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文化建设探究(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应和平衡。即学习要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把通过刺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修改原来的知识水平后重建为自身内化的一个新的水平。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学会应用知识。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所以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高校校园英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隐性文化。李友青(2005)把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解释为:“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文化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程育兰指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与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美国学术界把校园文化界定为“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指导高校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为认识理解校园内外一些事件、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美国校园文化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个人主义,呈现多元文化交叉融合的现象,崇尚“英雄至上”。校园英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何芸(2007)把校园英语文化定义为:在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以英语练习为手段,广大师生通过英语教学、群体活动、英语竞赛等行为方式,以各类英语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莫敏(2009)提出校园英语文化主要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余时间为主,以师与生、教与学的依存关系而存在,满足学生英语文化生活需要的一种多类型的文化活动。
三、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现状
1.学校管理层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高校都以各种形式进行着校园英语文化建设,领导管理层也逐渐意识到校园第一英语课堂的局限,开展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学校从制度和经费方面对校园文化的开展进行了大力支持。在制度上更加开放和宽容,对于申报的英语活动的审批基本予以通过,并且对于活动需要的场所及材料也给予经费资助。这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最大的精神和物质支持。
2.外籍教师资源的利用
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离不开外教的参与和指导。外教参与校园英语文化的活动,学生既能开展语言交流,又能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熏陶,切切实实能在英语交际环境中体会与外教沟通的真实感受。高校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外教上课,其他专业学生几乎没有机会与外教交流。在校园文化的节目中遇到外教,学生们都希望能和他们说上几句,他们对老外无限好奇,激发着他们开口说英语的勇气。所以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地方的大学,都能基本把外教安排到各个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交谈氛围。
3.依托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
在很多高校,都建立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英语社团。有一部分社团是经过注册的社团,是从学校层面重视开展的,另外一部分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英语社团的发展在不同高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规模较大,师资实力较强的院校,英语社团数量比较多,组织活动能力也较强。而规模小、师资相对较弱的院校,英语社团的数量较少。
(二)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
虽然学校对英语活动的重视和支持,但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走到哪算到哪。学校对于学生英语考级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文化建设。在时间上,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安排;在内容上,没有开展有针对性的英语具体技能活动和竞赛,而是被动的接受省级、国家级等的文件安排的英语竞赛活动;在人员安排上,也未能聘请专家对英语文化活动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需要建立相应的情境,学生之间能进行互动的交流。学校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就不能很好的建立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
2.外籍教师资源利用不充分
外籍教师是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资源。尽管很多活动邀请外教参加,但往往外教重在参与,缺乏成效。学生只见其人,外籍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的形象。有些外教频繁更换,未能系统的跟踪指导一个系列活动。活动中过分重视语言沟通,而忽视了语言之外的外国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技能。对于外教在活动中的角色和任务,学校未能明确详细做出规定,导致效果不理想,学生收获较少。
3.专业教师指导不够
学校过分强调外教参加校园英语活动,而忽视了自己学校专业教师对活动的指导。外教在活动中难免会存在文化的不理解现象,活动效率低。但同时专业英语教师的参与率不高,很多情况下只充当评委打分,也未能做出详细的点评。一般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由于学术和家庭的原因,往往很少自愿参加对英语文化活动的指导。另外,学校对于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够,更加加强专业英语教师的被动性。
4.缺乏评价机制
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多样,开展的活动类型主要是组织英语角进行口语训练,英语能力竞赛及英语专题知识讲座等,还有英语文艺活动,包括英语情景剧表演、英语短剧配音等。但是这些文化活动缺乏教师的指导,很多情况下是学生自发组织,对于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能力都缺乏科学的评价,只重形式不讲实效,往往是一场闹剧匆匆收场。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不能提高英语能力,高校校园英语文化也不能很好的进一步发展。
