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与主流文化传播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主旋律电影与主流文化传播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主旋律电影与主流文化传播研究

摘要:电影《攀登者》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影片。从传播方法上看,该片关注登山队里的每一个小人物,以小见大,家国同构,力求真实还原,为观众搭建通往历史的桥梁。从文化表达上看,《攀登者》从勇攀自我高峰、传承、集体主义、以人为本四个角度诠释了攀登精神的文化内涵。当然,作为登山题材电影,这部影片也存在专业性欠缺、感情线过多、炫技夸张等问题,对此,本文给出一些策略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主流文化传播;《攀登者》

一、主旋律电影与《攀登者》

“主旋律”最初是一个音乐词汇,指音乐作品中具有明显特征且处于主导地位的旋律,将这个词引入到电影界,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是在政府指导下弘扬国家意识形态的电影。主旋律电影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是国家意识形态的表征。此类电影不仅有娱乐和审美功能,还有宣传和教育功能。电影《攀登者》具有研究价值,它是中国首部登山题材电影,也是中国首部将主旋律与登山题材相结合的电影,这种创新的结合方式是我国主旋律影片的一种全新尝试。此外,202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峰;45年前,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首次将觇标带到峰顶。几十年来,中国攀登精神在历史的洗礼中不断传承、丰富。电影《攀登者》是根据1975年登顶珠峰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对该片主流文化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主旋律电影的主流文化传播方式,促进攀登精神乃至我国其他主流精神文化的传播。

二、电影《攀登者》的主流文化传播

(一)主流文化传播方法。1.以小见大,家国同构主旋律电影的传播目的是传播主流价值观,但此类电影往往在突出宏大主题的时候显得宽泛无物。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攀登者》的主要目标是传承与弘扬中国的攀登精神,但是其在表达方式上却独辟蹊径。电影虽立意高远,但始终不忘家国乃是一体,把登山队中个人的故事融入到捍卫国家主权、誓登珠峰的大背景之中,这为主旋律电影传播主流文化提供了新途径。电影讲述了中国国家登山队员两次登顶珠峰的经过。第一次方五洲三人虽登上珠峰,但是没能留下作为证明的影像资料,这一次登顶在世界上饱受争议。由于国家政治大环境的原因,三人登顶归来后都告别了登山队员的身份,有的成为工人,有的回到家乡放牧,还有的身残志坚仍守在珠峰脚下,这时三人的命运走入低谷。15年后,国家再一次组建登山队,他们三人再一次被国家召回成为国家登山队的一员。他们三人身份的变换,实质上也是国家大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对测量珠峰重视程度的变化。15年后,登山队有了新鲜的血液,李国梁、杨光、徐缨三人最为突出。徐缨是一位气象专家,在影片中与方五洲有情感联系。登顶珠峰前,方五洲一直没有机会对徐缨表明心迹,他希望用登顶的荣誉向徐缨表白,但第一次登顶没能取得世界的认可,他没能说出口。后来徐缨出国学习,在信中对方五洲谈到“我们之间隔着一座山”,徐缨学成归国与方五洲相遇再次提到了这句话。他们二人心中的山既指他们心中情感的隔阂,也指现实中的珠峰。电影的最后,方五洲即将登顶,徐缨奄奄一息地在电话那头说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山”消失了。电影将他们两人的情感与国家情怀相连,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荣誉相连。“山高人为峰,情深心做虹”,他们既跨越了心里的大山,也征服了珠峰,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家国本就是一体,国家没有尊严,人民都难以感到幸福。该片在家国融合的分寸上拿捏得恰到好处,方五洲和徐缨之间的感情为观众心中那磅礴的爱国之情提供了一个柔和的出口。观众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感动,更为他们的爱国之情动容,两种感情相融,将个体价值与国家使命结合,是这部电影的独特魅力。2.真实还原,搭建通往历史的桥梁电影《攀登者》的一大亮点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故事,剧组从多个方面做出了努力。首先,为了还原真实的登山场景并给观众营造年代感,在电影拍摄场景搭建、道具选择等硬件上,影片的主创团队搜集了大量的史料进行阅读、研究,选用的普通生活道具以及登山装备都严格遵循史料记载。小到水杯、冰镐、冰爪、氧气瓶,大到卡车、帐篷、建筑都做到真实还原,无一例外。其次,在演员的选择以及锻炼等软件上,电影剧组要求各演员提前在高海拔、缺氧的环境下进行负重训练。有了亲身体验,演员才能理解当年登山队员的艰苦,才能在电影拍摄时表演得更加真实、自然。最后,为了真实再现中国登山英雄勇登珠峰的历史事件,实景还原珠峰壮丽景观,电影《攀登者》剧组选择在西藏珠峰取景拍摄,拍摄的画面皆是珠峰实景。有了以上三个方面的保证,这部电影基本做到真实还原,为观众搭建了通往历史的桥梁。观影结束后,不少观众主动了解历史,多家媒体对胡歌饰演的人物原型进行了报道。《攀登者》把历史真实地重现在大银幕上,吸引当代人自发地去了解登山英雄,它的价值就已然凸显出来。

