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媒介下青年亚文化新表征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媒介语境下,青年亚文化表征发生了转向。以云吸猫青年亚文化为例,新媒介语境下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新表征表现为“抵抗弱化”、“风格弥散”。青年亚文化表征转向的原因,一是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新的信息系统场景,二是开放、匿名、去中心化的新媒体环境消解现实世界权威,青年群体以自我娱乐、自我表达、自我宣泄的方式取代了仪式性的抵抗。
【关键词】云吸猫;新媒介;抵抗弱化;风格弥散
一、云吸猫:一种新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
人类学家马赛尔·莫斯说过,“猫是唯一成功驯服了人类的动物”。这句话验证了当下国内部分网络人群吸猫成瘾的现象。吸猫一词最早来源于2016年,某位铲屎官在互联网上发表的帖子《妖妖零吗?这里有一群不法猫奴聚众吸猫!》,迅速走红,吸猫一词便被广大网友知晓。吸猫的具体含义是指用鼻子闻猫咪的身体,又进一步延伸为对猫咪施展各种亲密的动作,例如用手抚摸猫的身体,或是把脸埋在猫的肚子里,以此来获得一种满足感。而云吸猫指的则是在互联网上通过肉眼观看猫咪的视频和图片来代替现实中与猫咪亲密接触的行为。“吸”这个字眼和“吸毒”、“吸烟”的“吸”字意思相近,表示的都是对某种物品的上瘾状态。不难发现,有关猫咪的各种视频和图片大量充斥在互联网空间里。B站、微博、抖音等内容平台里有关猫咪的视频和图片数不胜数,云吸猫现象成为了一种亚文化,是属于网络空间里青年群体独有的文化。青年群体聚集在网络社区,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构建云吸猫亚文化的风格特征和群体认同,言语间充满了对于猫咪的喜爱,他们的肉身仿佛真的可以穿越到屏幕之中与猫咪亲密互动。这种新型的青年亚文化值得我们去解读和研究。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要数英国的伯明翰学派,随后的后亚文化研究也为青年亚文化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将会结合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理论以及后亚文化研究理论,对“云吸猫”青年亚文化进行个案分析。
二、云吸猫青年亚文化的表现特征
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理论突出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对于主流文化和资产阶级的抵抗特征,以及建构亚文化群体认同的风格特征在新媒体语境下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为新媒体时代下,青年亚文化抵抗意识的削弱以及风格弥散在互联网络空间的各个地方。二次元文化、非主流文化、鬼畜文化、丧文化、表情包文化等亚文化都体现出了青年亚文化抵抗色彩的褪去、风格经由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弥散到个人,最后这些文化都被进行了商业化收编或是意识形态收编,被主导文化和媒体、大众认可。云吸猫青年亚文化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一)抵抗弱化。之所以被称为亚文化,是因为亚文化起初是不被主流和大众认可的,它拥有内在的对于主导文化的抵抗性。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以阶级为研究基础,得出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具有浓烈的抵抗精神的结论,而如今,青年亚文化的抵抗呈现出弱化甚至完全消解的特征。云吸猫青年亚文化是爱猫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猫咪而只能在网络上观看有关猫咪的视频、图片来满足自己的吸猫欲望,在云吸猫的过程中,青年群体追求的是一种安全、温暖和治愈的心境,我们很难找到云吸猫亚文化抵抗的对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基于人类需求的创造性精神活动。如今的青年亚文化越来越带有创造性的属性,而不再是强烈的抵抗。云吸猫青年亚文化的创造性体现在,这种青年亚文化会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来满足网络吸猫人群的吸猫欲望,互动性强、虚拟与真实的界限模糊的特点使得新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青年群体的吸猫欲望。
(二)风格弥散。风格弥散的含义是指建构某种青年亚文化群体认同的符号等标志经由新传播技术,快速流动在互联网络空间里,最终被每个人所了解到,呈现出一种自中心向四周弥散的状态。不难发现,如今的青年个人不仅仅会参与到某一个亚文化群体之中,还有可能作为其他亚文化群体的身份快速地参与到各个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群体之中。以吸猫文化为例,猫咪的一些表情包就有着“丧文化”的风格特征,例如“我已经是个废猫了”。某些猫咪视频中,主人会给猫咪穿上猫咪版的唐装、汉服,甚至是一些二次元动漫人物的衣服,汉服、二次元亚文化的风格特征体现了出来。再比如说,B站等视频网站经常会有猫咪的鬼畜视频,体现出鬼畜文化的风格弥散在云吸猫亚文化中。而云吸猫青年亚文化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为弹幕和评论。例如将娇小的猫咪比喻为“猛虎”,将橘猫比喻为“猪”,形容猫咪过分可爱的词语“AWSL(啊我死了)”或是“阿伟死了”,也可以在一些表情包文化中得到体现。丧文化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垂头丧气的猫咪表情包,配上丧气满满、表现颓废状态的汉语词汇。这些现象都说明了网络青年亚文化的风格特征呈现出一种弥散的特点。
三、云吸猫青年亚文化形成及表征转向的原因分析
