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研究

摘要:通过整理与归纳20世纪5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与总结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民族文化的表现上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该如何有效地表现民族文化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从而使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民族文化的表现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探讨新疆各少数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面貌、新气象、新问题等,展现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意识,以反映新疆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和工作的历史或现实为题材的电影[1]。

一、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概述

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由于受到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因此成为了党和政府宣传民族方针政策、弘扬各民族团结协作和鼓励各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工具,影片中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十分强烈。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主要以战争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为主,着重讲述各民族的团结抗战,共建美好家园的故事。例如,反映边疆军民团结奋战,共同抵抗外敌,粉碎敌特破坏阴谋的《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反映新疆农村妇女斗争经历,维吾尔族人民实现农业合作社曲折历程的《绿洲凯歌》(1959年);反映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协作,与自然作斗争、与落后思想作斗争的《黄沙绿浪》(1965年);反映受到封建势力压迫的哈萨克族同胞被迫逃亡,最后选择参加民族联军,消灭匪军、惩办封建势力从而获得新生的影片《哈森与加米拉》(1955年)。另外,《哈森与加米拉》(1955年)、《草原雄鹰》(1964年)、《天山的红花》(1964年)、《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阿娜尔汗》(1962年)、《远方星火》(1961年)、《两代人》(1960年)、《绿洲凯歌》(1959年)、《黄沙绿浪》(1965年)等这一时期的9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几乎没有一部是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而进行深入挖掘与思考的,仅是景观化的再现了新疆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音乐、舞蹈、服饰和饮食等方面的物质文化,仅是为了满足电影观众对于异域文化的好奇心理。同时,影片中的音乐、舞蹈、服饰等民族文化元素只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附属品”。总之,这一时期的影片主要表现了“少数民族的新生活、新面貌,透过新旧社会的强烈反差,有效地实践着新生政权合法化的意识形态运作”[2],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类过分政治化的电影遭遇到了市场的冷落。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新疆地区的电影创作者们掀起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高潮,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者主要从电影创作题材、电影叙事策略、电影思想主题、民族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进行了深入地探索。这一时期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更加强调“历史叙事与民族叙事的融合”[3],电影创作者们开始尝试以电影纪实的手法再现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现实生活、情感经历与精神追求。故事的情节更加贴近生活,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更加真实、多元的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少数民族发生的新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和涌现的新人物。此外,这一时期的影片在对民族元素、民族文化的表现上也尽量避免了猎奇的视角,试图去做到少数民族的“自我表述”。2000年以后,在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和电影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疆地区的电影创作者们正在努力探索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出路,在电影的创作题材、人物塑造、故事构思等方面都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讨,并通过吸收借鉴国内外各种类型影片的长处尝试找出一条符合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电影创作之路。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民族文化的表现上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民族文化内涵的表现上存在不足与缺陷

一方面,在客观上,电影是时间艺术———会受到时间长度的限制,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一部影片是无法将少数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完整地呈现在电影观众面前的,在有限的电影放映时间内只能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进行呈现。这样就极其容易使民族文化成为一种符号性的象征,观众只能在电影中看到表层的东西,却不能体会到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主观上,新疆本土的电影人迫于电影市场的竞争压力,或多或少会对民族文化在电影中的表现题材、表现形式进行选择与加工。许多导演常常利用电影观众对与异域文化抱有的新鲜感、好奇感,将新疆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作为一个“噱头”,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在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表现形式,首先要介绍的是,将新疆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音乐融入影片的故事中。例如,在电影《吐鲁番情歌》(2006年)中,导演将新疆最为经典、最为人所熟悉的几首维吾尔族民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罕》《掀起你的盖头来》贯穿电影故事结构始终,让音乐参与影片的叙事,成为影片叙事的关键元素。其次是将新疆富有地域风情的歌舞元素融入到影片中。有时甚至让其成为整部影片的叙事核心,即歌舞片,如,《不当演员的姑娘》(1983年)、《美人之死》(1986年)、《买买提外传》(1987年)、《西部舞狂》(1988年)、《男子汉舞厅的女明星》(1990年)等,都是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歌舞片。总之,由于受到电影创作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因此导致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品在民族文化核心内涵的表现上依然存在着不足与缺陷。电影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即影像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之间是有差别的,因为“电影不是机械地再现现实”[4]。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民族文化内涵的表现上不够深刻

有些影片往往侧重于讲述少数民族的爱情故事、历史故事和战争故事(主要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反特斗争),以及侧重于讲述各族同胞团结互助、勤劳勇敢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然而,影片的故事在对民族文化的表现上却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多是仪式化、景观化的再现。而另一些影片往往注重把新疆独有的民族生活、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与政治宣传紧密结合在一起,给影片的故事强加上一种宣传色彩、政治寓意。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民族文化的表现上如何实现突破

(一)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作品应把握时代的变迁、突出时代的主题,反映出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文化意识的碰撞,以及少数民族人民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进行选择时的困惑与挣扎。影片所反映出来的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文化意识的碰撞,从表面上看是反映在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下,人们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的巨大转变,其实质却是在反映传统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的意识形态的交织与融合。

(二)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不仅应呈现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更应反映出新疆地区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应刻画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再现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能仅停留在对自然地理景观和民族风情风貌的浅层次表现上,更要注重表现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现实生活状态与内心的情感经历。

(三)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在民族文化的表现上,应坚持全面、真实、客观的态度,避免对民族文化进行片面、主观地表现。新疆的电影创作者们应把影片的视角聚焦到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上,以小见大,如实地反映新疆少数民族普通人物的故事和命运,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记录他们的情感经历。总之,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应尽可能客观地记录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真实地表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以理性的影片视角聚焦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和少数民族文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情感。通过生动地再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影片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揭示少数民族人民淳朴的人性美,并向观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娴.21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传播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邹赞.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的文化分析———以“十七年”时期影片为例[J].文艺争鸣,2010,(18):15.

[3]邹赞.“羊”的边缘书写与民族风情叙事[J].艺术评论,2012,(08):128.

[4][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杨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作者:吴恪瑾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