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探寻(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园文化建设探寻(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校园文化建设探寻(5篇)

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摘要:

校园文化是我国高校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撑,具有社会义主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重要渠道。本文以行为研究为视角,通过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价值观教育的契入点,深入探索了提升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

随着党和国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目前阶段战略任务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必要环节。虽然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中有着主导地位和统领作用,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在社会潮流和实践检验中逐渐失去影响力。但它们在影响力弱化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继续以变化了的内容和更加隐蔽的方式消解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于高校来说依然艰巨。校园文化建设“使得学生在校园能够受到文化建设的更好熏陶,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坚定的意识形态。”[1](p104)因此,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天然的无形课堂,对大学生思想言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性和长效性,并使之常态化,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目前状况

(一)文化多元化和西方社会思潮带来的挑战依然严峻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文化”、“消费文化”[2](p90)等通俗文化通过广告、媒体在高校不断流行。它们功利性、实用性动机明显,过分追求利益目标。部分学生在参与社会行为中不仅没有提高自身的觉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而将狭隘的功利心、物化的价值观带到学习和生活中,耽搁了学业的完成,消磨了自己的学习时光。另外,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推行西方价值观的思潮,不仅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渗透到了高校并部分消解了正面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大大提升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但它们继续以新的话语方式曲解党的政策指向和误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误导社会舆情,比以往更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因此,要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文化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就需要根据新情况新态势,采用新的教育方式加强大学的思想阵地,用以防范和应对不良思潮的蔓延和渗透。

(二)消极文化的网络渗透要求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网络时代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的变革,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徘徊于网络空间,不健康信息、甚至极端言论在网络世界也时有出现。高校处在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的前沿,大学生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使得消极文化通过网络能够迅速渗入高校校园,给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和管控机制形成威胁,给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只有在坚持意识形态教育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以新技术和新载体来创新和拓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和空间,才能对当前形势做出有效应对。

(三)当前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亟待完善

1.主要教育模式相对单一。目前,我国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授课依然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虽然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硬件设备、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实提升与改善了教学硬环境,同时也有了实践教学资源的补充,但这并不能取代精神文化软环境对师生的隐性熏陶和内化作用。缺乏隐性教育渠道的补充,教学内容就容易局限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真实的教育情景,显得枯燥乏味和没有生气,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涨热情和主动性。教育氛围的缺失,教师更是难以与学生展开深入探讨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价值观教育不能真正入脑、入心,充分起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作用。

2.与其他课程不衔接。除思想政治课外,高校其他课程教学课堂讲授的主要是较为纯粹的知识,没有融合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特别是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很少涉及未来职业领域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学生不能自觉将社会主义未来远大目标和个人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激发他们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没有各种不同专业知识的碰撞,也严重削弱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力和开拓力。学生在学习中更多感受到的是紧张忙碌和枯燥乏味,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难以得到快速提高。价值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成为被分割成两张皮,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传统模式缺少细致的人文关怀.长期以来,传统的价值观教育较多关注社会和集体的整体价值,而忽略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个人的个体价值及利益。它提倡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是以自我牺牲来保全集体利益,以个体价值为代价去满足整体需求。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大学生的自我需要、自我价值,轻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使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大精神动力和导向的凝聚作用难以发挥和保证。

4.教育效果没有完全实现制度化的保障。目前,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主要是针对学校正常有序运行制定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提性保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远大目标,要将它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升华为理想信念,一方面需要多方面的隐性引导与暗示,另一方面也需要外在规章制度规范使之固化和积淀。核心价值观还未有效地融合到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制度文化中,仅仅依靠传统教育机制依旧无法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言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持续传承和弘扬难以被保障。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融合了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所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的理论升华,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3](p1)而作为一种行为文化,它又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理想道德、性格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以真正反映时代要求的大学精神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才能把大学建成弘扬、传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树。所以,要使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所认同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行为文化,是传承和弘扬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承载了传播强国梦、复兴梦的重任,为学生提供了深刻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学生只有在校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熏陶,才能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坚定的信念。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由文化环境的熏陶和自觉学习的意识共同塑造的。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组织者、主要参与者都是学生,组织、设计和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受教育的过程。设计者可以把核心价值观内容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暗示和熏陶,以对校园文化产生归属感为基础,让参与者内心产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大学生通过群体性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保证校园文化稳定的传承和发展,核心价值观就会在一代代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长出美丽的花朵。

2.只有在良性互动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才可以更好的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契合。校园文化有效继承和整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资源,使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元素转化为校园中的物化表达,从而升华为一种积极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学生在其中不经意间就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自觉认同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推而广之。

3.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群体思想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和广度。校园文化活动通常都是融入隐形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它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整合在一起,彼此沟通,教学相长,同时也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连同各种专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想的一部分,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性,学习更有动力,充实了大学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4.校园文化提供了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思想认同和行为认同的规范保障。校园文化传承着各个高校先辈们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极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怀等制度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形成于特殊历史时期,为一代代青年继承和发展,使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成为他们的思想崇尚和行为自觉。校园文化无形的制约力保证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校园文化是抵制各种不良文化思潮的天然屏障。校园文化积淀了高校各个历史阶段的优秀传统和当地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活动更是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归属感,这种感召力和凝聚力将本校大学生在心灵上联结在一起,互相关怀鼓舞,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高尚的共同追求。这种正能量势场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集体责任感,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和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免疫力,最终形成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文化共同体。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路径

1.教育内容主题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组织者要善于结合主题捕捉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同时,注重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为不同的主题,再结合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凝练。以贴近学生的事实案例为导入,吸引学生关注,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使校园活动主题成为校园的公众议题。只有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和震撼,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校园中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同。

2.教育情景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需要学生所在教育氛围的营造。社会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尽可能就地取材,特别是应努力利用一些学生亲身体验或耳濡目染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经历。只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件来说明核心价值观的理,化抽象为具体,有的放矢,才能使大学生觉得核心价值观并不空泛,可以感受和亲近。

