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入对英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化导入对英语习得的积极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文化导入对英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1概述

文化”这一概念,由于其内涵之广大和研究者的着眼点不同,至今尚是百人百义。其科学定义最早是由英语人类学家E.B.Tylor提出的,称“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一个民族的语言承载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反映着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语言文化意识是语言学习和运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言本身是枯燥的,可是孕育语言的文化却是丰富多彩的。胡文仲(1992)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文化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我们可以把语言比作树,把文化比作森林,如果只顾语言,不了解所学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等于见树不见林,很难完全理解所学语言的精髓。

2文化导入的重要意义

2.1“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西方人注重实用主义,中国人则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重理性、重逻辑思维,而中国人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中西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迥然各异的文化精神。文化不同,语言更是不尽相同。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而英语属印欧语系,他们之间差异明显,如:英语重形合,强调句型严谨,不能随意更改。每个英语学习者恐怕都知道,英语里光一个“是”对应的最少就有五个单词,每一个单词都会因为搭配时态的不同,被要求放在合适的位置,如“I跟am,you跟are,is连着he,she,it,过去时态was,were”等等。而汉语重意合,词序没有特别限制,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因此汉语有时会因为句式随意而产生歧义,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主人不让留);或者“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客人可以留下来)。同样的句子,标点位置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当然,中西文化的相似之处也不胜枚举。所以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确文化导入的重要性,积极关注文化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2不仅要导入西方文化,更要导入中国文化

恩格斯认为,学习者只有将母语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杜瑞清说过“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我们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习得绝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母语与英语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母语是进修英语的基础,英语是学好母语、精通母语的必备参照”。对自己母语文化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不但很难达到理解西方文化、掌握英语语言的高度,也很难真正实现跨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但要注重西方文化的导入,同时也要注重中国文化的导入。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形成,是最能体现本土文化的语言。不同的文化折射到不同的语言上,形成的“影像”也会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只有同时了解两种文化的特征,才能对二语习得产生更好的引导作用。如:英语中loveme,lovemydog翻译为中文不是“爱我,就爱我的狗”,而是“爱屋及乌”。这就跟两地文化有直接关系了。西方人对待狗一般如同家庭成员,褒义较多;而中国古时候跟狗相关的词大多含有贬义,如猪狗不如、狼心狗肺等,再者中国人自古对家宅有着根深蒂固的情节,所以就有了“爱屋及乌”的成语了。

2.3文化导入趣味性强,可增加学习积极性

有了文化的导入,英语习得不再枯燥乏味,学习过程也有趣起来。如:Pandoro’sbox字面意思看是“潘多拉的盒子”,翻译让人费解,潘多拉的盒子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英文词组出自希腊神话,潘多拉是宙斯用来惩罚人类、给人类带来灾祸的女人,她有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灾难、贪婪和疾病等。所以词组应翻译为“灾难之源头”。学生不仅学习了英语词组,还了解了有趣的希腊神话。语言像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跃然于纸上,活泼灵动。又如:crododiletears字面看是“鳄鱼的眼泪”,一般人看完翻译还是无法理解,这时就要找一找文化根源。此词组来源于一个西方传说:“鳄鱼非常阴险狡诈,当它捕食时一边贪婪地吞噬猎物,一边假惺惺地流泪。”人们用这个词组来比喻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一个词组就是一个形象的故事,内容丰满、有理有据,学生想忘记都难。因此,中西文化的导入能大大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习。课堂上教师还可加入电影、多媒体、图书阅读等文化导入形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二语习得高涨的积极性,进入两种语言同时提高的良性循环。

3正确的文化导入积极促进英语习得

3.1迁移的概念

迁移(transfer)一词最早源于心理学,后来RobertLado把它运用到二语习得领域,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由于目标语与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而产生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已有知识对新学知识有帮助,就是正迁移;相反,如果已有知识对新学知识有负作用,就是负迁移。

3.2利用中西文化相似性发生英语习得正迁移

Ellis曾说过:“语言学习者应该使用第一语言作为他们可以有意识地借助的资源,从而促进他们的第二语言学习。”二语习得理论也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不是目的语,而是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不断向目的语靠近的语言体系,Nemser称之为近似系统,也就是中介语理论。因此,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想要完全置身于汉语之外,是不可能的。相反,学习者应该利用现有语言知识来内化第二语言,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达到双赢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汉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大于负迁移,汉语水平和正迁移发生的质量高低成正比。汉语水平越高,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就越少;汉语水平低,英语学习也会受到阻碍。翻译大家张培基老先生也是当时汉语学习中的佼佼者。中西语言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英语习得正迁移的发生几率也较高。以外来词为例,如:sofa沙发、ham-burger汉堡包、pizza披萨,发音基本没有太大差异;英语的主要简单句由“主谓宾”构成,跟汉语也极其类似,如:IlikeEnglish.我喜欢英语。虽说是简单句,但几乎所有的复杂句都是建立在他们之上的;又如:一朵美丽的花朵abeautifulflower都是由量词+形容词+名词构成的,词序完全相同。只要学会基础单词,运用汉语思维就可以对这类小词组达到过目不忘、灵活运用的目的。

3.3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性减弱英语习得负迁移

长期以来母语都被看做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干扰,而二语习得的过程就被看做是克服母语负迁移的过程,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每一个学习英语的人都会受到汉语的影响,若要让汉语在英语学习中发挥最大限度的正面作用,就要重视文化导入,不仅是西方文化,汉语文化也是重中之重。如meetone’sWaterloo是什么意思?原来Waterloo滑铁卢是比利时中部的城市,1815年拿破仑Napoleon的军队在此大败,知道历史由来之后,学生就可以轻松找到一个合适的成语来表达含义,于是便有了“一败涂地”。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可以减弱英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的。再如中国人说话习惯先交代时间地点,再说人物事件;而英美国家的人习惯先把人物事情说明白,最后再交代时间地点。许多英语初学者喜欢把一句话按照汉语顺序直译出来,难免显得生硬,如果学生提前知道中西语言的差异所在,提前把汉语中的时间地点翻译出来放在句尾,再把人物事件翻译清楚,就可以利用文化知识简化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结语

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文化建设上也掀起了“中国文明热”“国学经典热”的风潮,现代社会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血肉关系被重新地梳理和修复,至此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新时代的英语语言学习者不仅要努力了解文化差异,利用所学知识减弱汉语对英语习得的负迁移,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从而运用所学英语知识,把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作者:张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