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困境与对策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杰出的民族瑰宝,在我国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度介入,全程救治,中医药在不同阶段都取得了成效,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了中医力量。当前,中医药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这成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这一关键时期,本文旨在总结出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困境,对优秀传统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原则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有效的传播对策,以期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使其更好地“走出去”。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困境;对策
一、引言
各家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理解各不相同,胡真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它由中医药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组成。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是我国抗击肺炎疫情中的突出亮点,“三药三方”、莲花清瘟等中医方案为我国抗击疫情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机制不健全、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专业人才缺乏、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效果不甚理想等原因,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对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素。而在后疫情时代,定位好阻碍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问题,找到解决策略,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使其在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新时代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困境
当前,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时不仅仅有固有的一些老问题,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新情况,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
(一)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机制不健全
传播机制是包括传播者、传播途径、传播工具以及受众等方面的统一体,是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础,更是其对外传播的指路明灯。当前,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主要涉及传播现状、传播中所遇到的问题、传播策略、中医经典著作的译介传播等,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的传播机制体系。
(二)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主体有政府部门机构、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药医疗机构、国内外中医师等。由于一些译者缺乏中医药专业知识,通常难以精准翻译;同时,大多数高校教师虽然具备医学基础知识,但外语交流能力相对不足,不能全权胜任中医双语教学问题。此外,王锦等认为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传播中遭受当地传统医学文化的挑战,如印度医学文化、阿拉伯医学文化等同中国中医药文化在哲学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会引起这些国家的质疑和挑战,出现中医药文化交流的难题。因此,急需培养一批以能提升中医药话语权为代表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专业人才。
(三)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效果不甚理想
虽然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历时已久,从唐代开始,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就大量传播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区,但中医药在对外传播中并没有起到很显著的传播效果。在国外,尽管部分著名球星、演员都乐意接受拔罐、针灸等相关治疗,并推动全球掀起“中医热”,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仍然举步维艰。例如,中药在美国的法律定义只是作为食品补充剂,就目前中国官方推荐的口服中药防治肺炎的方剂中,麻黄曾被美国卫生部和FDA发文禁止使用,而附子、细辛等已经被FDA列入不安全的“黑名单”而禁止使用。而在欧洲,中医、针灸等传统疗法被视为基于经验的传统疗法,被列为补充和替代医学。由此可见,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并未真正传播
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或多或少都有中医馆等中医治病场所,但是当地民众能接受的范围也主要局限于针灸、拔罐等治疗技术。但是中医药文化中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施治、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播。西方学者认为可支撑的证据不够,仍然将这些观念归为非真正的科学。然而,这些理念才是中医药的核心观念的重要体现。且当前针对中医基本理念的定义的翻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并未得到真正的传播。
三、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坚持的原则
本文认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依旧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求同存异、医文同传、多重渠道。
(一)求同存异,坚持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主体地位
开展中医药跨文化传播,首先要尊重不同医药文化的差异,并从这种文化差异出发,坚持中医药文化的主体地位,促进不同医学文化的求同存异。面对这些有差异的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中医药文化与其他医学文化的相似之处,并在这些相似之处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使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二)医文同传,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不仅仅是将临床诊断、临床治疗或是临床处方传播出去,还包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施治、阴阳平衡等等观点。中医药文化体系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只有更好地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传播出去,才能使目标受传者更加了解中医药核心文化,进而更易进行临床实践。
(三)多重渠道,找寻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多种对策
不同渠道的传播效果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当前,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主体仍然是政府在海外设立的中医中心、中医孔子学院以及中医药医务人员、海外华人华侨。同时,还包括中医药典籍翻译类书籍。传播渠道相对单一对传播效果产生了部分负迁移作用。
四、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对策
当前,中医药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了其独特且重要作用,我们需要拓展中医药传播渠道方式,创新中医药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中医药传播的专业化和精准化水平。为应对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下将从五个方面分析其传播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领,完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机制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对外传播机构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向世界讲好中医抗疫故事,并派送中医医生到许多国家,提供物资、技术支援,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展现出了我国的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而在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政府需要出台具体可行文化传播方案,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以充分鼓舞大众的文化传播潜力。通过加强政府政策引领,完善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机制能够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培养专业化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人才
中医药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上传播,尤其是当前处于后疫情时代,需要专业的中医药学习者进行中医抗疫经验的分享,尤其是专业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复合型人才的辅助分享。目前国内有多所中医药大学已开设了英语专业,以期培养出一批既深谙中医药知识又具备熟练翻译技能、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根据这一举措,其他中医药院校甚至综合性院校也可以开设有关专业,为培养更多专业中医药传播人才提供一分力量。另外,也可以加强我国高等院校师生对外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高校与国外高等院校进行长期学术交流。通过组织双方或多方教师、学生的交流活动,学习了解双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以培养专业的跨文化传播人才采用更加合适的文化交流方式将中医药文化传播出去。
(三)针对不同文化圈进行选择性传播
文化只有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接纳,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当前世界演绎出不同文化圈层,其中最受关注的5个文化圈是西方文化圈、东亚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南亚文化圈和东欧文化圈。笔者认为,处于同一文化圈的国家,相互之间有天然的吸引力,更容易彼此理解;而处于不同文化圈的国家,则难免会产生更多信息误读、歧义和扭曲。尤其是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后,这一情况表现得更加复杂。因此,在进行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时需要根据不同文化圈的不同文化特点采取不同的传播方法。
(四)实现中医药跨文化互联网“云”传播
随着数字全球化逐渐向纵深化发展,以及疫情期间,为防控疫情,人们足不出户,线上各种文化产品的灵活性、时效性以及价格优势使得观众群体大幅增加。在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这一优势,借助当前在国内外广受欢迎的各种软件,如国内的抖音、哔哩哔哩、国外的Ins、YouTube等在线软件或网站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播,以这种更具优势的方式讲好中医药故事、讲好中医药的核心价值,以改变传统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方式,从而更好地传承与传播中医药文化。
(五)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传播
肺炎疫情暴发,再次使全人类意识到我们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时代潮流,具有最广泛的人类普适性,指明了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方法对策。中医药对全球肺炎疫情的治疗起着积极作用,为全球战疫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有益于全人类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对其进行跨文化传播时,需要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五、结语
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中医药在我国肺炎疫情防治不同阶段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打赢这场防疫战贡献着中医药的力量。因此,借助全球化、数字化快速发展这一大背景,总结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中遇到的困境,分析有效的传播原则,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提供新思路,才能使中医药更好地“走出去”,从而更加真实地向全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使其在后疫情时代继续为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4):13-20.
[2]胡真,王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杂志,2013,54(03):192-194.
[3]王鸿江,申俊龙,张洪雷,张清林,徐佩.文化强国视域下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05):382-384.
[4]王锦,张继文.“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08):233-236.
[5]丁云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困境:文化适应与路径建构[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5):232-233.
作者:余静 叶年华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