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文化建设方法微探(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复杂环境以及大学生思想方面凸显的问题,迫切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核心价值观也要借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载体,实现使广大师生主动践行的目的。本论文主要从高校角度探讨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关于“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中提出大学生树立、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并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一、核心价值观来自哪里,去向哪里
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三个来源,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资源、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优秀价值资源、社会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优秀价值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具有巨大的涵养作用,其中儒家的“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的“平等、互利、博爱”,道家的“真实、宽容”,法家的“公开、公平、公正”更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西方文化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与西方社会存在着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但西方社会中的优秀文化是全人类文明进步共同取得的的宝贵成果,可以对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益补充。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之一,而且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导,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价值选择,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并以指导实践为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二、高校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可以借助的第三方力量
在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主要承担着宣传教育和指导实践两方面工作。要想很好完成这两项工作,还必须有效借助第三方力量。
1.家庭。高校要密切联系学生家庭,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促成学生向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
2.社会。一方面是引进来,把社会上的正能量在学校内进行各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另一方面是走出去,把学校内的好人好事宣传到社会,激励学生向正面人物、事迹学习。
3.传统媒体。有效借助学校及地方报纸、电视台、电台、广播的力量,宣传好人好事,并为学生寻找实践平台和机会。
4.新媒体。高校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易班等媒体加强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隐含式、内透式教育,充分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
三、高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1.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优秀品德的养成是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关键。高校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着力应从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教育三方面推进。
2.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校风、教风和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3.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宿舍软环境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宿舍软环境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4.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课外活动。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求大学生在知识领域有所建树的基础上,在能力水平等方面也要达到全面发展。课外活动主要包括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及素质拓展等。目前各高校课外活动百花齐放、种类繁多,但大多数缺乏高度和深度,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这些活动中,加强引导和管理势在必行。
5.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平台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阵地。“微电影”、“微小说”、“微公益”、“微社区”、“微课程”等一个个以“微”字开头的新名词纷至沓来,“微文化”应运而生,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微时代”。“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要以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为工具,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和细节,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学生的价值体验,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和践行富有学生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6.结合地域及学校办学特色,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系列校园特色活动,必须考虑地域及高校办学特色。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校地处河北省承德市。城市的下一步规划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我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地方高校,是河北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之一。办学特色为: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所以校园特色活动也应围绕“山庄”、“旅游”和“地方”、“民族”、“师范”、“应用”这几个关键词创建、开展。
作者:徐艳 张霁舒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崔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3,(8).
[2]卢少华,熊元林.关于“微辅导”模式构建的思考——兼论“微文化”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思想理论教育,2015,(2).
第二篇:新常态高校创业文化思考
[摘要]
新常态下高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创意创新创业型人才,积极探索创建符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校园文化。在分析高校创业文化的内涵以及高校推进创业文化的价值意义的基础上,从营造良好创业氛围、优化创业舆论环境、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增强创业工作实效等四个方面探索新常态下高校如何有效推进创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
新常态;高校;创业文化;路径选择
当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社会建设均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现实问题和未来挑战的清醒认识与把握,这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神州大地的热词。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迎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历史机遇。新常态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日益成为党和国家的共识、成为社会的期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应当主动响应国家的号召与要求,积极探索创建符合高校自身特质并带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文化,进而推动创新创业高等教育改革。
一
对于“创业文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不同的学者各抒己见。有学者就曾经以创业的含义与文化相结合,从主客观层面上对创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在主观层面上,创业文化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对所在组织处事风格等方面的认识,及其对人们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在客观层面上,创业文化是指人们对一定范围的存在有显著的认知或是感受到浓厚的创业精神氛围。[1]高校创业文化,是近几年一直在倡导和推崇的一种校园文化。它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新视角,是基于传统校园文化的一个衍生物,既有传统校园文化的共性,又具有时代潮流特色的创业元素,指的是高校校园内与创业元素相关的形态,以高校规章和组织机构为支撑,以培育和增强广大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服务为导向,以培养企业家精神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崇尚创业精神、鼓励创业实践、宽容创业挫折的新风尚,它是与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相关的精神风貌,是创业氛围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文化沉淀。笔者认为高校创业文化是以创新为核心的鼓励创新、敢于挑战、勇于实践、宽容失败、乐于竞争和倡导合作的多要素综合的大学校园文化。其内涵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勇于创新,善于协作
高校重视营造创业文化气氛,提高广大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发散创造性思维,倡导企业家精神,唤起师生的创业热情,端正师生对创业的主观态度,变被动创业为主动创业,鼓励大学生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冒险,勇于挑战,创新理念,破解难题。同时,高校的创业文化追求凝心聚力、携手奋进的人际氛围,宣扬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学习理念,践行与人为善、助人成功的友善行为。在机会平等的创业环境中,要求个体独立创新创造的同时又特别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合作,并鼓励个体追求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内部和谐、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分工合作的创业团队是开拓事业的坚强保障。树立创新意识、发挥团结协作优势,是推进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二)鼓励尝试,宽容失败
教育部的最新消息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65万人,创历史新高。[2]而创业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2014年开始,人社部等九部门实施2014—2017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3],此后国务院、国家各部委陆续印发了8份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件,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力度前所未有。众所周知,创业是高投入与高风险并存的,两者相辅相成。创新是创业文化的理念核心,但创新探索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出现失误和失败在所难免。对于创业者而言,宽容和理解创业中的失败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宽容和理解失败的大学创业文化能够有效缓解创业者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找到重新前进的动力。如果大学缺乏宽容的氛围,出现失败就一味否定,必然会扼杀创新。只有崇尚创新与协作的大学创业文化,才能展现宽容,提倡勇于尝试、甘冒风险、直面挑战的精神,提倡建设性、创造性的批判思维,引导和推进大学师生树立创新意识,并以积极、支持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创新创业失败者,使他们从情感上、精神上得到温暖与宽慰,在工作上、物质上得到认可与激励,在探索失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探索,越挫越勇,直至取得创新成果,进而开始创业活动。
(三)承担责任,助人自助