3.认同教育行为化。“大学生需要身体力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融入身边群体,步入现实。”[4](p2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先进理念、指导思想和道德标准,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强化和肯定,才能直接被大学生所接受并作为行动指南,从而逐渐内化为个体意识。困惑学生的问题,只有少数是由于认识偏差造成的,大部分都是由于现实困难和实际问题造成的。基于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切入点就要落到实处。活动组织者要找准学生的困惑点,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不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同时,要引导师生、生生之间互帮互助,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学生心灵层面得到关怀,感到温暖,校园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指数得以提升,从而达到他们对核心价值观倡导内容的高度认同。

4.教育手段信息化。媒体生活已经是当代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要增强大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力,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兴趣,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就需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通过积极改善校园公众舆论的软环境,在活动中积极融入现代高新技术元素,鼓励和引导学生以新媒体技术开发、制作和传播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有创意的文化作品,使活动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内容能深入人心。校园网除了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新闻、文学和微信关注等形式,借助公众舆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灌输和说教,却加大了价值观教育的渗入。在这种润物无声的网络环境中,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觉参照网络正能量来践行核心价值观。

5.教育机制规范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框架和基础,没有它的导向和保障,校园文化就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发挥强效的育人功能,核心价值观教育也难以形成常效机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下来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持久而良性的育人氛围。“帮助高校师生能够与社会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地进行自我发展,同时使师生的自我发展能够与社会主义价值相适应。”[5](p11)在这种机制下,校园文化的魅力得以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共同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作者:张建强 单位:运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J].文学教育,2015,(10).

[2]覃轶珊,朱百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0,(6).

[3]孙成武,常珊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张文儒,乔健生.高等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研究[J].教育科学,2016,(1).

[5]孙冠英,卢翠英,李鹏,李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求知导刊,2015,(11).

第二篇:民族管弦乐团与大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其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断的加强,尤其是民族管弦乐团的发展。管弦乐团的发展是基于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交响乐队而组成。该乐团对于大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发展。基于此,本文首要分析管弦乐团在大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提出促进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民族管弦乐团;大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音乐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及其实现美育教育有其意义所在。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各大高校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感也愈发强烈。民族管弦乐团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出来的音乐结晶,又是综合了西方音乐美学及其文化交流下产物,这对于扩展我国高校生的音乐素养,提升我国的艺术教育价值,并推动我国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民族管弦乐团在大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的发展状况

(一)学习难度大

我国的民族乐器多种多样,大多数的乐器在其演奏上都复杂难懂,这对于刚入门的高校生就存在一定学习难度,不仅需要充分了解乐器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技巧,更要加强平时的音乐训练才能打好基础,若想在短期内就看到明显的学习成果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也导致了许多家长或是学生在选择乐器学习时,更愿意让学生学习钢琴、小提琴等现代化乐器,而对于民族乐器发反而是敬而远之。

(二)当代音乐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在音乐流派上也衍生了许多派系,尤其是流行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使得传统的民族音乐不断受到冲击。较之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更倾向于展现民族民风、地域风情等,而流行音乐的结构反而更为短小、通俗易懂,能够在短期内就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大多数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流行音乐。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流行音乐更是走近千家万户,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导致民族音乐在高校生的生活中的存在空间不断的萎缩。总之,当代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导致了民族管弦乐团未能在我国各大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

(三)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音乐教育大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直接采用西方的音乐教学体系及其教育方法,这就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只认识到西方国家的音乐教学和乐器认知,而对于本民族的乐器认知和相关知识却一无所得,严重的阻碍着本民族音乐的健康发展。

二、民族管弦乐团在大学校园音乐中的文化建设措施

(一)加强实践性

促进民族管弦乐团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这也是检验学生的演奏水平及其舞台经验能力的一个考核标准。相较于坐在舞台下观看的学生而言,亲自参与到民族管弦乐团的现场演出不仅能够让更为直观的接触到民族乐器的使用,更能通过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而激发内心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继而迸发出融入到管弦乐团的渴望。而对于参演的老师而言,加强学生的舞台实战经验还能够及时发掘学生演奏的优缺点,并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和适应舞台、场上应变的能力如何,这对于日后的更好的指导学生民族乐器学习和教学方式有其帮助。所以,若现更好的壮大本民族的音乐发展,进一步推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有必要加强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

(二)改善教学模式

对于相对复杂的民族乐器学习,若想打好基础往往需要一至两年的学习时间,这是学习任何一件乐器的必经之路。而对于参与民族管弦乐团的的高校生而言,在学习之路上大多只有三年时间,若是以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开展教学,该高校生根本无法真正的将其演奏技能技巧熟练于心。因此,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更好的将其曲目和乐器练习相结合。就比如二胡学习时,教师在通过几堂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滚揉、压揉、滑揉等基本技能及其相应的音阶认知之后,就应该迅速结合相关的曲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将其技能更好的融合到曲目之中,在缩短学生学习乐器时间的基础上,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乐器的掌控能力,学习效果显显著。

(三)鼓励学生参与

为了让学生能够新一步掌握好民族乐器的演奏方式,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乐队的演奏当中。如此,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最终实现整个管弦乐团的实力水平。乐团的演奏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决定的,所以,若是学生有其较强的专业独奏能力,还能够为乐团演奏增添亮点,在演奏出精彩的段落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乐曲演奏的影响力度。除此之外,通过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在乐团进行排练时还能够加强指导教师对于其他学生的音乐辅导,以便更好的在各乐器声部中起到领头作用,以潜移默化之态促进乐团更朝着更好的反向发展。

三、结束语

民族管弦乐团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校园是培养音乐人才的圣地,将民族管弦乐团作为大学校园音乐的重要组建成分,对于弘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繁荣大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并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其民族管弦乐团对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真正的保障我国民族音乐的健康发展。

作者:赵楠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楠.民族管弦乐团与大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J].音乐大观,2014(21).