(二)攀登精神的文化表达。1.勇攀自我的高峰。影片中的攀登精神首要表现在几个主要人物勇攀自我的高峰。片中几个主要人物不仅在攀登珠峰,也在不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攀登珠峰的过程既是他们与自然对抗的过程,也是他们与自我对抗的过程。正如伟大的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所说的:“我们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我。”影片中的老一辈登山队员、现任登山队总指挥曲松林,1960年登珠峰时是摄影师,方五洲为了救他,选择让相机摔下山崖,这使得他们最后的登顶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撑,曲松林陷入深深的自责。国家再一次组建登山队,他表现得十分急切与激进。在队长方五洲受伤的情况下,曲松林选择没有太多经验的李国梁担任队长。尽管很多人反对,但急于登顶的他已经想不了那么多,最后李国梁牺牲,他幡然醒悟。曲松林的一生都致力于登顶珠峰的事业,这使他有些急于求成,李国梁的牺牲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指挥登山队攀登珠峰的过程也是他逐渐认清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除了曲松林,还有杨光,他在第二次登珠峰时把睡袋让给队友,导致自己的双腿因冻伤截肢,但他仍然不愿放弃登山。后来电影的彩蛋环节,成龙饰演的老年杨光时隔43年终于戴着假肢登上珠峰,这种永不言败、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也是攀登精神的体现。2.传承。电影《攀登者》全片展现的是方五洲等人两登珠峰的故事,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第一次攀登,因为未留下登顶时的录像而不被国际社会认可;第二次登珠峰,不仅留下了影像,还成功测出了珠峰的海拔高度。方五洲第二次登顶后,第一时间把1960年他留在峰顶的国旗插上,五星红旗在珠峰顶飘扬的那一刻,他的脑海里出现了老队长的身影,这一刻曾经的攀登精神得以传承,并在新一代队员的身上焕发新生。3.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在电影《攀登者》中无处不在。在登山过程中,一个人往往很难与恶劣的天气、陡峭的崖壁对抗,只有与团队精诚合作,一个团队拧成一股绳,才有力量登到山顶。因此,集体主义在攀登精神中必不可少,它表现为团结互助、敢于牺牲、一直向上。珠峰的第二阶梯是一个近乎垂直的陡峭崖壁,这是从北坡登顶的必经之路。电影中第一次攀登珠峰时,方五洲等人为了上崖壁,只能采取搭人梯的方式,爬梯子的人就是曲松林。他担心冰鞋底部的倒刺伤到队友,选择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天气里赤脚攀爬。最后,他们一行人成功爬上崖壁,但曲松林的半个脚掌因为冻伤只能切除。电影中还多次出现登山队遭遇风暴的情景,每一次队员之间都相互照应,一旦一个人抵抗不住狂风,其他人迅速施救,一群人紧紧拉在一起。无论是曲松林还是普通的登山队员,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登顶珠峰为国正名。在所有的登山队员眼中,个人利益是渺小的,更重要的是集体乃至国家的荣誉。国家、集体,沉重如山,是责任,也是信仰。4.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人通过增强自主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在实际活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电影《攀登者》在前后两次登顶的两个相同情节的矛盾冲突中传递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一次登珠峰,队长方五洲为救曲松林放弃相机,正因为这个选择,他们的登顶因缺乏影像资料受到质疑。被救的曲松林不理解方五洲的选择,在之后的15年里一直不愿意原谅方五洲,他认为就算牺牲自己也要保住相机。一边是影像资料和登顶荣誉,一边是人的生命,该怎么选?这个问题不仅拷问着方五洲和曲松林,也拷问着每一个观众。15年后,中国新一代登山队员攀登珠峰时,曲松林担任总指挥,担任登山队长的李国梁为保住相机放弃了生命。看着李国梁的遗体被抬下山,曲松林懊悔不已,那个两难的问题在他心中有了答案,他也理解了15年前队长方五洲的选择。作为个人,自己有选择为国赴死的权利,但作为队长或者总指挥,必须对每一个队员的生命负责。