在现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这不仅影响着他能否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与其创业成功与否息息相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创业风险中,有些学生容易急功近利,忽视对自身思想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并缺少社会责任意识。实际上倡导社会责任是创业文化的应有之义。高校应当在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24字”内容潜移默化地根植大学生心中,内化为坚定的社会责任感与信仰,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并在创业过程中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高校还要用创业创新思维来重塑大学文化,把成人之美、助人自助、为国家创效益、为人类谋福祉的文化作为创业校园文化的应有内容和必然之义。引导大学生把自身努力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奋斗与承担社会责任有机统一,为日后创业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二
“在创业环境中健全的政策体系、家庭的帮助支持以及教育的鼓励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起决定性作用。”[4]政府的政策和家庭的帮助属于外在条件,对学生创业行为有较大影响,而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方,能够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实践。近年来,高校虽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上不断加强,但仍然仅有少数的高校提出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目标,而高校创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取向在高校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还不够,师生们还未形成浓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大学里的创业行为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建设创业文化是高校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不断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更好地履行高校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职责的必然要求。
(一)推进创业文化建设是高校主动顺应新常态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新常态下中国正在不断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正在为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拼搏,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保障。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需主动配合和回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让全校师生受到创业文化氛围的熏陶,从而激励更多的师生加入到创新创业领域中,并有效辐射社会生活、引领社会风气,以更好地实现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及创业能力,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发挥着相当重大的作用。营造浓厚的高校创业文化气息,让创业文化弥漫在整个校园,渗透进每位师生的内心深处,培养一大批与时俱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立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引导其投入创新创业的实践中,这是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服务“互联网+”产业发展,顺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重要支撑。
(二)推进创业文化建设是高校主动顺应新常态下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愈发激烈,我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面对新常态的背景下,确立以创新为驱动,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要求有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入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创业文化的某些因素和维度作用于创业教育,会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创业教育又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创业文化作为一种宏观的氛围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高校以创业文化建设计划引领创业人才培育计划,让一大批具有创新想法、创业素养的人才运用“互联网+”去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运用超前思维去引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这不仅是高校履行社会职能所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潮流,培养时展与进步所急需的专业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还是高校实现创新驱动带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4]另一方面,高校进行创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帮助广大师生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情感,培养创业品质,促进其创业潜能和创造潜力的发挥和体现。从递延角度上说,推动建设大学创业文化就是促进建设社会创业文化[5],它有助于创业思想以及创业教育的全面普及与推进,必将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社会创业环境,加速创业活动的蓬勃兴起,为我国社会建设进步提供更多的源动力。
三
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新常态下时代对高校的呼唤和要求。高校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为依托,配合宽松的管理制度、充满阳光的生活气氛、开放充足的资源平台、一站式的服务指导等,精心培育创新创意成长的良好土壤,让创业之花在高校处处绽放。
(一)重塑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大学精神不仅仅体现了大学内在固有的气质,同时也将大学的灵魂完美演绎出来。以美国硅谷为例,它作为美国创业教育成功的典型,是创业文化孕育的摇篮。斯坦福大学注重加强学生系统化的创业知识教育,哈佛大学崇尚给予学生更多的实战经验,而百森商学院的教育理念则是倡导培养创业意识。“创业文化是美国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内生环境。美国文化传统推崇个性张扬,追求独立自由,乐于冒险探索,鼓励通过个体通过艰苦奋斗成为英雄。美国是一个真正的创业型社会。”[6]根本而言,大学创业文化建设是构建一种能驱使大学广大师生大胆创新和敢于创业的大学精神。美国著名华裔教育家刘全生教授曾经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大学最需要的是什么?”的问题时说“最需要的是“三创”,即创意、创造、创业。一方面,纵观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源动力都之一都离不开是创新创业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要素,当前较为成功、敢于创新的创业典型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同样能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借鉴。另一方面,人类民族文化有着互通共同的特性,创新型文化是可以交流传播的。要加强创业文化的国际交流,扩宽视野,改进交流方式,丰富完善交流内容,加强文化交流实践,为广大学子增强自信和养成文化自觉搭建开放、共享、和谐的平台。[7]因此,高校建设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一要开放互动,共建共享。要开放办学,加强创业文化的交流互动,对于国内外一切有利于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文化,我们都可以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很好的吸收其中的精华。作为创业文化的组织者和传播者,高校应该将创业精神与大学精神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生机勃勃的大学创业文化精神。二要兼容并蓄,内化共识。要允许不同的观点进行交锋和论战,可以组织创业文化大讨论,形成思想碰撞、百家争鸣进而实现思想创新,进而增强广大师生对创业型大学使命和办学理念的深刻领会和高度认同,用创业创新思维来重塑大学文化的精神内核,确立对创业文化的共识与认同。三要与时俱进,思想引领。高校要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在经济新常态下持之以恒、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把培育创新创业意识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用先进思想引领学生,教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常态,让他们自觉认识到自身是祖国未来的寄托与主力军,并鼓励其要为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创业梦”而奋斗拼搏。
(二)借助“文化载体”发展校园创新创业组织文化,优化创业舆论环境
文化载体是创业文化的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创新性可以为大学创业文化的形成提供有效保障[8]。因此大学进行构建创业文化体系的时候,一是以创新创意精神引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大学的空间场所和景观中将创业主题凸现出来,校园建设与改造中强化创新创业元素的融合,呈现出具有时代潮流的创新创业文化世界,让师生产生创意的灵感,激发催人奋进的拼搏斗志,激励他们勇于走向创新、创业实践道路。二是与时俱进进行创业新媒体建设。建立内容全面、新颖、趣味的创新创业教育微信公众号、APP或网站,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的创业政策以及动态咨询,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和分享创业经验的平台,并提供更为完善的创业支持跟踪服务,不断增强互动效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独具特色、影响力强的创业新媒体。三是让O2O媒体紧密结合,提升创业舆论实效。文化载体建设只有线上和线下同步,紧密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功能。要加强传统宣传栏、广播、横幅、太空架和拱门等形式的氛围营造,让学生感觉创新创业元素在校园中无处不在,提高创新创业文化在师生生活学习中的渗透度和影响力,同时,大学图书馆也应当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扩增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特别是在数字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各种可能、可用的资源,充分发挥正确文化舆论导向的作用,为创设干净文明的创业坏境提供更多的服务与支持。
(三)搭建可持续的创业“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创新创业技能
高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优势,积极拓展创业教育平台,建设丰富多彩的高校创业文化。一是加大创业类社团建设力度。组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业类社团组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资源整合,鼓励和支持创业导师参与社团活动,让正在创业或者想创业的大学生更好的进行互动和跨学科交流,不断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踊跃参与。二是加强培训和指导。加强导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引入有素质、有知识、有经验的老师,作为培训和指导的教授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等举办的各类创业培训、创业交流、创业路演等,提升学生创业素养,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学校要定期举办创业报告、沙龙、分享会等,为有创业梦想的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与平台,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校园创业APP交流平台。三是建设创客空间。充分发挥高校在理工科方面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并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创客在合作中增进了解、组建团队、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让创业立足于创新、立足于专业、立足于高校优势,让高校创客走入社会后能引领社会进步和发展。四是以赛促学,以赛促创。高校要通过实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各种类型的富有挑战性、创新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并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参加各种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创新创业赛事和学科竞赛,让学生在全国、全世界的竞争中把握前沿、发现差距、提高自我、实现超越;要善于利用和借助社会资源,把社会或企业组织的公益赛事引入学校,让广大大学生了解并尝试创业实践,让学生在比赛中创造社会价值。正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打造诸如“大学生创业文化节”之类的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精品项目,利用隐性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创业技能,多方式、多层面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不仅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更提倡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用创业的心态去工作”,从而创造性地拓宽了创业教育的内涵,让学生真正看到实效。[9]