四、有效开展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包含了制度文化,校园英语文化也不例外。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制定英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及手段,明确英语文化建设的主体及主导。二是加强校园英语文化的管理手段,包括加强对学生社团、各类讲座、研究会和报告座谈会的管理,加强对校园论坛的监控管理,抵制低俗、有害英语文化对学生的侵蚀。三是逐步完善学生英语社团的管理机制,包括加强对学生英语社团的申请和登记制度。四是建立加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激励及教师指导活动的激励。五是建立健全评价机制。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于人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掌握,是主体关于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判断。科学评价活动的过程就是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采用不同的方法,将不同的评价对象放入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进行比较,或者直接将不同的评价对象分成不同的类进行相互比较的过程。简言之,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过程通过评价机制将进一步得到促进和完善。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对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有效的物质和精神指导。一个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和环境,是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情境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通过顺应、同化,最终获得一个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达到平衡。
(二)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有了完善的管理机制,高校校园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有了保障,各种活动的开展才能顺理成章。活动形式有很多,主要包括英语角、写作比赛、翻译比赛等学习型文化活动;英语歌曲大赛、英文短剧配音、英语书法欣赏等娱乐型文化活动;社区英语普及、留守儿童英语教学等社会实践型文化活动。
1.利用移动电子信息科技,开展校园英语文化活动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使用手机进行网络浏览及娱乐游戏。现在老师们希望通过手机的功能,与学生开展英语文化的学习和传递活动。柴阳丽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通过微信进行听说学习开展实证研究,较多的学生愿意通过微信学习。罗熙研究了微博辅助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微博作为社交平台具有的明显优势。移动电子信息科技,包括微信、微博、QQ等,功能强大,能实时发送语音、图片、视频,能满足丰富的英语节目的互动和反馈。学生参与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老师们也能更好的参与活动,并能及时给出评价,节约了相当多的资源,也能避免学生在手机上浪费时间。网友交流上地位趋于平等,如果你有100个粉丝,就相当于办了一份小报,如果有1000个粉丝,相当于一份海报,如果有1万个粉丝,就相当于一家杂志,如果有10万个粉丝,相当于一份地方性报纸。传播能力相当强。通过微信、微博或者QQ等就能实现英语的五项技能活动互动练习。如在听力方面,让学生听VOA常速英语,每天听可以培养语感。老师或者活动负责人可以接收学生模仿的语音信息,监控学生是否听过,并评价模仿的效果。在口语方面,可以建立聊天群,对某个热门话题进行讨论,避免学生面对面害羞不敢开口说的尴尬局面。在阅读方面,可以提供文章资源,让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使语音形式。总之,移动电子信息科技是现在学生非常喜欢的方式,能让较大范围的学生接受,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活动能很好的开展。
2.加强外籍教师对活动的参与和指导
外籍教师的素质根据城市的发展程度而不尽相同。大城市高校引进的外籍教师往往具有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综合素质高。而地方性高校引进的外籍教师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有些甚至没有教学经历,而且英语也是他们的第二语言。针对这样的外教,学校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明确参加学校英语活动的任务和目标,除了进行语言沟通外,还要传达英语文化、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在学生们看来,有外教参与的英语活动似乎才是真正具有英语文化氛围的活动,能和外教说上几句英语,进行思想的沟通,才能较好的提高英语水平。而由于学生数量多,外教数量少,不能保证和每个学生一一进行交流。这就需要外教对活动进行策划和安排,如小组讨论再点评,尽量让每个学生能接触到外教。
3.促进社会型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高校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对象不能局限在校学生,还应融入更多的社会元素。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英语文化活动的开展完全可以对社会开放,一方面提高本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接收校外专家对我校英语文化活动的指导。高校学生在校内就能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是一个双赢的策略。随着高校的发展,应更多的开展国际交流,将高校的学生送出国外体验和学习,同时接收国外学校到我校的访问,并招收留学生。
五、结束语
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工作。高校只有在不断探索中才能使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更加完善,形成特色校园英语文化。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永远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良好的英语文化情境,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顺利的将原来的智能经过最近发展区的过度达到更高水平的英语能力。
作者:邵玲玲 单位:衢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从内涵上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财富的载体、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而狭义的校园文化则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高校的整体建设,是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着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建设目标,也是一所高校的精神面貌、学术氛围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认真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健全当代大学生人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建设思路上可能千差万别,既不能简单理解为几面文化墙的展示,也不是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简单罗列,它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建设工程,需要在学校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其建设目标需要从学校领导到基层管理部门,到普通教师以及广大学生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系统来传播社会正能量,培育高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它是一所学校发展历史的积淀,是经过潜移默化形成的集体生活观念、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反映在一所学校的学风、教风等方面。
