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探究(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文化建设探究(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文化建设探究(8篇)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研究

1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对目前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这三大功能,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功能,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凝聚功能:由于企业发展中,以集体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极大的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凝聚力,促进了企业上下团结一致,共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激励功能:企业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激励功能就是在全企业范围内建立了一种健康、积极、奋进的竞争文化,促进企业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激烈竞争,从而更广泛地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独创性,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和调动了企业发展的活力。约束功能:对企业管理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发展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而言,企业通过用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约束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规范,从而协调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进而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同时,还能促使企业员工将企业的发展当做自身利益的一部分。辐射功能:企业文化通过广泛的文化传播功能,以自身的企业发展价值观、精神文化和形象影响到其他企业乃至整个发展区域,促使整个经济发展环节对自身的经营发展进行调整,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行业发展朝着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对于个人、企业、行业、社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2.1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更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使得企业缺乏一个好的思想作指导,企业员工在没有企业文化指导下便不能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就很容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和企业员工流动的频繁,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2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培训形式化严重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直接影响企业发展。但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文化宣传和培训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使得企业文化都停留于表面,很多员工都错误的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员工入职的一种形式而己。这样就使得企业员工不能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更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和检测机制。同时企业文化的培训者的素质高低不同,很多企业文化培训者自身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都不足,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更没有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往往采用的都是将企业文化进行机械的宣读,这样很难起到良好的作用。

2.3企业文化理想化严重,群众基础不稳定

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都是从企业员工那里总结而来的,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双赢,才是更加优秀的企业文化。但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少数领导杜撰出来的口号式的宣传语,这些宣传语都是基于企业管理者利益形成的。这样的企业文化更是很难让企业员工接受和认同,更不能让企业员工产生对于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样企业员工更是不能主动贡献自身的力量,长期下去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新形势下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企业文化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可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的动力,推动企业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因此,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需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可,培养企业员工形成统一的理念。所以,企业文化只有获得企业全员的认同,再通过强化企业文化的培训方式,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让企业员工能够真正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中来,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3.2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单独的建设,更不是离开制度管理下的建设,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结合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由于企业文化自身的特别,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与企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企业文化在进行企业员工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规范上比企业制度更加有效。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企业制度的不足。因此,完善企业文化管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生产效率具有巨大作用。此外,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形象的树立也有巨大的作用,更能够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管理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3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

在企业发展的内部构成中,每位员工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全体员工共同的不懈努力,才能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创造企业发展的辉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无穷的创造力,才能为企业创造发展奇迹。而随着新互联网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当今社会沟通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颠覆,也使得企业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动员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新形势下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应该考虑到员工的发展特点,突破传统文化建设中的时空限制,建立起多元文化发展机制,用高速的互联网手段传播企业的文化和精神。

4总结

企业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内在品质,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如果没有健康、优秀、强势的文化,一个企业很难稳步成长和持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这把双刃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今的发展机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适应力。

作者:鞠海涛 单位: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第二篇:信用档案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

一、信用档案与企业文化

广义的信用档案是自然人和法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原始记录。对企业而言,信用档案是指由企业和社会公共部门所保存的,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信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企业的公信度和可信度。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体系,是该企业或企业集团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为内部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1]56[2]89。企业文化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几个方面,缺一不可。信用档案和企业文化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信用档案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和依据,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文化现象都会体现在信用记录中。同时,信用档案又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通过信用档案中具体资料的搜集,逐步培养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并在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为企业文化的再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信用档案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热潮的引领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GB/T18354-2006),是独立于买卖双方之外的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者。绝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立时间短、发展快、文化薄弱,而信用档案在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用档案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诚实守信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由企业精神、企业管理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等内容组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快速发展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利润压力,很多企业形成了利润至上的价值观念,甚至为了逐利而违背社会道德。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规范运营,树立诚实守信的精神文化。为了在档案中留下良好的信用记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得不转变观念,逐步建立信用至上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使企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准则保持一致,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

2.信用档案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延,是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称,对企业成员具有硬性的约束力量。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重经营轻制度的现象,忽视了企业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导致失信现象屡屡发生。企业信用档案是由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信用记录共同构成的,信用档案的建立,促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者审视自身及其员工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具有特色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并重视制度文化的执行和落实,使制度文化更好的体现人文色彩。

3.信用档案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规范经营行为。

行为文化是制度文化的外在体现,是企业成员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领导者行为和模范人物行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受到利润至上观念的影响,为了逐利,导致了很多失信行为的发生,如代收货款的货运企业卷款潜逃,给客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以避免出现不良信用记录。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率先垂范,并将行为符合诚信要求的员工树立为模范,以引导众多的员工,最终形成诚信、规范的行为文化。

4.信用档案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宣传和展示物质文化成果。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最直观的体现,由企业全体成员所创造的能够从表面体现出来的产品和物资设备等构成,是企业文化的物化部分,决定了客户对企业的最初印象。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饱受诟病,服务质量差,客户意见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的物质文化出了问题。通过信用档案的引入,企业为了留下良好的信用记录,会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力争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荣誉的认证和评审,以丰富信用档案的内容,宣传和展示企业的物质文化成果,提升企业形象[4]53。

