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建设与去宗教极端化浅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学文化建设与去宗教极端化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科学文化建设与去宗教极端化浅析

[摘要]科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其与宗教文化在现实中长期共存;而宗教极端化往往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一些极端的社会活动。从长期看,科学文化建设对去宗教极端化具有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学文化去宗教极端化宗教文化

科学文化是人类精神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统一,是先进文化的典型体现。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指出,“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1]就科学文化对社会福利的实用价值而言,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所有能够给予人类的社会福利中,就改善人的生活而言,没有哪一个可以像新技术的发明以及商品那样重大。[2]培根还把科学文化当作是本质上的一种有远见的、协作的社会活动。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试图解释同一个世界。合理的宗教借助生活的意义去解释世界,而科学文化则通过一种客观的知识去解释世界。汉伯里布•布朗指出,“科学和宗教各有各的目标、职能和方法,二者既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只择其一,而是相互补充与促进。”[3]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宗教这一社会历史现象。

一、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

(一)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互不交融时期

在文化发展历程的一些阶段,科学文化的威信是以损害宗教文化为代价的;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对宗教世界观的反对并非只有科学家。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斗争在19世纪尤为突出,例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文化中的观点只是一种虚幻;卡尔•马克思也指出,宗教文化是由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决定的一种“权力意识形态”。在19世纪末期,大多数人的主张是: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分别对应的是两种不同而且彼此不相关联的知识。所以,雅克•莫诺就指出,按照这样的主张,理性、观察和实验就被视为唯一的、值得信赖的权威,科学文化不再听从宗教文化的任意摆布了。科学的进步在20世纪初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之间的距离。在科学文化的影响下,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宗教文化是一种陈旧的东西。与此同时,宗教派却认为,科学文化是罪恶的源头,是宗教文化的劲敌。这一时期表现为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两者彼此不交融的趋势。

(二)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协调时期

有这样两种最强烈的普遍力量影响着人们:一种是由宗教文化所引起的直觉力量,另一种是通过精确观察和逻辑演绎所引起的冲动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却似乎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地方,宗教文化会抵制各种科学文化观点,有时候甚至会篡改科学的结论,以此来让人们更加真诚地信奉宗教文化;但是,在另外一些时候,宗教文化反而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刺激科学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支持科学文化的人同时也是信奉宗教文化的。

(三)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对于科学文化而言,其借助于观察、实验、发明和理性等科学手段,试图逐渐认识和改造世界。科学也是建立在一种信念的基础上,即自然是合理的、是可以被认知和理解的,我们通过自由且深入地探索能够逐渐地扩大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并改造之。就宗教文化而言,其核心在于承认“存在的奥秘”。宗教文化是对那些处在转瞬即逝事物的短暂波动之外、之后、之内某种东西的幻想,这种东西可能是实在的,但却是需要认识的;这种东西是一种“遥远”的可能性,但却是现存事实中最重大的;这种东西把意义给予逝去的一切,但却逃脱于理解;这种东西是一个终极理想和没有希望的追求。宗教文化一直在竭尽全力地用信念的体系向我们解释这个“存在的奥秘”。在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中,这种信念体系建立在神学家所宣称的创造人一生中“特殊启示”的基础上。大多数宗教文化立足在这样的一种基本信念之上:存在着神,由于神,我们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和目的;神会向我们保证,死后还会有来世。正是这种功能,为当代社会创造了宗教观念与宗教文化,也正是这种功能激励人们把宗教的观念变成现实中的行动。综上分析,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试图解释同一个世界。合理的宗教文化借助生活的意义解释世界,同时通过敬畏和善恶观念把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而科学文化则是创造非个人的和客观的知识,并借助这些知识为我们解释世界,同时通过合理的认识把我们和世界联系起来。其实,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没有哪一个能够独占“真理”,无论这个真理可能是什么。泰尔哈德•德•查丁曾指出,为了达到一个让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能接受的世界观,这样的尝试即使是有,也没有对当代的主要思潮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要弄清楚哪些问题应该由科学文化范畴的知识回答,哪些问题应该由宗教文化范畴的认知回答;只有确保它们两者的界线清楚,才能够维护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相互尊重。

