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校的图书馆向来是学校建筑的标志和核心部分,高校图书馆被称为是“大学的心脏”并不过誉。有的时候,一所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甚至直接代表着这所高校。例如:人们对北京大学的印象就被戏称是“塔湖图”(也即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2010到2011年度,全国瞩目的“鲁班奖”(中国建筑最高奖),8个获奖的图书馆建筑中,高校的图书馆就占据了5座。可见,高校图书馆的建筑文化直接体现着这一高校图书馆的文化。高校图书馆的建设首先体现在图书馆的位置上。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建设应当综合考虑学校整体的建筑面积,结合宿舍区、学校餐厅、教学楼和办公楼等的安置,把图书馆选择放置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既方便师生的业余学习,也有利于教学研究,更能从地域位置上凸显学校图书馆的标志作用。其次,高校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注意风格设计和内部格局。图书馆的外部设计风格应体现出一种高雅舒适的感觉,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注重和学校其他建筑的融合统一,同时体现新时代条件下的建筑要求和地域性特点。而图书馆的内部格局设计则应重点考虑方便读者和充分呈现自身的馆藏容量,合理布局楼层结构和资源配置,尽可能地拓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各类服务,提升图书馆的利用率。图书馆由“图书”和“馆”组成,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既要注重“馆”的建设,也要注重“图书”的建设。丰富充实的图书资料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图书”建设文化是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当前图书馆的“图书”主要分为“纸质图书、数字图书和电子设备”等几部分。电子设备因其与数字图书资料的密切关系,我们也把它归属于“图书”建设。不管是传统纸质图书还是新型电子图书建设,都需要注意下述三点:首先,需要根据学科设置、学校特色、专业发展和师生需要等来认购和采办图书。其次,要注重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尤其要重视经典书籍的馆藏。正如清华大学国际公共关系学院院长阎学通所言,大学的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地方。可见,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最后,高校图书馆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追踪社会发展最前沿的成果,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馆藏资源,与时俱进,发挥好时代先锋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的行为文化建设
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提供阅读,阅读活动永远是图书馆的主流业务,高校图书馆在引领读者阅读方面更是责无旁贷。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多是我们的优势,但前提是我们需要由人口大国进展到人才强国。当前国民的阅读水平并不乐观,相比世界上阅读水平较高的国家,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即便是在代表着社会阅读最高水平的各高校,这一点同样令人担忧。享乐主义、急功近利和信仰缺失等社会病态的影响也波及到高校。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引领和倡导学习、喜欢阅读、习惯阅读等方面任务艰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必须作为学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任务来抓。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自身的观念,不仅要把图书馆的阅读活动看作是一项常规化的工作,更应该把这种精神贯穿在图书馆工作的整个流程中,从阅览、咨询等各方面逐步渗透和提升。要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保持阅读活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要注重从实际出发,紧贴学校特色和学生的需求开展各类既符合实际又切实可行的多样化阅读,充分体现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定位和价值取向。最后,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不仅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更要注重提升品牌影响,尽可能地服务社会。图书馆要为读者阅读提供良好的服务。英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哈利林曾说:“即使是世界第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讲究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有效的读者服务。”好的图书馆管理员的存在,可以让一座静止的图书馆变得活跃起来。再好的图书馆、再丰富的图书,离开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将失去它们的作用。而一个优秀的图书馆馆员无疑需要具备以下素质:过硬的职业精神、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贴心的服务态度。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精神,用肖希明教授的观点说就是:“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人文精神;尊重理性,追求科学的真理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敬业乐业,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而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技能,首先需要掌握从事业务工作的必备基础知识,如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基本理论。其次要掌握信息的检索、储存、排序、传播等专业技术。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技能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除了在所担负学科方面需要具备基本的修养外,还要掌握读者心理和教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对于一名合格的图书馆馆员来说,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既是工作需要更是时代要求。最后需要注意自身服务态度的修养。图书馆是一个公共活动场所,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服务对象,热情而有耐心是图书馆馆员的必备心理修养。
三、高校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建设
只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章、规范、制度等的要求就是必要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建设显然在此担负着调节和协调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建设就涉及有关读者的制度和有关馆员的制度两个方面。有关读者的制度包括:读者须知、借阅制度和损坏赔偿制度等;有关馆员的制度包括:人事制度、考核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培训进修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制度的设定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高校图书馆是为师生服务的,因此老师和学生的需求就应该成为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师生的需求为导向,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模式。高校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应该广泛地征集多方面的意见,尤其是要注意吸取制度相关者的建议,找准服务点,加强针对性,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能反映实际,才有实行的基础,也才有较强的操作性。具体到读者方面,应该建立一种人性化管理的服务制度,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与读者建立平等、尊重和友善的相互关系是图书馆增强自身服务和扩大影响力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普遍存在主体(馆员)和客体(读者)二者相分离的旧有工作模式,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的潜能。例如,集中占座现象、借阅过期处罚现象、图书馆开放时间、校外借阅等方面矛盾多发。而具体到馆员方面,图书馆制度的设置应尊重馆员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诉求。制度的设计也应体现保障和激励作用,对于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体现奖励导向作用,增强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馆员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增强他们的工作归属感,提升馆员对自身的自律性和尊严感。此外,制度的设计要注重时代精神,不断吸收中外同行的先进成果和成功做法,改革旧有的不适应新条件的制度,坚持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读者。
四、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其实是一项综合工程,是综合结果,是读者离开图书馆后所留下的综合印象。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它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精神文化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是对前述三种文化的升华和凝结。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的精神、形象和价值观等方面。价值观是哲学层面的一个概念,对于具体的学科而言,价值观是它研究的统领和方向。同样,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观对于形成其精神文化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观就是传播和积累人类发展的优秀文明成果,满足在校师生的求知、探索和研究需求,让读者更加方便、自由和舒适地利用知识和信息。要形成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图书馆价值观,离不开实践和历史的作用,离不开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师生读者的作用,离不开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作用,离不开借鉴其他领域优秀价值观的作用。其次,以一定的图书馆价值观为支撑,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精神。关于图书馆精神有这样的定义:“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体现历史优良传统,又适应时展变革,同时代表图书馆独特魅力的群体意识。它一般由图书馆领导层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实践,能代表图书馆信念和图书馆发展。”需要指出的是,高校自身的图书馆精神建设一定要体现自己的特色,突出面向师生、服务师生的根本目标。建设高校图书馆的精神,可综合采用馆徽、馆歌、馆训等方式,通过榜样教育和情感激励使之深入馆员和读者的内心。最后,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图书馆的形象得到浓缩表达。图书馆的形象和图书馆的价值观和精神是息息相关的。图书馆的精神可通过馆徽等方式表现,而馆徽就是图书馆形象的一种物化表征。目前关于高校图书馆形象的建设是一个弱项环节,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没有自己的独特形象,做得好的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的馆徽设计是:把北大的校徽放在一本打开的书中。这样的设计无疑具有强烈的导向和代表作用,既突出了图书馆与学校的关系,也表征出图书馆对学校的作用。这样的设计堪称典范,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借鉴。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形象文化一定要体现出学校的特点和图书馆的作用,遵循人性化的原理,综合引入心理学和生理学、行为学和人体工程学等理论,使图书馆的形象更容易为人接受和理解。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需要从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持之以恒,综合推进。
作者:孟海红 单位:晋中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