(四)构建“双管齐下,多方合作”的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创业工作实效
创业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的制度设计和发展策略,作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和作用都远高于其他手段。为此高校需尽快建立一个全面的创业教育体系:一是使创业教育成为系统化的工程。深化大学创业教学体制改革,在以往的教学中加入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尽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都能集中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掌握上课内容,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构建多层次的创业课程体系,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推进《创业管理》等普及性创业基础课程设置,开设相关的管理、法律、营销、心理等配套课程,推广创业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增进学科交叉,在学科内部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的投资乘数效应,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扩展创业实践教学范围,通过大学生孵化基地、创业园、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场所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并且最终让科技成果得到更好转化,进入市场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此外,探索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的各类投资基金,立足共同成长、互利共赢的社会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谋求做大做强、政府购买服务的各种创业联盟或协会,都成了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积极力量,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加快走入经济社会、走入应用实践。[10]二是“双管齐下”,加强高水平创业导师团队建设,探索跨专业、跨校园、专兼职并存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机制,提升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质量。扩大高校创业文化师资队伍,以大师为中心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将他们魅力无限的人格、极具造诣的学术水准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方式,培养出可迅速在各种行业立足的“高校企业家”。学校要完善创业激励机制,鼓励教学、科研专任教师进行创业兼职或者参加企业创业项目,提高教师的实战水平。同时,学校要加强与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之间的联系,尤其是邀请优秀创业校友,聘请其加入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指导以及研究工作中来,扩大学校创业教育导师队伍的数量、规模与资源。三是加强先进典型的挖掘与宣传。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也是比较持续长久的,要注重发掘、培养、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要把在创新创业方面有较好成绩的师生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善于利用微电影、微信、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影响,传递正能量。要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厅,展示广大师生在自主创业文化立意、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项目成果等,用实在的创新创业成绩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增强实效性。
作者:陈笃 单位:钦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璐.创业文化、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D].天津大学,2011.
[2]马海燕.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65万[EB/OL].[2015-12-15].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EB/OL].[2016-05-10].
[4]吴启运,张红.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29-131.
[5]牛长松.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1):88-91.
[6]苗祥坤,崔师锐.新形势下加强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工会论坛,2015(6):133-134.
[7]林国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86-88.
[8]邱雅莉.试述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的载体[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35-37.
[9]黄兆信.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温州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4(8):87-91.
[10]吕晨飞.创新创业教育三大断层与教育闭环的构建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2):108-114
第三篇: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摘要:
新常态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挑战。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面对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创新对策。
关键词:
新常态;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对策
于2014年提出“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指出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是大学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第二课堂,而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大学办学品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
1.1延伸课堂教育的成果,完善教育体系
高校图书馆用其丰富的藏书和安静和谐的环境为师生提供了充满文化氛围的学习场所。高校图书馆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促进学生们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
1.2构建校园文化交流平台,传播先进文化理念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为师生搭建各种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及传播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理念,使师生完成新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文化构成体系的完善,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3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各高校新建图书馆不断涌现。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了飞跃,校园文化建设与图书馆服务也被融合在一起。
2当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方式,发现目前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2.1数字资源、服务与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
很多高校大学生只把图书馆看作是书刊借阅和上自习的场所,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项目及文化活动了解不全面与及时,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数字资源、服务与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
2.2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老套多数高校图书馆除完成常规借阅与服务外,每学期举办文化活动总体数量偏少。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多是读书征文、主题书展等传统形式,活动形式单一、老套,缺乏对当前90后大学生的吸引力。
2.3服务手段落后,现代化服务水平低
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目前虽然在图书借还、信息资源查询等环节实现了电脑操作,新型服务手段还没有普及,如读者自助借还、自助复印、馆内免费wifi全覆盖等,服务手段还跟不上时展。
2.4图书馆员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校图书馆员独特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贡献将最终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永恒动力,图书馆员应增强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不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3新常态下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对策
3.1加强组织保障,开展多方协作原则
新常态的“新”主要体现在创新上,而服务创新是图书馆历久弥新的话题。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能否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关键在于图书馆的组织保障。高校图书馆应转变服务机制,设立负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机构,并注重多方协作原则,实现“服务进院系、进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等,以及加强校校联合的文化共建。例如,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是由信息部负责,每年4~5月份结合“世界读书日”推出“图书馆资源服务与读书宣传月”活动,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展数字资源宣传推广服务,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3.2创造优雅环境,开辟特色文化共享空间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反映了高校的文化品味。高校图书馆应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要从选址造型、建筑布局、周围植被绿化、室内装饰布置等多方面为读者营造出静谧祥和、优雅舒适的文化学习氛围;加快各种自助化服务进程,推行馆内免费wifi全覆盖;设立灵活开放的研讨交流中心功能区,开辟图书馆特色文化共享空间,为大学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学子们的创新思想在这里竞相迸发,体现出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
3.3加强馆藏建设,拓宽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品牌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质量直接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因此,图书馆应不断加强特色馆藏建设,并结合读者实际需求,利用现有资源创新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例如,三峡大学图书馆开设了“大学生讲坛”和“草根书馆”[2];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内设有专门的校史馆,组织学生参观校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校情结和学习热情。这些都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3.4加快数字化网络建设,提高宣传推广力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校90后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微信与QQ等方式交流。高校图书馆应因势利导,积极开发基于移动图书馆、微课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下的信息资源服务,加大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文化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不定期地举办文化讲座、主题书评、组织文化空间共享等活动扩大图书馆文化的影响力。
3.5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综合素养
图书馆员是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馆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高校图书馆可通过继续教育、定期培训等多种渠道,不断提升馆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者:朱立红 朱永香 冯竟争 王晓茹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范光基,陈微.论高校图书馆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4):90-92.
