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建设探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文化建设探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文化建设探析(3篇)

第一篇: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探讨

摘要: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校是高校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高校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和论证法治文化功能的基础上,从高校法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角度探索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依法治校;高校法治文化;路径

法治文化是人们在法治实践中形成的,体现着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进步文化形态。法治文化通过制度的构建、观念的更新,能够有效协调法的价值冲突性,使法的各种价值冲突维持一种必要的平衡,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基本理念。

一、高校法治文化的主要功能

1.引导功能。高校法治文化的引导功能是作用于师生行为发生之前,对其行为模式及行为后果进行整体布局、规划,是高校法治文化发挥作用、显示价值的重要形式。无规矩不成方圆,高校法治文化能够确立师生行为规则。行为规则是指高校师生参与教育管理活动所遵循的具体的、基本的原则和规范,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法治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明确告知人们,希望社会成员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行为是禁止并将受到惩罚的,并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必须遵守这些行为规则。高校教育管理规则的实效性依赖于高校法治文化的繁荣和法治程度,因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总是接受文化的指令,高校法治文化的功能能从更深层次上发挥作用,帮助师生将高校行为规则内化为理性的行为选择,确立相对稳定的行为规则,避免任意行事对法治的破坏。2.教育功能。高校法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具有教育功能,即通过其本身的存在以及运作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教育高校师生弃恶扬善,端正自身行为。高校法治文化是塑造人的重要手段。高校法治文化有明确的社会教化作用,决定和支配着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能够把体现在规则和原则中的某种思想、观念和价值灌输给师生。例如,高校法治文化所包含的忠、孝、义、信、平等、民主、公平、正义等观念对师生有教育作用,能够使师生在内心确立对这些法治理念的信念,从而达到法的外在规范内在化,起到法治和道德教育的双重功效。3.规范功能。首先,高校法治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引领高校依法治校发展进程的作用。高校法治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程序正当、平等、公平、正义、秩序、学术自由等文化理念符合现代高校发展规律要求,符合高校师生的利益要求,对法治高校建设发挥着引领作用。其次,高校法治文化具有评价作用。从高校法治文化的结构维度来考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法规制度为代表的显性层面,比如《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大学章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二是高校法治精神意识和法治行为方式为代表的隐性层面,如学术自由及诚信、师生平等、保护人权、程序正当、民主、公开、公正等隐性法治文化。高校法治文化尤其是显性层面的法规制度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行为的作用。其评价对象是师生的行为,不仅能判断行为是否合法合规与否,而且由于高校法治文化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也能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善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明智、智慧的还是愚昧的,并通过这种评价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最后,高校法治文化具有预测作用。高校法律规定、教育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确定性、公开性和稳定性,使师生能够对未来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行预测。法治文化的预测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行为的后果进行预测。由于法规制度的存在,高校师生可以预计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是会受到学校的肯定、鼓励、保护或奖励,还是应受到法律否定或惩罚。比如高校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可依据学校的教育管理规定对其后果进行预测,进而得出国家或高校对作弊行为的态度和将要承受的后果。这种预测能够对师生的行为选择进行事前干预,规范师生言行,维护高校秩序,促进高校发展。4.整合功能。整合功能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功能。法治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最根本的价值就是人文关怀,即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在高校法治构建中,师生并非是法的对立面,法永远是帮助师生实现自我的方式和手段。高校师生所追求的学术自由、公平、平等、正义、权利保护、安全、秩序等价值都需要高校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加以规定,从而赋予其权威和约束力,这些都是高校师生基本权利的载体。此外,高校法治文化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各主体之间难免会产生各种竞争和矛盾冲突。文明社会的实现就在于把人类对利益的原始追求限定在既定的规则、制度之下,如果没有这种制度的限定,人类社会将是充满敌意的对抗社会。高校法治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能够帮助恢复、维持和创造校园秩序,而高校法治文化作为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法治价值、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方式的总和,在基本的法治价值指导下,能为师生的活动提供行为模式。高校法治文化一旦升华为一种精神文化就会成为支配全新师生行为模式的强大而持久的力量。