云吸猫等青年亚文化产生以及特征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新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笔者将会从新媒介技术的视角出发,来解释云吸猫等青年亚文化产生以及青年亚文化呈现抵抗弱化、风格弥散的特征的原因。
(一)包容的新媒体环境。如今的青年亚文化类型众多,更迭速度较快,且多发源于虚拟的互联网络空间,并依靠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开放性、去中心化特征,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低廉成本以及新媒体在信息快速流动方面的助力作用。新一代青年群体谙熟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在强有力的网络带宽下,随手在手机上敲打的文字、经过恶搞的PS图片、有另类剪辑特色的视频等经由新媒体技术可以快速传播到互联网络空间的任何角落,经过一定的时间积淀可能就会被挖掘成为某种新型的青年亚文化。在开放的互联网络环境下,青年群体自由选择的空间更大更广,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新媒体技术则放大了这些可能性。互联网络空间自身的匿名性、开放性以及去中心化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实世界的权威对青年群体的控制,青年群体不再做出抵抗,而是更多的自我娱乐和自我宣泄。这些都为青年亚文化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云吸猫亚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妖妖零吗?这里有一群不法猫奴聚众吸猫!》等帖子、网友拍摄上传的各种猫咪宠物、校园流浪猫的视频以及图片,在开放包容的新媒体环境下经由B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被更多的网友所浏览,获得了更多的点击量和评论量之后,吸猫群体开始成长壮大,聚集在赛博空间里,通过手机屏幕来观看这些视频和图片,并使用独特的吸猫风格文字“AWSL(啊我死了)”、“橘猪”、“猛虎”等建构起群体认同,云吸猫亚文化由此形成。
(二)融合与分隔的信息系统场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也是云吸猫亚文化呈现出抵抗精神弱化以及风格弥散的特征的原因,“场景”是对此理解的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处在由新媒介技术所整合起来的、融合的信息系统环境里,人们共享相同的信息。在融合的信息系统环境中又有若干分隔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即场景,美国学者梅罗维茨将戈夫曼的“场景主义”和英尼斯、麦克卢汉等学者的“媒介理论”相结合,提出媒介场景理论,认为社会行为的变化原理是由于新传播媒介重构了社会的场景,场景发生变化,人们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伯明翰学派提出青年亚文化具有强烈的抵抗精神的原因可以从媒介技术的视角出发进行探析。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当时电视机在英国家庭迅速普及,打破了资产阶级利用印刷媒介对信息的控制,中产阶级等权威阶层的“后台行为”暴露在电视上,权威等级衰落,在激进的英国革命左派和反正统文化的氛围下,由此形成工人阶级以及少数资产阶级的具有强烈抵抗精神的青年亚文化。新媒体环境下,网络青年亚文化是一个大的信息系统,是各种形式青年亚文化的集合。云吸猫青年亚文化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一个分支,有属于自己的信息系统,是融合的信息系统场景里分隔出来的一个信息系统,加入此系统、通过风格建构群体认同的成本很低,因为在融合的信息系统场景中信息的流通几乎是均质的,即使网络青年亚文化信息系统场景下若干分隔了云吸猫亚文化、丧文化、表情包亚文化等,青年群体也能够在各种青年亚文化的风格特征中得到精神上的普遍共鸣,而风格特征,可以说就是青年群体自身的真实精神状态在网络空间的投射,例如在房价、物价高涨的社会环境下,青年群体普遍的颓废无力的心态;在人情关系愈加淡漠的环境下,青年群体将陪伴的需求转向猫咪等宠物。体现的都是青年群体自我娱乐、自我宣泄、自我表达的状态,抵抗不再,风格特征在信息均质流动的场景下被分隔出来的信息系统所接收、接纳,隐匿在青年群体随时切换的其他亚文化群体身份之下。
四、结语
云吸猫青年亚文化是新媒介语境下的一种新型的青年亚文化,发轫于新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它所体现出的“抵抗弱化”以及“风格弥散”的表征不同于过往的青年亚文化的特质,究其原因,是个体满足基本温饱、人情关系愈加淡漠后的对于陪伴、安全的精神需求,当然也不可忽视媒介技术在亚文化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新传播媒介技术在青年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消解了现实世界的权威以及构建的新的信息系统空间,使得亚文化的风格快速流动于网络空间。在未来,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媒介技术本身在青年亚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2010(12):104-112.
[4]郭环.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云吸猫”文化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9(05):146-148.
[5]景瑶.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吸猫文化”[J].视听,2018(10):147-148.
作者:任一帆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