[2]万乔.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措施[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12-113.
第四篇: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培育
摘要
大部分高校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细化至课堂教学和各项文化活动中,希望真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然而,这种互动还是以班级为基础,但在高校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学生自身对班级的概念已经淡化,宿舍、社团等平台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影响力。因此,本文客观分析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重要性,及其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宿舍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绿色公寓文化培育途径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SJB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核心关键。为此,高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依靠多种途径的融合以打出一套“组合拳”,希望能有效提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然而,这些教育手段大多还是基于班级概念提出并设计的,随着学生生活特点的改变,学生宿舍已成为高校开展各项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的全新前沿阵地。推动高校宿舍的文化建设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极具实效性和针对性的一个手段。
一、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高校宿舍文化是以高校学生宿舍为主体形成的一套行为方式、实践活动和精神观念的集合,由学生在宿舍空间中通过彼此间的熟悉与互动形成的一种价值认同。对高校大学生而言,以宿舍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较大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要想帮助大学生正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在认知方面使其能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与认识。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这是一种对过往优秀经验总结后形成的“自上而下”的价值引导。[1]相比而言,高校宿舍文化则是一种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集合。所以,它具有“自下而上”型价值传递的所有特性与功能。因此,借助宿舍文化建设,就能有效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缺陷的弥补和互动,用大学生已经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文化观念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类“他文化”的深入认知。
(二)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言行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最主要的场所。所以,宿舍文化对其言行举止的塑造与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与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相结合的做法,就能有效借助于这一功能,成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2]同时,宿舍还是一个发挥典型功能的场所。在同一个宿舍内,当有典型学生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其他学生会对其产生趋同性,并在这一典型的带领引导下,快速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有助于大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
帮助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不仅能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共鸣并加以践行,更重要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的所有内容都高度认同,促进自身整体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高校宿舍文化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和氛围营造作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依托高校宿舍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使之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以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通过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来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极佳的效果。但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追求个性化需要、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以及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在用高校宿舍文化来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给宿舍文化的认同带来困难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是90后甚至95后的独生子女,注重个性化成长、自我中心化倾向较强,且由于集体生活经历缺乏,依赖性强,在与同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像以前的大学生那样能较快地融入宿舍生活,加之生源地区、家庭教育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导致共同宿舍文化体系的搭建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3]同时,高校目前在建设宿舍文化的过程中,也倾向于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类似的“自上而下”型“他组织化”模式,这更加大了大学生对宿舍文化认同的难度,使用宿舍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能沦为空谈。
(二)宿舍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脱节
为保证学生宿舍的安全性,也便于学生宿舍的保洁与设施维护工作,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对宿舍采取“严管理”的方式,并分配专职人员对宿舍楼进行管理和日常教育。但毕竟学生宿舍管理人员不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出身,日常教育的内容往往难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挂钩。加之学生宿舍管理人员还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交流技巧、教育手段单一等特点,更使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大打折扣。[4]
(三)网络新媒体平台带来的冲击
随着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交流沟通的途径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因此,学生在对某事物进行辨别的过程中,就不再同以往一样只汲取教育工作者“一面之词”,而是寻求网上各方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这无疑为高校在课堂上通过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样,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也为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其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学生会不断质疑其合理性,导致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基础被动摇。[5]
三、以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一)全面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建设理念
高校宿舍文化能对大学生实现共性引导的关键,在于高校宿舍文化以学生普遍认同的生活习惯及方式为基准进行建设,所以能使学生对宿舍文化很快产生高度认同。这种模式也被称为“自组织化”建设模式。因此,想要以宿舍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就需要继续保证这种“自组织化”的建设模式可以继续发挥其效用———全面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建设理念。因为大学生是这一“自组织化”培育模式的主体与核心,只有真正尊重他们的想法,才能从根本上进行系统化的整体变革,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有效融入主流社会文化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能充分认识推进这项建设进程的重要性与渐进性,敢于和善于循序渐进地将宿舍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范畴,并将主流文化与校园精神进行有效融合。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念,尽管是经过历史沉淀且被群体广泛认同的社会正能量集合,具有较好的思想引导性,但因为与学生成长环境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不能强硬地将两者杂糅,而需要运用多种活动的复合开展,让大学生能从历史、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使宿舍内部形成对主流文化高度认同的生态环境,也让学生能在润物无声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而获得更为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真正化“培育”为“践行”。
(三)活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同时也为两者在社会不断的变化中寻求最为适合自身发展的弹性模式,以免因一成不变而陷入模式“陷阱”。我们可以利用宿舍微信群或宿舍文化微信等公众平台,将线下的各种活动与主流价值观教育宣传拓展至这个全新的网络平台上,加大主流价值文化的传播速度与覆盖范围。当然,要强化网络引导,保证大学生能在微信群里各抒己见但不偏离正轨,既尊重大学生成长的个性,又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可以与高校中的学术文化、研究文化与创新文化进行充分交织,形成高校精神文化构建的大视野,使其能在质量、规模、结构和速度上都能更好地有机统一、提档升级,从而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落到实处。
作者:徐登伟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建波,李新刚.以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9):523-524.
[2]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1):37-40.
[3]石沁禾.宿舍文化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社会科学家,2013,(9):109-111.
[4]徐登伟,肖妍玎,费霏.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及框架搭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91-93.
[5]郭亮.大学生健康上网引导机制实践研究[J].文化学刊,2015,(3):30-34.
