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

摘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上涉及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初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关于古代文学的作品,教材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品的文体界定不够细致、准确;作品以及相关文化讯息的注释简略、含混;对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重视不足。对此,应该采取完善作品注释及文化讯息、开辟传统文化版块等方式进行改进。

关键词: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自2016年投入使用以来,颇受好评。在这版教材中,响应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增加了关涉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教材主编温儒敏对此评价说:“(统编版语文教材)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1]除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多,不少研究者、教育者认为“统编版”所蕴含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教育功能也在提升。郎镝、张东航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认为:“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看,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内涵、特征和实施策略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教育的功能。”[2]彭红霞的《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注释之误》认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高度契合了新课标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总体目标。”[3]不过,虽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上有所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有所提升,但整体上依然有所不足,并不能完全满足初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需求。语文的教育目的有三个维度:一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认知,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对汉语字词进行认识、书写、讲说;二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与表达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文学作品、公文文书、新闻通讯等文字内容,并能够进行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三是培养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热爱,让学生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熟悉,热爱民族文化进而热爱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语言文字并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承载民族文化血脉的载体。如果说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是以第一个维度为主,那么到了初中阶段语文教育就应该以第二个维度与第三个维度为主,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培养,应该重点始于初中。因为初中阶段学生开始具备独立的思考意识与判断能力,这个阶段是塑造人格与培养情感的最佳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进行更为充分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以及民族情感的认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初中的语文教育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对于教材的要求更高。但是就统编版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来说,还是有欠缺的。这一点在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古代文学的作品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与辐射。古代文学包括古典诗词曲赋、文言文、古代小说等内容,这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文学作品中,又涉及典故、民俗、节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古代文化知识,无疑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充裕水库。然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却更多停留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与介绍,并没有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导致传统文化的知识与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让学生不能够更好地理解、接受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1.对古代文学体裁概念的界定

过于宽泛、含混关于古代文学的体裁,今人的界定与古人是不同的。今人对于古代文体主要分为诗歌、散文、词、小说等几种,而古人对于文体的界定要详细得多。例如,诗歌便有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等之分,而文章有书、论、说、表、铭等之分。虽然现代并没有必要完全按照古人的方法进行文体分类,但古代文体一些基本的区分还是应该明确。然而教材往往是以现代的文体概念替代古代的文体概念,并没有真实地呈现作品真正的文体。例如,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选录了《木兰诗》,将其称为“北朝民歌”,而“民歌”是今人的文体概念。在人教2001年版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中注释为:“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样的讲释参照了古人的文体分类,并介绍了文本出处,相较于统编版而言更为严谨。除此之外,统编版教材对于古诗词几乎是以“古诗词”或者“古代诗歌”来统概,没有进行详尽的解读。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所收四首作品其实是四种不同的体裁:《观沧海》是古诗和乐府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绝句,《次北固山下》为律诗,而《天净沙•秋思》为散曲,学生不能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异同,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例。除了诗词之外,统编版教材在文章的文体区分上也有不足。以《陋室铭》与《爱莲说》两篇为例,为了展示中华美德及其时代性,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统编版将两篇文章编为一课《短文两篇》,都在七年级下册。该单元的要求是“重点学习略读”,希望学生通过精读了解文章特点后,再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但是,统编版在课文注释中对文体特点部分笔墨较少,对于“说”体并没有介绍,对于“铭”也只是在注释中简要说明:“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显然,这寥寥两句的注释对学生把握文体特点的帮助十分有限。统编版教材在文体区分上的笼统、模糊,对于古代文化知识的传授是非常不利的。一是学生不能接受较为完整的知识讯息。《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却被笼统地归为古代诗歌。实际上,诗歌与散曲虽然都是韵文文学,但是二者拥有本质的不同,不能混同;二是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古代的不同文体,不能深刻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以诗词为例,古代诗歌、词体有多种体裁,而不同体裁的特色是不同的,不同特色背后体现的是汉语特有的文化魅力。比如律诗与古体诗的风格便有不同,律诗讲究精严的格律、平仄、对仗,它是基于汉语特有的文字、语音特点形成的,它有着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与发展脉络。从律诗出发,可以进行很多传统文化的辐射,包括汉语的语音特点,汉语四声的发展历史,汉字在对仗对偶上的要求,等等。不能分门别类地对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解读,就让学生失去了体会更多传统语言、文字魅力的机会。三是学生不能以古人的视角对古代几种主流文体进行正确认知。如果只是以今人的概念去界定古人的文体,那么必然造成学生对于古代文体的隔阂,无法真切地体会古代文体内涵。例如“铭”是一种自我勉励的文体,是面向自我的;“说”是议论文体,是面向他人的。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使用方式和文化内涵,如果简单地以文言文或古文涵盖,是无法体现它们各自文体的魅力。