三、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信用档案应用措施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各个层面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和有效利用企业的信用档案,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完善,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信用档案的应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搜集制度。

要想使信用档案真正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信用档案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相关资料的搜集制度。搜集制度的建立又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企业层次,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把信用档案和企业内部的经营档案、人事档案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相关资料的搜集力度,注意资料搜集的全面性和时效性,并通过简单易懂的形式向企业内外展示自己的信用档案;另一个是社会层次,公共的档案管理部门要为每一个合法经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信用档案,由于企业的信用资料分散于社会的各个专业部门,如工商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信用评估机构、行业协会等,档案管理部门要从所有包含企业信用资料的部门和机构来搜集信用档案,同时要经常更新企业的信用档案资料,保证企业信用档案的时效性。

2.规范信用档案利用制度。

企业的信用档案如果建立起来后,不能有效的加以利用,就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社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建立规范的信用档案利用制度。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信用档案中包含员工的个人信用资料,涉及个人隐私,必须对这些资料设定权限来进行保护,既保证了信用档案的利用,又保护了个人的隐私。对社会档案管理部门而言,信用档案中涉及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些商业机密,但又必须对社会公开,保证信用档案的充分有效利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信用档案中的资料分为公开和限制公开两个级别,公开资料中不涉及商业机密,对所有人开放,限制公开的资料只对特定对象公开,公开时要向档案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经企业同意后才能进行,这样既保证了企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不会随意泄露,又使信用档案能真正发挥作用。

3.构建企业信用档案网络共享平台。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电子商务,很多的客户是通过互联网络来了解和利用第三方物流。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档案的建设和利用也要植入互联网思维。通过构建信用档案网络共享平台,可以把档案管理部门、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机联系起来。企业可以把信用资料实时地上传至网络平台,由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确认然后归档;客户可以随时登录网络平台来查询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公开信用资料,如果需要查询限制公开的资料,可以在平台上提出申请,交由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审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查询其他企业的信用资料,了解竞争对手的文化和竞争力;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信用情况,作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业务往来的参考。网络共享平台既是一个高效利用信用资料的途径,又是一个展示和宣传企业文化的窗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还可以开发相关的APP软件,让各方能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访问这个平台,发挥移动互联的优势。

4.充分挖掘信用档案,展示企业形象。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用档案不应是信用资料的简单罗列,要和企业文化有机联系起来,真正发挥信用档案的载体作用。可以根据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对信用档案进行整理和挖掘,精神文化方面可以对信用档案中反映诚实守信的资料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制度文化方面可以对企业长期形成的信用档案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寻找规律,最终形成有利于企业和个人保持诚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行为文化方面可以从信用档案中寻找信用资料良好的员工,将其树立为典型,以引导其他员工的行为,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物质文化方面,可以将企业和员工的外在物质表现如员工提供的物流服务、员工的工作面貌、工作环境的整洁程度等纳入信用档案,并根据信用档案记录对长期信用良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员工进行处罚。企业可以将这些分门别类的信用资料上传至网络共享平台,展示和宣传企业形象,巩固和发展企业文化。

四、总结

第三方物流企业文化大都比较薄弱,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通过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和有效利用,可以帮助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系统的思考,逐渐形成诚实守信的,有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完善的企业文化。

作者:郭玉杰 单位:新乡学院

第三篇:基层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浅析

一、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总行2006年印发《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高层设计、主动倡导、全面深化的新阶段。经过近10年的努力,建设成效显著,企业文化在提升形象、凝聚人心、强化管理、引领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全行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随着内外部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基层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如“上热下冷”、“一阵风”等问题。具体表现有:一是缺热度,员工参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热下冷”的问题,县级支行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热情低。二是缺深度,认识理解不足。有的基层行领导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可有可无,或者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一知半解,对企业文化建设似懂非懂,陷入了形式化的误区,对核心价值理念理解不透,践行不力。三是缺尺度,规划设计不足。“一阵风”现象仍存在,没有长期抓、抓长效的意识,缺少研究和规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强。四是缺力度,规范言行的效果差。“两张皮”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核心价值观与经营管理融合不够好,促进发展的效果不明显,员工对视觉形象、言行规范了解不够,约束力较差。

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高层引领,建议以本次改革为契机,对农发行企业文化体系进行再设计,应坚持特色化、层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时尚化原则,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构。适应改革要求,对现有核心理念进行重新提炼,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核心理念,强化核心理念的解读和践行,构建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二是视觉文化的升级。参照先进经验,按照特色鲜明、时尚大气、功能齐全的原则,对视觉形象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并制定县级支行视觉形象装修指引细则,保证全行形象统一。三是专业文化的深化。认真研究农发行改革方案,以一定的前瞻性,进一步推动专业文化的革新和细化深化工作,尽快建立符合农发行实际和改革发展要求的、在同业领先的客户文化、服务文化、合规文化、风险文化、廉政文化等专业文化体系。四是文化品牌的塑造。以农发行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文体活动为依托,集中力量打造几个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来扩大农发行的知名度、影响力,来拉动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层次、上档次。五是考评体系的完善。总体上可以从“具体工作”和“促发展成效”两方面进行制度完善。具体工作方面,主要考评领导班子安排规划情况、建设机制情况、建设方案及执行情况等等。促发展成效方面,主要考评经营管理水平,业务发展质效等等。

