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文化建设路径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内容摘要】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能力素养关系到国家的兴旺与发达,因此,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也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责,加强对于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治精神,进而培养出懂法、知法、用法的新青年,为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简单分析依法治国背景下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以及高校大学生法治精神缺失的原因,对于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如何进行法治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精神

近几年,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极大地规范了居民的言行,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为国家安定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依法治国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治精神,推动有关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和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中心,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学生法制意识、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既可以促进高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又能够培养出拥有法治精神的优秀人才,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秉持遵纪守法的理念爱岗敬业,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依法治国背景下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一)推动社会朝着遵法守法的文明方向进步和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影响着未来社会的进步速度以及发展方向,因此要想推动社会进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各种综合素养,为此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社会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尽管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但是目前来讲,部分地区人们的法律意识仍旧比较淡薄,既不清楚触犯法律的后果又不懂得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而影响了地区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究其原因是人们受教育程度较低且法律知识宣传不到位。因此,依法治国背景下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还是扩大遵法守法的人群基数、减少犯罪,推动社会朝着遵法守法的文明方向进步和发展。

(二)增强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大学生可以说是比较容易受伤害的群体之一,几乎每年都会看到关于大学生被敲诈、骗钱的消息,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乐于助人或者想要勤工俭学的特点,利用刷单、虚假兼职或者帮助老人等的借口对学生进行欺骗甚至绑架,极大的侵犯了学生的权益。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防骗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不懂得或者不敢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常只想着忍气吞声,才使得坏人肆无忌惮。当然,大学生因纠纷和冲突而违法伤害他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减少大学生因一时冲动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维护校园和谐、保障学生安全并促进学生未来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法治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校园文化建设忽视法治文化。首先,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思想理念的创新都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关注学生发展需要,丰富校园文化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以及社会能力的提高,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素养以及社会能力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背景下,尽管很多高校都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不断开展相关课程、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但是仍旧有部分高校只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没有意识到法制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有关法律的课程和活动寥寥无几,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进而导致高校部分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治精神缺失。

(二)学校法制教育形式单一。众所周知,法律知识比较枯燥,也很难记忆和理解,尽管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会因为课程的难度望而却步并失去信心,进而影响接下来的法律知识学习。再加上严谨的法律知识课堂很难趣味化、简单化,高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据课本或者PPT照本宣科,很多知识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也没有继续认真学习下去的欲望。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仅仅学到了“皮毛”,这也最终导致了学生的法治精神缺失、法律意识不够强,在遇到相关事件的时候不懂得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如何进行法治精神校园文化建设

(一)树立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意识。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决定方向。”要想切实推动高校有关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首先就要真正理解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性,并树立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正确观念,然后再根据思想确立相应的措施以及发展方向,保证校园文化的顺利建设。因此,高校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通过法律教育不断规范大学生行为,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树立法制意识并建立浓厚的文化氛围,将法制文化变为高校教育的一大特色。

(二)转变法律知识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归根结底是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高校一定要注重对于法律课程的开设,并聘用拥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授课。与此同时,高校也要督促教师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新的教学思想调整法律教学步骤,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刑法等基础知识,切实增进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法治精神以及相关理念。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多多联系生活实际,将法律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对法律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形式。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和时代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高校要想推动本校的法治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想办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法治活动,促使校园形成浓厚的法治精神的文化氛围并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有关法律的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并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学校还可以将法律知识与其他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宣传海报比赛以及有奖知识问答活动等调动学生的了解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营造校园文化建设中浓厚的法律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调动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愿,顺利推进法治精神校园文化建设。

四、结论

总而言之,21世纪是通过法律治理国家的新时代,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还能够规范居民行为、促进社会稳定与国家和谐。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也应当承担起自己的教学职责,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治精神,并推进本校大学生法治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培养拥有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输送优秀的素质人才。

作者:吴兰 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