第五篇: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
当前,高校后勤加快社会化改革,大部分高校的后勤机制进行了相应的改变,模拟企业的运行管理模式。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校的后勤实体并没有真正注册成为独立的法人,这就导致高校后勤有着企业以及行政机构的双重属性。认真分析探讨高校的后勤文化建设工作,对于推动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后勤在社会化改革进程当中,文化建设逐步推进,日益渗透到各项服务以及管理工作当中,对后勤工作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不过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管理文化建设滞后
当前,高校的后勤文化多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工作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后勤文化对工作人员的影响、激励以及号召力不断下降。
(二)服务意识不强
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日趋稳定,工作人员容易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从而放松对服务质量以及文化建设的要求。这就导致后勤管理者满足于已有成果,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
(三)缺乏长远规划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很多高校的后勤单位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借助于后勤实践及时总结升华,从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后勤文化。
二、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后勤人员素质
高校后勤最主要的竞争表现在管理质量以及服务质量上。其中,管理工作以及服务工作的核心要素都是人,管理质量以及服务质量最终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对工作人员的尊重与理解,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以说是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基础。优秀的组织在建设自身文化的过程当中,都需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高校的后勤机构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高度重视他们的参与权以及决策权,从而尊重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后勤机构要利用工作人员的业余时间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让工作人员通过这些活动加强沟通了解,提高团队协作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高校后勤拥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从而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健全后勤规章制度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艺术,强调刚柔并济。其中刚性管理是借助于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依靠强迫以及惩处等方式开展。柔性管理主要是依靠启发、激励等途径展开。柔性管理以工作人员为核心,强调那些内在的、非强制性的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更加重视感性。健全后勤规章制度一方面需要完善刚性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柔性管理。通过刚性管理当中的制度以及纪律来约束工作人员活动,通过柔性管理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动机,促进他们的自我完善,从而满足他们的多层次需求,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这样一来,就能够营造一个理想的文化氛围,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自觉执行工作任务,发挥自身潜能来完成工作。
(三)塑造后勤核心价值观
高校的后勤机构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特殊背景,从构建和谐文化着手,明确后勤服务的方式、理念以及内容,从而构建独特的价值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服务理念,也就是要重视对工作人员进行服务理念的培训,将满足高校师生需求作为主要目的,通过自身的服务提高高校师生的生活质量。在后勤服务的方式方法层面,后勤机构要引进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制度,改变后勤服务理念,提高后勤工作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水平。例如,可以提供主动式服务、感动式服务、全程式服务或者是预约式服务等,来提高后勤机构为高等教育服务的能力。在服务的内容方面,需要综合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不断完善后勤服务方法并提高质量,丰富后勤服务的途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的日益社会化,如何提高后勤服务水平,从而在竞争当中占据优势,需要引起后勤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将后勤工作看作高校整体当中的有机组成环节,精心打造后勤文化,从而不断改进后勤服务质量。
作者:兰润宝 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第六篇:国际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办学竞争愈发激烈,民办高校要在高校中脱颖而出,校园文化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快速融入到国际化教育的大流中,使得本土教育与境外教育有效融合,建设具有国际化、凸显特色、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是当下民办高校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
国际化视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
【基金单位】
本文为2016年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课题(编号:N2016027)研究成果。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产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发展成了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有2,000余所,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有近660所,已在普通本科院校序列中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在看到民办高校取得喜人成效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多少存在一些如重形式,轻内容;重建设,轻管理等弊端。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发生的碰撞,如何更好地将两者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了现在民办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瓶颈”之一。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较为单一。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分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民办高校较少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校园文化,多数由学生处和宣传部管理。因此,很多情况下,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学生处分管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但多为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等等,形式虽然多样化,但内容单一,并未能有效将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相结合,只能单一组织本土文化活动或者境外文化活动。另外,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重大兴土木,却缺乏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来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如图书馆的利用率偏低,校园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
(二)校园文化特色凝练不够。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多为参照公办高校的体制,却未能将自身民办的特色与公办的体制相融合。尤其是在国际化视野下,多数民办高校未能有效融合本土文化教育与境外文化教育,形成千篇一律的校园文化现象,缺乏对两者文化特色的凝练。
(三)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从当前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来看,缺乏长效、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也无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作出有效的、及时的、科学的评价,导致校园文化管理机构未能及时改善不足之处。尤其是对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的结合,更加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来推进两者文化的结合与渗透,使得校园文化建设能够长久、有效地推进。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制。民办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校园文化管理理念,科学规划校园文件建设。同时,要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常态机制,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要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此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定期评价,及时改善。
(二)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将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有效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着重要的传递文化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开展国际化成果展,将丰富多彩的外语文化与浓郁外国风情的校园文体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使得中外学生相互交融更加紧密的同时,传输本国的文化,吸收外国的文化,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抓好外语与专业、文化的配套教育,凝练校园文化特色。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扩展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得到了非常的重视。来自不同国度、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素质的提升。俗话说“语言是学习文化的敲门砖”,民办高校可以把外语的教育抓为重点,凝练外语+文化、外语+专业等特色,并专门开设课程传授外国习俗、人文、经济等等,让学生更好更容易接受多元文化。
(四)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的碰撞。随着我国民办高校国际化的不断加快,世界出国交流的队伍规模在不断壮大,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民办高校应创造条件增加出国留学的的人数。一方面,民办高校应积极争取条件,站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角度,紧紧围绕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增加有效促进学生到国外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要抓牢机会,依托办学机制的灵活性,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得到有力的扶持,积极承办或主办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术上的国际交流,共同探讨研究深层次学术科研课题。同时发挥国际交流回国后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民办高校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
(五)加强本土学生与境外学生的交流,推进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的互相渗透。民办高校在大力外派人员出国交流的同时,也应制定积极的有效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营造良好环境,并争取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上去,让其他国家地区的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进而加强国家间的双向合作,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校园内,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不能分流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生活轨迹,让留学生彻底融入到真正的校园生活中,使他们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标准的外语渗透到本土学生的生活。更可以鼓励中外学生结对子,形成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形式,学习和生活互相交叉、相互交融,从而使得双方学生都能跨文化交流、生活,从而营造一个无国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境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真正得到融合、渗透。
作者:章含知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绪卿.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促进民办高校规范管理[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
[2]黄艳.基于区域的多元开放式外语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6
[3]阮凤彬.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12
[4]马化祥,霍晓丹.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背景大学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5]徐洁.关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
第七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两方面过硬的人才是我国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目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与高校的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相互影响,高校需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让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学习。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在我国的教育行业中,高职教育占有重要地位。高校的办学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大量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要完成好这一教学使命,需要高校加强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对高校的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起着很大的正面作用,两者间相互促进,最终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一、高校文化建设作用
