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班级是学生工作的基础组织机构,是落实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中心任务的根本堡垒。文章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角度入手,以团队建设为导向,分别从加强班主任培训与管理、构建活动育人模式、打造班级核心团队、践行项目育人模式、注重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六方面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在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应注重引入企业团队管理和教育模式,借鉴其先进理念和有效措施,充分联动校内外资源,进一步推进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根本保障。
【关键词】团队管理;学生工作;学风建设;立德树人;班级文化
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班级是学生工作的基础组织机构,在整个学生工作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层级管理的角度来看,学校的相关通知要求需要落实到班级,班主任需要对相关政策、规章制度进行解读和传达。从学风建设角度来看,班级是建设优良学风的重要阵地,班主任应承担起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任务。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坚决贯彻“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目标,狠抓班级文化建设利于优化班级组织结构,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强化学生努力学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竞争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建设班级优良的学风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管理育人实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从概念上讲,中西方对“文化”比较趋同的解释是“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从内容上讲,“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它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根植的沃土,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精气神的集中体现,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人格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教育应以善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前期的调研情况,目前部分高校班主任制度不够完善,部分班主任管理意识薄弱,对如何管理、建设、发展班级的思考不深入、不透彻,对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不够重视,研究不深入,缺乏有效的思路和措施,导致班级文化基础薄弱、氛围不够浓厚,班级学风松散、组织涣散等问题。当今的班级管理应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功能,深刻把握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动态,从源头上把握班级文化建设之根,把准班级发展之脉。班级文化建设是目前学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仅难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因此,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在学风建设、思想教育、遵规守纪和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充分发挥积极效应是当下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管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管,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本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管理犹如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所以,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2]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模式,而应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清晰的、灵动的组织结构和行为方式。大学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动态化的特征,如果不加强学生的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适度的约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将成为一句空话,教育之根本目的也就难以达成。团队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企业团队管理中的核心文化思想、例会制度建设、层级管理方式、团队协作模式等都能给当今的学生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带来很多积极的启示。例如打造班级核心圈,建立班会、班委会制度,构建学习小组团队,强化团队协作意识等。笔者认为,引入企业团队管理模式推动学生工作和创新发展是一条值得实践的路径。首先,企业团队管理与班级管理在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相似、相通之处。其次,学生最终要进入社会,提前接触、理解和体悟当今企业团队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借鉴企业团队管理的先进理念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组织协调、自我管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班主任培训与管理
在很多地方高校中,没有专门的班主任,大部分都是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兼任,而专业教师、辅导员多数都不是专业人士,在班级管理中实效性不强,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加深对班主任角色的认识和理解,明晰班主任的定位,知晓班主任工作策略。在此基础上,提高班主任待遇,建立班主任选聘、管理和考核制度,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使班主任向专业班主任方向发展。
(二)构建活动育人模式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文化建设行有效的重要途径。应充分认识“活动”的内涵、目的和意义,认真梳理、总结校内活动类型,积极开展诸如“诚信”“感恩”“爱国”等主题班会活动,也可以针对一些问题开展辩论赛、征文、演讲等活动,还可以开展系列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体格,磨练学生意志。另外,应积极联动校外资源,大力推进第三课堂的教育和建设,可以联合福利院、红十字会、养老院等单位开展系列主题公益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的开展不能盲目,一定要纳入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思量,结合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每一次主题活动的设立、活动的开展、总结宣传都要精准、有效、有序、有度,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注重活动的实际意义,切实做到活动育人。
(三)打造班级核心团队
在现代企业团队管理中,核心圈的人把握着企业的命脉,掌握企业整体的独特资源和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首先,应引入企业“核心圈”的概念,以班委为基础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团队,即“班主任+班委”模式,提高班委对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充分发挥班委的主观能动性。既能锻炼班委的学习、组织和领导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其次,加强对核心团队的教育,班主任必须精细培养核心团队成员,建立民主和谐的核心团队管理制度,针对性地安排学习任务,定期开展例会和研讨活动,促使班委成为一个合格的核心团队成员。最后,建立二级学习团队,即“班委+学生”模式,根据班级人数,由核心成员组建二级团队并担任领导者,复制核心团队管理模式。班主任对学生实行分层管理,一手抓牢核心成员,一手抓准学习团队,形成系列团队模式,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践行项目育人模式
班级凝聚力的打造不是空喊口号,项目是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习团队的学习情况,积极指导学生主持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创业园入驻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等。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提高班主任对团队的指导力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主动学习能力,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的战斗力。
(五)注重参加学科专业竞赛
参加学科专业竞赛是提高班级自信心和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手段,也是班级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通过比赛指导,班主任能清楚知晓班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掌握水平,把握住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利于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团队开展专题学习,弥补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缺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另外,获奖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利于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积极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向“知行合一”方向发展。
(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例如开展“传统礼仪文化”专题教育,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文化浸润、以文化人”。
四、结语
学生中经常流传一句话“大学班主任只有在开学和毕业时能见到”,这对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来说是消极、懈怠的,部分班级管理中存在只是上传下达、只管不教,甚至不管不教的状况。针对班级文化及其建设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内同行们主要从加强引导、注重规划、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基于现代企业团队管理模式,借鉴其先进的理念,提出了班级团队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对推动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贾裕玟,张丹.浅析高校班级文化建设[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9(04).
[2]张俊伟.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乐林会 李正周 单位:楚雄师范学院