三、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把握三个环节,深入推进核心价值的解读与践行。

一是解读好,吃透精神内涵,解决“知”的问题。对核心价值观总行进行权威解读,做标准化表述,基层行通过讲座、座谈、写心得体会等多方式、多渠道,以多维的视角开展讨论和细化活动,来统一和规范员工认知,让全体员工吃透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二是宣传好,典型示范引导,解决“信”的问题。建立核心理念日常宣讲制度,至少要做到“三必讲”,员工入行时必讲,转岗前必讲,提拔时必讲。通过立标杆、树典型、讲故事、文化手册、宣传画、文艺汇演等方式,把核心理念典型化、故事化,让员工喜闻乐见,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农发行核心价值理念。三是执行好,规范形象行为,解决“行”的问题。增强言行规范的刚性和约束力,强化对不良言行的排查和管控,严格奖惩,坚持塑造员工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促使员工把理解转化为行动,以目标一致的行动来达到不断推动工作的效果。

(二)抓好五个结合,促进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一是与助推业务发展有机结合。坚持文化建设和业务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不能变成两张皮、两分离,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文化力”才能变成“发展力”、“竞争力”。首先,要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内,从满足客户需求、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出发,不断培育和塑造服务文化、信贷文化、合规文化等专业文化品牌,把核心理念融入并引导具体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将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的思想理念牢牢固化在企业文化之中,让企业文化成为活的、不断刷新、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系,最终使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并进,不断向前发展。第三,大力倡导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引导员工牢固树立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的经营理念,围绕目标任务不放松,发动员工加大营销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合规经营,提升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业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二是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争先创优是企业文化的应有之意,是激励士气,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工人先锋号、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农发行企业文化大汇集、大展示的舞台,让文化迸发魅力,用文化来提升活动的档次、层次,来吸引员工、激励员工。三是与提升企业形象有机结合。坚持全行一盘棋、上下一个样,按照“规范、优质、高效”的原则,继续推进基层行行容行貌整治,塑造规范、统一、鲜明、大气的农发行特色视觉形象。同时,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和文明礼仪培训,提升对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扩大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塑造崭新社会形象。四是与提高员工素养有机结合。创新创优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把凝人心、鼓干劲,培养员工的责任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爱岗敬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让员工在一系列的企业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五是与营造和谐环境有机结合。当前,面对农发行和商业银行的收入差距,员工对农发行改革的期望值较高。因此,要切实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利益,辩证看待差距。既要面对困难,努力工作,又要看到改革希望,提振发展信心,坚持把解决农发行的发展问题与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相结合,实现农发行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和谐统一。

(三)突出三个重点,创新企业文化落地方式。

一是创新企业文化载体。一方面要革新载体,把农发行企业文化的内涵附着在本行先进典型身上,体现在先进事迹之中,表现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或者以文化图腾、励志故事、兴趣社团等等来展示核心价值理念,来凝聚员工力量。另一方面要把文化理念融入金融产品的研发、营销推介等各个环节,让每一个产品都成为农发行的文化使者。二是创新企业文化宣教机制。依托各类会议、培训、专题讲座等载体,突出对市分行、县级支行行领导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训。在省行组建“内训师”队伍,建立企业文化宣讲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宣讲产品,包括编印教材,印发宣讲手册,录制影像资料等,由点到面构建一个完善的宣讲产品链。三是创新企业文化推动形式。一方面调动基层行的积极性,把基层行作为建设主体,改变单纯由上级行集中推动、下级行被动执行的推进形式,由单向推动向双向互动转变。另一方面要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提高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员工当主体、当主人,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作者:陈一兵 单位:农发行苏州市分行

