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长角苗舞蹈文化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聚居于“六枝梭嘎箐苗社区”的长角苗是贵州苗族的一个支系,由于其特有的文化生态,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社区内舞蹈风格独特、内涵丰富。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发现:受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的影响,区域内舞蹈有起于心、发于腰、平稳、庄重、紧而不僵,松而不漂、重歌轻舞的风格特点。对长角苗舞蹈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可对其舞蹈文化作宏观、整体地把握,以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关键词:长角苗;舞蹈文化
一、六盘水长角苗
(一)长角苗聚居区———“六枝梭嘎箐苗社区”
“六枝梭嘎箐苗社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支系之一———箐苗(长角苗)的故乡,它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西北部与织金县边界的梭嘎苗族彝族回族乡境内,距六枝县城38公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面积120多平方公里。因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角苗聚居区,有人称这里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活化石”,这里有中国和挪威政府联合建立的亚洲第一座露天生态博物馆,贵州省政府非常重视这一支拥有独特文化的苗族支系所处的生态环境,所以2005年“六枝梭嘎箐苗社区”被收录入贵州省第一批非遗名录。“六枝梭嘎箐苗社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以石灰岩为主要特征,因交通不便在90年代以前他们很少与外界接触,箐苗(长角苗)人在日常生活中靠刻竹或结绳来记事,深处大箐中的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坚强勇敢、勤劳智慧在这里自耕自织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据2016年统计该区内有近2000人,目前他们生活在邻近的12个寨子里,据老人们回忆他们自古喜居山林以狩猎为主,逐步安定下来以后才开始以粗放的农耕为主要生计,目前社区的自然环境还保持着原始的面貌。
(二)关于长角苗头饰的传说
在一些正式文献里长角苗也叫箐苗,意为“箐林中的苗族”,“箐”即山间的大竹林,他们自称HmongRong(mho53zo35)。但根据头饰特点,又叫长角苗,长角苗这一名称是汉族人对这一苗族支系的称呼。杨万选先生在《贵州苗族考》一书中是这样追溯长角苗称呼起源的,“长角一名乃汉人对此族的称呼……此族多居纳雍、织金境,如瓜瓦鸡场、少甫马场、火烧诸坝化洞、催龙及高兴寨等。”[1]长角苗是古老而神秘的苗族分支,有人称长角苗的历史是写在头发上的历史,因为这一支系的苗民头上有一支用形似牛角的长角木梳和亡故祖先的头发,再加上黑麻毛线盘成的有3-6公斤重的巨大发髻。关于长角标志的由来说法不一,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有根据、较有说服力的说法主要有六种:其一、这支苗族的先民因战争被迫迁居至原始森林后,因能够耕种的土地极少,为维持生计以狩猎为主,但森林里野兽很多,为了迷惑野兽不伤害他们,他们就仿照野鹿的样子在头上戴起了木角进行自保;其二、早期古人不论男女都留长发,因在劳作与生活中多有不便,人们便用一根木棍插在头上固定散乱的头发,后随着审美观念的变化,劳动能力和改造物件能力的加强,慢慢的这个头饰变成了既耐用又美观的“角”的形状;其三、在外族与苗族的战争中敌方只杀男性不杀女性,为避免招来杀身之祸,男人们就模仿女人在头上盘发戴角;其四、首领苗王战争牺牲后,族人在举行告别仪式时把狩猎时所用工具如弓、弩等反插在脑后,誓为苗王报仇。以后,因为不方便才用木制长角取代了兵器,并一代代的传了下来;其五、牛在苗民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说苗族的首领蚩尤面如牛首,苗民皆以牛为图腾,长角苗脑后的木角象征牛角,表示对先祖的敬意与缅怀;其六、最初只有苗王才可以把头发盘成大发髻留在头顶,现今的长角苗分支来自苗王宫,是当初苗王的后裔,他们至今还保留着这个发饰。“总之,在‘长角苗’的服饰、头饰中蕴藏着神话传说、历史记忆、民族习俗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长角苗族群文化重要的信息源。”[2]虽然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长角苗为了生存与发展,与野兽斗、与匪兵斗、与恶劣的环境斗,在艰难困苦的生存条件下不忘故乡,牢记祖先的骁勇善战,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把所有的信息都记载在头饰与服饰中是显而易见的,今天硕大的头饰成了这个苗族支系的标志。
