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寻

[摘要]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着忽视学生的类属性,轻视学生多方面需要等现象。宿舍文化建设者应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指导,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发挥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形成合力,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人性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思想概要

马克思对人性问题并没有展开集中论述,马克思的人性思想分布于他著作的不同篇章。他从不同角度对人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提出了科学的人性观。

1.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人的意识在实践中产生。马克思把“类”视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人的类本质具有如下三重含义。一是超越性。人能够摆脱本能,人的需要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得以满足。二具有创生性。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获得了超越本能的新生命,这种新生命具有能动而自由的意识。三具有发展性。人的类特性能随社会形态的演进而展开[2]。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人是社会的人,人只有在具体的社会中才能找到人之为人的本质和具体的人性。人只有与社会联系起来才能体现其特质。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其中生产关系居于统领地位,决定着人的质的规定性,只有从生产关系来考察人性才能揭示真实的人性。马克思明确说:“人的本质是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身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4]

3.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性。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我们可以从下面三点来理解。一是动物只有简单的生存需要,而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不仅有低级的生存需要,还有高级的发展需要,高级需要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会出现。二是人满足需要的方式与动物不同。人以分工、交换的方式满足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是加剧了国与国的交换,动物则做不到这些。三是人需要的满足受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动物不是。动物需要的满足主要受制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而人的需要的满足不能脱离他们前代的经验、历史,也受制于所处时代的生产方式。马克思的人性观以人的实践与社会现实为基础,是一种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革命性的人性思想。在他看来,人性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中,通过后天的社会探索与社会实践逐步形成的。这是马克思对19世纪的欧洲社会生活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的反思,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袁贵仁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指出:“人是一个整体,人性实质上是人在其活动中作为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特性。”[6]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视角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场所,是高校进行德育的第三课堂。大学生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大学生宿舍文化有其自身特殊性,它是以大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宿舍及其周边活动设施和校园其他活动场所为重要载体,以宿舍成员一致的价值认同为核心,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大学生共创共享互惠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内容的群体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主要由大学生宿舍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构成。包括宿舍硬件配备、环境卫生、布局格调、规章条例、为人处事、行为规范、价值准则、群体意识以及学习生活习惯等。宿舍文化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格塑造、人际关系等多方面产生无形的感染和驱动。和谐宿舍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形态,以和谐共生为精神实质,以大学生融洽相处为判断依据,且能对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发生的冲突起到化解和缓冲的作用。研究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高校宿舍矛盾的需要,还可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科学论断为我们解读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人的类特性、社会性和需要三个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新问题。

1.忽视学生的类属性,宿舍文化建设主体性培养欠缺,宿舍人性化设计和管理理念缺乏。新建的宿舍,设计与设施的配备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旧楼的宿舍,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备。学校比较重视对宿舍的管理,比较轻视对学生的教育和情感培养,有楼管阿姨却没有辅导员入驻学生宿舍。缺乏服务育人的理念,宿舍管理目标和宿舍文化建设目标存在矛盾和冲突,为了管理而管理,缺乏长期性和实效性思考。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宿舍管理与学校行政管理是分割的,尽管制定了诸如《宿舍管理执行条例》等相关制度,但宿舍管理员在制度执行上实行的是“刚性管理”,管理理念和方法缺乏人性化。

2.轻视人的社会性,宿舍文化建设力量分散。90后大学生正处于智力机能高度发展的时期,思维活跃、朝气蓬勃、情绪易变,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深受大众传媒时代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自我中心的观念和行为滋长,灰色情绪弥漫;宿舍成员之间的依恋关系减弱,缺乏科学管理意识。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玩网络游戏已成为男生宿舍生活的主格调,因为无聊空虚而玩游戏的男生占到整个大学男生的50%左右。虽然他们也认为玩游戏影响身体、学业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但自控能力较差。大学生从崇尚共性到追求个性,但部分大学生对新事物缺乏理性判断。宿舍文化未能与时俱新,缺乏针对性,宿舍管理办法已不适应主体的变化,宿舍冲突时发。

3.漠视学生的需要,宿舍文化建设动力不足。学校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注重人的工具性价值取向,以社会稳定为目标,强调学生遵纪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宿舍管理者把学生当作对象化的工具,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之宿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宿舍文化建设贡献极低。此外,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也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指导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宿舍文化建设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认知和解决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把握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倾向性,而人性因素制约着这种倾向性的形成与发展变化,这就要求管理者要进行人性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观点为我们做好宿舍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指明了发展方向。

1.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社会的人出发,得出三个相互联系紧密的人性论观点。其中之一,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所谓“人的类特性”,就是人之为人的特征,即人类区别于动物所具有的特殊性质。高校应该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已经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主体与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平等关系。因此,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确立学生的主动性尤为重要。人类和其他类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自己生存的自然世界和人类自己,以满足自身需要。大学生是宿舍文化的创建者和享用者,是宿舍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学校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塑造,使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价值构建。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建设积极、高雅、协调的宿舍文化。在教育方式上,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将宿舍文化建设的精髓外化为行动,学生乐意执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2.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观点之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及人本质问题是人生观的理论前提。”[7]人性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有相应的人生观。高校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指导,积极开展人生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使大学生的人生观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针对性。加强业务培训,抓好管理人员梯队建设,提升管理人性化水平。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校要注重对宿舍网络文化的管理,引导并监督其网络行为。在价值取向上,通过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集体活动,努力创造良好的宿舍氛围,使大学生能够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学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分享信息、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实现个人与舍友共同发展。

3.正视大学生的合理需要。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观点之三,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性,离开需要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人的本性。宿舍文化建设者要引导大学生选择正当需要,从大学生的自然、社会和精神需要出发尊重和关心他们。班主任、辅导员不定期进宿舍看望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向后勤管理部门反馈学生的情况,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监督宿舍规章制度的执行,起带头模范作用,抑制学生的不合理需求,及时制止不利于宿舍团结的行为发生。学校考评专业课教师时,也要求其有数个联系宿舍,构筑起与大学生的情感链条,以人生导师的力量感染学生。多方合力,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还要特别关心弱势群体,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让他们体会到人性、学校、宿舍的温暖。

作者:郑瑞红 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2]冯大彪,李晓光.马克思人性观的内在逻辑与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5(9):40-4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8.

[7]张孝宜.人生观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