二、依法治校理念下高校法治文化的构建

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环境四个要素,其中精神是高校法治文化的核心、制度是基础、行为是关键、环境是保障。四大要素相互联系、互相配合、共同构成高校法治文化的统一体。1.高校法治精神文化建设。高校法治精神文化建设应该从四方面进行:首先,高校法治意识是高校师生作为独立主体在校园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高校法治的思想观念、知识、心态和思想体系的总称。高校应该注重法治意识的培育,通过专题学习、主题活动教育、法治宣传等法治显性教育的行事培养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同时要将法治意识贯彻到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实践、高校法治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将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全面培育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其次,法治思维是将法治的诸类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倾向于强调一种管理的思维,主要对象是高校管理者。提高高校管理者的法治思想水平,要加强对高校管理者的法治教育,要求其在日常管理、解决问题和化解校内各种矛盾中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动高校的法治建设,维护师生权利,维护校园稳定。再次,法治理念是对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问题的系统认识和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高校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向导,高校在进行法治精神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后,法治信仰是师生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一种特殊的主体把握方式,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属感,是法的理想的升华。高校要实现法治化,必须有足够的在校师生对法的尊重、接受和认可。培育师生的法治信仰是高校法治建设的内在需求和思想基础。开展丰富多样的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使在校师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法的存在,从而培养用法、信法的意识;用善法良治体现公平正义,引导师生敬畏高校法律、崇尚法治的信念;改革完善当前的高校法治教育增加法律基础教育的课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课程分别由不同的专业课教师负责,把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普及法律知识与掌握法律精神结合起来,使法治成为师生自觉信奉的核心价值观。2.高校法治制度文化建设。高校法律规范是高校法治制度文化的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高校法律规范将在高校师生中占主导地位的法治精神和价值追求用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规定并制约着全体师生的行为方向,成为一种为高校全体人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模式和准则。当前《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高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的规则和条例等构成了当前高校法律法规体系。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不断出现。此时,我国尚未确立专门针对大学生此类问题解决的法律规范,只能参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是该《办法》主要针对的是未成年人,导致此类矛盾纠纷的处理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应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立法,填补法律空白,完善高校法律法规体系。此外,当前高等教育相关法律颁布的年份较早,而且也尚未做及时的修订,使得部分法律规范不能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所以加强高校法治制度文化建设,还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及时更新、修订当前的法律法规。高校法律制度是由一系列的高校法律规定构建出来的,已形成对某类事项进行处理时必须参照和遵守的体系化的要求与标准,这些要求与标准调整着高校的教育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法治文化建设的要求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善高校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学位委员会等组织在高校事务管理中的民主决策作用,对其建议和意见给予充分的重视。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高校听证制度,征求更多的师生建议,实现决策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完善正当程序制度。按程序和规则办事是法治文化的内在要求。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奖惩、评优、职称评定等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尤其是对师生做出的纪律处分决定过程中,更应该对其辩解和申诉的权利予以充分的尊重。凡是没有经过正当程序做出的决定都是不合法的,应该被撤销。因此,高校在进行法治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正当程序制定的建设。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校务公开制度和监督制度建设,充分保障在校师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3.高校行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的基础工程,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使“一切皆有法式”可依,是法治的前提。要使纸上的法成为现实的法、具体的法,更要依赖法治实践,使法的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实在的作用。在高校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会发生法律行为,按照在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角色的不同,可将高校师生分为三个群体: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按照高等教育相关法律规范和校内的规章制度来开展管理活动,所以他们是否依法行政属于法律行为;教师和学生的法律行为是指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涉法行为。高校法治行为建设应该根据群体特征的差异而提出相应的要求。依法管理是高校法治行为文化中具有决定性的法治行为。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高校领域的具体表现为依法治校,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在依法治校理念指导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校内规章制度对高校事务进行管理,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行使管理权,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行为,遵循正当程序的原则,平等地对待所有管理对象,尊重被管理者的各项基本权利,高校法治行为文化中具有导向性的法治行为,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首要环节。高校管理者制定各类规则和制度时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适应高校发展、文化建设、科研进步、管理科学的发展要求,同时要遵循高校教育管理发展规律,符合人权保障、秩序维护、公平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管理等基本价值追求。4.高校法治环境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文化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将法治教育贯穿到整个高等教育全过程。当前高校的法治宣传教育集中在大学初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课时较少,课程容量大,且授课老师多为非法学专业教师,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法治课堂教育的效果。因此,应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改革,将法律基础知识作为单独的课程,由法学院承担该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改革课程形式,采用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参观实践等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提高教育效果。第二,根据学校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在普法中的应用,扩大普通宣传的受众范围。第三,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宣传的校园活动。通过校内宣传栏、法律名言警句、石刻等物质文化载体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营造高校法治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拍摄法治小短剧、法治主题班会或演讲等,从而在全校形成了学法、遵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法治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月婷.法治文化建设的三点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3).