二、长角苗的宗教信仰与主要节日
由于长角苗的生存环境比较闭塞所以他们至今仍信奉原始宗教和祖先崇拜,“从发生学的角度观之,祖先崇拜最初可以直接追溯到图腾崇拜,因为某一氏族或民族一旦确认某一非人类的特定的图腾物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时,即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图腾祖先偶像,从而也就初步奠定了祖先崇拜的基础。”[3]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万物有灵的神鬼信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该支系丰富、古朴的节日文化表现出独特的个性与较强的原始特征,与社区的自然环境、民族信仰、民风民俗以及和滋生在这个文化环境中的民间舞蹈密不可分。据统计目前长角苗一年要过9个较为重要的节日,如下表所示:如图所示,他们的节日大多集中在农闲时,通过活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除病疫和恶魔,同时还为年轻人的恋爱提供时间和场地。除了以上节日长角苗最集中的聚集还有打亲(结婚接亲仪式)和打嘎(丧葬仪式),从节日仪式到人生礼俗长角苗人都离不开舞蹈。
三、长角苗的传统舞蹈及种类与特征
民族民间舞是由各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的不同,民族民间舞也异彩纷呈。整体来看长角苗的舞蹈分为宗教祭祀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两大类。下文将通过对长角苗舞蹈与其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社会作用的联系分析长角苗舞蹈的种类特征、风格特征、形成因素等,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支系的舞蹈。
(一)长角苗舞蹈的种类
1.宗教祭祀性舞蹈
宗教祭祀性舞蹈是指跳舞的舞者并非为自己而舞,它的舞蹈有特殊的功能,可以娱神通灵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舞蹈的内容多为祈福、驱鬼、消灾、保平安。舞者本身也有特殊性,是受过专门训练有一定能力在民间有威望的人,或是祭祀典礼的主持者和法术的施行者。这一类舞蹈在长角苗的传统舞蹈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认识产生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多在祭祀山神、树神、打嘎时跳,舞蹈配乐哀沉,气氛严肃,舞姿刚劲。这类舞蹈一般具有两大特征:其一是具有功利性;其二是具有群体性。从长角苗在跳宗教祭祀舞时大多使用圈舞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和他们至今保留的原始宗教信仰,可以发现该类舞蹈具备原始舞蹈功利性和群体性。
2.娱乐性舞蹈
长角苗传统的娱乐性舞蹈主要出现在跳花节、打亲或喜庆节日。舞蹈节奏相对欢快,徒手或手持手绢、三眼萧、芦笙而舞,伴奏一般为木鼓,多表现出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舞者边唱边模拟其劳动过程或儿童游戏中的动作,队形变化也较丰富,有圆圈、横排、竖排、斜排等。从长角苗的生存环境来看他们的物质生活很贫乏,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一方面他们顽强不屈、辛勤劳作、自给自足对生活抱有知足常乐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重情重义、与人为善、待人接物有知恩图报的处世态度。长角苗的娱乐舞蹈具有社交功能,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可以通过民间歌舞进行传达。在歌舞活动中他们的情感交流既直接又含蓄,比如男孩女孩在跳花场手绢舞时女孩子边舞蹈边含蓄的用苗语唱到“岩上采花,岩下栽,岩下滴水,养花苔,只要哥心合妹意,且别把花别处栽”,在以三眼萧为道具跳舞时又唱到“三个小坡对小坡,风吹木叶对对说,今天你隔我一层纸,明天我隔你九层坡”。他们在跳舞时能够做到以礼待人,避免肢体的直接接触,往往以歌传情、以笙逗情、以眼调情、以众示情。
(二)长角苗舞蹈的风格特征
1.长角苗舞蹈的体态特征
长角苗在舞蹈时的体态特征为:脚正步位自然打开、双腿微微收拢、臀部后倾、胸部略含、双手叉腰、双肩下沉、头颈微倾、气息松弛,透出含蓄、矜持、端庄的神韵具有特殊的美感。由于头饰较大她们舞蹈时在横向上求“横摆”,在纵向上求“平稳”,在动态上有“晃”、“摆”、“摇”、“点”等,舞蹈时有“身正、手摇、胯摆、腿绕、脚磋”和一顺边的体态。
