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十分必要,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之一。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快我国社区文化事业的实践进程。本文初步探讨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与担当,并提出合作发展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校社区文化合作
高校是理论教研与实践运用的桥梁,具备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科学知识、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高校根植于区域经济社会,是区域文化的高地,在区域文化引领和服务区域文化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切实围绕社会发展,立足于人民对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为社区文化提供专业指导,推动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社区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起点,建设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对于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在社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关乎着人民群众对高层次、高品质文化需求的满足,以及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文娱性、教育性,其基本目标是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文化品位,其实质是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先进文化为载体,以和谐社区为根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包括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社区环境文化建设、科学知识文化学习以及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等软硬件建设。一方面,高校与社区融合互动,是顺应时展、适应社区文化建设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明智之举,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与优势,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恰当的合作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推进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体系的完善,促进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更好地贴近社区实际。另一方面,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进彼此了解,营造高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形成高校与社区互助相容、和谐共处的局面,有利于高校师生更多地认识、接触社会,了解和反思自身研究和学习成果,高校可以吸收社区文化的精髓,使社会文化与高校文化相融合,促进高校文化内涵丰富化及多元化发展。
一、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
高校是各种资源的集中地,高校贴近、融入、服务社区文化的发展,可以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效益。
(一)发挥高校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高校拥有雄厚的师资,是人才汇聚之地,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发挥高校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动员高校师生主动参与、乐于奉献,通过产教融合、教育扶贫、创业指导、文化宣讲等形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建社区文化服务队伍承担社区文化建设的教育任务,为社区文化的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解决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校在专业智能和技能方面的优势,帮助社区与时俱进地发展,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社区的文化氛围营造建言献策,通过为社区居民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教育、科普、演出等社区文化活动,努力建立创新型文化主题社区,使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高校还可以借助人才培养上的优势,通过制订科学系统的培养规划,以社区文化建设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工作者提供社区文化建设的专业培训和经验推介,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二)发挥高校硬件资源优势。高校拥有的文化设施较为齐全,硬件资源较为丰富,高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器材完备的体育馆、科普展览馆、艺术活动中心、心理团体活动室等。高校提高这些硬件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公益性能,有效缓解社区体育、文艺、科技、心理卫生等方面活动空间的紧张问题。例如,通过高校的图书共享,满足社区居民对专业读物的阅读需求;共享高校体育馆运动设施,满足社区居民锻炼健身需求;开放高校艺术中心,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艺术欣赏等活动,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联合举办文艺晚会,社区居民与高校师生共同演出,提升居民文化艺术水平。
(三)发挥高校科研优势。高校可以利用科研优势,通过与社区成立攻关团队,开展调研任务,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剖析,掌握社区居民的真正文化需求,发掘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潜力,针对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立项,进行课题研究,把改革创新作为内生动力,有针对性地调整社区文化建设策略,加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二、高校与社区协同合作的途径
借助高校的优势资源,秉承互利共赢的原则,高校与社区协同合作,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可行性,积极探索高校与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合作新模式,是提高高校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协同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高校社会化的过程,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之间产生了交流与互动,从而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其关键问题在于人才队伍建设,要把高素质的社区文化服务团队打造好。当前,社区文化建设面临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能力和实效。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现阶段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一方面,可以以项目合作共建的形式,借助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高校定期派遣优秀的师生为社区文化建设承担一些具体的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特长,利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拓展社区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渠道,夯实社区文化活动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人才储备,使得社区文化建设获得持续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二)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内容。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区居民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社区文化建设应侧重于向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重视特色文化品牌的效应。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参与度、认同感是社区文化建设好的前提。新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解决不同利益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冲突,发展社区特色文化。通过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高校与社区要通力合作,能避免社区文化建设的单一化、同质化的问题。社区文化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要向“求新”转变,高校可以深入社区进行区域调研,分析问题,因地制宜,结合社会热点、流行事物,提出合理化建议,打造特色社区文化建设。可以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开展活动,如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健康体检、免费家教、环保宣传等,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通过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热情,扩大居民的参与面,从而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在方式和手段上,也要提倡多样化,既要运用传统手段,也要广纳现代文明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多媒体为互动平台,加强高校和社区的高效互动,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增强社区文化的渗透力。
(三)搭建社区文化教育平台。文化建设和教育是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应担当起社区居民的继续教育工作。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也是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高校应该结合社区居民的不同年龄、群体特征、知识水平、文化层次、文化需求等特点,采取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开设专题讲座或进行专门的培训,改善社区居民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高校还可以通过在社区举行一些文艺演出,将一些反映时代精神、寓教于乐的小品、相声、歌舞等搬上社区的舞台,让社区居民在享受这些文化大餐的同时,受到教育的启迪,情感得到共鸣,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
三、高校与社区协同合作的机制保障
(一)有制度可依,有政策可循。相关部门依法确定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规划、协调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对高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职责予以明确;同时约束参与主体的责任,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发展。扎实推进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机制建设,就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活动方式等进行商议,避免共建工作中出现矛盾和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二)有激励体系,有考评监督。调动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要引入先进的激励体系,强化高校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高校参与的热情,增加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与担当;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以及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和反馈,为合作提供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四、结语
加强高校与社区的融合与协作,是新时代高校践行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高校秉持参与社区共建的理念,将高校教科研优势与社区文化建设、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能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使高校办学质量和社区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者:孟文 王艳丽 单位:泰山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