第四篇:国有能源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结合

一、国有能源企业的概述

国有能源企业指的是以我国经济制度为基础,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能源生产经济组织,主要包括的能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新能源等。国有能源企业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国有能源企业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经济基础,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其二,国有能源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其三,国有能源企业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重要经济支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能源企业主要依靠计划生存,而在新时期里,国有能源企业的管理也需要做出合理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在新时期里,任何一个成功企业的管理体系中,都包含了富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建设,其组成要素有企业创业经过、经济结构、员工组成、领导情况等文化因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从构成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素方面看,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相关领导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设计,之后通过企业管理层进行推进,并在广大职工身上得以实践与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需要起到带头作用与指导作用,这是企业文化能够融入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关键步骤。因此,企业领导人要对企业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明确“文化兴企、文化强企”的战略原则,从发展的角度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认识到自身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将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最前端,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自觉性,带动企业成员积极学习。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与发展企业管理。国有能源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融入自身特色,而进行企业管理时,则要充分发挥组织机能与人文管理的积极作用。利用企业文化,能够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还可以纠正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态度与行为。运用制定操作规章与工作条例等方式,让员工尽快接受企业的文化与相关规范,而这种接受,能够在最大限度内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战略中所提出的员工行为规范与工作技能。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如果国有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两者出现偏差,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调节与疏导,能够做到事前引导与事后管理。从事后控制角度上看,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以企业精神与企业特性为基础,激发出员工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减少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隔阂,促进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三、利用品牌促进管理与文化相结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推进的今天,国有能源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品牌营销阶段,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创造出富有企业特色的品牌,并创新企业文化,让其与企业管理相融合,运用与企业发展。在以前计划经济的时代中,卖方市场处于绝对地位,国有能源企业大多都扮演着计划指导与垄断经营的角色。由于市场竞争的缺失,很多企业的产品非常单一,且欠缺品牌意识与企业形象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兴起,市场也逐渐活跃起来,从传统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服务与产品日益创新,企业在市场中的传承与展示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企业可以从企业文化中提取出富有特色的元素用于企业品牌的建立,这也是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优势。与此同时,企业文化还能够作为企业管理战略的驱动力,促进企业管理的不断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盈利。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不仅能够让企业相关人员对企业历史更加熟悉,还能让员工更加了解企业发展计划,通过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解决企业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战略实施的高效与稳定。利用对企业品牌的创建与企业形象的宣传,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发展动力,企业管理中所蕴含的新型文化理念,还可以为企业文化的创新提供思路,对企业文化能够起到引导与规范作用。对企业树立健康积极的形象、提升经营效益、促进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管理战略

企业文化与普遍的文化建设有所不同,其更倾向于人文化与科学化的企业管理文化,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与实践创新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所以,企业管理只有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够创造出更有生命力的企业生机。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各种因素的桎梏,运用企业独特的管理规律与管理方法,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统一与协调。与此同时,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还需要注意到企业文化的多元性与方向性,不仅要树立起正确的企业管理价值观,还要培养员工的精神文化修养;不仅要保证企业形象的健康,还需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想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将企业文化渗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中。另外,在企业建设的不同阶段,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也不同,因此,国有能源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营造不同的企业文化氛围。如创业之初的企业文化氛围应该是吃苦耐劳、积极向上,而在新时期里,国有能源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则应该是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国有能源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相脱离,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便是促进企业管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与企业管理战略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协调性与统一性,执行过程也要以企业管理战略与经济发展为依托。国有能源企业之所以倡导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是充分考虑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为企业做正面的形象宣传,进行品牌打造也是考虑到了经济效益成果,促进企业市场知名度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讲,国有能源还担负着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这一点也需要在企业文化中充分体现。所以,国有能源企业在新时期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制定出与企业未来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战略,并科学融入企业独特的文化理论与文化活动,打造出富有企业独特魅力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管理与企业战略服务。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里,国有能源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与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建设出富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新时期国有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还需要总结企业在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企业管理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整与创新,让企业在不断的文化积累与沉淀中实现创新管理,从而完成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作者:吴耀鹏 单位:浙江浙能水电管理有限公司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下的企业管理

一、企业文化简述

1.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产物。

企业文化理念发展到今天,处处凝结着管理研究者的心血和智慧,在这个说法提出之前尽管有一些超前的管理者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进行了一些企业文化的建设,但都没有形成系统;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从门类繁多的管理内容中总结提炼出各个具体的分支体系再加以更为深入的研究,企业文化这种在具体实践中无形的理念被提出后,经过不断的去粗存精到了今天已经发展成一门比较完善的科学,有成套的理论和足够丰富的案例供管理者查询,特别是在以案例教学为主的MBA、EMBA等课程的讲堂,各种企业文化的成功和失败案例不胜枚举。

2.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管理,经过深入探索和归纳后又将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去。归根结底,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手段。企业文化的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外部,对企业内部也同样意义重大;企业文化对于个体员工的行为具有向导、约束、凝聚、融合和辐射的作用。在优秀文化中,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在经历着教育和感化,看着身边伙伴们努力拼搏,没有人甘愿落后,对于企业而言拥有这样的员工群优秀的企业也会愈加的优秀。企业的管理有有效管理和无效管理之分,在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中并不是没有相应的管理和制度,往往这些管理和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被执行和遵守,造成了“有章无人依”的局面才最终导致了企业运营的失败。所以说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管理及其措施是互相作用的。

3.企业文化全局作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

企业的文化存在于企业每一个成员的心中,成功地企业文化可以同化员工的思想,使每一个员工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只有从思想上认同的事情在行动中才会有所反映,所以当我们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不用刻意的去宣传,工作在各个岗位的员工们都会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完成很好的展示。因此企业文化绝不应该是老板的文化,也不会是一部分人的文化,它是整个团队的文化,哪怕把一个成员排除在外的也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企业在各个环节上的管理应该要依赖于企业的文化,我们不能指望像家长管孩子一样的去管理我们的员工,除了规章制度这种生硬的管理方法外我们一定还有什么是可以依靠的,特别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的时候,那就是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精神理念会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心底,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关爱着自己,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利益随时联系在一起。