二、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自身价值取向存在不同程度偏离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独生子女享有完全独立的亲子关系。过去那种兄弟姐妹的家庭关系消失,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关爱过多,养成自我意识强、不愿吃苦、承受挫折能力低、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弱、缺乏团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二是由于时期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传统文化再次受到强烈冲击,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漠视传统文化,追求个人利益,缺乏远大理想,看重现实功利,价值观偏离。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注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现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建设包括校园校舍建筑、体育场馆、景观雕塑、道路、公共场地、绿化带、导引设施、文化墙等;软件建设又分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两大类,制度文化包括:各类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包括校园的文化氛围、大学生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心理素质等。从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看,校园文化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建设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各种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但,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数学校在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看得见的硬件建设上舍得花钱。而对于那些见效慢、周期长的软件建设支持力度不够,导致软件建设不足,制度建设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文化建设形式单一,缺乏内涵等一系列问题,“高校文化特色淡化和缺失,高校有高楼没‘文化’的现象成为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又一瓶颈。”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不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很多地方性院校如雨后春笋快速成长发展起来,从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来看,还普遍存在着忽视传统文化建设,对地方文化资源认识不足,利用不够等问题。对于这些建校时间短,历史积淀少的院校来说,如何开发文化建设资源,凝练自身特色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急需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校,不应盲目照搬那些研究型、综合性知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而应认真梳理当地文化资源,加强与对方文化产业的合作,一点带面,逐步推进,打造出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一)立足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华传统文化是以道德教化为主旨,贯穿于儒家思想和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朴素民风之中,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周易》把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天地之道结合起来,《易经》启发人们以良好的心态和修养对待自然、社会、人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自古以来先人们就把治理国家、造福人民视为己任。中华文化的全部体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文化的精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爱国情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重要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二)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站在学术的前沿,体现出信息更新快、观念新、思想活跃、时代感强、充满活力等特点。高校不仅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先进思想、学术观念的传播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从建设内容到建设模式,到运行机制都应该体现出时代特征,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文化群体,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追求时尚,对电脑网络、移动通讯、微信等现代科技感兴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是大学生寻求广泛的人际交往的场所,是高校的‘兴奋点’。社团活动作为课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人才的共生效应。”在注重社团活动作用的同时,应做好正确引导,不仅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针,还要充分体现时代进取精神,内容上应多宣传一些激励、拼搏、奋进、在平凡岗位无私奉献、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宣传手段和传播途径上注重效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传播校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形成自身特色