[2]卢盈盈.民族管弦乐团与大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王文静.民间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

第三篇:新时期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法制建设都是根本,而校园的法制文化则是校园得以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在法制社会的今天,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更应该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法制文化的传播,形成科学、人性的校园秩序,营造安全良好的校园环境,在外部环境上促进学生优秀个人品质的形成,促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法制文化建设是校园的基础,是一种良好的氛围。本文从高中在校生的视角来看待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关键词

校园;法制建设;思考;制度;自觉性

校园法制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推行方式应该多种多样,细化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去。通过对校园法制文化的建设,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让他们准确了解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学会依法办事。营造一个大的法制环境,保证各方面事物积极运行,促使各个方面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为了顺应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加大了对校园法制文化的重视程度,将很大一部分管理精力投注其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时期社会文化发展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彻底了解校园的法制文化现状,才能找到需要创新的突破口,让校园文化更加纯洁、干净。

(一)法制标准制定大纲,未细化到班级个人

目前,法制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是学校制定校规,悬挂于走廊或者是班级内,和《学生行为规范》十分相似,以至于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导致一些条款在落实上非常不到位。在学生看来这些条条框框很难指导自己的生活,所以只能作为口号或者是背诵的校规而已。这一点,事实上很好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如果老师没有将任务分配到个人,学生完成任务时就难以做到自觉。因此,有必要在制定合理的校规的基础上,更要有细致化的班规,有每个学生的行事准则。

(二)法制活动严肃紧张,难以吸引学生兴趣

学校会经常组织一些法制文化的宣传活动,如法律讲座、案例剖析等等,但是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多数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参加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也很少踊跃回答问题,甚至精神分散,做其他的事情。作为学生的我们,自然明白其中的感觉。听着演讲的老师慷慨激昂,但是却因为形式的单一难以长时间聚集自己的精神,一旦分散,就难以再次集中。所以,学生更希望能有丰富多彩的法制活动,不要将严肃的法制也延伸到活动组织中,尽可能尊重学生阳光、活泼的天性。校园法制文化同样可以是简单的、轻松的、趣味的,这丝毫不影响法律的严谨。

(三)法制观念浮于形式,师生理解并不深入

法制文化建设在校内得到重视,这在学校的一些举动中就能够发现。师生是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主体,其更多是从遵守和参与的角度来完成法制活动,并没有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做探究,只是简单做活动总结等。这就说明校方足够重视,但是师生却没有足够理解,在目的与结果上没有达到完全统一。这样不仅降低了法制文化建设的意义,更使得学生产生反感等心理态度,造成对法规的排斥和叛逆。

(四)法制文化较为封闭,未实现学校间沟通

学校在法制文化建设上,应该呈现出更为开放的姿态。虽然每个学校的自身情况各异,但是在管理层面还是有相同的标准的。新时期更重视强调的是高效,即在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仅仅围绕自己的小圈子闭门造车,学校内部的法制文化建设会显得很单薄。由此可见,需要和其他法制文化建设方面效果显著学校进行交流,吸收其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珍贵经验,让自身的法制建设步伐更加稳健、迅速。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能够了解其他学校的文化建设现状,也是对自己的督促,感觉到竞争的氛围,从而提升自我。

二、如何更好地建设法制文化校园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学校发生恶性案件,学生犯罪率居高不下,如:药家鑫杀人案,清华学生硫酸伤熊案件等,这都说明了校园法制文化缺失,校园法制教育力度不够。如何解决类似问题,成为建设法制校园的关键。做为崭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用科学的理念与方式,建设法制校园,营造有规、有矩、有序、有节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推进素质教育,全方位理解校园法制文化

加大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素质教育出现在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策略中,是有理论根据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思想的提出,教育专家就认识到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意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成功实践的具体表现,而实现教育的法制化,其基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无论何种建设,起引导作用的都是领导者,落实的都是实践的主体。校园法制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师生的力量,所以在监管层面应该是自上而下的,从管理者到老师,再到学生,应是一个立体全方位的管理体系。管理者应该积极学习法制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职业教育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细致化的法制管理办法。而且引导老师,自主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班规,在符合学校法规的中心精神的基础上,尽可能让严肃的规章制度更加容易理解和落实。

(二)重视校内宣传,潜入到细节处的法制文化

据官方调查显示,超过50%的高中生认为校园法制建设与己无关,而约40%以上的高中生对校园法制文化建设表示担忧。这一调查结果说明我国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学生对此认知度差。校园法制宣传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宣传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吸引师生的目光,让师生关注。而宣传又是有一定的技巧的,锣鼓喧天的一时宣传所起的作用效果并不长久,只能维持几天或者几个小时。因此法制宣传应该如同“春风潜入夜”般“润物无声”。例如:在校园网或者是学生论坛等交流查询场所添加法制内容,在宣传栏、院刊等校园宣传平台添加法制标语,校广播站等定期播放相关新闻,此外,更要重视电子显示屏、电子宣传橱窗等现代化宣传工具促进校园法制文化的普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才是潜入到细节的法制文化,才能够敲开师生的心灵,不自觉得吸收正确的法制文化知识和态度。

(三)组织多彩活动,制定每月法制文化主题

虽说法制是严肃的,但是不应将组织活动也变得严肃,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将有影响力的法制活动打造、推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利用创新性和代表性的理念,服务于校园法制文化建设。例如:案例分析可以变成案例辩论会,选择一些比较有争执的案例,然后选择辩论队进行法制知识的辩论。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也挑选一些比较有能力的学生。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设计编导法制情境剧、法制朗诵、法制小品等等。让学生自我组织,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法制,这样更容易增添法制学习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加强学校间交流,发挥学校文化主体优势

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构建一个法制交流的文化平台,因为学校管理的相似性,相互之间能够借鉴经验,安排自己的师生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等。例如学校间的法制知识辩论赛,这样能够扩大比赛的影响力,提高师生对其重视程度,激发更多学生的热情。另外社会是一个联系发展的社会,法制也是在不断的交流中产生并维持的,所以将法制知识作为学校之间的媒介,很科学且很高效。在聘请演讲专家时,可以分摊费用,从而用更多的学校经费给学生安排更多的法制活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资源,学校之间的共享能够让资源最大化,文化建设也会事半功倍。

总之,新时期校园法制文化的建设需要靠大家,需要学校、社会的每一份力量。作为学生的我们,更是担当了这个学校最多的组分,所以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我们有重要的责任,成为校园法制的实践者和监督者。我们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更加创新、开放的理念,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来建设校园法治文化,让校园在严谨的法制文化下绽放生机与活力。

作者:张津维 单位:吉林市第一中学2014级7班

参考文献:

[1]郭广义.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思考.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23).

[2]牟康.法治引领文化为本——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5).

[3]李慧、陈国栋.关于高职院校法制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东方企业文化.2015(21).