4.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作用的体现。

现代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不论其经营业绩如何、不论它所处哪个领域,不论经营者的理念是什么,企业文化这个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可以看到专卖店的员工击掌并呼号激励业绩好的同伴;理发店里的全体职员统一着装,提供流水线式标准化服务;餐饮行业服务员清晨在店门口做早操、喊口号……一个有着优秀企业文化的团体,可以在直观上使得顾客留下良好的感知印象,这种印象将伴随着企业与客户合作的全过程,并在合作的过程中被不断的强化,伴随着过硬的服务最终获得忠实的客户群体;反之,如果给客户留下杂乱无章的第一印象,也将伴随着合作的全过程,并被不断的强化,即便能够提供优秀的服务也会被看作不可靠的团队,直接影响到下一次的合作。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其作用

1.企业文化要落在实处。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各种管理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完善,再优秀的理论如果不能落在实处其价值也将为零。因此近年来,企业管理的研究往往同企业具体的运作相结合。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自提出以来,由最初的前沿概念已经逐步演化成为企业基础运作的一部分,即便是一个非进行专业研究的普通管理者也可以很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但我们也应意识到,企业文化并不像一个行业标准一样容易实施,所谓文化,就不会是在短时间内突击出来的产物,它必将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完善,要在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里有所体现。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更加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奖励那些符合本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员工,过滤出那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的势头,并将其升华成本企业的文化加以发扬光大。

2.好的企业文化带来实际效益。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企业文化尽管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却可以带给客户和企业内部员工“有形”的感受,好的企业文化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所有相关的人和事,在实际运作中,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直接物化成为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优秀的员工、无可挑剔的服务、先进并日趋完善的技术、可靠的品牌、团结且有执行力的团队;而以上的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我们可以说,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优秀的企业又将通过客户的口碑相传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1.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

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好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所追求的目标决定着采用的方式方法、途径和心态,对于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尤为重要,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应围绕这个战略中心,当碰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更应以这个战略中心为依据。企业为什么要设立?当然是经济利益,没有一个企业设立的初衷是慈善机构。追求利益的途径有很多种,结果也有很多种,目光长远的管理者追求的是长久的利益,健全而稳固的组织结构要比实施的经营法则重要得多。企业的文化不会凭空出现,它也是需要投入和经营的,但有限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却是无限循环的,只要企业存在一天,其影响就会存在。所以企业进行发展战略研究的时候应当将企业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长期战略来考虑。尽管并不是每一个注重企业文化的企业都能成功,但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是注重企业文化战略,并各自形成体系。战略包括目标,包括方法,包括策略,企业文化同时身兼这三职,对于一个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它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创立初期的企业应该将其放到更偏重于目标的位置去考虑,而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则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和策略,企业的运作需要智慧,好的管理者可以游刃有余的打好企业文化这张牌。

2.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

企业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可以支撑的起来的,一个团队向市场提供的是整个团队的产品,而不是每个成员的边际产品,需要的是上下一心。一个成功的老板不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执行者,而应是一个专职的伯乐,懂得选人和用人,知道如何将人才的能量发挥到最大,他不需要鞍前马后的奔波,但是应该处处用心,当企业的运作步入一定的轨道的时候,管理者更应该注重的是企业内管理人的问题,企业的生产与绩效完全系于全体作业人员,秉着忠诚做事和只着眼于薪金口袋的心态实在有着天壤之别。何况员工并非只是简单的要生存,在一定物质的基础上,“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等一系列精神意识领域的需要越来越被员工所重视,最终也将成为他们在企业中发展和去留的关键,这就相应的把企业文化层次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而提炼出来。所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不能离开企业文化而单独进行。

3.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

在企业具体的运作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懂技术懂专业的人,更需要一批善于经营和管理的人。在这个讲求和谐的社会中,企业的内部也是需要和谐的,单单强调技术的团队只能让客户“签收服务”往往给人感觉比较“冰冷”,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员工不仅仅要提供优秀的服务还要将企业的魅力融入其中,当客户在和谐舒适的氛围中“享受服务”的时候隐藏的商机也许就会被我们抓住。

4.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

很多商品的售价远高于其成本,可顾客依然趋之若鹜,理由很简单,他们看中的是制造产品的企业信誉,也就是品牌效应,可品牌又是如何打造的呢?每天各种媒体上打出的广告成千上万,可并不是每一个品牌都能深入人心,这是为什么?如果说广告可以成就一个品牌那我们只需要投入资金买创意就可以了,但现实表明,并不是那么简单。一个成功的品牌是靠全体成员去打造的,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不难发现,品牌的建设过程与我们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是完全同步的,都需要员工们能依照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精诚团结、有效地合作,从某种角度上说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等同于品牌的建设。

作者:穆洁 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第六篇:民营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探究

