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本体文化建设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农村本体文化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本体”文化现状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虽然我国农民的文化生活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农村文化建设也呈现较快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本体”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文化建设在剔除糟粕的同时也忘记了对地区特色文化的继承,从而出现了与“本体”文化相对的文化问题。

(一)“伪城市化”现象

“伪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现代文明冲击下,农村人口向往城市文明不断涌入城市,农村地区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出现各种模仿城市的现象。由于受特殊的地域、经济及文化传统的制约,农村缺少城市化的基础,这一特殊的发展现象并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需求,它既是城市文化影响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建设不注重其本体及自身独特性的结果。我国的农村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保留着许多优良的文化因素,但是这些传统文化因素或是被现代文化所侵蚀,或是被打着传统的幌子进行着现代改造。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文明的不断外扩,对乡村文化产生冲击,乡村开始效仿城市的生活模式,其中电视文化影响巨大。然而农村的社会形态及法治水平并没有达到城市的标准,其特殊的结构状态也制约着其完全城市化。但是这却没有影响农村人口极力进入城市,寻求城市生活方式,打着城市文化的幌子忽视农村原有的生活与传统的方式。这种“伪城市化”的文化状态随处可见,如电视文化、半现代式的婚礼、城市买房等等。一方面工业生产的发展吸引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促使工业生产逐渐向农村迁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对于兴办工业,农村地区趋之若鹜。乡村文化在工业生产的影响下趋向于工业文明,却又无法舍弃耕地的束缚,出现交织于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劳动力,这种“伪工业化”的文化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传统型人才遭到遗弃,农业人才流失,农业生产弱化。而同时,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缓解城市压力,政府大力推行城镇化。城镇快速发展却没有相应的公共设施与文化底蕴做支撑。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类似于城市,区别于农村,而没有独立的城镇化标准。“伪城市化”所带来的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的消失,劳动力外流,传统型人才遭遗弃。在没有城市化生活条件下,农村文化生活变得单一,导致低俗文化如赌博、迷信等现象复苏。

(二)乡村人际生活方式利益化

我国传统农村是基于农耕文明小集体聚居的熟人社会,社会交往是一种基于互信、互助的模式。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家庭劳动力的不同,会对需要帮助的邻里亲戚进行生产上的支持,其补偿方式是自身需要时他人给予的同等帮助。在社会生活中,婚丧嫁娶中的互帮互助也尤为明显,一家有事,四方来帮。在没有特定法律规范的前提下,乡村的人际生活是以道德规范为约束的,一是诚信,在S村,邻里亲戚间借钱或买卖赊账一般口头约定在秋收后或春节前偿还,如到时无法还清会主动解释原因并再次约定时间;二是孝道,崇尚先祖,尊重长辈,赡养老人;三是重礼节,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系,逢特殊节日会以特殊礼品相送,表达诚挚的情感。如S村仍保留着结婚“下书子”习俗,即“下帖子”。专门的“红人”带着男方家准备的各种礼品,如面、红绳、红花、麻饼、染红的花生、枣子、红纸包的鲜鱼和鲜肉等,由男方的同辈兄长一同送往女方家,女方拿走部分东西,剩下再由男方带回。结婚当天,女方嫁入男方家时,女方会在一个装着米的小红桶内藏着鸡蛋,寓意子孙满堂,并在床上撒上花生、莲子、红枣来表示早生贵子。但是传统人际方式并不能满足当今农村对利益的追求,乡村人际生活方式变得利益化。传统结婚习俗中的美好寓意在很多村民眼中变成了累赘,简单的礼金更能满足其对物质的需求。原先互助式的农业生产关系改为现金式的雇佣关系,S村的水稻种植大户就十分头疼农忙时节雇佣问题,村里能干的人越来越少,费用一年比一年高,因为都是认识的人工作偷懒又不好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人口外流,留守老人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照顾孩子,就S村来看,很少有子女会定期给父母生活费用,更别说回家探望。在S村的传统习俗中,长辈必须给第一次来拜年的孩子送上新碗和新筷子,表示对孩子成长的关怀,而现在这种传统礼节都被现金红包所取代。

(三)传统民间文化逐渐消失

传统民间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各种民间技艺演化汇集而成,做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出农村地区思想文化风貌和观念形态特质。但是,自中国的文化革新以来,传统民间文化一直被认为是“落后”和“封建迷信”的代表,以庙会、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祭祖仪式、民间信仰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民间文化被完全的曲解,并遭受当代主流文化形态的排挤。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较为重视,但是“即使是《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也只是把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放在首位,而对于如何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则缺乏具体战略和推进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大多以当地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传统的传承与革新。在经济目的驱使下,开发者任意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却没有形成系统正规的文化产业链。长此以往,传统民间文化也只能在市场经济下枯竭或被篡改。同时,民间传统文化往往具有地域性,很多传统技艺由少数“能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农村主要人口选择外出务工或者定居城市,致使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后继无人,而对城市及商业文化的向往也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不感兴趣。S村的梁大爷,一直以编竹制品为生,是当地有名的“篾匠”,现在老人因年纪太大无法继续工作,也无人再愿意跟他学习这门手艺。