[4]于同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法制与社会.2012(14).

第四篇: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维度策略

[摘要]

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各民族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超越偏狭的外在功能论,从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知识创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文化叙事的内在逻辑方面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理路,从价值、制度、审美、行为、媒介等方面整合校园文化建设资源,重塑文化价值信仰,提升现代大学治理,探索审美范式的现代转型,培育共同体意识,建立品牌形象,从而引领升华民族院校师生的精神形态与生活方式。

[关键词]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创新;整合

高校校园文化以知识创新为本,其文化的创新性与创造力不仅是决定高校自身兴衰的灵魂,也是支撑国家创新发展的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院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需要从其办学宗旨、学术追求、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的基本功能维度,凝练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努力实现校园文化的价值整合、制度整合、审美整合、行为整合、媒介整合,创建各民族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文化研究在理论、实践、案例、比较研究等各个领域广泛深入开展,从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切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有两种趋势,一方面是从校园文化内在的制度、政治、体育、网络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演绎性研究,[3]另一方面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4]生态文化[5]等新主题进行交叉研究,但大多停留在移植嫁接社会学、文化学、隐性课程论等层面。这些研究对于高校自身文化的基础性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缺少深层的价值性、精神性或灵魂性建构,缺少高校师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多样性的凸显,这都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创新与整体提升。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院校在高等教育竞争中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民族院校一方面感受到在教育理念、文化资源、育人机制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高校存在的差距,[6]期望进一步挖掘校园文化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潜力与价值。另一方面,民族院校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与交流中开始意识到民族院校自身的特殊性,[7]并重新审视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在我国乃至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地位,校园文化研究与实践开始迈入主动、自觉和提速的阶段。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与建设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实践。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实践,因此其研究更加注重探索校园文化载体、实践机制等内容。二是注重院校层面研究。注重学校办学经验的总结、校园环境的治理、人文景观的建设、校园精神的提炼,结合学校自身特点,重新凝练和拟定校训、校歌等。三是自上而下。对高校竞争压力感受最深的是民族院校的领导群体,他们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探索提升学校竞争力途径的愿望也最为迫切,他们成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倡导者与推动者。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维度

民族院校是高等教育与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产物。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尊重大学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尊重民族工作的特殊规律,既要在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在逻辑上传承创新,也要在服务民族工作宗旨的时代使命中革故鼎新。

1.传承宗旨文化,形成科学定位共识

民族院校创立的根本宗旨在于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工作服务,“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被各民族院校奉为圭臬。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在国家与公民、中华民族与单个民族、民族院校与现代大学、大学与社区等相互关系的历史时空中,思考其角色使命与功能定位、办学理念与价值定位、发展愿景与发展路径等。只有作为主办单位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办学主体的民族院校,作为教学主体的民族院校师生,理顺教育行政、高教管理、育人实践的内在逻辑,在办学宗旨、办学使命和办学定位上形成广泛共识,民族院校才能真正明晰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创新之路。

2.注重科学研究,形成求真创新共识

民族院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办学定位与办学层次都处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的社会链条之中。民族院校作为现代大学的一部分,也是因为知识的生产等学术活动,才能凝炼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服务社会需要,才能真正形成以求真和创新为教旨的学术文化。“大学学术文化内在地影响着大学学者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形成大学学术的‘生产力场’”。[8]民族院校只有注重科学研究、培育各族师生的学术精神、彰显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真理的向往、形成追求学术的共识,才能奠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确立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创新教育共识

育人是普通高校包括民族院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民族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工作需要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民族高校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对于民族院校来说,不仅那些在学术追问、科技应用等方面做出创新的人属于创新人才,那些能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自我超越、推进工作创新的人同样属于创新人才。培养能够实现自我超越的人,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动性,把创新教育与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创新,建立人人可以成才的教育机制,培育鼓励创新、参与创新的文化氛围,真正实现“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教育。

4.勇担文化使命,形成服务引领共识

现代大学日益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民族院校作为社会当中的知识高地、人才高地、文化高地,不仅在理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等方面承担着天然责任,还在民族工作、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承担着特殊使命。一是眼光向下。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服务国家需求,同时还应关注和回应市场需求、民生需求。二是眼光聚焦。在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院校在高等教育竞争中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民族院校一方面感受到在教育理念、文化资源、育人机制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高校存在的差距,[6]期望进一步挖掘校园文化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潜力与价值。另一方面,民族院校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与交流中开始意识到民族院校自身的特殊性,[7]并重新审视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在我国乃至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地位,校园文化研究与实践开始迈入主动、自觉和提速的阶段。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与建设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实践。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实践,因此其研究更加注重探索校园文化载体、实践机制等内容。二是注重院校层面研究。注重学校办学经验的总结、校园环境的治理、人文景观的建设、校园精神的提炼,结合学校自身特点,重新凝练和拟定校训、校歌等。三是自上而下。对高校竞争压力感受最深的是民族院校的领导群体,他们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探索提升学校竞争力途径的愿望也最为迫切,他们成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倡导者与推动者。

三、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维度

民族院校是高等教育与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产物。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尊重大学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尊重民族工作的特殊规律,既要在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在逻辑上传承创新,也要在服务民族工作宗旨的时代使命中革故鼎新。

1.传承宗旨文化,形成科学定位共识

民族院校创立的根本宗旨在于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工作服务,“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被各民族院校奉为圭臬。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在国家与公民、中华民族与单个民族、民族院校与现代大学、大学与社区等相互关系的历史时空中,思考其角色使命与功能定位、办学理念与价值定位、发展愿景与发展路径等。只有作为主办单位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办学主体的民族院校,作为教学主体的民族院校师生,理顺教育行政、高教管理、育人实践的内在逻辑,在办学宗旨、办学使命和办学定位上形成广泛共识,民族院校才能真正明晰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创新之路。

2.注重科学研究,形成求真创新共识

民族院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办学定位与办学层次都处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的社会链条之中。民族院校作为现代大学的一部分,也是因为知识的生产等学术活动,才能凝炼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服务社会需要,才能真正形成以求真和创新为教旨的学术文化。“大学学术文化内在地影响着大学学者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形成大学学术的‘生产力场’”。[8]民族院校只有注重科学研究、培育各族师生的学术精神、彰显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真理的向往、形成追求学术的共识,才能奠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确立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创新教育共识