1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1.1中小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原有的各种贸易壁垒逐渐被打破,外资企业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趋势也愈发显著,我国企业开始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市场意识淡薄、不守诚信,对国际市场规则了解不够,这一问题的存在无论是对国内企业应对外来企业的冲击还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了丰富多样但都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对办法,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其中应用最为普遍、效果最为满意的方式之一。由于研究工作的起步较早,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国内企业在这方面还相对薄弱,仍有不少中小企业不了解、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不利于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竞争力的提升。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1.2科学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企业文化是得到全体员工认可的企业核心价值,是员工用以指导自身行为的思想基础,它通过对员工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规划将企业的各项制度内化到员工心中,帮助员工形成符合企业经营目标的良好的行为和思维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革,现代企业中的员工除了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外,对于社会和企业认可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他们通过在企业中的工作来实现自身价值,最终获得个人成就感和荣誉感。如果企业能够为员工的这种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员工就会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认为自己是企业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样积极的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催化作用,使企业能够上下一心、团结合作、开拓创新,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1.3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文化的特点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国内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遵循这一历史潮流,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好的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形成现代化的竞争理念和价值观念,以符合国情、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推动自身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实现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西方国家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所以很多企业都已经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其中的优秀代表已经屹立百余年,并最终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大企业,这些企业成功的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既要广泛吸取各国企业文化先进的方面,也要注意及时剔除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盲目迷恋、全部排斥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2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2.1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1企业文化的宣扬和培育方式上存在问题

国内中小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缺失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说明当前中小型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流于形式,文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上墙”阶段,局限于表面形式,没有真正深入员工的内心。文化建设者在工作的时候往往是凭借自己臆想的主观意图和上级领导的授意来安排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没有深入企业员工当中和员工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企业文化的宣扬和培育手段形式单一,不能将企业文化的烙印深刻在员工心中以此来指导员工的行为,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1.2忽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以往既有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自身特点的反映,企业文化既不是千篇一律的统一标准,也不是仅停留在纸面上的空洞口号。不过我们依然遗憾的看到,部分中小企业误认为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而模仿甚至照搬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最终导致本企业的特点无法在“拿来”的企业文化中得到有效体现。实际上,每一个企业的发展经历不同,企业的所有权构成不同,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不同,因此,企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千篇一律。虽然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参考一定的标准,但其价值内涵、类型和强度却不尽相同,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才具有了各自鲜明的特色。例如,索尼、尼桑公司均创建和发展于日本文化的大框架下,但前者倾向于开拓和创新,后者则更注重顾客体验。

2.1.3企业文化发展缺乏长期规划,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部分中小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倾向非常明显,缺乏长远的企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无法具备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最终导致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与此同时,对于短期利益的追逐也会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且缺乏内涵,不能发挥出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的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少部分中小企业家为了实现短期利益,还会出现故意采用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背离的企业文化的行为。例如,有的中小企业奉行“金钱至上”观点,这样的企业或者会出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降低生产成本的行为,或者成为制造和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的黑窝点。可以说,过分注重短期利益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实际要求,也不符合广大消费者的期望和利益,终将使企业走向衰亡。

2.2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

首先,中小企业论资排辈的现象较为严重,严重阻碍有才华的人施展才华为企业服务;其次,家族式企业的股权往往都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员工几乎不会从企业获得股权奖励。同时,家族成员对于管理层的把持也让优秀员工很难进入到管理层。在家族成员精明干练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会暂时伏于水面之下,一旦出现业务能力不足的管理人员,就非常容易使企业陷入管理和人才危机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最后,家族式企业的集权式管理使企业的发展前景几乎取决于一人智慧,而企业创业最初的成功往往很容易让企业主过于盲目自信,独断专行,一旦在企业内部形成专制意识,就很少能够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声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业务量的增多,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就会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增加企业决策失误的发生概率,容易使企业陷入经营危机。

2.2.2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忽视

部分中小企对于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受此影响,少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极易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如部分企业为了一时的私利,任意排放废气、废渣、废水,过度开采或者越界开采矿产资源,随意砍伐林木、开挖河床,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有的企业违反劳动法压榨员工,克扣拖欠工资,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等。虽然这些行为短期内能够为企业谋取利益、降低成本,但是时间一长,必然会为市场所淘汰,为社会所遗弃,这种短视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社会和消费者大众的利益,破坏了企业的自身形象,企业信誉尽失,从而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这对企业发展无疑是饮鸩止渴的。

2.2.3社会文化多元的影响

由于企业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因此政府政策导向、社会大环境均会对企业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新思潮的涌现,公众对于个性的提倡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企业文化也因此面临许多全新的挑战。其中,比较关键的几项是如何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结合、与党的最新政策理论相结合、与员工多元化思潮相结合、与企业价值观念相结合。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集中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形成科学有效的协调、约束、激励和评价机制,并最终推动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党和政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和引导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不同,党和政府是不需要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引导和推动的,其实不然,第一,一个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准确的把握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要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样,企业才能有效规避风险,不断发展壮大,而企业文化建设显然要与之切合。第二,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国内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第三,中小型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日益健全,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3.2企业自身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企业文化重要性的不断凸显,我国中小企业也开始纷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党和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创设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应该借助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自身实际情况入手全面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便最终培育和塑造具有鲜明特点的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4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既为国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也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科学合理且富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才能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任会朋 单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程系