“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更高追求,也是学校特色的重要标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形成自身特色,每一所学校都经历了自己特有的发展历程。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高校文化建设不仅要依靠自身发展的文化积淀,还应关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广泛深入吸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以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社会实践是高校文化建设最有效的补充,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增长见识、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开展诸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化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地方文化调研活动、百姓讲坛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积累,输入鲜活因子,逐步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
四、结语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方面面,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又是一个体现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的建设工程,需要各方协调,通力合作才能实现,不仅需要校内各单位各部门的协作,也需要当地政府机关、文化部门以及企业、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因此,校园文化进行要求高校从顶层进行精心设计,抓中心抓重点,凝练特色,注重实效,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做实做透。
作者:钱尔红 单位:蚌埠学院
第三篇: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分析
一、特色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客家人艰苦耐劳,开拓创新,耕读传家,勇闯天下,在历史的积累下,逐渐形成了薪火相传的客家精神。客家精神的内核是:积极进取,勤劳俭朴,爱国奉献等,[2]具体地体现在客家人的建筑、饮食、文化、语言等多个方面,也鲜明地表现在优秀的客家人物身上。例如,建筑方面有围龙屋,饮食方面有腌面、盐?鸡、酿豆腐,文化方面有客家山歌、梅州山歌剧,语言方面有客家方言,等等,都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客家人生活的这些载体无不蕴含着、承载着客家精神,传承这些物质或精神的载体无不是在继承、光大客家精神。客家地区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物,如先贤程?、宋湘、黄遵宪、丘逢甲、张弼士、林风眠、谢晋元、等,今人曾宪梓、田家炳、潘毓刚、李国平、李国豪、邹鲁、程贤章等,他们都是客家人的典范、楷模,都是客家精神的鲜活体现者。嘉应学院的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基本上体现了侨乡和客家文化这一办学特色。元帅雕像、田家炳图书馆和师范大楼、曾宪梓教学大楼、锡昌科技楼、罗活活艺术中心、客家研究院等,都鲜明地彰显了嘉应学院的办学特色。大学生毕业时留影,其中必选的景点一定是元帅雕像和田家炳图书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相片和他们的大学生活一定会让他们珍藏一辈子。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其中所蕴含的客家精神,无疑对大学生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嘉应学院的校园文化硬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筹划建设中的百年纪念园和学校东校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充分体现嘉应学院百年办学的成果,也要充分彰显嘉应学院办学的客家特色。这里提两点建议,希望在特色校园文化硬件建设上能够在细节上突出特色,为环境育人添砖加瓦。
(一)在学校周溪桥边立碑,介绍“周溪”命名的原由。周溪是唯一一条流经学校的河流,是嘉应学院文脉灵动的象征,大学生们在溪边漫步、读书、沉思,听溪水?琮,心灵会得到净化。现在学校对周溪进行进一步整治,无疑是很好的举措。还可以立碑,介绍“周溪”的命名,这样可能更能引人发思古之幽情,激人奋发向上。一般人认为,周溪的得名是因为“形如腰带,旋绕周回,故曰周溪”,实际上不然。据考证,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宋朝理学家周敦颐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熙宁三年(1070),擢升为提点刑狱。在粤期间,他深入有瘴气和险峻之地进行考察。梅州正是瘴疠之地,虽然地方史志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周敦颐来过梅州的可能性极大。后人也许为纪念这位思想家,才把这条梅城附近的小溪命名为“周溪”。周溪中下游还有一座濂溪桥,溪边曾有一间濂溪书院。“濂溪”正是周敦颐的字号。
(二)在美术学院后边的山林中择一块地建“七贤亭”。七贤亭是纪念梅州大地上出现的七位贤人:程?、张九龄、韩愈、刘元城、狄青、文天祥、蔡蒙吉。1937年,七贤亭建于梅州市文保路一号金山顶,1987年11月,被确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加以修葺。亭为六角形,绿色琉璃瓦面,宝瓶顶。2012年4月19日,梅县住建局鉴定“七贤亭”的危险情况为D级,于是将它拆除。可以与有关单位进行协商,把“七贤亭”重建到嘉应学院内,亭内介绍七贤的事迹。“七贤亭”无疑会丰厚学校的文化底蕴,对大学生们起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也会使梅州的一处古迹得以保存,使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得以传承。
二、特色校园文化软件建设
特色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在整体规划的同时,局部、细节也要精心设计,要不避琐细,不怕麻烦。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和学校举办的各种文艺、体育和科技活动,可以融入更多的客家元素。客家美食制作大赛、围龙屋摄影和写生、客家山歌表演、梅州山歌剧和广东汉剧欣赏等文化活动,可以定期组织,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到客家的精神和客家的美。梅州山歌剧《等郎妹》、广东汉剧《白门柳》、电影《孝女彩金》在学校演出或放映,好评如潮。课堂上也可以讲授客家文化,传播客家精神,这应是特色校园文化软件建设的题中之义。学校不但开设客家文化、客家美食等校选课,组织开展客家方面的讲座,而且在各院系的公共课和专业课中,鼓励教师能够适当地穿插讲授客家方面的知识,大力传播客家文化和精神。例如,音乐学院请山歌大师汤明哲授课,就是一件富有成效的举措。“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师在讲授教材相关内容时,可以适当拓展、延伸,推荐大学生阅读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梅州名人传记,查阅梅州爱国人士和人民群众在近现代革命斗争中的事迹,了解他(她)们的主要思想和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乃至当今的影响。在讲授第一章中“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时,教师插入讲解甲午战争惨败清廷割弃台湾后,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所作的《春愁》,和学生一起朗诵:“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让学生体会那种切肤之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并延伸讲到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总理吟诵了丘逢甲的这首《春愁》,阐明两岸同胞的骨肉关系,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的事情,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是一家,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讲授第一章中“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第二章中“戊戌维新运动”时,教师插入黄遵宪的相关事迹,让学生通过了解他所写的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渡辽将军歌》等系列诗作,明白作者心里所充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深挚的忧国情思,明白其爱国主义精神和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所具有的深远政治影响力。