高校的历史背景及教育文化传统等方面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做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的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需要高校的全体教职人员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等方面起到良好带头作用,提高高校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学生的性格以及精神追求等方面都会受到校园文化方面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责任,学校要确保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让学生们坚定的拥护马克思主义和我党的各项精神。现代社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有两个方面:第一,优秀的专业技能。第二,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因此,高校想要为社会培养出两方面素质兼备的人才,不但需要做好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在走出校园后能够从容面对之后的工作内容,还需要培养好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们能够德才兼备。
二、思想政治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教育环境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同时也导致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一些学生对人、事、物的是非善恶可能还无法正确的分辨,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最终做好高校文化建设工作。高校需要使学生接受正确的文化,而思想政治教育恰好具备这个功能,帮助学生辨别正确与错误的文化,同时使学生不会受到落后文化的影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时,需要将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其中,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引导和培养学生,最终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理念。文化具有渗透特性,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优秀的部分进行吸收,发展我国文化;同时需要对他国文化中不好的一部分进行过滤,最终保证学生们受到各类文化的积极影响。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创新精神,调动学生们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三、思想政治与文化建设
高校具有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使命,而社会需要的人才必然是品德和专业技术水平都很优秀的。学会“做人”才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因此品德方面教育工作更加重要。高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的教育加强对学生们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第一,显性教育。这种方式可以让高校对学生直接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工作,简单直接的告诉学生哪些行为和思想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健康的。第二,隐性教育。这种方式和显性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不会直接向学生灌输一些思想理论,而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时通常采取这种隐性教育方式,这是为了避免学生们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高校需要通过隐性教育对学生思想等方面进行潜在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吸收积极健康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标准,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自然而然的提升自身品德和文化修养。当然,这种隐性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较显性教育相比难度系数更高,但是其能够达到更好的思想教育成果同时也更容易被高校中的学生们接受。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更多的组织学生和教职人员开展正面、积极的思想教育活动,将显性和隐性两种思想教育方式合理运用,最终将校园环境建设的更好。
四、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的生源较一般院校有所不同,因此,高校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技能水平出色和素质较高的实用人才。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高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开展:精神与物质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对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进行细致的布置,例如海报、漫画宣传等。当学生进入学校的各种建筑时,可以看到学校布置的各种宣传正确思想且内容丰富有趣的教育海报,通过这种物质环境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教育。当然,在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时更需要注重方法的运用。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语言艺术,同时选取适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法也会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接收到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内容有好有坏。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并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两者间的相互促进最终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庞丽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俊衡.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隐性思想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9):45-47.
[2]许红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赢”机制探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73-76.
[3]许红梅.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14(34):103-105.
[4]周桂英.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z1):292-292.
第八篇:高校文化建设实现途径
摘要
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充分把握其特点“三种精神两种特色”,即大学精神、黄炎培精神、工匠精神、企业特色和地域产业特色,再根据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从顶层设计开始,运用系统化、生态化和主体化的建设方法,逐步构建起和谐有序、底蕴丰厚的高校文化。
关键词
校园文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生态建设;主体参与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高校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ZJB1215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校)是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基层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被称为“高职211工程”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计划要求为到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力争建成20所“文化底蕴丰厚、办学功底扎实、具有核心发展力且被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界广泛认可的世界著名高校”。从该计划可以看出,“文化底蕴”被教育部重点提出并加以强调,可见校园文化对高校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改善文化环境、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高校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以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为主体不断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称,是一个由校貌、校规、校魂组成的多层面的复合体,它以一种潜在的、独具特色的方式,无形中熏陶、感染、影响着每一个校园个体的思想观念、处事准则和行为方式。因此,对高校文化进行界定时必须考虑以下三条原则:第一,要揭示校园文化的内在含义;第二,要明确校园文化的外延拓展;第三,要对校园文化各方面的性质特点和相互间基本关系给予准确界定。综上,我们对高校文化概念做出这样的界定,即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高校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形成,并得到师生普遍认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它是高校的一种集体精神价值、集体行为方式和集体人格,是高校的建校之根、立校之本、强校之源。
(二)高校文化应具备的特点
1.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具有独特气质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是其本质特征。与传统大学相比,虽然担负的使命不同、责任不同,培养模式各异,但高校的“高”仍决定了它具有传统大学共有的精神品质,也就是大学精神。
2.黄炎培精神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他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基础上,反思近代中国自办教育以来出现的问题,并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他认为,职业教育应“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在教学过程中“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最终达到“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要注重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并将低层次的谋生和高层次的乐业相统一”[1]。黄炎培先生简单的几句话不但概括了职业教育的精髓,成为我国高校的立校之本、建校之石,还一直指导和引领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3.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对于工匠们来说,赚钱不是唯一的目的,还要在工作中秉持对产品负责及对职业敬畏的态度,他们在每个细节上都一丝不苟,力求打造出精益求精的一流产品。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高于职业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在欧美一些职业教育开展比较好的国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技能培养,同时也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故而能在高端制造业长期保持领先优势。所以,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既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也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4.企业特色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重点在应用技术的实用性和职业技能的针对性,主要满足一线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输送专门技术人才,使学生最终具有符合企业生产发展等总体目标的精神价值和行为价值,并对企业形成组织群体意识、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应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让学生提前感受和理解企业运行模式和工作氛围,让学生在“职”这一文化氛围中充分激发热情,从而使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道德得到进一步升华[2],缩短从学校到职场的适应期,符合职业人的标准和企业需求。
二、高校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全面、合理的顶层设计
1.发挥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引领作用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共中央办公厅也曾专门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党委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3]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引领作用,统一领导和指导高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
2.需要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某项工作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集中优势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顶层设计的原则是整体目标明确、具体目标清晰可操作。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强调顶层设计,旨在确保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工作不会放任自流,始终掌握在学校党委的手中,由学校最高层全盘策划,全盘掌握。在顶层设计中,首先,要明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即要建成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只有总体目标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后续工作才能逐步展开。其次,要明确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并提出明确要求。所以,高校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指导。