第七篇:目标管理下企业文化建设应用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价值导向的科学管理模式。不少企业采用目标管理方法作为经营目标计划和控制的手段,加强了生产经营,改进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强化了内在激励,提高了管理效率,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目标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年度目标的分解设置,即根据企业年度计划分析制定并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第二阶段为实施目标的过程管理,即根据分解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进行实现过程的控制与检查;第三阶段为目标实现的考核评估,即根据目标要求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运用目标管理的企业可以将企业文化建设软任务纳入到整个企业目标管理体系中,也可以单独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制定目标管理的流程任务、过程控制和科学的评估考核制度,把企业文化纳入目标管理体系。

二、企业文化纳入目标管理体系的具体操作

一是要认真研究分析并制定企业文化各层级管理目标。将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进行逐级分解,分项明确某一方面的目标要求、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将目标任务明确到本组织每个成员或者下一级组织,并指定主要承担部门和协同部门;各部门特别是企业文化具体实施的职能部门和主要承担部门应依据企业总目标分解承担某一方面的目标任务,并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时间要求和责任人,在目标管理中建立起任务明确、分工准确、职责分明的岗位责任机制,这是目标管理实施的有效基础。二是企业文化目标任务分解明确以后,就要细化找出具体指标,并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落实到人,使之成为具有可衡量性、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这是目标管理过程的关键。如企业制定了“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目标任务,由于完成该目标任务是多方面分散工作形成的结果,可以通过员工晋升、薪酬福利、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细化目标,并将细化的目标任务安排到相关员工,把员工完成目标任务的进度、质量等作为要素指标,用于对部门员工的考核。三是要经常检查和监控企业文化目标在实施过程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企业应根据目标任务要求进行实施过程的中间检查,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不定期。一方面是检查目标任务完成的进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督促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体现目标管理的要义。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还应从人力资源配置、团队能力和管理系统等方面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并及时补充或强化,在确有必要的前提下调整目标。四是要建立起相互认同的考核体系。目标管理主张企业目标应由员工与企业管理层一起制定和调整,使目标可执行,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通过沟通协商确定企业与员工共同认可的考核指标、权重与考核方式,按照年初制定的任务、要求和标准对各项目标进行考核,公正评价部门或员工工作业绩。同时依据目标完成的结果和质量与部门、个人的奖惩挂钩,甚至与个人升迁挂钩,切实做到软任务硬抓。

三、企业文化目标管理的要求

一是目标设置必须科学合理。目标管理能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取得预期的成效,首先取决于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实际的工作目标,轻则影响工作进程和成效,重则使目标管理失去实际意义,影响企业发展大局;二是过程检查必须严肃认真。目标管理的关键还是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随时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协商处理,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三是考核评估必须执行到位。任何一个目标的完成,都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考核评估措施,必须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对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逐项进行考核并作出评估,根据目标任务完成的质量、成效等,对相关的团队或个人按章奖罚,真正达到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四是推行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与其他所有工作一样,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目标管理,各级领导特别是企业的主要领导重视是关键。领导不重视,目标管理就容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最终达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四、结语

将目标管理运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全力做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重视企业文化,重视软实力的建设,从而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作者:沈宝华 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八篇: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索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也是实践过程,只要存在企业管理者也就存在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建立在管理者领导、员工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规范企业行为,营造良好人文文化的管理活动。

(一)有利于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意识。

企业的发展既要顾及经济效益,还应该兼顾起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在发展的道路上树立起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我国企业还未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转变过来,高能耗产出的经济模式在如今提倡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企业的发展要求提到了更高的层次。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促使企业文化顺应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和经济效益。企业在进行管理模式改进的初期,由于先前管理模式长期的影响,企业员工在思想上难以快速接受,在行为上也需要时间来适应。企业家为了使全体员工更加快速适应新的管理制度,需要从员工的思想观念入手,为员工提供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企业家要为管理制度的实施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中解放思想、开阔思维,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和遵守新的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体制的全面落实。企业生产观念的改变,企业文化的完善,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文化的建设,为大力自主开发先进的生产技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从而带动了整个企业的技术提升,企业文化内涵的深化。

(二)有利于企业突破企业管理的瓶颈。

企业文化阐明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号召力,使每位员工对企业产生了归属感和认同感。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管理者能够反思自己的管理工作中落后于时代需求的管理制度,员工也会根据企业文化制度的改变来要求和衡量自己。现代企业都很重视人才的作用,主张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管理工作中落实人本思想,实现人性化管理,要求充分尊重和肯定员工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员工提供成长的空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关心员工需求,注重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如果企业缺乏文化建设,企业的思想观念僵化,墨守成规只会让企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导致企业难以实现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错失机会。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建设的精神源泉,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因此说,企业要从文化上入手进行建设,抓住现代社会对于企业建设的要求,完善自身文化体系,使企业文化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和肯定并依照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调整企业的管理制度。