2.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注释相对不足

古代文学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包括历史典故、风俗礼节、古代文物、名号称谓等方方面面。因此,在作品注释上,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然而,统编版在古代作品的注释上却更加注重文词的注释,而对于文化知识的注释则相对不足。例如,八年级下册所收的李白诗《送友人》中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统编版对“班马”注释为“离群的马”。然而“班”为何是“离群”,其实应该深挖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实际上,许慎《说文解字》注“班”字云:“班,分瑞玉也。”[4]可知,班最早有“分玉”的意思。而“班马”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八年》“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杜预注“班马”云:“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5]可见,无论是“班”还是“班马”,都是拥有文化渊源的,完全可以对它们的文词来源、演变进行更为详细的注释。在作品中涉及地理相关内容的注释中,统编版也不够详细。如《木兰诗》中的“黑山”和“燕山”,统编版的注释为:“当时北方的山名。”而实际上,黑山在河北省的北部,燕山则是从河北省蓟县绵延到辽西一带,它们的地理位置并不相同,如果只是笼统地介绍“北方的山名”,那么学生不能够了解两座山脉具体的位置,更无从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意蕴。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剑外”,统编版注释为:“指作者所在的蜀地。”“蜀地”为何会被称为“剑外”?这一称呼有文学或地理渊源吗?统编版皆没有进行说明。事实上,地理与文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地理讯息,那么也就无法准确地理解作品,更不能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关于地理的注释也应更为详细。除了注释不够详细之外,统编版部分注释还有存疑之处。例如苏轼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统编版注释为:“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然而有的研究者认为,“长向”不是“偏在”而是“总在”之意。又如《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一句,统编版注释“白丁”为:“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然而北师大2004年版则注释为:“白衣,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教养的人。古代白的服色表示没有地位,男子成年称丁。”又如《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一句,统编版注释“唧唧”为“叹息声”。在人教2001年版中则注释为“织布机的声音”。对于此类有争议的文句解释,应该同时兼备两种注释,给学生更为全面的信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更为丰富的文化知识。除了作品内容的注释,统编版对于作品的背景、出处、作者等信息的注释也相对简略。以《论语》为例,统编版在七年级上册选录了“学而时习之”等十二则,在选录篇目上数量较多,但是对《论语》有关的文化内容介绍上则较为简略。例如对孔子的介绍,统编版只是简要注释:“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那么,孔子何以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并未明释;又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统编版对于《古诗十九首》只是介绍“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这样简短的注释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统编版对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介绍是不足的,学生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品相关的讯息,作品对于他们的认知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概念,而并不是一个立体、丰富的文化内涵。

3.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彰显不够

广义的传统文化包括人格修养、德行品质。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仁义、忠信、孝悌、谦虚等品性都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产生的人格追求。因此,语文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重视道德修养的培养。温儒敏强调:“作为‘统编版’,这方面(道德修养)要求更高。……教材编写是整个教育的一环,我们的教育终究要立德树人。”[6]虽然统编版重视道德教育,不过在古代文学版块上,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实际上,可以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重点目标,和单元要求、课前导读或者课后习题相融合。例如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选录欧阳修的《卖油翁》,“预习提示”是让学生“先不看注释读一遍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多少,把不懂的语句画出来。参考注释重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思考探究”中则是:“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当学生带着预习任务,带着探究问题的角度去阅读文本时,关注中心会偏向于文言文语言本身及陈尧咨的性格特征。但熟能生巧、谦逊有礼的卖油翁形象是更值得学生学习和探讨的,却被忽略了。