[2]卫霞.高校法治文化体系建设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4).

[3]张晓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探讨[J].学理论,2010,(34).

[4]张琪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社会培育[J].学理论,2015,(2).

[5]吴艳.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

[6]赵博.高校法治文化建设路径创新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33).

作者:刘立功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学生处处长

第二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和路径

摘要: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对高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随着当前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面临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抵御和防范各种不良风气对高校的冲击和侵袭,有利于营造治学育人的和谐教育环境。同时,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现实课题。

关键词:

廉政文化建设;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事业总体上继续保持着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体制的深刻调整以及国内国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高校这方“净土”也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不良之风的侵袭,面临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2014年,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充分挖掘高校自身优秀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推动校园廉政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提升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品质和实效”[1]。因此,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进一步彰显廉政文化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有利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途径,就成为广大高校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深入探索和思考的现实课题。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高校廉政文化,指的是以高校校园为依托,以领导为关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廉洁从政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为指导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高校内部的现实环境下,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及青年大学生各个群体,从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角度对高校自身廉政问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价值评判,是“廉政制度、工作规范、体制、机制、校园风气和意识形态的总和”[2]。高校廉政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因素,它和一切腐败、没落、反动的文化是不相容的。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和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对话、激荡和冲突,一个国家只有占据了文化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高校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复杂历史时期,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话语权;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祛邪扶正、激浊扬清,保持高校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助于广大教职员工和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有效提高抵御不良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冲击、侵害的免疫力,遏制腐败之风在校园的扩散,促进高校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道德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

高校的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和核心作用,是学校发展的智力宝库和人才支柱。优秀教师更是青年学生的人生坐标,具有精神和思想导向的作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己不“正”,焉能“正”学生?怎能让学生去信服其所教?教师只有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然而,由于当前一些信仰不坚定、精神免疫力较差的高校教师,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放松了师德的修炼,一些言论和行为与自己的身份背道而驰,玷污了高校教师的良好形象,在社会上引起了不良影响。这势必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学校影响力的损害。而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能够给学生传播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正能量,用人格和道德的力量给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指导学生德与术并进。

(三)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政治觉悟、政治素养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今后的工作。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与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都具有强烈的信心和自豪感。但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本位主义等各种不良风气的干扰和影响,同时也由于不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在现实生活中精神萎靡、无所担当,不顾及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身份和操守。有些学生做人、做事过于功利,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重术轻德”的倾向,缺乏对崇高理想和人文精神的追求,朝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方向发展,任由自己的精神家园凋零荒芜。少数学生不思进取,不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又急功近利,不讲诚信,考试作弊、学术欺诈。还有的学生摒弃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知体谅父母,追求挥霍享乐、虚荣攀比。有些学生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党性修养不强,缺乏正确的权力观,组织纪律观念淡漠等。因此,当前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廉政观,筑牢自己拒腐防变的精神防线是当务之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直接的教育效应。

(四)有利于预防和遏制高校腐败行为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大,各类高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也越来越大,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建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办学形式呈现开放化、多样化发展。与此相伴随的是一些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开始膨胀,高校腐败现象也日益凸显,高校领导干部涉及经济腐败案件的数量呈明显的攀升趋势,而且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涉案人员的职务也越来越高,令人震惊。据权威媒体披露,近几年高校重大腐败案基本上主要集中在“基建、招生和采购”这三大领域。这些案件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窝案”形式出现的高校领导集体腐败。高校高层的一些管理人员私欲膨胀、违纲乱纪、擅权妄为,丧失政治立场,触犯政治底线,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多年栽培,大肆侵吞挪用学校公共财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败坏了高校校园的政治和文化风气。除了经济犯罪之外,一些教师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学术腐败,一些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不端事件屡被曝光。另外在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等方面还存在违规违法现象。高等院校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把廉政文化教育贯穿到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广大师生自觉抵御腐败文化对高校的不良影响,教育和警示高校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和学生,遏制腐败现象在高校的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和文化环境。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高校领导干部应身先士卒,带头加强自身的廉政文化修养