三、不足之处

(一)专业性的欠缺。《攀登者》选取的是我国电影较少涉及的登山题材,但从登山类电影的角度来考察,这部电影只基本完成了登山故事的叙述,在很多细节的呈现上还不够出彩。例如,对于登山队在攀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电影表现得过于单一。片中使用大段篇幅描摹珠峰变化多端的恶劣天气,且这种天气突出表现为风暴以及雪崩,对于其他的天气没有过多的描写。而除了恶劣天气之外,登山队员们还会遇到各种难题,例如在1975年我国物质条件不够丰裕、交通尚不便利的情况下,整个珠峰大本营的后勤是如何保障的?有哪些人在背后助力?再如,氧气问题。珠峰海拔极高,携带过多的氧气又会增加登山员的负担,在当时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登山的专业性知识和历史背景,影片没有前期的交代,片中也没有过多的描写。显然,这部作为登山题材的影片在专业性上仍然有所欠缺。

(二)过多的感情线、夸张的炫技。《攀登者》将人们爱看的动作戏、爱情戏融入到主旋律表达中,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商业大片”模式的电影,但影片对于爱情戏和动作戏的分寸没有把握好。虽然这部电影基本上达到了传播主流文化这一目标,但因感情戏过多,不少观众质疑电影的定位。此外,电影中还有一些夸张的炫技片段出现得非常突兀,前后情节的衔接不自然,降低了电影的观感。例如,1960年登顶归来,方五洲把徐缨带到一处空厂房,准备向她表白,这个时候为了展现主人公攀爬技术的高超,方五洲徒手爬到厂房顶端,攀爬过程多是华而不实的炫技,观众不仅感受不到他的技术,反而觉得虚假与做作。不可否认,爱情戏和动作戏都是商业片的重要元素,但是主旋律电影在运用“主旋律+商业大片”这种创新模式时,一定要注意动作与爱情都要为主旋律表达服务,不能过于夸张生硬,也不能喧宾夺主,迷失了电影真正要表达的内容。

四、策略探析

(一)站在观众的角度拍电影。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人民需要电影,电影需要人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电影创作者要想拍出好电影,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看问题。电影的主题是什么?观众希望从电影中看到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情节观众更易于接受?这些都需要电影制作者设身处地以一个观众的身份考虑。例如在主流价值观念和感情戏的融合上,电影主创们要了解观众的情感需求,让爱情为整体叙事服务,把爱情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或戏剧情境之中,去表现它的永恒价值。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是为了让电影更加好看,以获得观众的认可,而一些突兀的情节设置和不切实际的动作设计只会让观众质疑电影的品质。

(二)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主旋律电影作品还需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主题表达、内容呈现、结构展开等环节悉心打磨。虽然追逐商业化成为当下电影行业的大趋势,但是电影制作方不应该只看到表象的东西,只看到高涨的片面的数据,而去迎合电影业的某种趋势。“主旋律+商业化”是主旋律电影创新主流文化传播的新形式,观众不希望看到与普通商业片同质化的电影。电影创作者应该着力提高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品质,在商业化的大背景下创作出更多有差异化的作品。一部电影是警匪片就先符合警匪片的基本美学规范,是军事片就请拿出军事片的范儿,只有以高质量为基础,电影才能被更多观众接受,才能自然而然地传递价值观,主旋律才能“声入人心”。

作者:潘文倩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