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改进建议

作为目前全国普遍通行的初中语文教材,统编版影响着广泛的初中学生,因此,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上承担着重要责任。所以,在传统文化内容上,应进行更多的融入与展现,同时在形式上进行一定创新。

1.完善、丰富古代文学作品的注释

古代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宝库,作品涉及的历史典故、人物事件、民风民俗、制度礼仪等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作品内容的注释不能简单地停留于字词注释,而是应该深入挖掘作品之中的传统文化知识。究竟哪些传统文化知识须要注释,可以结合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教材的整体容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安排。例如,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选录李白的名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以将王昌龄与李白之间的关系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只有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王昌龄与李白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那么才能真正理解此诗所蕴含的情感。又如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选录崔颢的名诗《黄鹤楼》,可以对黄鹤楼的历史进行详细的介绍,如果学生能够对黄鹤楼的历史更为了解,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崔颢的诗,同时对于我国“四大名楼”等文化知识也会有所认知。

2.完整准确地展现作品的传统文化

信息统编版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涉及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化讯息过于简略,因此,对于关涉作品的关键文化讯息应该进行丰富、增补以及更为准确的界定,尤其是对于作者、出处、文体等关键讯息,不能宽泛、含糊,而是应该尽可能地详细、准确。例如《木兰诗》涉及“乐府诗”的概念时,可以在注释中对“乐府诗”的含义进行更详细的介绍:“‘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此官署负责采集民间诗歌并整理配乐,供朝廷典礼、娱乐之用,这些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还可以针对乐府诗的“时代”“作者”“句法”“格律”等方面进行介绍,让学生对乐府诗这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文体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

3.开辟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版块

开辟文化知识版块的做法在其他教科书中曾有尝试,北师大2004年版的语文教材中,在每个单元后都会有一个“语文趣谈”版块,介绍语文方面有趣的知识,其中便不乏涉及传统文化的专题。例如“诗韵解密”,从韵和韵母的区别谈起,介绍了韵脚的由来,并强调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会导致一些古代诗歌押不上韵的现象;“会意兼形声字”先介绍定义,通过举部分甲骨文的例子说明二者是可以融合理解的,最后点出其中的规律性及作用。此种方法,值得统编版借鉴。例如在涉及《天净沙•秋思》时,可以开辟一个“中国文化之‘秋’”的专题版块。中国古代文学中拥有大量关于“秋”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都蕴含一种哀伤的情绪,有所谓“悲秋”的传统。古人为什么喜欢表现“秋”?“秋”又为什么往往与哀愁、悲伤相联系?开辟这一版块,可以让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季节、节气的知识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有更深刻的理解。

4.利用插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插图具有直观、生动的特性,可以将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生动的展示。统编版中每一篇诗词类课文都赋有1~2个插图用以展示诗歌所绘景象,但这些插图80%为水墨彩画,形式比较单一。可以增加以行楷为主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优秀书法文化。并且,整部教材的插图总数不多,一些诗词也具有增添插图的需要。除课内古诗词之外,统编版新增了“课外古诗词诵读”版块。该版块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主,尽管配有文字介绍,但对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此,应该增添插图,通过绘出诗中的人物、景象,从而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诗词中的意象,感悟古人心境。这些丰富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结合诗下文段加强理解、利用图像记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学生能够把书中不同朝代的插图进行对比,体悟到古人服装、习俗等方面的文化。除了上文所说的用以描绘诗词意境类的插图,还可增加知识类插图。对于一些古代器物,单纯的文字描述很难让学生想象其样貌,如果有图片进行展示,学生便可直观地了解器物的面貌。除了器物,教材还可增加古籍、地图等插图,这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丰富自身传统文化知识。

5.运用经典增加道德修养内容

教材里可以增加《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名句,但并不局限于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而是指导他们通过讨论、实践的方式,更为深刻地认识《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的文化内涵与行为方式,并在实践之中进行尝试,真正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选录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时,便举例历史上善于反省自己而最终成才的人物。这样,不仅让学生拥有了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激励他们学会主动反省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作者:韦强 王文汐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