在讲解第二章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教师讲授太平天国的早期领袖,分析这支“客家”属性较浓的农民队伍,和学生一起探讨左宗棠所说“太平天国起于嘉应(即今梅州),也灭于嘉应”的原因。讲授“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插入淞沪会战中以“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梅州籍将军谢晋元的事迹;讲到下编时,插入开国元勋元帅的生平事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适当地补充一些具有不可替代的、近距离的、颇具“亲和力”的本土历史文化史料,势必会使学生倍感亲切、真切而兴趣盎然,从而培养他们热爱梅州、热爱客家、热爱嘉应学院的感情。将本地杰出人物和优秀文化作为教学资源,确实有利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这方面,各院系各专业都可以有作为,化学学科可串讲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教授的成长故事和卓越贡献;数学学科可穿插讲解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李国平教授的成长经历和学术成就;桥梁课程可讲解中科院院士、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教授的成长事迹和不凡业绩,安排学生参观嘉应学院西门附近的李国豪故居;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和书法课程可讲解清朝诗人、书法家宋湘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或者书法作品;近代文学可加强黄遵宪、丘逢甲的教学;现代文学可注重张资平、李金发等作家的教学,安排学生参观嘉应学院旁边的张资平故居——留余堂;当代文学可补充讲解客家文学大家程贤章的文学创作;美术学科可讲解画家林风眠教授的生平事迹和绘画的成就与贡献;教育学科可介绍中山大学校长、教育学家邹鲁的生平事迹,等等。
三、总结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为创办特色大学服务。嘉应学院现在正为“创建国内知名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因此,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大有可为,都至关重要,不可轻视。
作者:汪平秀 单位:嘉应学院社科部
第四篇:地方文化建设高校支持探析
一、地方文化建设中高校支持的应然向度诠释
地方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导致文化背景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地方文化建设是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其主要建设模式是文化产业化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是积极吸纳本地高校参与还是忽视高校的支持介入关系着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同时高校支持地方文化的建设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地方文化建设宏观理论的构建有赖于高校的支持
地方文化建设宏观理论的构建指:源于一种历史或政治力量的统治,在一定区域内选取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集体的主题进行塑造和构建,发展成该领域一种一致的力量,随着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和建设力度的增加以及建设时间的推移,当该行为形成一种解释某种共享的集体情势的心智形式时,它就凸现为一种地方文化,也就变成了一种社会力量,其内容上有文化主体的培育、文化内容的丰富和文化体系的完善。文化主体的培育中高校的支持作用体现在:高校教师的主体特征是知识水平高、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强、对各种新的文化理念吸收快并能迅速发挥作用,他们具有较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即在文化上具有很高的觉悟,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具有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以及他们对自身文化价值有充分的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有坚定的信心。①文化建设中他们能提供一种能力,即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投入自身的智能,形成文化研究的成果,他们的参与还能彰显文化建设的一种状态,即他们文化研究职能的展现、服务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释放等。丰富地方文化内容中高校的支持作用体现在:高校具有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较高的主体,通过对地方文化的生成背景、理论条件、职业基础和学者构成等基本因素的阐述,使地方文化的建设具体为文化活动的一些主张,包括地域地形特点的总结、地方历代名人主体特征的揭示、文化教育职业根基的探寻以及科学文化、管理文化等理论模型的借鉴等,在高校支持地方文化建设具体行为中阐释了地方文化形成、发展的基本因素,丰富了地方文化的内容。同时高校借助于丰厚的教育资源,通过人文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研究,能完善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价值理性,通过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实践,能铸造大学生高尚的科学精神,再通过师生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活动把这种文化现象向高校所在地渗透,在人的素养提升和优化地方软环境中能增加新的文化内容。地方文化体系的完善中高校的支持体现在:地方文化通过历史的传承和地方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通过高校师生的介入使文化主体的素养有明显提升,增加了把握地方文化建设核心的准确度,同时伴随着高校研究人员对地方文化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对现有地方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也会出现一些“衍生”的文化元素,当这个研究群落充分发达时,就会在地方文化体系的顶端中演化出一种“揭示地方文化现象本质与规律”的形式,在原有体系中增加了“引领”和“控制”模块,这种行为既是高校文化的有效建设,又是地方文化体系得以完善的具体过程。
(二)地方文化建设活动的实践过程有赖于高校的支撑