(四)传统乡规民约失效

农村以村落、村社形态聚居,相互间又较为分散,导致其对外闭合的状态,从而形成了自己同一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秩序,起着社会约束的作用,一旦有个体打破或是违反这一习惯,所受到的必然是群体的指责或处罚。这一文化认同由村落全体成员议定通过或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被尊为乡规民约,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为其基本框架,包含着忠顺孝悌、仁爱互助、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精神。乡规民约体现了村落全体人员的意志,维护村落整体利益,对于维持广大农村区域的秩序,保障中国传统社会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冲击,农民受利益及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驱使,逐渐脱离原来的村社环境。而农村传统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也发生改变,传统乡规民约无法控制变迁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法以传统习惯来应对周围发生的事。传统理念无法在村民生活中发挥其作用,其所带来的结果便是对传统的遗弃,包括乡村传统中优良的文化精华,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背离社会伦理道德的现象,出现许多不务农业、赌博、不守信用、不事父母的人。S村的张家祠堂在社会主义改造后就被翻新成小学,成文的乡规族规随之被破坏,家规祖训随着宗族观念的减退也被村民遗忘。乡村传统的优良道德正在逐渐丧失,功利主义、遗弃老人、厚葬薄养、鄙视劳动、厌恶乡土等背离传统的现象随处可见。

二、新农村“本体”文化建设

农村的“本体”文化是农村文化的根本,是农村文化保持其独特性的源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农村地区的“本体”文化建设,更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村文化的多样性。

(一)以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空间

“伪城市化”现象的蔓延一方面是由于城市文化的侵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缺乏所带来的文化娱乐形式单一。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退缩,对于村庄秩序的维护、促进农民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十分不利的。因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才能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空间。S村的村民对于政府组织的戏剧演出有着强烈的兴趣,每次观看演出的村民络绎不绝,住的较远地区的村民会特意骑车赶去观看。而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茶余饭后便会讨论戏剧的内容以及下次演出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得出,农民对于政府推行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抱以非常积极的态度。但是公共文化设施在村里还是相当缺乏,S村一方面没有现代化的幼儿园、图书室、文化服务点,另一方面传统祠堂被重建成小学,稻场被屋舍占据,也没有了曾经“看大戏”的晚间集体活动。所以,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完善现代化的文化基础设施,如幼儿园、图书馆、文化学习站、农业科学服务站以及休闲娱乐广场等。S村目前以住房开发为基础,以公路边的池塘为点,建设了大型的休闲式公园广场,从而为当地村民闲暇时光提供了去处。同时,应发挥传统公共场所和集体活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S村以水稻种植为基础,恢复大型的稻场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又能为农村提供集体活动的场所。

(二)以农民为本体的文化主体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此为文化本体的人文精神融合着每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思想本源,推崇道德至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因而,古代学者便萌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把民做为治世之本。我国的传统农民在独特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审美,对文化的诉求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建设。因而,在新农村“本体”文化建设中就要从农民独特的文化需求出发,把农民作为文化建设的本体,一是加强农民自身的文化建设,其次充分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传统民间技艺农民群体的发展,通过农民的文化建设,最终实现文化服务农民的目的。农村以农民的聚居而形成,农民与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文化的发展又为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外在可能的环境。因而,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培养具备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革新能力的新式农民,促进农民的文化自觉。农民既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农民内在文化自觉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促使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积极的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成为新农村文化的参与主体,从而更好更快的推动农村“本体”文化建设的步伐。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及发挥主动性,才能真正发挥民间“艺术家”、“科学家”等人才的骨干力量,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是传承民间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农民在积极的投身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生活。做为农村文化载体的农民,随着文化自觉的提高、主体性的发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对于各种文化的侵袭就具有了自主的鉴别能力,在各种伪文化中坚持“本体”文化的发展。

(三)以民风民俗为本体文化建设,彰显农村地区文化个性

传统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农村民风民俗文化资源的集中体现,也是农村文化的源头。农村民风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包括乡村歌谣俚语、人物风情、故事神话、技艺经验、衣着饮食、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是农村文化的本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个体独特性。农村民风民俗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所在,而且在现代经济体制下还蕴含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因而,把农村当地的民风民俗这一本体文化作为当地特色个性文化加以突出建设,能够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发扬文化精神价值,促进农村地区的个性化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新局面。地方特色经济中凝聚的是该地区民众传承相沿的民俗文化精髓,民俗文化是农村经济的无形资产。因此,与现代化相结合,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化改造,深入发掘其经济价值,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产业,能够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又能促进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S村周边盛产小型竹子,以其为原料的竹篮竹筐工艺,本身就是非常实用的生活用品,在当下十分注重健康生态的社会环境下,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更能凸显S村的文化个性。

(四)重建乡规民约的伦理道德范式

最早的蓝田吕氏乡约包含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个方面,其后的乡规民约也主要表现这几个方面,都是农村文化的本体精神所在,也是现代农村必需弘扬的。现代化的农村,因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主。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现实利益的冲击对农村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是最大的。S村目前处于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时期,村民的交往方式趋向于利益化,乡规民约也于社会变迁中消失。因而重建乡规民约伦理道德范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建立符合农村当地的乡规民约,以道德教育为范式,通过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宣传,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富有乡村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同时,把传统乡规民约与现代法治相结合,教育引导农民学习现代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推动以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的双向发展。最后,“孝文化是农业文明社会的道德结晶,是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虽然“传统的农耕文明正在消失。农村已不是往昔的农村,乡野的环境、屋舍、器物,都换了旧日模样”,但是“孝”文化仍然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在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本体”文化,是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现代农业文明建设要充分挖掘农耕文明的现实价值,把“孝”作为本体文化,从而完善农村的道德体制,使得除政府的养老外,能够“老有所养”。所以,传统道德范式不仅存在于文献典籍、庙堂宗祠中,也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人文和社会整合价值,能够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基础和社会保障。

三、总结

文化传统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标志,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其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其“本体”文化的建设。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从传统文化着手,以农村“本体’文化为基础,能够更有效、经济的解决农村当地的文化建设问题,同时促进当地农民素质及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作者:梁前菊 方国武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