,作为老师在讲解时,也要注意挖掘其史料价值。清代西域诗的记事性文学特征更加明显,清代西域诗几乎涉及了清代西域的所有重大史事,对于这样的诗歌,除了艺术价值的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历史背景的阐述。如在清朝重新平定新疆之后,对国家版图的形成有着重要及意义。当时在位的朝臣几乎都加入到了歌颂国家一统的队伍中,创作者极多。这些虽然沿袭了歌功颂德的范式,但能够体现出特定时代的文化风貌,尤其是新疆平定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这一类型的诗歌在讲解时,一定要结合历史背景与文人心态展开。第三,诗歌进入思政课教育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如结合诗歌教育,可以开展诗歌朗诵、诗歌接龙、诗歌创作、主题诗歌背诵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结合诗歌内容,开发更加符合实际的思政教育形式,这样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思政教育的距离。推荐阅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大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比较强,对于西域诗的阅读也有很多经典的作品,今人研究著作如杨镰《诗词中的新疆》,星汉《清代西域诗研究》等,西域历史如余太山《西域文化史》、尚衍斌《西域文化》、王嵘《西域文化的回声》、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等著作都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并分享到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大学生分享读书心得。
三、西域诗进入思政课堂的教学建议
思政教育不能有太强的说教性,对思政内容最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能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对于古典诗歌的讲解,也应当与当下生活相结合。比如,在清代西域诗歌中曾经出现过一类“八景诗”,这些作品继承古典诗歌中描写“潇湘八景”的组诗传统,来吟咏清代西域八处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象。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乾隆年间迪化同知国梁的《轮台八景》,这组诗作由“圣山雷雨”“虎峰水树”“七岭锁云”“两池酿玉”“暖泉漾碧”“大冶霏青”“西亭花坞”“北湾稻畦”,分写今乌鲁木齐博格达峰、红山、达阪城、盐池、水磨沟、七道湾、人民公园、卡子湾。还有诗人将八景诗进行扩充,如黄濬的《塞外二十咏》。亦为八景诗的体例,从对典型景色的选择,到对相关风景的命名,充满了诗意,如“松塘细雨”:恰似江南二月时,山南山北雨如丝。松阴湿翠牛方卧,草陇沾青蝶未知。塞北客疑春到晚,关西人恐梦来迟。此身已在祁连外,生怕林中叫子规。前者自注云:“过天山即松树塘,万松挺郁,山色青葱,忽而密雨如丝,满林滴翠,不啻江南烟景。”行进至巴里坤松树塘,诗人满眼江南春景,勾起了乡愁。不同于以往对于西域粗犷壮丽的风光描写,八景诗中的西域更加类似江南,展现出西域别样风情。除了对于诗歌的讲解,可以组织学生去上述景点进行实际考察,作为实践教学内容纳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中。将西域诗融入思政课堂,还要特别注重对于诗词意蕴的解读。这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古典文学素养之外,还要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如上举国梁的《轮台八景》之一的“北湾稻畦”一首中写道:“游牧昔善地,水云今江乡。决渠足春雨,招侣莳稻秧。”诗歌后有自注称:“城北二十五里卡子湾、九道湾。居民自高台县迁来,颇知务本节用。能艺稻,乃为购籽种,于内地散给之。稗辟芳滕、引渠水、甫青秧。万针刺波,弥望软翠在浮岚中,居然水乡风味。南人过之,当为唱《江南乐》、《忆江南》矣,矧居民哉。”诗歌与注语珠联璧合,详细描写了清代在乌鲁木齐开发屯田之后,农业水平大力提升的景象。可以看出,通过对这一系列诗作的品读和讲解,历代中原王朝西域经营与治理的成效也潜移默化的融合其中,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古代西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再如清代黄濬诗《红山灯市秧歌行》此诗以长篇古传的形式描写了清代乌鲁木齐元宵佳节欢乐热闹的歌舞盛事,用诗的旋律再现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秧歌表演盛景。语言繁缛华丽,大力铺陈,在像学生讲解时候,要让他们体会到清代红山脚下元宵节花灯焰火,锦绣交辉,灯烛通明、游人满路的喜庆景象。特别注意的是秧歌有很强的汉族民俗文化特色,在红山的元宵之夜,却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这里的秧歌更具有表演性和戏剧性,打破了秧歌通常的双人或三人对舞的程式,队形多变,形象夸张。新疆的秧歌,正是吸收了民族歌舞麦西来普的表演特点,吸收西域民族歌舞艺术营养,浸润了传统宗教在鬼神崇拜和巫术活动的仪式特征,呈现出神秘莫测、蔚然大观之气象,展现出新疆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作为教师,对诗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解释上,要让学生体会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尤为重要。作者笔下的红山并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景点,更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富有文化气息。在这首诗学习之后,可以组织学生登山,了解乌鲁木齐地域文化和历史掌故。教师要有开阔的视角,诗史的眼光,要能够结合不同时代的西域诗歌进行比较,如前文所引岑参的“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就可以与清代施补华诗中“巴郎汉语音琅琅,中庸论语吟篇章”(《轮台歌》)。又如纪昀:“芹香新染子矜青,处处多开问字亭。玉帐人闲金柝静,衙官部曲亦横经。”(《乌鲁木齐杂诗》)如此对比能够进一步呈现历史发展演进过程,让学生体会自古以来新疆都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特点。综上所述,西域诗渗透入思政课程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地方传统文化的创新、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新疆大学生对于新疆文化了解不足,无法激发出对于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学习西域诗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新疆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能够促进增强地方学生更加热爱新疆,更好地融入到本地文化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愿,将本土优秀文学作品融入思政课堂,确实是思政教学与古典文学研究相结合的一个亟待思考与深化的课题。
作者:周燕玲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