二、当前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文化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并吸收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把国外经验和自身总结的经验结合起来达成我国企业需要的管理模式。我国企业文化虽然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是从各个具体方面上看,还存在需要时刻关注的问题。

(一)缺乏“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外一些企业文化的影响,在管理模式上或者在管理结构中都会找到国外的企业文化模式影子,然而总的来说是“形似神不似”,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从根本上了解企业文化,只是借鉴了那种文化模式。而企业家们作为企业内部的顶层管理者并没有领悟到“以人为本”的内涵,缺乏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他们所做的那些只不过是仅仅依葫芦画瓢的样板,并没有深悟内在的涵韵。当前的问题是一些企业家注重的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与经济相适应发展的社会综合效益的发展,没有把员工或者说人才当作资源,认为员工只是“经济人”,员工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工资而为老板打工并不会把企业的长远发展看在眼里,所以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是把员工当作生产工具和挣钱机器,很难理解“为了人、关心人、培育人、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凝聚人”的含义。如:索尼公司企业文化暗含着开拓建设,而尼桑公司是把顾客看作上帝;惠普公司看重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而IBM公司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目前,我国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组织模式上都是照搬他人的样式,很少和自身特色结合起来,缺乏自己的特点。当然也存在那些自身特色明显的企业,而且企业文化中人文因素相当浓厚,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相当到位,这些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值得其他企业学习的,比如:青岛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上海宝钢集团的“用户满意工程”,迪斯尼的“把欢乐带给大家”等等。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目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理解为有开采就会有浪费,甚至有些工业派生垃圾与创造的产品数量几乎相等。在传统经济管理理念中,工厂污气排放、机器噪声、雾霾漫天是企业正常运转、经济飞速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尤其一些重工业甚至现在还具有这样的观念。这些企业着手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更新设备技术、提升生产率、降低排污率,努力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这些都没有一一实现。如若想好好履行社会责任和对技术工艺进行升级,对生产设施的更新换代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会停产,企业成本的加大对企业家的决心是一个大挑战。然而,某些企业仍然会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注意力不在更新开发产品上,也不在通过改善产品质量和低污染上来回馈社会,认为产品只是达到自己经济目的的工具。产品质量下降、服务不周、技术滞后更有甚者投入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这些都是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例如:“知名”的“三鹿奶粉”事件、“冠生园”月饼等。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已经改成以质量为基础、以产品知名度为影响力的模式。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把产品做好,社会形象树立好,提高社会的责任意识,以达到降低成本将市场推进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效益结合之中。

三、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企业要想与世界接轨,顺利发展达到具有与国际知名企业去竞争的实力,就必须从企业内部的文化环境着手,培养企业全体成员的责任意识。因此,既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能保证社会效益,就成为我国企业今后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发展经济不只是要从经济技术上出发,也得从思想文化上出发,企业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宣传、政府鼓励加上企业自身的教育,对员工的责任意识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制度的不断改革,企业员工的思想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员工的责任意识会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假如,企业从人本出发,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对工作环境、员工培育、发展平台层次逐步提升,这样良好的意识就会渗入骨髓,如:节能、节水、节才、垃圾分类等等都会成为员工自觉的行动,就渐渐把节约资源和回馈社会当作自己的义务来执行。由此,员工们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生产中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来约束自己,并且会把自己当作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为整个社会作出贡献并起到统帅和楷模作用。员工们也会以身作则,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意识传递给周围的朋友们,甚至是自己的家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会带动整个企业正确地向前发展。

(二)建立良好的企业环境。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智慧的体现,每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都会有其信赖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他所领导的企业会沿着他的思路而向前发展。如惠普公司的比尔•休利特和大卫•帕卡德的“惠普之道”;松下公司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优秀的企业要敢于给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敢于放权给员工让员工感到企业的需要,这样会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力,增强其创造性。面临问题吸取众人的力量,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一个组织团体里,有了公平才会产生彼此的信赖,良好的信任使企业那些推崇的意识观念才可能被吸收和领悟,才能领导员工统一行径、共同行动。而重要的信息沟通是建立良好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企业需要建立信息沟通的制度。如微软比尔盖茨相信的Email文化等等。

(三)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是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家带领企业走向未来的智慧表现。在建设企业文化途径中,我们要把那些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适合企业本身特点的制度利用起来。而且,企业制度是企业价值理念的需要,企业制度的更改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这种需求正是企业面对环境要素改变所作的应对。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关于企业内部的制度因素,主要是产权制度、治理制度以及管理和组织方面的制度。二是关于企业外部制度,目前我国这种制度是指政府对企业的政策调整和干预,体现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微妙关系。因此,企业文化走向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善于借鉴国外的成熟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把企业文化建设拉上正确的途径。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每家企业都在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归根到底是从人才竞争中展现出来的,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文化的竞争。企业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属于本企业的特色的文化才会在思想上统一员工的行为,才能组织员工在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前进。面临着企业文化发展中的尖锐问题,需要企业做到从底层抓起,借鉴外部经验、政策的支持。

作者:李雷通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