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开发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以特色的彰显为外铄价值诉求,以师生的发展为内生价值诉求。学校隐性课程具有显性价值承载和潜在价值蕴藏的双重内在特质,这是学校文化与隐性课程内在关系的逻辑机理。基于此,解析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在于以学校文化建设指引隐性课程开发的价值引领和以隐性课程开发助力学校文化生成的实践促动。
关键词
学校文化建设;价值诉求;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开发;关系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1],它是学校特色建设、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导向。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根本体现[2]。学校文化的深化与延展与课程建设息息相关,由于学校文化建设本身的内在属性与价值诉求,使其与隐性课程的开发又相伴相形。由此,从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关系的视角探讨二者实践的深化方向,旨在为学校文化建设探寻基于隐形课程开发的行动逻辑。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
学校文化建设之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有形(外铄)文化与无形(内生)文化,前者指的是学校文化的物态建设,后者则指学校文化的品格形成。学校文化建设是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协同发展的过程,学校特色彰显的外铄价值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内生价值是学校文化建设相依相促的双重价值诉求。
1.外铄的价值诉求———学校特色的彰显
学校是教育的圣地,是文化传承与再造的结点,虽然所有学校的使命为教书育人,但在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建设过程中,不同学校都有相应的侧重点,其根源在于学校文化的历史源起与发展指向,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基因影响着学校的建设特色。一方面,学校文化有助于学校“三风一训”的建设。学校特色的建设,首先体现在校风校训上,它既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精神,也是学校特色的灵魂和精神,是学校特色之所以成为特色的文化内核[3]。一个学校的指导理念、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导向,而这一理念的形成,来源于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的重要依据。此外,学校文化还体现为具体的学校制度建设的浸润,学校的相关制度都是学校文化的某种写照,正所谓没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制度是死板生冷的条条框框[4]。因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出对固有文基因的尊重,同时注重学校文化对于规章制度建设的浸染功效。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形成。严格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上位概念,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文化的符号、载体与表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多集中于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囿于校园空间,注重外显动作,聚焦“器物”层面而非意义关系[5]。这使得学校文化建设的旨趣大大消减,也无形中遮蔽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固有意义。因此,着眼于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就是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既关注显性的器物文化,也关注与之相关的意义文化的生成。
2.内生的价值诉求———师生的共同发展
学校发展的生命在于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不断发展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依托,应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内在价值向度。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文化内涵通过其文化品格和文化担当体现出来,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具有一种学者的鲜明的文化品格,在教育生涯中表现出特有的文化担当[4]。完整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完善的文化品质。学校文化的重视与建设,可以使教师摆脱成为教学的机器,实现从教师职业向教师事业的超越。教师是有教育理念和文化内涵的,这样他的教学才不是枯燥乏味的,在学校文化的渲染下,教师是文化的个体,在文化的支配下践行着职业行为,学校文化赋予教育者的是一种品格导向和操守,是教师从教当中所坚持的内在实质。因此,教师的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在刻度。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重要主体,也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4]。学校教育的旨趣在于育人,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可能有什么样的育人实践,进而就会有什么程度的育人目标实现。可以说,不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学校发展是偏离了应有轨道的。实际上,在促进学生发展这个维度上,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自不待言。学校文化不应该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而是被学生所理解的内隐存在,学生的学习也一样不是单纯知识的累加,否则便是知识的容器。因此,学校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不完全是以课堂为主,而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长远性和持久性。
二、隐性课程的内在特质
隐性课程是以潜隐的方式存在的课程形态,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隐性课程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正是因为这种作用发挥方式的隐匿性,才使得其意义更加深刻。从文化的视域中审视隐性课程开发,就是要分析隐性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的内在关联,进而找寻此二者有效结合的方式,为基于学校文化的隐性课程开发实践指明方向。
1.隐性课程的显性价值承载
隐性课程致力于将隐藏于学校教育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工作[6]。对于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隐性内涵,它的承载方式是有形和显性的。首先,体现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校内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图书馆的存书质量与开放安排,校园环境设计与展示,教室设备与空间布置,校园服务体制与后勤保障等都在直观层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良好的外在文化背景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意志与态度都在这种影响下有所调整,进而提升学习品质。其次,体现在校园组织活动上。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学校会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围绕某一主题的学生活动,这种活动虽然形式丰富灵活,内容生动有趣,与课堂教学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区别,但这种有形的存在方式影响学生于无形当中,学生获得的是现实与精神的双重体验。再次,师生本身作为一种外显的表征形式。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元素,师生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载体,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其自身的价值修养、学识品质、人生发展规划、言语形象等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发展,学生对于学生的影响,更是最直接的替代性强化。此外,学校领导、管理和服务人员等,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无限的人文关怀和积极强化,学生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情感冲击,随之体现的便是行为矫正或坚定前行,他会以更为积极的行为方式回馈身边的人,这样的行为力量,是透过隐性课程呈现的。这些都说明,隐性课程本身承载着重要的显性价值,而这些价值实际上与学校文化紧密相关。