高校领导干部是高校的管理者和领头羊,也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关键性因素。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领导干部,理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不断加强自身廉政文化知识的学习,注重克己修德,提高个人廉政修养。一方面,高校领导干部要经常性地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刻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学习十八大以来重要系列讲话,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免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注重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的修养,在权力、金钱和名利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为师生员工做好表率。另一方面,高校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对党章党规的学习,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党性修养和为政修养,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领导岗位上始终做到克勤克俭、兢兢业业,真正成为一身正气的教育型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以焦裕禄、任长霞和杨善洲等英雄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学习他们两袖清风、廉洁自律和刚正不阿的精神,切实维护学校师生的根本利益,实实在在当好师生群众的“公仆”和“勤务员”。

(二)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廉政素养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支柱,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重视对教师的廉政文化教育,把廉政文化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廉政素质,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首先,要树立清正廉洁的典型。学校应该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优秀教师的廉洁事迹,树立一批“廉洁从教”“潜心治学”的先进教师典型,并把他们的感人事迹通过校园媒体公开宣传,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向他们学习,营造主动学先进、赶先进的廉政氛围。其次,要积极组织高校内部各个单位和部门,定期开展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提升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自律意识,培养高尚人格,传承为师之道,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亦师亦商”型的行为,引导教师既要做学生们的“授业之师”,更要做“精神之师”。最后,要提倡教师力戒浮躁,静心治学,抵制学术腐败。加强对教师的学术诚信教育,坚决反对和抵制教师的学术造假、剽窃抄袭行为。高校应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在职称评定和科研统计时,对本校教师的学术成果进行严格审查,并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对诚信治学的教师予以嘉奖,对弄虚作假的教师进行惩罚,通过这些实际措施来维护科研和治学公平,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效进行。

(三)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对大学生的廉政教育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进行的。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论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节中,可以举出一些经典的古今廉政案例。通过正反历史人物和事例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廉洁人生观的引导,让学生自我启悟,领会人生的真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和廉政观奠定思想基础。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章时,一定要结合群众路线和党的建设这些具体内容,给学生讲明为什么条件优越的国民党最后会由强变弱,丧失民心丢掉政权,而中国共产党却由弱变强,无往而不胜,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情况作为专题内容予以重点教学,让学生认识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巨大危害,认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了解反腐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良好社会影响,加深学生对党中央一系列反腐方针政策的领会贯通,从而树立自己的廉政信仰。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时了解反腐败工作的新动态,把反腐败斗争的信息和廉政文化建设新的成果内容及时反馈给大学生。

(四)积极探索和利用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进行,都离不开一定形式的教育载体,选用合适的载体可以快速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的要素,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和建设,也需要结合具体的需要去积极拓展利用新的载体。相对于中小学来说,高校在开展廉政教育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可以利用、整合校园内外多种新的载体,进行廉政文化的宣传和教育。高校主要领导应高度重视廉政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学报、公共报刊栏、BBS论坛、微信、QQ等载体。同时,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开展廉政题材的演讲会、辩论会和征文比赛,举办廉政文化专题讲座、文艺晚会,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的影视片等,从而让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廉政文化环境的熏陶中认同和肯定廉政教育,营造崇尚廉洁、遵规守纪的校园文化风尚。另外,高等院校还可以组织开展“红色之旅”教育活动,让教职员工和大学生赴革命老区,利用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或者尽可能支持师生去一些具有全国性意义和影响的大型革命廉政教育基地和纪念馆,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会宁红军长征胜利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南京雨花台“正气乾坤”廉政教育基地等。这些廉政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影音资料以及珍贵的文物资料等,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听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能够真实充分地展示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高风亮节、丰功伟绩,生动地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艰苦卓绝、回肠荡气、震撼人心的革命斗争历史。这样的场景能起到一般载体所难达到的“寓教于游”和“润心无声”的教育效果。综上所述,在当前改革攻坚的新时期,高校应该积极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腐倡廉的治党理政方略,把廉政文化教育放在高校自身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把反腐倡廉教育在广大师生中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从而进一步在大学校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良好文化风尚[3]。

作者:谢剑桥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校德育中的慈善文化建设

摘要:

构建人人慈善的慈善文化既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基和沃土,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学校开展慈善文化的教育,目的是树立起学生的慈善理念,培养学生的慈善品德,引导学生的慈善行为,其内涵属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范畴。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的慈善行为、加强慈善实践平台建设等方式,突出慈善教育的内容,建立慈善教育的长效机制,促成学生初步的慈善参与行为,从而使他们走上社会后经常性地践行慈善行为,影响和带动他人,逐步推动并形成人人慈善的慈善文化格局。