育人是普通高校包括民族院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民族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工作需要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民族高校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对于民族院校来说,不仅那些在学术追问、科技应用等方面做出创新的人属于创新人才,那些能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自我超越、推进工作创新的人同样属于创新人才。培养能够实现自我超越的人,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动性,把创新教育与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创新,建立人人可以成才的教育机制,培育鼓励创新、参与创新的文化氛围,真正实现“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教育。

4.勇担文化使命,形成服务引领共识

现代大学日益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民族院校作为社会当中的知识高地、人才高地、文化高地,不仅在理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等方面承担着天然责任,还在民族工作、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承担着特殊使命。一是眼光向下。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服务国家需求,同时还应关注和回应市场需求、民生需求。二是眼光聚焦。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聚焦国计民生重大战略问题、生产生活关键技术问题、人才培养重点环节问题,在服务需求中培植学校的办学特色。三是眼光向前。民族院校服务社会不仅是被动地满足社会的“消费性”需求,还要发挥高校的创新优势,创新理论建构,创变科技应用,创造全新产品,创造“供给性”需求。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培育服务师生、服务社会、服务民族工作的服务文化,更需要培育引领师生成长、引领道德文明风尚、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引领文化。

5.创新文本阐释,形成和谐共生共识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建、共同生发、共同记忆、共同创新的超级“文本”,它包含现实中的建筑、园林、理念、组织、制度、行为,甚至数字化生存中的虚拟空间、虚拟文化也是其重要表达。民族院校校园文化是各族师生共享文化背景、融入个体情感、构建共同记忆、塑造共同愿景的超级“文本”,这包含了个体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的融合与解构,群体价值观与区域亚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文本阐释与意义重建需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问题。即站在时代潮流之上,思考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在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以此来重新激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凝聚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时展共识。二是各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主体建构问题。即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尊重各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让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形成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多元一体共识。三是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播策略问题。结合师生需求与社会热点,讲述民族院校的独特故事,探索校园文化的大众传媒、网络媒体、移动自媒体、跨媒体等传播形式,形成民族院校校园文化传播的媒介共生共识。

四、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整合路径

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民族院校,受区域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背景、个人家庭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思想文化方面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如何确立主导、凝聚共识、高扬主流,成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创新校园文化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价值整合重塑文化价值观念与文化信仰,通过制度整合重构校园文化结构与变量关系,通过审美整合重塑校园文化体验,通过媒介整合重组校园文化要素,实现新旧交替、整体局部优化、解构重构并行的动态平衡。

1.重塑民族院校文化价值信仰

在科技浪潮迭起、国家转型升级加速、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方兴的时代氛围里,应该如何理解民族院校存在的时代意义、如何看待民族院校校园精神的历史生成、如何发掘民族院校各民族师生交往的文化价值,需要扬弃哪些传统、坚守哪些价值、重塑哪些信仰呢?一是要坚守以平等、民主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传统与民族关系传统。现代大学跟现代社会一样,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化、多元化、开放化,这种身份、价值、习惯、认同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排他性,相反,更加呼唤在理性基础上的平等协商与交流交融。只有这种基于平等价值的碰撞与包容,才能让各民族平等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三个离不开”;才能展开学科间的对话交流,真正实现学科融合创新;才能让师生全面交往,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守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与求真求善求美的大学精神。“真正的学术是人类理智和自由精神最高的表现。它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是独立的,不是依赖的”。[9]在实用主义日益侵蚀大学自主性的今天,民族院校不能以服务社会为理由,而失去对学术独立与自由探索的坚守。坚守学术自由的“核心价值”,才能真正找回民族院校的“自我”,从而真正主动、自觉地走向社会中心。三是要坚守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国家信仰与终极关怀。民族的复兴必然是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必然是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日用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发展的观照,也昭示了人本意义上的终极关怀精神。民族院校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引导各族师生确立自己的终极关怀,让他们在校园文化中体验到人生的无限意义和价值,从而达到精神自由、心灵自由的境界。

2.构建民族院校的现代大学治理文化

随着大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大学的利益攸关方日益多元;随着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及其跨区域协作加强,大学的内在在发展逻辑日益多元;随着师生权利义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学的主体日益多元。民族院校日益走进社会的中心,既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也带来了从决策到管理等各方面的风险,需要加快民族院校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一是确立大学章程,优化民族院校的治理结构。从外部环境治理来看,需要进一步明确作为举办主体的政府对于民族院校的办学主办权,明确作为具体主管单位的管理权、指导权,明确社会公众作为服务对象对于民族院校教育效益的共享权和监督权;从内部治理来看,需要明确大学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权责界限、运作机制、评价激励。[10]总之,要使大学章程成为贯彻民主、平等、正义教育理念,明确权利义务主体,确保多元主体结构稳定协调的大学基本制度。二是完善非基本制度,推进民族院校法治德治相协调。以基本制度为依据,细化各类教育、管理、服务制度,确保基本制度规范有序运行。与社会治理的法治一元标准不同,民族院校的非基本制度构建不仅有作为日常行为底线的刚性约束制度,还有作为基准道德规范的师德师风、校风学风、民族团结创建要求等。[11]三是广泛发扬民主,增进制度体系的情感认同。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就要充分尊重不同主体的差异,让他们在表达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确保其他主体的利益得到合理主张,从而增进对制度的价值认同与道德认同,真正建立民主、包容、协商的现代治理机制。