2.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蕴藏
隐性课程的价值存在方式主要是暗示、感染、模仿等,对人的影响在潜移默化当中,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无意识习得,又基本上是无意识的“能量释放”[7]。具体而言,隐性课程所蕴藏的潜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感的陶冶。学校教育育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丰满,还有情感的提升,人格上的健全,情感是人内心深处的强烈触动,是在渲染的前提下的真实体验,是超越于课堂空间的广泛涉取。二是态度的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是学生学习态度提升的催化剂,是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潜在力量,学校的价值理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态度流,这种态度不是植入而是生成和导向,在不断体会和熏陶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基于学校文化的隐性课程具有这样的作用。三是道德价值的导向。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强调,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来得更加有力”,他要求“利用隐性课程进行道德教育”[8]。隐性课程的在这一层面使得道德教育由教化转向熏染,从而使德性融在血液里,嵌入在思想中,体现在行为上。隐性课程的这些潜藏的价值,一方面为学校文化建设指明了基于课程视点的出路,另一方面也使得隐性课程建设更好地体现文化的要义。
三、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与隐性课程的内在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有形的、外铄的价值诉求与隐性课程的显性价值承载不谋而合,无形的、内生的价值诉求与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蕴藏殊途同归,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逻辑机理,这一逻辑运行共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实践。
1.价值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指引隐性课程开发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是无形中有有形,有形中映射无形的交互过程,而隐性课程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也是交互一体的。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之一便是价值引领,即学校文化建设指引着隐性课程开发。学校是育人的场地,文化体现着人文素养,学校文化是关乎师生发展、人类进步的精神抽象,它指引着学校发展的所有有机系统,隐性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上层定位与行为方式体现和传承学校的精神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指导思想宏观指引隐性课程开发,是隐性课程研发的依据,贯穿其内部与外部组建,延伸于显性与隐性体现,是隐性课程的灵魂所在。显性课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规划等,对于学校文化的体现相对来讲是不明显的,与显性课程不同的是,由于隐性课程本身的内在特质,决定学校文化对其影响的直接性与广泛性。学校的校风班风是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文化场地,一种风气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要有文化成分的参与,隐性课程的真正实现,是一定要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这样其本身的潜移默化、渲染性、内隐性与这种文化学术风气完美契合,才能使隐性课程充分发挥其作用。学校的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育人,其内部机制体制不同,方式方法有别,学校的主体教学更强调的是知识教学,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更侧重强调行为矫正,而学校文化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和有针对性,却往往可以较为全面地、真实地发展一个更优秀的人才,隐性课程的最终夙愿恰恰如此。这说明,在关系思维中审视,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具有共通的价值旨趣,而在这一价值旨趣的实现中,需要发挥学校文化建设之于隐性课程开发的价值引领作用。
2.实践促动:隐性课程开发助力学校文化生成
在实践层面考量,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体现为隐性课程开发对于学校文化生成的推动作用上。这是由学校文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着共同的实践性这一特性所决定的。隐性课程追随于学校文化更重塑着学校文化,隐性课程开发是在开发内隐的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将文化的渗透、人格的塑造、意识的培养及行为的调整与改正等融进学校文化之中,成为学校文化新的内质。隐性课程开发的实践则是学校文化的重新选择、加工、提炼、升华和再造的实践,正是这种实践推动了新的学校文化的生成。这种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隐性课程开发的文化传递弥合了显性课程的某种缺憾。隐性课程终究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它承担的直接责任即为教学,只是在形式与内容上和显性课程之间有所不同,它属于课程,只是延展广泛,伸缩自由,通过隐性课程可以拉近文化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缄默的、内隐的课程价值得以更好地被承载。在这个意义上,隐性课程可以相对直接地承载和表达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同时使得学校文化建设与育人的实践更加紧密。二是隐性课程开发的文化回应性使得课程与文化更有效融合。隐性课程类属于课程,相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它的针对性,学校文化主要还是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体现一种文化内涵,这种包容与涵养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同时也是无法深入触及的,而隐性课程开发恰恰使得这种文化属性更好表征。因此,学校文化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使学校文化浸润进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从而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隐性课程开发的实践性为学校文化的改造重建奠定了基础。隐性课程开发就是要让潜在的、内隐的、缄默的文化价值融进课程运行的实践中,让课程在更好地发挥文化选择与文化价值承载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文化建构价值。同时,隐性课程开发中关于潜在内容的筛选、组织、显性化等环节,也是学校文化的重新判识过程,这种课程开发的实践本身使得学校文化在反思与改进中获得新生。
作者:王静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彭刚.课程改革的视野:一种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和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3]彭刚.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8(2).
[4]张武升.论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J].教育研究,2009(11).
[5]张释元,谢翌,邱霞燕.学校文化建设:从“器物本位”到“意义本位”[J].教育发展研究,2015(6).
[6]杨志成,柏维春.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
[7]何云峰.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8]赵惠玲.用情感教学促科学探究目标达成[J].教学与管理,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