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经验的文学教育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可以形成文学教育的四个维度。《大学语文》是文学的浓缩和基础,其视野开阔,体系完整,涵盖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是进行文学教育的有效平台。教师应满怀文学教育的热情,充分重视和提升学生的四重经验,创新文学教育路径。
关键词:文学教育;四重经验;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
文学是喂养灵魂的,有无用之大用。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恰如其分的文学教育。现在校园越来越大,文学与诗意空间却越来越小。锁定大学语文课堂这个平台,建构有情怀、有方略的文学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何谓文学教育?其内涵与外延很丰富,也有广义狭义之分。这里的文学教育,指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使学生掌握文学语言,提高文学感受力、鉴赏力和表达素养,丰富其心灵世界,提高其人文素养的文学教育。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经验是搞好文学教育的关键。
一、学生经验构成文学教育的维度
人类拥有三种能力,即经验、先验、超验。众所周知,作为代代相传的经验,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最基本而得力的武器。与文学教育相关的经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这四重经验表明:文学即生活,它内在于学生的人生经验中,可以构成文学教育的维度。
(一)生活经验
文学即生活,文学教育只有落实到生活中,才能找到孕育文学素养最坚实的土壤,诗意精神与人文品格也才可能实现。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与事件引导学生感受审美至关重要,即用生活的文本,启发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诗意。比如,有以下生活情景:在某一小区附近,每天下午四点钟,总能看到一对温和的老夫妻,80岁左右。老先生坐在轮椅上,老太太推着,他们边走边谈笑,老太太不时还要将耳朵凑到老先生嘴边听他说。虽然旁观者听不到老两口说笑的内容,但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连续很多年,天天如此。后来老先生能柱拐杖走路了。夕阳下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牵手相伴,点缀了风景,诠释着爱的真谛。面对老伴生病可能有三种态度:愁眉苦脸,把病视为负担和不幸,想不开甚至嫌弃,这是俗人;麻木漠然,视为不得不伺候,习惯性地尽义务,这是普通人;坦然接受,乐观面对,将病痛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进而视为夫妻恩爱的体现和升华之事,这是诗性的人。生活中不缺乏美、善,但缺乏发现的眼睛和感受美、善的能力。这些平常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文学教育就是要观照生活,指引学生把生活所见与诗意联结起来。
(二)文学经验
学生拥有十几年学习语文的经验积累,其中的文学作品已经使他们有了一定的文学经验。教师要从其文学经验出发,打破应试教育形成的对文学的隔膜,唤醒学生的阅读,对经典作品重新阅读和再评析,从而提升其文学经验。提升学生文学经验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使旧经验升华;二是使新经验扩充。大学低年级学生最初的阅读经验大多来自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把他们的旧经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比如,对一首看似简单的古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大学的语文课可以结合中学时没有的意境理论、佛教文化,指导学生深入地解读王维系列诗作,让学生领会禅诗的空寂之美。又如,对于《离骚》的作者屈原,我们可以用“楚人多才,于斯为盛”等楚地文化特色,补充中学时期学生学习此诗时文史知识不足造成的偏颇,对楚辞和屈原这一难点加以突破。这样,学生的旧经验得到了增值,同时又挑战了他们的阅读经验,更新了接受知识的视野,提升了他们对经典的审美体验。只立足于学生的旧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引领学生更新、扩充他们的新经验。比如,学生多数是爱诗的,一部分学生还有写诗的爱好,但他们的诗作缺乏基本常识,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当代诗歌更是望而生畏。通过校园诗歌节学生的参赛作品,可以看出学生对现代诗的阅读面较窄,笔下写着似曾相识的情感,却用着别人的语言。诗歌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因此,让学生读懂一首中等难度的现代诗歌,就成为文学教育的现实需求。如海子的《黑夜的献诗》三部曲、伊路的《残墙》。透彻理解这些诗歌是对学生审美能力、文本解读能力的高度挑战。解读这些诗歌就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理论视野,在似懂非懂中留给学生一个期待。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象组织与意境生成,而且扩充了阅读经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诗歌世界。