3.探索民族院校审美范式的现代转型

校园文化的审美育人过程是建基于以智力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知识认知过程之上,处身于花草树木、楼宇建筑的物质环境之中,蕴含于个体生命活力激发、情感充盈发展、创造激情释放的生命体验过程。其核心问题不仅是美为何物,什么是美,还在于审美对人生有何意义,探讨人的生存如何艺术化、审美化,如何借助审美达到生命的完满和精神的自由。一是探索大众化时代的大学形象识别系统(UIS)构建。[12]媒介的发达使得审美注意力难以聚焦,因此需建立大学形象识别的文化符号,探索建立校徽、校标、校旗、标准色、标准字等视觉标识系统,从校训、校铭、校歌等推动学院、专业、班级各个层面确立理念识别系统,从干部手册、教师手册、学生手册等方面确立行为识别系统。二是推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表达。超越传统的自说自话式话语方式,站在历史的角度诠释“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流嬗变,站在时空的角度诠释中华民族文化的普遍人类意义,站在个体民族的角度诠释每个民族的“中国故事”。三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审美体验。应以通识教育或艺术教育等途径统筹推进人文素质教育,超越人文艺术知识传授的机械僵化,从审美意趣与愉悦体验出发,让各族师生能够明辨生命与生活中的美与丑、秩序与失范、卑下与崇高,促进师生人格健全独立,从而获得探索人生终极价值的勇气与途径。

4.培育民族院校共同体意识

民族院校符合地缘联系、共同利益、自律管理、归属认同这些共同体的一般特征。民族院校作为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主体,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随着民族院校对外文化交往的增多,共同体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一是培育学术共同体意识。以知识创造为宗旨,打破学校、学院、学科、专业等的壁垒和阈限,鼓励以基础研究为中心的学科分化与学科综合,推进跨学科、跨学校、跨国际研究团队整合,倡导学术争鸣、学术道德与学术良知。二是培育学习共同体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教育基础、不同接受心理的差异,采取弹性学习机制、灵活学习方式,因材施教,因人设教,提供多元学习资源支持,营造积极进取的学风,鼓励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支持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发展。三是培育民族工作共同体意识。以服务民族工作为宗旨,整合民族工作人才培养资源,建设民族工作智库高地,发挥科学研究对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的智力支持作用,放大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的功能,发挥民族院校作为民族团结示范窗口的溢出效应,增强各族师生服务民族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四是培育创新共同体意识。主动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整合政府、学校研究中心、科技产业园区、研发企业等资源,综合利用政府创新计划、产业政策、金融风投、财税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形成民族院校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

5.提升民族院校的品牌形象

曾有一段时期,民族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地位与民族地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一样,在一些人眼里成为“落后”、“欠发展”的代名词。其在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中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平衡功能及其在促进多民族协调发展中的世界性意义长期不彰,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外溢与文化引领难以实现。要走出困境,一是整合传播媒介。不仅要在校园内外建立和整合传统的人际传播媒介、大众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实现校园多种媒介及社会多元媒介的无缝对接,也要建立整合传播的思维,运用全媒体的理念,实现校园文化传播的高效能。二是推进媒介话语现代化。现代媒介及内容的传播效能取决于其与主体信息需求的关联程度。民族院校要改变以往那种“自说自话”、“说别人听不懂的话”的话语模式,建立客观、思辨、有温度的现代媒介话语体系,增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内在凝聚力与外在影响力。三是促进民族院校文化叙事的国际化。随着民族工作在国际交往中的聚焦越来越多,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在国际事务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因此要熟悉并掌握国际交往规则与传播规律,以情动人,以文化人,讲好中国故事、民族院校故事。

作者:魏大江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生工作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5-10-30,(2).

[2]万美容,徐振珍.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0).

[3]杨连生,赵亚平,王剑.中国大学文化研究述评[J].文化学刊,2010,(6).

[4]蒋德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J].高校理论战线,2011,(5).

[5]郭红卫,李晓华.践行生态文化理念,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6]李玉红.浅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7]张龙,欧以克.民族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选择[J].民族教育研究,2012,(6).

[8]陈何芳.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9]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

[10]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

[11]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J].中国社会科学,2007,(12).

[12]赵哲,陶梅生.基于大学形象识别战略的大学特色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第五篇: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

惠州学院追溯自身人文历史积淀,以开放的视野,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校园文化网,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及制度文化协调发展。凝练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为内核的校园精神文化,科学规划校园物质环境凸显文化内涵,以人为本建构校园行为文化,不断细化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机制。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升级版,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性。

关键词:

大学;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立体化

校园文化作为能动的可持续的教育力量,历来受到各大学的重视。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地域环境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培育人才为基本价值导向,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区域性群体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能够发挥课堂教学无法触及的价值。近年来,惠州学院追溯自身人文历史积淀,结合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市地域文化,以开放的视野,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校园文化网,“建设体现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质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1]”。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以其创新性和可复制性,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升级版。

