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双创文化环境建设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双创”话题热度高居不下,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批新兴企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也紧跟时展的步伐进行“双创”教育的建设,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结构特点,探讨高职院校进行“双创”文化环境建设的方法及意义,提出“双创”文化环境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院校;文化环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展的主题。在高职院校中,除了要大力推行“双创”教育,还需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双创”文化环境。“双创”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和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并且“双创”文化环境的建设应当不受空间范围的限制,可以选择除教室和教育基地以外的空间。有学者认为,构建“双创”生态文化,需要实现系统性的有机整合,需要“双创”人员、相关企业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主体的积极参与。“双创”生态文化包含了参与主体所在的行政制度、政策法规、市场以及文化等环境。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20年达到874万人。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毕业生就业问题亟待解决。作为高职院校,应通过培育校园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
一、“双创”文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双创”文化是被师生所共同认可的,承载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各个关键要素,包含了学校的各类技术与政策支持,以及教育培训活动等。校园“双创”文化是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而逐渐营造出来的,但是与普通教育下形成的校园文化又存在着差异。“双创”文化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影响学生价值信念。“双创”文化环境的建设有助于完善学生创业的“软件”条件,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比如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熏陶、周边环境的鼓励,以及创业价值观的建立等。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既是教育实践也是文化体现。在学校中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于建设“双创”文化,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信念在人的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双创”文化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与完善的过程,“双创”文化诞生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反过来,“双创”文化的建设又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更好的发展。
二、建设“双创”文化环境的措施
“双创”教育事业的推进离不开校园文化环境的侧面烘托。高职院校“双创”文化环境的建设需要列入规划、广泛宣传,开展讲座、“创客沙龙+工坊”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双创指导+项目路演”,以广泛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展成果展示及园区开放活动。同时定期开展集中表彰,营造风清气正、活力四射的“双创”文化环境。将“双创”文化列入校园文化、校风等建设。“双创”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是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为激发学生的创业活力,可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融入创新创业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创造、不惧创业的意识。同时,需要在校内广泛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典型及知名校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创业观、成才观。在进行宣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接收方式,采取多种宣传活动,如结合网络平台、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校园广播等,增强信息传播的趣味性与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资源进行项目路演,邀请专家团进行点评,沉淀优质项目和团队。专家讲座与“双创”指导相结合。一方面,组织创新创业专家讲座、论坛、见面会、研讨会,解读相关政策、分享创新创业经验、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导师指导、问诊活动,帮助学生完善模型、申报专利、参赛、起草商业策划书等。在指导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培养学生“双创”思维与日常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业潜能,最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提升创业技能。创客沙龙与创客工坊相结合。创客教育不仅有助于搭建高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羽翼。创客教育通过项目驱动、校企合作、众创空间等方式,创新教育思路,激发创业活力。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创客沙龙活动,让学生在头脑风暴中展现自我,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潜能,形成“金点子”,培养“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同时,结合“创客工坊”活动开展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组织参赛或参与企业孵化。高职院校可以鼓励优质项目和团队,一方面参加各类竞赛,获得投融资或质量提升;另一方面入孵大学科技园,形成企业,走向市场。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扬长避短,规避基础研发,将重点放在创新创业模式的迭代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上。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锻炼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合理整合企业资源与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搭建校区企业孵化平台,逐步形成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符的产业链,助力学生创业。同时,借助学校政策优势,提高校企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增强科研落地能力,积极开发新技术的市场价值。校企融合有助于新生企业的孵化及初步发展,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基地。同时,校企融合可以有效将企业专家、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凝聚起来,提高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执行效率,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实现有效转化。创业成果展示与表彰。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成果展,集中展示各类双创类项目,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创业成果展示,可以及时跟进园区企业工作动态,也可以给予学生创业信心。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创客之星”评选的激励方式,激发大学生双创热情。支持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在大学科技园注册企业开展创业活动,使得在营造“双创”文化氛围的同时,能够真正达到影响学生创业行为的目的。开放园区。学校可以定期开放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双创”活动,直观感受创新创业的魅力,增强创新创业动力。
三、高职院校建设“双创”文化环境的意义
“双创”建设需要社会企业、科研机构、行政部门以及重点院校的大力支持。高职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积极推动校企融合,提高市场熟悉度,加快新兴技术的市场转化过程。建设“双创”文化环境意义重大。对学校而言,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途径,推动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健康良好的开展,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遵循了教育启发和引导的重要功能。对学生而言,有助于在创新创业的学习中着眼于自身的心灵探索和头脑开发,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创业的需求。校园中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与良好的创新创业条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积极正确的价值理念的传递,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视创业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对社会而言,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备一定的时代责任,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事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还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校园到社会也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潮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教育相对于本科教育而言,学习侧重点偏向于具体的操作技术,理论学习的课程相对较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强。“轻理论、重实践”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将“双创”文化列入校园文化、校风等建设,广泛宣传;通过专家讲座与“双创”指导相结合、创客沙龙与创客工坊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企业孵化相结合、创业成果展示与表彰激励相结合等方式,营造和谐、积极的“双创”文化环境。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对高职院校的校内信息分析,直观感受“双创”文化精神内涵,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正面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高职院校在将创业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要途径的基础上,还应当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的相关教材,使得教材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提升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作者:余蕊 刘浩瀚 李志伟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