(二)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和谐、平衡的生态理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与社会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量。为更好地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试和内在联系,著名历史文化学家冯天瑜先生在《中华文化史》一书中指出,文化生态三层次,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三者不断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进行物质及能量交换,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同时又分别通过复杂的渠道,经由各种介质对观念世界施加影响。[4]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高校文化是整个文化生态系统中一个特定子文化生态系统。因此,在自身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也要遵从生态规律,用内外和谐、动态平衡的文化生态理念来构建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浑然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高校要做好“文化种子”的播撒,即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阳光雨露”,即各种外部有利环境的滋养,悉心浇灌,使校园文化能够顺利、茁壮成长。同时,作为一个特定的子文化生态系统,我们还必须遵从高校文化建设的生态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关系高校文化建设能否长远发展。需要明确的是,高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严格、系统的规划设计,使其涉及教学文化、科学研究、学生管理、制度管理等方方面面。
(三)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周密、完整的系统推进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系统工程,涉及包含教师、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因此,要求全校各个部门遵循系统化理论,围绕一个目标,各司其职,全员互动,统筹协作。
1.制度建设
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制度纪律等校园内一切规章制度的总和,对师生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5]所以,要想发挥高校文化在全体教师和学生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必须要加强高校教育体系的建设,从而保证相关机制的科学建立与运行,使各项文化活动有制度、有依据可循。首先,要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体系,即组织体系、传播体系、运作体系。明确由哪些部门决策,哪些部门执行,哪些监督部门和保障部门。各部门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工作制度。其次,要搭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立足教学平台、深化课改平台、拓展实训平台、优化订单平台。各平台要明确任务,分别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工作模块,使整个校园文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再次,要改善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这其中既包括专业性的育人环境,还包括精细化的管理氛围和企业化的文化氛围。
2.教学建设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日常管理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学文化建设的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6]高校在日常教学实践工作中,要根据国家或行业规定,制定明确清晰的教学标准和规范,使教学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方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高职人才教育培养不可或缺,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紧密结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就业体系接轨,使学校育人与企业选拔人才有据可依。同时,制定明确清晰的教学标准和规范,还能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内化,强化其企业归属感和稳定性。
3.实践建设
高校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对学生实践职业技能的培养则是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高校自身最大的特点。在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专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能培养方式都是高校校园实践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以上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制度固定下来,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既可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又能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真正意义上实现校园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目的。
(四)高校文化建设需要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源,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以,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作为最重要的受众客体之一———学生,显得非常重要。在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作为客体的一部分,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就使学生对校园文化理解不够、缺乏认同,导致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接受不够积极。为改变这种局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就需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认识到其自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所处环境就是校园文化的土壤。使校园文化的推进工作由外在强制变成内在自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三、结语
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校园文化建设亦是如此,其形成、演变、积淀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相信,只要文化自觉的理念深入全体师生的观念,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使学院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达到内外和谐,使学校的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化魅力刚柔相济[7],高校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良好结果,校园文化这种软实力,一定可以把教师、学生乃至潜在用人单位有机结合一体,增强凝聚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进步,最终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汝君 王威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2]叶阿恋.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建设———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9-32.
[3]新华社.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N/OL].人民日报,2014-10-16[2016-08-26].
[4]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3.
[5]徐令.关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探究[J].职教论坛,2012,(35):8.
[6]黎旭.高校校园文化特色构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22.
[7]冯正平,王小蕊.提升和优化学校文化,提高学校竞争软实力[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2-47.
第九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研究
摘要:
目前,高校正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落实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高校办学的首要发展方向,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高校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校园文化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积极响应党的路线,为社会提供生产、管理及建设、服务等全方面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如今,社会利益复杂化、思想多样化以及价值多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应时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拥有的成就。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为高校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完善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从建立学科的初期到教学质量评估,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对教学效果等也有显著提高;国家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管理阶层从教学理念方面开始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从而促进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第二,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与实际教育政策相脱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片面分析、形式化问题;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社会与家庭之间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无法进行有效连接,由上述两点问题可以看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待改进。第三,忽略的现实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来源社会现实,但其对社会现实的反应程度还不够深入,导致学生无法利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向违背。
(二)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拥有的成就。校园文化建设最初发展时间是在建国初期,经过时期,使校园文化建设停滞不前,直至70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渐兴起,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高等教育人才数量快速上涨,北京大学最先提出“振兴文化校园”的发展口号,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快速步入高峰,随后逐渐进入80年代,不同的文化活动在高等院校竞相绽放,呈现出80年代大学生的独特魅力,改革开放的到来,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开始重点关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随之相应的校园文化管理机构得到快速发展,直至进入21世纪,教育界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校园文化建设整体发展现状上来看,虽然时间较长,但其建设还处于定位不准、凌乱的现象。第二,存在的问题。首先,高校过于重视教学工作,从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教学质量一直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导致高校管理者在政策实施上出现严重的错误:认为所有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教学工作为基础。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学质量是保障大学生就业率的前提,但将教育工作代替所有教育思想,极其不利于高校素质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其次,过于重视文化制度而忽视了文化的真正内涵。由于高校资金方面存在短缺,无法进行大型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为了减少校园文化的管理工作,重点强化对学生进行制度上的约束,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忽视对学生的人文主义关怀。目前,高校内部环境逐渐复杂化,学生思想和性格特点也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变为被动接受模式,为了满足学生时尚化的需求使校园文化建设变得庸俗,例如:校园内部开设便利店,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而有些不法商贩却向学生私卖烟酒等产品,不仅对危害到校园安全,还会助长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前景的展望
(一)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发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产生,对此,高校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创新性以及预见性特点,从而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如今,高校大学生普遍呈现思想多变、个性鲜明以及思维敏捷的特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接触信息、获取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这些因素的产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影响巨大,所以,高校想要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就应改变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其向多元化教学方向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响着大众化趋势的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学生从社会群体中走出,又回归于社会,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分析、理解程度直接关乎着高等院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走向开放,展现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机与活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都是:使学生能够领悟到时展的精髓,前者是具体的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后者主要是培养优秀的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从这一角度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相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还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与社会影响力度,对此,高校应重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在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
作者:刘元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蔡秀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文献综述[J].青年与社会,2014(12):176-177.