关键词:

慈善文化;大学生;道德教育;慈善行为

引言

慈善文化教育是在学校开展普及慈善文化的教育活动,目的是树立起学生的慈善理念,培养学生的慈善品德,引导学生的慈善行为,其内涵属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范畴。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困助学等方式,突出慈善教育的内容,是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的有力补充。在道德教育中加强慈善文化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有利于良好大学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养成,有助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慈善文化的培养,激发他们参与慈善的热情,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明确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定位等,使大学生成为未来慈善事业的主力军,为我国慈善事业培养后备力量,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慈善文化培养的重要性

慈善文化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和理念,是人们长期积淀下来的慈善行为和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思想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优良传统,包括社会责任感、利他主义价值观、社会志愿精神等新的慈善精神[1],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慈善事业也出现了空前发展的态势。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指出要支持发展慈善事业。而大学生群体是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他们具有高昂的热情和无限的创造力,是慈善文化传播、维护和践行的最有力的群体。慈善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营造和孕育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围,培养出具有良好慈善理念和精神的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

二、高校慈善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慈善事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四个要素从内到外依次是慈善文化、慈善意识、慈善能力、慈善环境[2]。文化在其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慈善发展,文化先行[3]。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的“核心”,在慈善文化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校慈善文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围绕大学生对慈善的认知和行为问题对山东省部分高校进行了以问卷调查为主,座谈、访谈为辅的调研。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37份,回收率为93.7%。通过描述统计、参数检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校慈善文化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缺乏对慈善理论和知识的专门教育

大学生想要参与到慈善活动中,首先要了解慈善的相关知识,了解慈善活动的相关信息。本次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在问到“你得知慈善活动相关信息时的主要渠道时”,有78.12%的学生选择网络、报纸等媒体,9.02%的学生选择校园宣传或其他(见表1)。大学生通过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获得慈善信息并逐渐关注和参与,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虚假信息泛滥会造成学生对慈善信息的判断不准和慈善参与活动的信心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慈善文化的了解和关注。其次,在问到“你对我国的慈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多少时,仅有3.58%的学生选择了解,而有87.51%的学生选择不了解,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慈善的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大多数学生具有慈善的意识,想参与慈善活动,但高校缺乏对慈善理论知识的专门教育,缺乏相关的课程设置和资源的投入,没有专门的教材,没有专门的教师,更没有教学计划,高校没有将慈善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有的只是报告、开会等不成体系的活动。学生缺乏慈善活动的相关理论引导和信息的获得,对慈善事业知之甚少,因而会造成学生因为网络的虚拟而对慈善参与活动的信心不足等情况。

(二)大学生具备慈善的热情,缺乏慈善的行为

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他们关注校园慈善活动,参与热情高涨,但只有意愿而缺乏实践。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成熟的,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健康向上的崇高风气。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素质的占66%;认为贫困的经历也是一种人生财富的占93.33%;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占91.33%,认为慈善事业是利国利民事业的占93.51%(见表2)。这说明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慈善热情,但是调研大学生参加慈善活动的数据却显示从事慈善活动的比例不高,经常参加的只有11.21%(见表3)。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真正的慈善行为是当前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的慈善组织形式决定了学生慈善形式

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开展慈善活动的主要形式分别是捐助占75.34%(包括捐钱和捐物),志愿者活动占56.39%,其他形式占35.65%,成立义工队占12.72%,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形式选择与高校的慈善组织形式基本相吻合,大学生也以捐款捐物为主,其次是志愿者活动和义工(见表4)。这表明学校的慈善组织形式基本决定了学生参与慈善的形式,大学生对学校的慈善活动基本上持支持和肯定的态度。

(四)校园慈善活动缺乏有效的实施、监督和激励机制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校园内的慈善活动在组织和管理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往往参与一次或两次就失去兴趣。如义工活动在校园内大多数是自发组织的,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差,在活动过程中会遇到与个人生活相冲突、相关法律法规不清楚、遭遇社会人员冷眼等困难,这些造成了大学生参与度低、体验感差等问题。大学生的慈善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学生慈善动机不够端正,存在名利思想和实用主义思想。调研数据显示,15.89%的学生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有益于找工作,积累社会人脉);33.27%的学生为了评先进、获得荣誉;45.51%的学生为了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见表5)。一旦慈善行为带上利己的功利化色彩,就会影响大学生正确慈善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高校慈善文化建设的措施