(三)文化经验
在当今文化多元、自媒体高度盛行的时代,学生的“文化经验”多来自与传媒相关的大众文化经验,他们的这种经验远超于其拥有的传统文学经验。这种情况下进行经典文学教育无疑增加了难度,教师需要注意不能让文学教育变成大众文化教育,必须把学生的文化经验纳入到文学经典的视野中来。若单凭大众传媒获取经验而得不到经典的滋养,就谈不上文化价值,这种平庸之恶,正是文学教育的敌人。
(四)艺术经验
从来没有孤立的艺术,艺术总是与文学、文化结伴同行和互相促进的,历史已经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唐诗宋词的伟业与同时代的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是共生的。一个人的艺术经验也与其文学、文化经验密不可分,但又有区别。学过画画的学生,对色彩和线条就敏感;学过声乐的学生,就有旋律和节奏常识;学过舞蹈的学生,则具有欣赏歌剧、舞剧、戏剧的优势。在文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对其他门类艺术的欣赏,无疑会促进和升华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领悟力。通过欣赏西方雕塑、油画和中国山水画、戏剧戏曲、中外建筑等内容,会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如《巴黎圣母院》里有一章是纯粹写建筑的,雨果就像一个建筑专家,对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做了深入、细致的描绘。虽然这些不是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描写,但这是理解小说和理解作者的重要维度。古今中外所有艺术门类都应该是欣赏的对象。艺术教育很直观,学生喜闻乐见,教学中使用一些视频和图片,再结合他们已有的艺术经验,容易激发起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并产生共鸣,就会尽可能地实现语文→文学→人文的教育目标:打开语文之门,来到文学的百花园,登上人文的博雅塔,以艺术的眼光看世界。
二、基于学生经验开展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一是基础的听说读写方面;二是文学欣赏、文学创作方面;三是综合驾驭语言表达思想方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索出语文→文学→人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是培养学生文学艺术阅读、欣赏、批评、创作的坦途,也是提升他们人文素养的捷径。为了构建优质的课堂,教师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四个方面的经验,将此作为现实起点,运用先进的理念努力升华。
(一)精心三备:追求语言和学识的统一
优秀的语文教师是稀缺资源,他们往往需要做好三备,即备知识、备学生、备教法,舍得下功夫追求优质课堂效果。教师始终要把“每一句话皆有出处”———引经据典、“语不惊人死不休”———精彩语言与精深学识作为自己的课堂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倾入心血,把多年学习思考所得和学界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朱光潜先生说:“语言、语文都不只是工具,它们就是思想本身;有了完美的语文形式,思想绝不会零落错乱,语文精妙,思想也不会粗陋;语文学习,就是让我们的思想由浅而深,由粗而细,由模糊而明确,由混乱而秩序,由无形式到有形式,由不完美的形式到完美的形式。”语言、思想、学识是统一的,一堂好课必须通过教师的学养实力实现。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利用学生的四重经验,让学生有收获,而不能将课堂变成教师的“秀场”。
(二)细读作品:熏养文学思维,陶养文学情志,培养文学表达
教师要充分使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精讲名家名篇,展示作品的文学魅力。教师要通过运用细读、理论赏析、挖掘、涵泳,让学生感受、理解和掌握文学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养成文学思维,丰富精神世界。很多学生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倾城之恋》中范柳原给白流苏打电话说:“流苏,你的窗子里看得见月亮吗?”学生限于生活经验,可能读不懂成人的恋情,对此句一带而过。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爱你”。这就是文学的表达方式。诸如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顿时开悟:原来文学表达和生活表达是有区别的。《红楼梦》是文学教育的必读书,但是学生的阅读障碍重重。比如,最简单的一个细节———贾宝玉喜欢吃“胭脂”,其实并不是表面的意思。如果教师能够在此类问题上加以点拨,则会使学生茅塞顿开、手不释卷。阅读了《红楼梦》,他们的阅读经验就会达到“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佳境:原来经典文学的语言和生活的语言如此迥异!原来中国文学的魅力如此之大!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离别之情。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说:妙就妙在这个“不及”。这个“不及”,写离别情非常真挚,也非常自然,既空灵又有味。这是诗人情志的表达。但是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学生以往的学习对此并未深究。可见,走心的阅读才是真的阅读。