2.长角苗舞蹈的动律特征
动律是区别民族民间舞风格特点的关键,长角苗舞蹈的动律特点是:上身匀速横摆、手臂划圆,下身韧性颤膝。这些特点构成了长角苗舞蹈含蓄、内敛、细腻又不失活泼的风格特点,使舞姿看起来仪态万方、端庄典雅。其舞蹈节奏强弱相间、快慢有序、鼓点单一重复,重拍时舞蹈动作停顿,整体来看长角苗舞蹈起于腰、发于心、平稳、矜持。
3.长角苗舞蹈的风格特征
受服饰及头饰的影响,他们在跳舞时上身相对平稳两只手臂会在胯的两侧小幅度的做前后划圆的动作,如果跳芦笙舞舞者会双手持道具在胸前绕8字,胯部也会和着音乐左右摆动。上身动作少而紧下身动作多而松有“颤”、“绕”、“拐”、“蹉”、“扭”、“踢”、“跳”等特点形成了“紧而不僵、松而不漂”的风格。
(三)长角苗舞蹈风格特征的形成因素
“民间舞蹈的形成受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在该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等条件下形成的。”[4]所以长角苗舞蹈中也沉淀有上述特征,由于长角苗生活在大山深箐中,生活非常艰苦,水资源更是匮乏,生活用水需要妇女们用木桶从远处背来,为了水不从木桶里洒出来,她们的上身必须前倾并保持平衡,另外女性在纺线织麻布时也需要保持上身的平稳,形成了她们舞蹈时前倾、平稳的体态。他们崇拜牛和锦鸡所以把头型梳成牛角的形状,把衣服织成五彩色像锦鸡的羽毛,马克思曾指出:“人在自己的发展中得到其他实体的支持,但这些实体不是高级的实体,不是天使,而是低级的实体,是动物,因此就产生了动物崇拜。”[5]研究表明“色彩在少数民族社会中是作为一种民族风俗习惯出现的,是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结果,并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全身浸透了普通语言和行为不便或不能表达的意义。”[6]头饰大而重上衣窄而紧使她们在舞蹈时上身动作少而单一,下肢动作丰富,居住在山区上山下坡为了安全会走成一顺边,所以舞蹈动作中也有一顺边的体态,上述因素说明长角苗的舞蹈受地域、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等的影响,他们把生活中的一些劳作动作融入舞蹈中,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风格。每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的沉淀与积累而形成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克鲁伯所说:“文化根源于自然,要彻底认识文化,只有联系其根源的自然环境”。[7]长角苗居住的地区层峦叠嶂,长期以来封闭的生存环境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对外交流,他们年复一年的按照传统的民风民俗和审美习惯自娱自乐,所以他们的舞蹈变化很慢。另外,长期迁徙以及生计的艰难使他们有很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形成了随遇而安、谨慎含蓄的性格与心态。因此,长角苗的舞蹈婉约、朴素,是长角苗群体持重、内敛性格的自然流露。
四、结语
长角苗支系的舞蹈是非遗社区———“六枝梭嘎箐苗社区”,和生态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内有群体性、功利性和社交功能,对外起着宣传长角苗文化的作用。对它的生成环境进行研究、舞蹈动态进行探索、舞蹈文化进行阐释、发展空间进行探讨,发现它的优点与特色,找出它的局限性与不足,能促进该支系舞蹈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选.贵州苗族考[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晓松.生态保护理念下的长角苗文化———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田野调查及其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0,(01).
[3]梅新林.祖先崇拜起源论[J].民俗研究,1994,(04):70-75.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王春玲.解读西南少数民族崇尚的色彩语言———“黑”[J].贵州民族研究,2007,(05):40-41.
[7][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M].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作者:李晓艳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