文化活动的宗旨是传承历史文明、创造现代文明、规划未来文明以促进社会文明的提高,地方文化建设活动的实践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化概念的界定、地方发展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揭示、不同领域中各种文化形态的描述、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评议、地方文化现代价值的挖掘、地方文化发展结构和功能的阐述以及通过揭示文化的应用增加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创新等。②在地方文化建设活动的实践中高校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高校师生的广泛覆盖夯实了地方文化建设的基础。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地域广且地形地貌相对复杂的国家,纵观中国第一所大学的成立(中国官方最早办的天津北洋大学堂)到现在高校的广泛覆盖,其高校选址呈现一定的规律,即在地域文化繁荣和地方文明程度高的地方设立高校。地域文化和地方文明融入到当地高校师生的思想和情感之中,这是高校对地方文化认可的来源,高校师生与外界的频繁交往和快速的信息流通是高校宣传地方文化的重要渠道,高等教育的统筹科学管理加强了地域文化的大团结,外阜的文化精华也通过大学生这一流寓群体引入本地,有助于本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地方文化的发展不断地注入营养。第二,高校通过独特的社会化方式用“德育”为地方文化活动的建设护航。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教育与社会学》一书中指出,高校是大学生从一个非独立的社会人转变为一个能适应社会各种要求的社会人的转变平台,青年群体在该平台上进行的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社会角色的技能、树立高尚理想信念和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练就承担社会责任、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等过程,对当地人的影响是直接的,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文化向地方的渗透以及对地方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直接的。第三,高校教育资源可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高校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等,通过高校师生的科学研究能实现地方文化已有资源的高效整合,通过高校师生文化产品的研制能实现地方文化新资源的广泛开发,通过高校师生文化产业的推广能实现地方文化传播渠道的疏通,通过高校师生参与地方制度、政策的完善和高尚社会品德的树立,能助推地方发展体制的优化,使其政策、观念等按照人们生活、地方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方向进行改进和发展。
(三)地方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彰显
党的十八大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纳入高校的社会职责之中,从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认识大学的使命,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拓展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意义重大,有助于大学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主要指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继承和发扬过程中,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沉淀,做出理性的选择,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在螺旋式发展过程中发现新的文化元素,进而做出新的文化创造。此过程由于地方文化的耳濡目染导致当地高校对文化的选择上地方文化占绝对优势,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地方文化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逻辑起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关键在于通过逻辑起点的确立去构建新的文化理论体系,即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理性的指引下,源于师生精神上的追求和生命深处的渴望,通过师生智能投入实现的从对一种文化理论的相对“剥离”到另一种文化理论的“重组”,从中生成一些新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提高人们精神文明等的文化元素,优化整合后再充实到现在的各种文化活动中,服务于人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进步,地方文化从空间上为该过程提供了着力点。地方社区为高校文化产品的推销、文化传播技术的应用等提供了市场,从这个角度说地方文化又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落脚点。
二、地方文化建设中高校支持的实然困境揭示
地方文化建设已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实现产业化是地方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见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与文化事业互利互惠的双赢关系越发凸显,高校发展与当地文化建设的互动行为日趋紧密。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内部发展体制的制约,现阶段在发挥高校支持地方文化建设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地方政府对高校支持重视不够,二者的合作处于表层
地方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支持重视不够,表现在:第一,文化建设理论构建过程中对本地高校的重视程度较低。地方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民俗、艺术等的总称,是国家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节点,建设地方文化的目的是通过追寻当地发展脉络和足迹的过程中窥探先人处世的智慧,启迪地方当代的发展。宏观理论的建构过程中无论是主题的选取、理论框架的构建还是建设过程的设计,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高的高校师生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如借助于高校科学、严谨的管理体制和各种评价机制,论证地方文化建设的理论价值,为“地方文化体系的结构与功能”找到建设的落脚点和研究的着力点等。第二,在文化活动实践中地方政府没有充分重视当地高校这一文化主体,忽略了该主体在文化软环境创建中的作用。为了培养市民的文化意识、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从文化馆、博物馆、城市广场、艺术雕塑等实体文化元素着手,打造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环境,并大力支持文化传播渠道的疏通和挖掘等,而对高校师生对当地市民创造的精神文化、师生这一群体的文化传播作用重视不够,再加上行政隶属关系的原因,地方政府没能给当地高校一定的经济支持,致使文化建设产业链中当地高校这一环较为薄弱,没有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服务于地方文化的建设。高校由于资金的限制,也只有在教学和科研中牵扯到地方文化时才去开展相应的活动,而在没有很强责任心驱使下的行为是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效果的,这也是导致地方政府和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合作处于表层重要原因。
(二)高校主体意识不强,开拓地方文化建设新渠道的积极性不高