二、宗教极端化及其表现

人的正常思想与观念,一般来说是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长期被延续和继承下来的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与行为准则。但是在有些时候,人的思想与观念以及行为等都会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非正常”状态与我们平常所讲的触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在“非正常”时刻有意或无意地提出或做出一些超过正常度的范围的观点或行为,那么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就极有可能出现所谓“极端的情况”。[4]而极端和极端主义的区别在于达到极点的思想观念是否能够最终形成系统的理论。只要这种成型的理论出现,就会指导某些人的行为,在发展壮大之后便形成所谓的极端主义。对极端主义的解释可以从两个基本层次来理解:第一,极端主义是与政治和宗教有关的极端的观点或主张;第二,极端主义也可以是采取或鼓吹极端行动,抑或是将极端的观点或主张和鼓吹的极端行动联合起来。宗教极端主义,也可称之为宗教极端化,这种现象在历史中时有发生。宗教极端化现象按其一般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暴力(或恐怖)式和非暴力式两种。宗教极端化是和宗教相关的、拥有特别偏激的教义观念,并以很激进的方法去实现其教义主张的宗教行为;宗教极端化现象是某个个人或群体的激进宗教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借助宗教的内容以宗教活动的形式进行一些极端社会活动。宗教极端化是在宗教信仰极端化引致行为激进化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宗教政治化和宗教组织诡秘化,最终导致宗教发生异化的一个过程。因此,宗教极端化是一种违背正常宗教文化的行为,其实质与邪教无异,具有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的性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坚决反对。但是,涉及信仰领域的行为,用传统的打击和镇压的方式是难以达到效果的,要从根本上消除其存在的土壤,才能使其没有生存的基础,才能真正消除宗教极端化。

三、继续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我国科学文化建设可以从国家、科学共同体及公众几个层面展开,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注重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学文化建设思路。

(一)科学文化建设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科学文化是科学精神和无神论思想产生的土壤,只有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氛围浓厚,才能使宗教极端势力没有生存的空间。同时,通过调研发现,科普是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和手段,在村和社区层面的科普工作大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基层的文化建设中,除了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文化向社会传播普及以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自身也会产生符合科学理性要求与具备科学文化内涵的文化。因此,广义上理解,科学文化建设应该使科学理性成分融入社会文化,使社会文化中的科学成分越来越高,含量越来越多。

(二)进一步完善科学文化教育体系

面向青少年进行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宣传是最为迫切和必要的。在学校正规教育中,要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体系,推动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信仰观。将科学文化课程纳入到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体系,重点加强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等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要通过科学传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大力在普通公众中宣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塑造一种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

(三)建设社会化的科学文化宣传网络

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宣传网络一方面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科学文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宣传网络包括科学文化设施的建设、科学文化理念的宣讲以及科学共同体信念面向社会的扩展。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现有的设施、网络信息资源整理科学文化典籍、保护科学文化遗产。

(四)进一步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建设

科教基础设施是科学文化器物层面的重要部分,是发展科学文化必不可少的支撑。科教基础设施为公众了解科学,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提供了物质载体。科教设施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逐步推大科普场馆等设施的建设面积,另一方面则要注重科教设施的内容建设,为受众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对于农村和城市社区,要建立“站馆校、屏栏园”、手机推送、微信覆盖等网络,使广大公众无处无时都能享受科学知识的大餐,处处时时受到科学文化的熏陶。

(五)进一步推动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进入社会主流价值体系

当今中国社会所呈现的境况是: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念在经受市场经济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以后,难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新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理念尚未完全形成,而以科技理性为核心的现代价值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又未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具体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研究、发现、选择传统价值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提取传统价值体系中的科学成分,加以继承和发扬;(2)研究传播普及科学理性的方式、途径,开发科学精神食粮,及时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以期用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改造传统价值体系;(3)研究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及其价值走向,把握主流,积极引导,用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的理性意识。科学文化和去宗教极端化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如果说现有的去宗教极端化的一些措施是治标,那么,科学文化建设就是治本。我们在实施科学文化去宗教极端化战略时,要尤其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文化的现实效果,让其真正深入人心,起到转化广大群众思想的有力武器。基金项目:中国科普研究所项目《科学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汉伯里•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汉伯里•布朗.李醒明,译.《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李兴华.《宗教极端主义研究概要》,《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5]埃斯波西托•J.L..《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东方晓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作者:齐培潇 王丽慧 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