一、以文铸魂:围绕历史文化积淀建构校园精神文化

大学经过较长时期对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个性气质和文化品味等各种优秀文化的选择、抽象和沉淀,演进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称之为大学精神,乃是大学之魂,是为推进大学师生全面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源泉。基于此理,惠州学院主要在两个方面用力:首先,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昭示出独到的学术站位与浓厚的人文意蕴。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思想,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一流的大学必有其独具特色的校训,蕴涵历史积淀和文化基因。哈佛大学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凸显了哈佛学子追求真理、独立思想和注重人文的精神。孙中山亲笔题写的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儒家经典《礼记•中庸》中的名句。2010年,惠州学院传承校风,确定校训为“阆苑储英,人竞向学”。“阆苑储英”(阆苑乃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指美丽的花园、书院、校园等,储英即聚集和培养人才)出自清代名儒、丰湖书院山长梁鼎芬为书院撰写的楹联:“水湄山晖,平湖聚秀;春华秋实,阆苑储英。”而“人竞向学”则出自清代惠州知府程含章的《增广丰湖书院膏火碑记》:“进所属俊髦士,延师教之。为之正其趋向,发其志气,增其书舍,厚其膏火,严其考课,亲为讲解文字。于是从者云集,人竞向学矣。”其意为大家踊跃争相求学。“阆苑储英,人竞向学”珠联起来,即以优越的环境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师生以好学笃行精神开展学习与探索[2]。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高嵌于学院校门之上,具有独到的学术站位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浓缩惠州学院的历史与文化,昭示惠州学院的办学宗旨,彰显惠州学院校园文化的继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惠州学院前身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于1946年迁至岭南著名书院——丰湖书院。中国书院历来是承载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的标志及平台。“阆苑储英”、“人竞向学”是名人雅仕对丰湖书院的赞许褒扬之词,表明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郁。惠州学院立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出对于丰湖书院精神气韵的继承性。蔡元培校长主政北京大学时提出“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宽容自由的学术风气对于北大学子健康理性的学养形成大有裨益。“阆苑储英”与“兼收并蓄”有异曲同工之妙。惠州学院的阆苑储英才,强调的是包容性校园文化,体现了宽松和谐、包容尊重的人文情怀,秉持了前身为师范院校有教无类的普惠精神,以致“从者云集,人竞向学矣”之气象。大学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校园文化必须从社会文化的高山厚土中汲取营养,借鉴会流,互联互通。惠州学院制定校园文化提升工作方案,规划建设展示孙中山思想(近现代思想广东代表人物)、东江纵队精神(惠州地域革命历史)等的山晖园景区,兴建传承丰湖书院历史的丰湖园景区,体现的就是“阆苑储英”的社会开放性。大学之大,不在形体,而在精神。以“阆苑储英,人竞向学”校训为价值内核的校园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稳定持久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师生,内化为惠州学院的精神风骨。其次,认知感知理性三个层面凝练校园精神文化。惠州学院校园精神文化的凝练,涵盖校史、校风、学风等方面,表现为认知、感知、理性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强化校训认同教育。校训体现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对师生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惠州学院注重校训认同教育,引导师生共同践行,将其发扬光大。学院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宣传校训精神,并把校训嵌入到实体,如校园内各种标牌、证件磁卡、外宣材料等,都添加上校训内容和标识,培养在校师生浓烈的校训认同氛围。鼓励师生对学院发展积极表达诉求,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从而构成学院的凝聚力和导向力。感知层面强化历史传承教育。惠州学院的办学历史从1946年广东省立师范学院起始,春华秋实已70载,逐步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层次、从师范院校到综合性大学的转型和升级。坚守为惠州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使命,从学院走向东江两岸、南粤大地乃至五湖四海的十余万毕业生,盛如桃李,蔚成景观。惠州学院充分挖掘历史人文底蕴以资利用,在新生入学阶段随即开展系统的校情、校史教育,组织新生参观引人入胜的校史馆(校史馆展览展示了建校70年历程,内容包括:文承千秋、手传薪火、源溯粤秀、根扎丰湖、凤历涅?、春催桃李、汗染蓝图、志在千里、惠泽后学、情灌教育、喜观梓楠等11个部分),集中教唱激人奋进的校歌,定期举办各院系校歌唱咏比赛,通过系列有恒的举措,提升在校师生对学院的自豪感。学院还利用校庆、校史馆展出、校友会活动等形式,不断强化学院历史文化教育,从内心深处增进师生荣誉感。理性层面强化校风学风教育。惠州学院积极营造“人竞向学”的校风学风。校风和学风是一所学校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表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校风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3]。首先,校风建设着重校院领导层的作风建设,其示范榜样作用能够促使广大师生效仿。惠州学院领导层以身先之,开通“校长信箱”、定期举行“校长午餐会”,与学生真情对话,亲近学生,关爱学生。其次,学风是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识。时下一些高校在校学生只关心与日后就业相关的学习内容,而对于思想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不知道校训;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时舞弊作假;还有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浑浑噩噩混日子。惠州学院“人竞向学”校风学风教育,不仅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引领了学生的为人处事之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以文塑形:氤氲人文情怀建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乃大学之形,以物化的方式积淀并折射大学的理念。优雅的校园环境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为高尚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条件,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具有实实在在的感染力。惠州学院旧址丰湖书院,是在宋朝书院潮流盛行时由当时惠州太守赵汝驭创建的“聚贤堂”改名易称而来,因其位于组成惠州西湖的五湖(丰湖、平湖、南湖、鳄湖、菱湖)之一的丰湖而得名。丰湖书院自创立以来一直是惠州的最高学府,也是惠州的名胜。书院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是其作为典藏书院情怀的写照(清朝杰出诗人、书法家宋湘主讲丰湖书院期间,曾书刻“丰湖书院”匾额,并为书院撰写了一副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上联极誉书院文化昌盛。孟子生于邹国,孔子生于鲁国,旧时以邹鲁作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这是比喻惠州像古代孔孟之邦一样,是文化之邦,礼仪之邦,教育之邦;下联盛赞书院景色秀丽,把“湖山绕几案,花木尽文章”的书院风光比作蓬莱、瀛洲仙岛)。20世纪90年代初期,惠州学院从丰湖书院旧址渐次迁至金山湖新校区,在建设校园物质环境、完善硬件基础设施时,从理念上就潜心传承丰湖书院的人文历史。首先,建设校园标志景观,设计独特文化名片。惠州学院结合学院历史积淀,建成标志性校园景观群:蓬瀛湖、丰湖广场、山晖园、校园后山,特色鲜明,审美功能、实用功能和教育功能有机统一。通过发掘学院发展历程中的优秀历史人物、标志性事件等,选择具有代表和象征意义的部分,作为校园景观的主体以增加人文气息,如校园人工湖——蓬瀛湖;仿建丰湖书院内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观——丰湖牌坊,增强学院历史厚重感,体现学院传承丰湖书院办学精神。校园景观的精心规划和匠心设计,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质,犹如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北京大学的“一塔湖图”,成为校园文化的靓丽名片。还拟建造一条画廊,生动反映学院发展中的历史性事件,具象呈现学院阶段性和特色性的变化,让师生及社会直观而又深入地感受惠州学院的历史文化。其次,秉承书院人文情怀,荟萃规划雅致校园。惠州学院的景观设计和功能建筑,秉承书院人文情怀,融合现代建筑时代元素,集思广益规划情趣雅致校园。惠州学院曾召开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征询会(惠州学院于2015年11月专门召开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征询会,分析当前学院校园文化现状,强调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秀校园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协商规划多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包括对校园生活区、道路花径、楼宇建筑、景点命名和改造等。呼应丰湖书院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将校友捐建公园命名为“邹鲁园”,与“蓬瀛湖”相对应;公园新建凉亭以丰湖书院澄观楼命名为“澄观亭”;主干道转盘处的孙中山铜像将迁立于山晖园中,原处以丰湖书院之院训“敦重”为景观主体;面向全校师生及广大校友开展“山晖园记”、“丰湖园记”及楹联书法作品征集活动,萃选优秀园记分别铭刻于山晖园和丰湖园;旭日楼前广场拆除主题过时、文化特色不足的不锈钢雕塑,将其改造为便于学生活动的平整大草坪。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意在营造浓厚的学院文化氛围,提振师生精气神,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再次,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潜心突显文化内涵。校园基础设施可以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近年来,由于扩大招生的需要及本科教学评估等的推动,惠州学院加大校园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美化装饰校园环境,引进先进实验设备、添置图书,增设图书馆座位,购买学术数据库,在教学楼内创立学生创业中心,生活区设立分时段开放的学生活动区,在图书馆内设置咖啡厅、书吧,实现校园建筑功能多元化,为师生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务,让师生感受到细致化、人性化的校园关怀。在完善学院基础设施的过程中,着力体现严谨治学、生动活泼的文化内涵,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内的每一个物质实体,大到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图书馆,小到景观、雕塑、宣传栏、标志牌,乃至一花一草一木,都体现学院的精神文化风貌,既表现自身特色,又突显文化涵养,这使学院历史人文更有温度,情怀追求更有质感。