地方文化建设中高校参与和支持的责任心不强主要体现在:由于高校缺乏地方文化建设主体责任的自觉,所以在其发展体制建设中文化教育所占比重较小,不可能对地方文化建设提供高深的理论,突出表现为在教学方面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尤其不够;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注重科研成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对地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大,具体表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设计的文化活动数量少、规模小,且文化活动中主要提倡人对自然的占有和感性欲望的满足,缺乏人文精神修养的教育,对人精神超越的内在挖掘用力不足,关注学生内在精神世界并强化引导学生信仰、情感等文化生活的力度不够,没有把多元文化的融合办法和价值冲突的消解方法融入到文化活动之中,对文化活动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前提规划不足,没有形成高校文化活动独特的道义精神,不能给对地方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给养。另外高校由于资金的制约和学生教育工作者文化研究激情没有充分释放,虽具有庞大的流寓群体,但创新地方文化传播途径的方式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三、地方文化建设中高校支持的策略探寻
(一)打造地方文化建设共同体,强化政府和高校的合作关系
共同体从词源上指表示一种具有共同利益诉求和伦理取向的群体生活方式。①地方文化共同体即地方文化信息提供者和地方文化信息需求者在需求互涉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式结合而成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关系结构。地方文化共同体包括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提供者、地方文化信息接受者和地方文化信息的供求关系。地方文化信息提供者包括:地方政府、相关文化部门和部分社会公民,从其职能活动角度,他们是地方文化知识资源、文化服务和文化效应反馈的重要来源,通过地方文化知识的承袭与拓展、文化服务的优化以及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具备向校园乃至社会提供地方文化信息的条件及能力。地方文化信息接受者包括:社会公民和该地所属的高校师生,具体讲是指公民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整体素养的培育、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及其工作、生活的需求,只有接受地方文化信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才能提升各群体的自身文化信息承载,奠基文化共同体文化基石。打造地方文化共同体的关键是地方文化信息的供求关系,重点是解析地方政府和高校在各自利益方面存在的“共同性”和“互补性”。“共同性”是两者都希望处在优越的地方文化环境中,这是各自发展中本真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具体表征。“互补性”是政府的经济实力换取高校地方文化的研究成果,这是二者发展过程中理性思维下的科学方法选择。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建文化建设的优良环境和提供必须的物质支持,当地高校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文化研究,保存过去人类生活和思想所有有价值的东西的同时创新现代人类生活和思想所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②地方政府和当地高校的合作指针对某一文化主题进行的校地“对接”,首先在“对接”的过程中要培育“和谐”的精神,即在自治自律中互相尊重、在知己知彼中取长补短、在容纳矛盾和化解矛盾中共同发展,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牢固的“共同体”,加固合作的协同性、稳定性以提高合作的质量。其次由于“对接”具有非必然性、非持久性、非静态性等特点,所以在文化建设中高校和地方要采用接合—解接合—再接合的动态方法,如高校和地方有关部门在文化与经济交汇点建立关联时的反复论证、面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时双方以接合思维致力于探讨共享差异平等与差异自由的生存方式以及在分析某文化现象时本真主义立场的确定等,用高水平的合作手段提高合作质量。再次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中,地方和高校的互相信任和互相帮助为二者的合作不断注入活力。不管在哪种合作中,高校是从地方文化的接受者,在通过投入自身智能挖掘或创造出新的文化元素并把文化元素融入到地方文化中时,就转化成了地方文化信息的提供者了,所以二者深度的合作实际上就是梳理动态的供求关系,促使地方文化建设的螺旋式上升。
(二)深化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释放高校支持地方文化建设的活力
地方文化建设的高校支持不仅受高校参与意愿的影响,还与其管理体制的优化程度休戚相关。高校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首先要协调好理论实践教育与文化建设的匹配关系,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加大文化教育的比例,辅佐地方文化建设环境的创建;其次鼓励师生对各种文化进行研究,利用对地方文化的深度理解,通过对经典的缅怀与尊敬、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元素、用特色的校园文化彰显地方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使地方文化的发展真正呈现源“渊”和流“长”的态势,双向延长地方文化的建设链,提高高校支持地方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再次在教学管理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在教学实践和服务社会中不断创造经济价值,为地方文化的建设提供硬实力。
(三)开辟多种路径,繁荣地方文化建设发展
地方政府着力开辟伦理路径,提速地方文化的建设速度。政治路径、社会路径和科学路径是当前地方文化建设的常用路径,已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的稳定态势。政治路径、社会路径、科学路径共同的前提是,地方文化建设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在建设路径提出前已经预设、构建了地方文化建设的一个应然状态或者说是理想状态,而这种预设难免有窄化路径范围的嫌疑,看似完整的三种路径内容构成实则尚有空白区域未涉及。地方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其基本制度性建设能够对经济社会的基本制度性需求作出积极的、恰当的回应,这种回应表现在相关文化部门职能的政府性解释和回应。但是“制度化”并不意味着“不变化”,尽管现行地方文化的建设力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还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随着文化逐渐脱离政治的束缚,主体的建设行为也力图摆脱这一桎梏,于是个性、主体性等压抑了许久的人性在地方文化建设中被凸显出来,建设者的权利与尊严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地方文化建设要随之调整其内容和方法,开辟伦理路径已是必然。伦理路径指从伦理视角呼唤建设行为价值理性的回归,这既是地方文化建设要适应地方经济内蕴的诸如主体自由、利益统一、个人与社会和谐的集体主义等伦理精神的要求,也是地方文化建设路径自身结构完整性、科学性的需要,更是提高地方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高校利用大学生的流寓特点开辟建设地方文化的新路径。