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运河文化建设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紧密,文化软实力已然成为增强国际社会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在报告中提出,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符合大众对现代化文明社会的价值追求。沧州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之一,文化发展历程悠久,不仅具有实用性较强的运输功能,并且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特点,属于沧州地区重要的文化物质载体。因此,如何基于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高沧州地区农村文化软实力以促进当地农村发展和文化建设,值得沧州地区相关部门深入分析与探索。笔者在开展2020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0018)过程中,通过详细阅读《文化沧州·御河》一书,深入了解沧州大运河的历史发展背景和文化内涵,由此简要概述了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并进一步探讨大运河文化带对沧州农村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重要影响以及相关实施策略。由冯彦宁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出版发行的《文化沧州·御河》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地方文化科普类图书。该书以沧州大运河为背景,详细阐述了其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地理特点、人文风情、两岸民俗、发展现状以及有关保护措施等内容,书中凝聚了多位沧州本地学者的思想评议,并从沧州的军事发展背景、城镇形成特点、本土风俗特产、水利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其大运河文化带展开了整体性、全面性和细节性的分析盘点,体现出作者对沧州大运河文化的无限热爱,有利于激发沧州地区人民强烈的情感共鸣。总体来看,该书参考性和可读性兼备,可以为广大读者认识与了解沧州大运河文化特点提供详尽的理论阅读素材。
一、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及其重要作用
沧州大运河历史发展悠久,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水路运输通道,河道全长215公里,占京杭大运河总长度的八分之一,是京杭大运河的关键组成部分,运河流域由吴桥大兴庄起,流经沧州市境内的吴桥县、南皮县、沧县、沧州市区等多个地区,最后于青县流出沧州境内。沧州大运河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洗礼仍保有质朴、独特的自然美景,蕴藏着独特的文化风韵与古典气魄,以河道为丝带将两岸各地区的文化景观和民俗风情都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沧州大运河文化带。运河两岸文化内容丰富、民俗特色鲜明,如吴桥县的杂技文化、沧县的美食文化、青县的红木文化以及沧州旧城遗址等,为沧州大运河文化带装点出五彩缤纷的文化美景,与此同时,沧州作为历史名城,其古今闻名的天骄才俊和千古流传的历史典故都为运河文化带渲染出独特的文化风韵,能够给人带来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浓厚的文化养分。沧州大运河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背景都是其突显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优势,构建运河文化带更有助于将沧州各地区文化凝聚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整体,使沧州大运河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为沧州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做出有效贡献。
二、运河文化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性
沧州大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含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对沧州农村人民的思想精神、科研学术和经济发展方面都将带来巨大影响,也是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元素。在思想精神上,运河文化带可以帮助河道两岸农村人民树立强烈、坚韧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与了解自己当地的特色文化,产生对传统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在科研学术上,沧州运河流域内的旧城遗址、文学古籍等历史文物都是考古学、历史学和社会学不可多得的科学研究资源,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不断深入,有利于相关科研学术的进一步探究。在经济发展上,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为沧州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旅游活动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弘扬沧州大运河文化精神,还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进而带动周边产业共同发展,促进沧州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三、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措施
文化是一个国家及地区发展的根源,只有认识文化发展背景、了解文化重要价值和加强文化富强建设,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区域文化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此,沧州农村地区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第一,沧州农村应该建立系统性的文化管理与服务机制,编制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并循序渐进地完善工作进程,同时全方位普查沧州农村地区的历史文物古迹和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运河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第二,加强农村人民对沧州大运河文化内容的教育宣传,引导大众感受运河文化中的价值内涵和精神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优良的传统文化精神,在积极开展当地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完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建设促进沧州农村人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性提升。第三,以沧州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完善运河文化带建设,利用先进的旅游行业技术与经验推动沧州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并基于当地的文化元素构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类产品以及民俗文化活动,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对外传播,以增强沧州运河文化的影响力和文化价值,从而使沧州农村文化软实力得到切实提升。
作者:张娜 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