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时代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时代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探究

摘要:中国梦生动形象诠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从中国梦描绘的宏伟蓝图看,中国梦就是育才梦,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中意义重大。本文从中国梦这一视角探索新时代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既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新时代

中国梦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形象诠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要“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1]因此,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就是中华文化的弘扬和繁荣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教研室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其文化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梦引领新时代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强国梦的重要内容,必然以实现文化繁荣为目标,理应接受中国梦的指引,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一)中国梦奠定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的价值基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中国梦蕴含的这种共同的社会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的内涵。中国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幸福,这从根本上增进了全国人民的价值共识,进而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汇集起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因而,以中国梦为指引,能够最大限度聚合各方资源与力量,减少发展阻力。高校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师日常工作学习和组织活动的基础空间,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目标指引。中国梦能够为高校教师指引人生的方向,带给前行的希望和勇气,中国梦的价值导向功能是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提升的思想依托。

(二)中国梦提供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激励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力量,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中,塑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教研室是高校最基层组织,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载体。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坚定的志向,高校教研室不可能发挥育人功能,不可能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体现了中国梦对人的充分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事实上,中国梦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充满人性化的词汇,而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以人为本,是对每个人的心灵震撼和感召,促使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向往,从而大大强化了人民群众创造力量。在中国梦正能量的熏陶下,高校教师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向着“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靠拢,将自己的人生道路汇聚到“路线图”的指引之下,不断激发教师发展动力,促进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创新发展。

二、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文化复兴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教研室文化,其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和动力,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一)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载体。“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需要充分激扬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高校教研室承担着文化引导、渗透、哺育等功能,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3]作为高校教研室成员的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全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二)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物质基础。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中,中国梦是一种悬置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的文化设计,是一种引导文化发展和人们前行的意识力量,是一个以共同的理念形态约定人们不断通过实践展开和进行现实活动的生活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精神力量通过有效的人民大众传播变成改造现实世界的物质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在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教研室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高校教研室及其成员承担着传道授业、厚德育人、科技创新等职能,其文化建设水平是否提高,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能否发展,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能否更接近。

三、新时代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的路径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高校教研室积极探索创新文化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我们必须勇于直面矛盾,正视问题,不断加强高校教研室文化建设,激发教研室活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以中国梦为助力,夯实高校教研室物质文化建设。高校教研室物质文化是最外在表现和标志,主要包括舒适整洁的办公场所、现代化的教具、丰富多彩的图书音像资料等硬件环境和张贴人生格言、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等软件环境,它以其独特的文化结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教研室物质文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办学资源不均衡,个别高校教研室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工作环境差,教学科研设备不齐等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加强教研室物质文化建设。“发展是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的根本途径”[6],同理,发展是实现教育强国梦的物质基础。高校教研室高度重视夯实物质文化基础的途径,促进高校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力度,在新增资金、建设办公场所指标等方面对教研室给予重点支持,补齐短板,努力实现教师对教育公平的期待,确保教研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硬件环境得以优化的同时,软件环境的建设也不容忽视,大到教研室内部装饰小到桌椅的摆放,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让教研室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为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以中国梦为保障,加快完善高校教研室制度文化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一种有形的力量,约束着集体内成员的行为。作为维护教育秩序的高校教研室制度是教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主要有例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有利于教研室管理的日常化、常态化、制度化。这些制度从制定到执行的过程,都凝聚着教研室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制度文化,为民主、科学、有序的教研室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教研室制度文化建设还相对缺失,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规章制度、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室成员工作职责不明等,无法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因此,亟需完善高校教研室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高校教研室是构成学校运行的基本集体之一,是学科、专业、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有力保障,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加强责任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为高校内涵发展提供不竭源泉。这需要高校教研室建立先进的制度文化,推进教研室治理的现代化,主要措施有:一是全面梳理高校教研室各项章程,制定有针对性、时效性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二是高校教研室成员尤其是教研室主任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积极推进教研室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执行;三是加大教师专业培训力度,形成集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于一体的教师教育,全面提升教师质量;四是加强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健全教师培养制度,完善传帮带机制等。

(三)以中国梦为内核,培育高校教研室的精神文化建设。高校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师群体的缩影,蕴含着共同理想信念、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对完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实现中国梦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教研室中极个别教师存在政治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扭曲,对教研室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等问题,这不但破坏了教师形象,还严重影响教研室发展,甚至还阻碍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培育高校教研室独特的精神文化。高校教研室精神文化建设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追求,坚定理想信念,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从而激发全体教师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其具体要求有:一要注重培养高校教师的师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7]高校教研室要与国家、学校一起,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二要加强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培养。高校教研室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大学精神,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崇尚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三要增强高校教师的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高校教研室要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关于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座谈会、辩论赛、专题讲座等,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易于教师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让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高校教研室建设。总之,教师小梦想,国家大时代,每个教师梦想成真的背后是教研室和高校的不断创新发展。面对新征程、新使命,高校教研室要努力推动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3:3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4:280.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

[4]李艳.“中国梦”的文化场域与大学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9.

[6]时红秀.夯实中国梦的物质基础[N].?望,2013-07-0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37.

作者:杨兆华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