[2]许红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赢”机制探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73-76.
[3]许红梅.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14(34):103-105.
[4]魏忠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J].才智,2014(35):275-276.
第十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摘要:
加强高职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文章指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指导,坚持政治性、多元性、特色性、针对性、系统性、求真性等基本原则,大力开拓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格局,从而努力实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原则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兴起,网络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网络文化盛行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滋养地,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也引起了更多大众的关注。基于此,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更需摆正自己的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思路,强化自身的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复杂的文化工程,涉及到高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影响着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因此,加快推进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旗帜鲜明地摆正立场,端正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科学定位发展方向,积极构筑宏伟蓝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高职网络文化建设要坚定人民的立场,立足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为高校全体师生提供全面的服务;既要切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实际,为广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学习资源;也要适应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的现实需要,为高职教师提供强化知识素质储备、丰富继续教育进修的多元化网络学习途径。高职网络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高职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模式和科学成长成才,用矛盾的观点、历史的观点看待高职师生在“教学相长”中的“否定之否定”和“凤凰涅?式”升华。高职网络文化建设要坚守唯物辩证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高职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诉求出发,以具体的环境、历史的维度、多元的视角去考查网络文化生活中的高职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出网络文化的积极育人功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价值观导向。高职网络文化建设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观和道德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的集中体现和完美阐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突出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全体师生中的普及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思想播撒在每一位高职教师和学生纯洁的心田上,让其生根发芽、生机勃发、茁壮成长,变成一朵朵美丽绚烂的价值之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沃土中凝结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果实。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政治性原则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育人渠道和阵地,有着非常巨大的魅力,其对高职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代高职大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灵敏、学习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尤其是对于网络特别钟爱。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轻松获取异常丰富、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然而,网络文化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信息资源搜索便捷的同时,也掺杂着消极、低俗、有害的网络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各种网络消极文化的诱惑,高职大学生往往缺乏理性分辨真伪的能力,盲目趋向趋同消极低俗,甚至有可能使自身误入歧途。因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科学的文化传播原则和价值导向,积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宣扬和传播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思想文化,大力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能量。
(二)多元性原则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造就了网络信息的“核反应堆”和“链式爆炸”。“核反应堆”就是网络信息的来源;“链式爆炸”则是网络信息的爆炸式传播。因此,开放的网络和无穷的信息源给人们带来了多元性的抉择。倡导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是适应大学生思想成熟、明辨是非的现实需要。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可以充分运用丰富的路径、迥异的模式、多元的渠道来传播科学文化和知识体系,以网络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突显网络育人的独特魅力和卓越价值。一方面,倡导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要注意挖掘学生的个性潜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正能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科学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要注意弘扬主旋律,彰显核心价值观,将网络文化倡导的主流性与发展的多元性有机统一起来,从而营建起一个开放自由、独立自主、安定有序、进步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三)特色性原则
网络文化对于高职大学生的巨大影响力造就了高校网络文化的独特性。高校网络文化的特色构建要坚持走基层路线,接地气、贴地皮、穿地底,符合高校各自不同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目标,形成自己的院校网络文化特色,并以此来影响和教育高职大学生,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规划人生,健康成长成才。高职网络文化建设的特色开创,要依托于高校本身,可以从学校专门定位、行业发展背景、专业创设前景、师资队伍建设、制度规章设定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和考察,从中选取最能展现学校发展思路、突显学校内涵建设、释放改革创新能量的独特之处。例如,有的高校以“水利水电行业”为特色,有的高校以“信息工程技术”王牌专业为特色,有的高校则以“艺术类”“体育类”“工程类”等学校内涵定位和发展方向来设置特色。总之,高职网络文化建设只有立足于学校本身的发展背景、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等基本要素,才能科学合理地定位和规划高校自身的发展特色。
(四)针对性原则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夯实学校办学质量、增强学校名誉影响、创新人才培养实效为基本目标,在时代变迁中改革创新,努力推进学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高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单一、独立的个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在高职网络文化建设中,高职教师和学生既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客体,也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享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他们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不可控性,高职教师和学生往往都很难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身和对方的缺点和问题,容易被网络思想潮流和第三方观点所左右。这样一来,也就增加了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高职教师也带来了更大的教育压力和责任担当。因此,只有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才能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症下药地突破和解决网络文化建设中各个主体的多元问题和复杂难题,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高职网络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五)系统性原则
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它涵盖有高校自身发展定位、教育发展理念、制度机制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社团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因此,高校在进行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协调好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文化载体,坚持运用系统性原则来处理相关问题。具体说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系统地考虑网络文化建设和网路文化育人的问题。例如,要综合考虑到教师素质的提升、学校规章制度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等。二是对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从宏观的维度去研究高职网络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例如,综合考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发展路径、保障机制等。因此,只有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开展综合研究和系统调研,才能切实有效地探究和解决高职网络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难题,从而积极发挥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在服务地区快速发展、服务学校改革创新、服务师生教学相长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六)求真性原则
求真性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实际中去研究和探索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实事求是不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也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遵循求真性原则必须坚持“三个立足”:第一,立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现状,科学合理地确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发展要求。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不能脱离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必须从这个现实情况出发,而不能主观臆造一些不切实际、毫无根据的目标。第二,立足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基础条件、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发展状况。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紧紧把握住这个实际,寻求与当地文化建设相契合的网络文化建设内容,积极为当地的文化创新发展贡献力量。第三,立足学校的发展现状和现有条件,有特色地开拓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新局面。高校千差万别,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发展条件、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发展路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当立足这一实际,以此为出发点,去研究和制定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具体内容、建设途径等内容。总之,只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促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成效,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三、结语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继承优良传统,也需要不断创新、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文化精品的网络传播,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建设丰富多彩的精品文化,提高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作者:夏喜元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任祥.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104-106.
[2]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61-64.
[3]陶冶,赵圆圆.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2014(9):300-301.
[4]霍蓉光,卢晶,马浩.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57-158.
[5]易菲,王志凤,陈方辉.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4):44-46.
[6]孙玉华.具有现代职教特征的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3(6):100-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