流寓现象是古代文人墨客流动的过程,形成了流寓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高校大学生来自中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成长地的风土人情、社会价值取向等文化元素以学生为载体可形成现代的“流寓文化”,通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和高校所在地的本土文化进行高质量融合、融汇进而创新,提高地方文化的品质、助推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他们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对当地地方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内化为自己道德观念的形成、做人规范的培育及各种优秀品质的养成,这种文化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行为,在学生流动的过程中就把地方文化向外界进行必然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直接的或间接的传播,对地方文化的建设起到了实质性的、多元化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地方文化建设的高校支持,从地方发展的角度是当地文化部门和高校进行合作,吸引高校的力量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是对内不同的主体在文化建设中正确定位,设定不同的文化创新目标与理想,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开展高质量的高校文化实践活动,提高文化教育的质量,增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实力;对外寻求地方文化部门的合作,用创新的文化内容、高超的文化传播技术、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大规模的文化消费在文化产业的格局中开辟一席之地,彰显自身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职能。
作者:刘敏 单位:德州学院
第五篇: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角色定位分析
一、电子阅览室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角色问题
(一)电子阅览室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角色错位与尴尬
该命题的讨论基础,一切皆建立在网络的普及应用的大环境上。人们最常见的PC端网络,以通信光缆为接入端口。这种接入端口在高校图书馆多以集中的学生电子阅览,以及零散分布在各个书库中的接入端口而呈现在入馆的广大读者面前。这种端口通常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入馆读者的实际需求。就算是在这样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众多高校图书馆,特别是重点高校以外,或者说是尤为突出主要是高职院校,及其以下的高校图书馆中,其电子阅览室的的布设是达到了100%的。可是,把高校图书馆一线工作的近些年来的学期观察总结显示,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使用电脑在网上查看的内容,玩联机游戏的约占50%;看影视剧的约点20%;聊天及其他玩乐的约占20%;查询学习资料的约点8%;被逼来电子阅览室完成老师安排作业任务的约占2%。也就是说,目前众多的,或者说是不少的高校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室的存在,它已经与当初设立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初衷有着明显的不相符,甚至是严重的背道而驰的现象了。这样的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的使用情况,已经让电子阅览室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角色错位,甚至是尴尬了。
(二)电子阅览室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娱乐性问题
如果无法接受以上数据中所呈现出来的这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娱乐化倾向,或者说无法接受,甚至是无法理解或推进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现代传媒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终端在高校图书馆,及其自身文化建设中的现代意识,或者说是现代性的文化建设的问题,那么,无论怎么看,这样的高校图书馆对多媒体终端,或者说是文化建设中的新鲜元素的出现与介入,都是让人不会看好,更是会竭力排斥的。美国公共图书馆已成为美国民众心目中的信息中心、教育中心、活动中心和娱乐休闲中心。2所以,在并不能真正从内心中,从潜意识里接受这种电子阅览室娱乐性的使用情况,必然是无法在这方面有着更会的推进与改良的。这也就成了一个不好让人理解接受,却又已经是既成事实的尴尬。这本身也就成了一个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或者说是隐性的问题。
二、无线WIFI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角色问题
(一)无线WIFI网络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畸形存在
在有线网络发展的基础之上,无线WIFI网络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应运而生。在多媒体的这个大概念下,以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客户端的推广与应用,其中手机网络,掌上移动图书馆等设备逐渐进入高校图书馆。这当中,高校图书馆的无线WIFI网络给入馆读者带来了便利。然而,对众多高校,特别是二三线高校中的大部分高校图书的无线WIFI网络数量有限,覆盖范围更是有限。这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有些让人无奈的现象是,这些拔高是难以满足入读者的需求。据众多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工作观察总结与交流中发现,高校图书馆中,除了一二线的重点高校基本上满足了入馆读者的现实需求之外,其余高校图书馆接近70%的图书馆布设了无线WIFI信号。可是,另一个现象是,在同一个高校图书馆中,既接入光缆通信端口又布设了无线WIFI信号的高校图书馆只约占40%。在这样的无线WIFI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或者说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要想进一步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以服务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工作要能得到质的提升,则必然要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让众多的多媒体终端设备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才能让高校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无线WIFI网络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脱节问题
以稳为上的眼光来看,无线WIFI网络的出现,特别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介入是危险的,可是,在我们的实现生活中,使用无线WIFI网络的人却越来越多。从无线WIFI网络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脱节问题上来看,它的这种脱节问题在于,一是管理层不愿对它进行能满足入馆读者的实际需求的投入,二是人们还不太习惯这种似乎是有些失控的,特别是传统心理较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模式中,多数对这种无线WIFI网络使用是排斥性,更是不能真正接受与使用的。所以,这才是最大的脱节问题。
作者:胡宝林 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