高校不仅是社会人才的培育基地,也是社会文化的培育基地。慈善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道德修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4]。高校更应利用各方面力量,努力培养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使其养成慈善行为习惯,为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慈善课程体系和师资建设

在现今的高校教学体系中,慈善文化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教育教学体系,也没有相应的教师和教材,在慈善公益活动外,更多的是通过开会或报告会的形式完成慈善意识教育,这就造成了校园慈善教育的薄弱,学生慈善常识和慈善理念获取途径匮乏。因此,要加强慈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增设慈善课程内容。慈善文化内涵丰富,包含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将慈善文化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中。如在形势政策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讲授中,将慈善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带领学生从慈善的历史、现状、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慈善理念,增强他们投身慈善事业的热情。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慈善文化的培养和传播,需要有懂慈善、热心慈善、具有慈善知识和理论素养的专门教师。学校要注重培养这样的专门教师,并将慈善文化与教师职业文化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将业绩和慈善教育结合起来。三是加强慈善文化理论研究。鼓励、激励教师进行慈善文化理论研究,探讨教育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推动学校慈善教育的制度化、系统化,从而推动高校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校园慈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慈善行为

慈善文化培育最重要的环节是校园慈善文化的培育。在校园慈善文化主流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受到了校园舆论和典型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熏陶,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就会从萌芽到发展一步一步地逐步成熟起来。一是通过报告会、演讲等校园动态的文化活动进行慈善文化宣传,将慈善文化丰富的内涵与校园主题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对慈善理念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二是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新媒体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传播慈善知识,并建立慈善论坛和网站,引导学生在网上互动交流。利用网络既可随时便捷地宣传慈善文化,又方便慈善活动的组织。

(三)加强慈善文化实践平台建设,提高慈善教育长效性

德育目的是激发大学生的心智,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德育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实践。通过慈善文化的生活实践平台,促使大学生获得人生的体验与认知,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一是捐助活动。捐助活动是目前高校慈善文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爱心超市”、慈善义卖等形式,从而积少成多、汇沙成塔,实现扶贫济困的功能,展示大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志愿服务。自1993年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宗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实施以来,各高校纷纷组织了支教、支农、科技推广等志愿服务活动。2003年起开始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后选派了9万余名大学生到西部,引导大学生勇担社会责任,砥砺成长[5]。聊城大学先后选派660余名毕业生奔赴西部,200余名已扎根西部。如今“西部计划”已在大学生中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重要路径之一。三是义工活动。要使感恩教育长期持续贯穿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一个长期固定的平台,义工活动就是很好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定期的校内助学、济困和校外进社区、敬老院、孤儿院等义工活动,让学生在服务和奉献中学会尊重与帮助。四是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慈善实践活动也要紧跟青年学生不断变化的社会群体新特征,不断探索创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义卖等形式的助学及感恩教育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完善慈善活动的保障激励机制,强化服务体验

为保障学生慈善文化活动的持续性和有序性,学校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部门对学生的慈善活动进行组织领导,并形成完善的实施、监督和激励机制。注重慈善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郭美美等事件引起了大学生对慈善公信力问题的关注和怀疑,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现代慈善理念,完善慈善认知。注重对学生慈善行为的表彰和激励,慈善行为是自愿的、无偿的,只有通过精神层面的激励、各种荣誉体系的构建来肯定学生的善行和爱心,才能起到鼓舞作用,促使学生自觉地形成慈善意识,也会起到示范效应作用,促进慈善精神的弘扬。如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的会议场所,都为志愿者们设计了专门的标志和徽章,这些徽章象征着荣誉和骄傲。通过这种正面宣传和精神激励,促进大学生投身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四、结语

由于慈善活动的公益性、自觉性和无偿性,只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个人内在的认知真正意识到慈善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促使其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要端正大学生的慈善认知,尽管在校学生无经济来源,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利用寒暑假、课余时间去做公益活动,慈善并不只是捐钱、捐物。此外,我国慈善事业整体发展良好,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出现一些负面事件,但不能“因噎废食”,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就是未来慈善事业的主力军,未来的慈善事业需要他们去奋斗,用年青的力量去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相信慈善,热衷慈善。

作者:谢秀珍 唐玉琴 魏京祥 单位: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