三、以文化人:贯注以人为本建构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乃大学之本。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人文展示与人格凝结。惠州学院对于校园行为文化的突出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设立专兼职教师岗位具体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不仅承担为全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责,更承担着对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培养高尚品德的重任[4]”。大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价值表现,是以文化育人,为人师表,授人以渔,行为世范,引领风尚。惠州学院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教师创设良好环境,鼓励科研创新,发挥教师学术典范作用,推崇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渊博的知识、出众的能力,引领学生创新发展,整体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惠州学院力倡教师对引领和主导校园文化的垂范作用,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兼职教师岗位,具体指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教师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同时又以学生群体中形成的文化氛围激励教师,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着文雅谦逊、纯朴温和、公正不阿的本真精神,以身作则,感化学生,作用于学生心灵,被吸收融化成他们良好个性的组成部分,使他们获得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一种高尚的文化教养之美,引起仿效的心理效应,化为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其次,以学生社团为平台推动校园行为文化发展。学生社团作为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与大学的历史人文、办学传统、治学理念、校园精神等密不可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实质是以文化人。惠州学院着力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满足广大在校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校园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倡导发掘学生个性,积极发展课外教育。学院提倡学生不失个性特长而全面发展的课外教育。课外教育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课外教育以个人兴趣为导向,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途径,支配自由时间来最大化地发挥个人潜能,以发展个性、社交、情智为核心教育内容,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大学教育重在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理应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代表着最前卫的流行文化。课外教育是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好方法,是由封闭型教学转化为开放型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开阔视野、个性特质、创新精神的人的有效手段。鼓励发展学术社团,增强校园学术氛围。惠州学院在巩固完善文艺体育类、公益服务类及兴趣爱好类学生社团的同时,重视发展科技学术类与理论学习类学生社团,使社团活动内容更具丰富性与多样性。学术型社团扮演着活跃校园学术气氛,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生力军的重要角色。如数学系组织成立的“数学建模俱乐部”,就是以“基于学术、用于生活”为主要目标,以“导师指点、同学互促”为活动形式[5]。还有建筑与土木工程系的建筑协会,计算机科学系的计算机协会等。发展学术型社团组织有利于在学院内兴盛浓厚的学术氛围,培育积极向上、创新光荣、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注重社团评价功能,考察学生综合素养。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还有一个评价功能——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社团对学生的考察评价有着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动态地考察学生,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学生社团建立评价档案,由社团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活动参与实况、性格爱好禀赋、为人处事风格等方面,给予综合的立体评价,记录在案,以供查阅。如此举措,一方面促进学生的社团活动积极性,另一方面给各院系评奖评优、就业推荐提供实据,并将这份评价档案与学籍档案联通,成为升学深造、就业推荐的重要参考。

四、以文善治:注重规范协调建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主要是指用于规范师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缔结的各种基本关系的制度体系,包括大学的教学、管理、科研及生活的规章制度和准则,谓为大学之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旨在“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化、常态化、规范化,使主动融入校园文化逐渐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6]。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质是良规善治,建立起使校园日常教育教学职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首先,细化规章,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化精细化可操作化。为此,惠州学院加强顶层设计,有计划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条不紊,及时反馈,保证具体任务的有效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惠州学院章程》,在政策上体现出自上而下的统一性,形成引导和规范;《惠州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办法》指导学生在学习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和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社团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院系两级学生社团审批要求、申报程序、机构设置等要求;《惠州学院特别困难学生资助基金管理条例》专门用于帮助家庭经济状况特别困难的学生,以学校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业;《关于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规定》规范师生在校园内外如何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还有《新生入学手册》、《学生活动中心使用规定》、《惠州学院档案利用制度》等等。惠州学院细化规章制度使校园文化建设更显科学化、人性化与可操作化。其次,机制协调,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化实效化可持续化。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其实施必须协调合作、统筹兼顾。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从计划设想到组织实施,再到反馈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结构。学院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发展战略,协调各方力量,宣传、团委、后勤和保卫部门既分而治之又沟通协调,体现出有序性和有效性,具体任务靠实职能部门的责任人,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关注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建立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将目标完成情况做出量化评价,纳入绩效考察,对各部门工作的完成起监管和指导作用。这种成龙配套、丝丝入扣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表现出规范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结语

惠州学院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意在“打造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目标相适应的文化品牌,切实提升学院文化软实力[7]”。围绕历史人文积淀,凝练校训“阆苑储英,人竞向学”为内核的校园精神文化,使学院的校风学风更上一层楼;科学规划校园实体物质环境凸显文化内涵;以人为本建构校园行为文化,发挥教师垂范作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使得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社团外延功能更有价值;不断细化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机制,规范校园师生行为,巩固建设成果,使校园文化层次得到跃升。惠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日臻完善,发挥着浸润心灵,滋养校园,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功能,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作者:杨旭鹏 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惠州学院章程[EB/OL].[2016-03-10].

[2]惠州学院简介[EB/OL].[2016-03-10].

[3]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5.

[4]赵培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66-68.

[5]惠州学院数学建模俱乐部简介[EB/OL].[2016-03-10].

[6]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19.

[7]征集“山晖园记”、“丰湖园记”及书法楹联作品[EB/OL].[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