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学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农村学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农村学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

班级授课制下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在学校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班级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不但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文化环境是展现班级生命力的重要载体,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让教室成为一个能够耕出春天的村庄。”这就说明班级文化环境不但展现了一个班集体的良好风貌,更重要的是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首先要重视班级文化环境的创造,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创建和谐优美的自然、文化环境,通过环境来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而提升班级凝聚力,促进班集体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农村学校教室环境普遍存在着脏乱的现象,各种饮料瓶子摆放不正,地上丢着纸片、果核,学生的课桌很乱,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好,行为习惯存在许多问题,同学间出现了矛盾从不会用“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见了老师也不打招呼……凡此种种,使人觉得整个育人环境不理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创造优美的班级文化环境势在必行,班主任要从自身做起,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形象的示范,引领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比如,班主任带头行动,把不用的瓶子做成塑料花或者插上一些鲜花,摆放在讲台和窗台上,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还可以让学生把班级的行为规范要求,制作成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校正自己的不规范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意自己的文明用语,当遇见老师时一定要问一声“老师好”,与学生出现矛盾时学会说“对不起”。通过这样的改变,可以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里生活、学习,从而增添了许多人文气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重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对于一个班集体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综合素养和养成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班级制度,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班级制度时,学生是主体,通过班集体的通力合作,制定促进班集体共同发展的制度,以此来规范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使每一个学生接受班级制度的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在班级制度建设时,一定要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和人文性,使制度能深入人心,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针对迟到的学生,经过班集体讨论制定的处罚方式是,写出一份 200 字左右的深刻检查,或者面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才艺表演,通过这样的处罚方式,学生迟到的次数减少了,能保证良好的出勤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班级活动是提升班级凝聚力,培育优良班风的重要保证,通过举办活动为班级成员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通过班级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比如,可定期举办“主题演讲活动”“歌唱比赛”“才艺表演”等活动,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借助活动释放自己的能量,发挥自身才能,给他们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以此来激发班集体活力。总之,班集体生活是每一个受教育者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由于农村小学的条件限制,许多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狭窄,缺少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兼之,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年龄偏大,自身的专业素养较弱,很难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给学生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文化。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农村班主任一定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带领学生构建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促进班级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乔冬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作者:安宗仁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大芦镇大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