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和“桃花潭水深千尺”有什么不同?主要是风格的不同,前者是落日黄昏,大野苍茫,风雪之中,壮士长啸,非常质朴、非常豪迈。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种感情又有什么不同呢?一是伤感,有一种悲凉之情;二是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感觉;三是有很多话要说,尽量延迟分别的时间;四是“西出阳关”在盛唐人心目中是壮举,但是这个壮举并不意味着没有寂寞和艰辛。岑参“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表达峰回路转:朋友渐行渐远,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雪地上只有马蹄的印迹。这些都是文学思维。学生可能并未体味过刻骨铭心的离别,所以,对经典中的文学情志往往没有感觉或感觉肤浅,而这正是能够提升其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的关键。只要教师非常专业地持续引导、潜移默化、集腋成裘,学生自然会领悟到文学之美。以上四首诗,都是表达朋友之间的离别情,表达精微、准确、动人。朱光潜说:“语文最大的德性就是精确妥帖。”我们要为一种情感、一种思想找到最适合它的表达方式。这个寻找的过程其实是非常艰辛的,需要极其敏感,甚至需要艰苦的挣扎。
三、在文学教育中拓展学生的经验
(一)加强文学经典诵读以及诗词鉴赏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国学篇目,促使学生亲密接触文史哲典籍,激发其阅读兴趣,营养身心。中国是口讷的民族,不善于表达,辅导诵读可以提升学生说和诵的能力。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人天然具有诗性品格,而诗词鉴赏在语文教学中又是重点,因此,在讲授诗词时,需突破陈旧教学模式,形成专题讲座,凝练和展现中外文学史悠久和经典的魅力,还要善用新理论进行诠释。例如,通过“情思采采而无邪念———诗经中的爱情诗””“伟大的盛唐及伟大的诗的国度”“大宋的奢华———豪放与婉约”等专题的学习,课后学生意犹未尽,诗兴大发,群情激昂,踊跃参与诗歌创作。
(二)课堂内外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教师每堂课都要做到扎实、精彩,让师生共同徜徉于经典美篇的鉴赏中,是为静读。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参观博物馆等感受本土文化,进而感受中华文化,悠古思今,飞扬思想,是为行读。比如,演出经典故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每个学生都有分工,使学生由聆听者、欣赏者变成主导者、编创者,促进了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互动,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气质,实现了学生与圣贤的心灵对话。此外,邀请非遗茶道、香道、花道的传承人进课堂,品茗、闻香、插花、听琴,是为置读。学生置身其中,动手参与活动,提升了品位,感受了生活之美,甚至诗情涌动,较好地实现了对古代茶诗、花诗、香诗、月诗的顿悟。扩充这样的生活经验,能够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
(三)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成立课外阅读小组旨在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制定书目,并组织交流释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旨在将学生引入研究中,带领学生写论文、做课题。学生缺乏研究问题的机会与能力,作为教师,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发现“好苗子”,就应该让他们体验研究的过程,让有潜力的学生提前得到锻炼。另外,互联网时代,学生都是网民,借助互联网可使课堂无限延伸。教师可以创建学习交流群,推荐书单,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就话题进行探讨和辩论,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浸养于文学艺术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四重经验对大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建构作用,需要教师勇于探索新方法,勤于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实现文学教育在学生四重经验上的亲和感和提升感,使他们进一步善感人生风景、赏析文学作品、完善文化素养、获得艺术才能。通过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四重经验,建构一种新的四维式的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世界诗意感受的眼睛和审美趋善的心灵,达到文学教育“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六说文学教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2〕路遥.文心雕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
〔3〕朱光潜.谈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路遥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